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77)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83MB 文档页数:7
采用一种简便、快速和低温的水热法制备了超级电容器用MnO2微纳米球和微米棒粉体颗粒,并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了所得材料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和超电容性能.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50℃,KMnO4/MnCl2摩尔比2.5:1.0,反应时间3h,填充率40%。该工艺下所制的样品为α-MnO2,且呈现出空心、表面多孔的微纳米球和微米棒形貌.微纳米球的直径约为0.2-0.8μm,微米棒的直径约为30nm、长约为5μm.在此条件下,所得样品在100、150、200、250和300mA·g-1电流密度下,第5次的放电比电容分别为255、170、133、105和88F·g-1,其等效串联电阻和电荷转移电阻分别为0.37和0.40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02MB 文档页数:71
实验一 金相显微镜的原理、构造及使用 实验二 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 实验三 金相显微摄影 实验四 结晶过程观察及宏观分析技术 实验五 用热分析法建立二元合金相图 实验六 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 实验七 三元合金的显微组织 实验八 固态金属中的扩散 实验九 金属经塑性变形后的显微组织 实验十 塑变硬化及回复再结晶 实验十一 变形度对金属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实验十二 温度对冷轧纯铁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实验十三 粉体材料密度和比表面积的测定 实验十四 集料性能试验 实验十五 气硬性胶凝材料-石膏性能试验 实验十六 石油沥青试验 实验十七 粘土阳离子交换容量的测定 实验十八 粘土――水系统的双电层实验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22.5KB 文档页数:51
接地电阻的测定: ❖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接地电阻测量仪的使用方法;2、掌握接地电阻测量的意义;3、了解常用的避雷和防静电危害的方法。 ❖ 二 实验内容: 使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定指定物品的接地电阻值。 着火性实验: ❖ 一 实验目的 ❖ 测定固体无机物对外部点火源的反应,推断其着火的危险性。 ❖ 二 实验内容 ❖ 采用简单易行的BAM着火性实验来判断固体无机物的危险性。 ❖ 三 实验原理 ❖ 本实验把一定质量的试样与不同的点火源接触,观察其是否着火,并依据样品着火的难易程度,来判断其危险性。 可燃固体的燃烧实验: ❖ 一 实验目的 ❖ (1)了解可燃固体的定义与分项; ❖ (2)了解可燃固体的着火与燃烧特性; ❖ (3)学习可燃固体燃烧性的试验方法。 ❖ 二 实验原理 ❖ 当堆放的可燃固体粉末与加热的金属丝接触时,如果金属丝的温度等于或高于该固体的燃点,固体粉体就会着火燃烧。 禁水性物质实验: ❖ 一 实验目的 ❖ 判断固体或液体物质与水接触是否会产生可燃性气体或发火而导致危险。 ❖ 二 实验原理 ❖ 将一定质量的被试物质与一定量的纯水混合,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危险。观察反应产物是否有气体,并依据所产生的气体量判断其危险性排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5MB 文档页数:441
1学科基础课平台必修课 《高等数学 A1》 《高等数学 A2》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B》 《大学物理 A1》 《大学物理 A2》 《大学物理实验》 《电工电子技术 C》 《电工电子实训》 《金工实训 B》 《物理化学 F》 《物理化学 F 实验》 《分析测试技术》 《化工原理 C》 《化工原理实验》 2 学科基础课平台选修课 《无机化学与放射化学》 《有机化学 E》 《矿物加工专业导论》 《粉体工程导论》 《湿法冶金》 《机械设计基础 C》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 《工程力学 B》 《流体力学 D》 《矿物岩石学》 3专业课平台必修课 《矿物加工认识实习》 《磁重分选》 《碎磨与浮选》 《矿物加工专业实验》 《溶浸采铀 A》 《铀水冶工艺学 B》 《溶浸采铀与水冶》 《选矿厂设计》 《矿物加工工程生产实习》 《矿物加工毕业实习》 《矿加毕业设计(论文)》 4专业课平台选修课 《矿物加工 autocad 制图实验》 《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 《浮选药剂化学原理与应用》 《矿山污染治理技术》 《矿物加工科研写作》 《矿加专业英语》 《矿物资源加工前沿技术》 《核工业生物学》 《矿业经济与管理》 《非金属矿加工与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89.92KB 文档页数:5
以LiNO3和TiO2为初始反应物,固相法合成了Li4Ti5O12(M1).X射线衍射实验结果表明,所得粉体为较纯的尖晶石结构的Li4Ti5O12复合氧化物.Li4Ti5O12电极以35mA·g-1电流密度恒流充放电,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70mAh·g-1,接近理论容量,首次充放电效率为92%.其在大电流密度下充放电性能良好,以175,350,875mA·g-1的电流密度放电,放电容量分别达到了151,140,115mAh·g-1;与传统方法使用LiOH和TiO2固相合成的Li4Ti5O12(M2)加以比较,3个倍率下的放电容量分别提高了约5%,10%和26%.循环伏安曲线表明:M1电极电位极化小,可逆性好,电极电化学活性高;M1电极嵌入/脱出锂后交流阻抗测试表明其电化学反应阻抗分别为16和20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03.67KB 文档页数:6
为了改善涂层的组织和性能,对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的高铝青铜涂层进行高频感应重熔处理,研究重熔后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特征和界面结合状态.感应重熔前涂层具有层流状组织特点,含有少量氧化渣、孔隙及未完全熔融颗粒,涂层与基体间以机械结合为主.感应重熔能消除未熔颗粒和夹杂,使组织致密、均匀,组织的层流特征弱化,孔隙率有所下降.基体元素和涂层元素相互扩散,在界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白亮带,呈冶金结合状态,结合牢固,涂层的结合性能有所改善.重熔后扩散带和涂层表面的硬度较高,界面结合强度也由重熔前的25.110提升至83.358 MPa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35MB 文档页数:7
利用水基化学包覆法在纳米钛酸钡粉体包覆氧化铝、二氧化硅和氧化锌等物质,并通过两段式烧结法制备了平均晶粒尺寸120 nm的超细晶钛酸钡基储能陶瓷.包覆层的存在抑制了晶粒生长和异常晶粒长大,同时将陶瓷的交流击穿场强大幅提高至150 kV·cm-1以上,储能密度达到0.829 J·cm-3.电子能量损失谱显示,包覆掺杂的元素明显偏聚于陶瓷晶界,形成具有芯-壳结构的晶粒.而高温阻抗谱的测试和拟合结果则进一步解释了陶瓷性能改善的原因.虽然此超细晶陶瓷的储能密度并不十分突出,但其晶粒细小均匀、烧结温度低,因而可用于制备多层陶瓷电容器,从而大幅提高储能密度,这是常见的储能陶瓷无法实现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50.1KB 文档页数:6
狭缝型喷粉透气砖是铁水底喷粉脱硫预处理工艺重要功能性元件,对底喷粉脱硫工艺的顺利实施影响重大.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基于欧拉-欧拉双流体和颗粒动力学理论,对喷粉透气砖狭缝内气-固两相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狭缝内的流场、压力场和颗粒相体积分数场分布.喷粉透气砖狭缝内颗粒相体积分数非均匀段长度一般为250 mm,加速段长度一般小于250 mm,在颗粒直径为20μm时单缝内的压降最大,为2350 Pa.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底喷粉工艺脱硫效率比同类型顶喷粉工艺提高15%以上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58.53KB 文档页数:5
利用开发的红外透射法粉体浓度计算机测定系统,在高炉氧煤喷吹气-固两相流动模拟装置上测定了氧煤枪的煤粉浓度场。结果表明,在直吹管内氧煤枪出口前端截面附近,煤粉浓度呈不对称分布状态。在射流流动方向所对应的半径一侧,煤粉浓度较大,但通过调节枪位可以改善这种状况。直吹管内气-固两相的掺混甚为剧烈,使得在氧煤枪出口前端轴向距离为2.5倍,直吹管直径的截面上气-固两相混合均匀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1MB 文档页数:11
为明确石粉掺合料对地聚物材料的作用机理,以赤泥基注浆材料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石粉掺量和粒径分布对赤泥基注浆材料浆体性能、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作用规律,并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压汞仪(MIP)和扫描电镜(SEM)等微观测试手段分析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结石体力学强度随石粉掺量的上升先增大后减小,当石粉的质量分数为5%时抗压强度最高,3 d时可达5.65 MPa,抗压强度提升幅度为18.94%,同时浆液泌水率上升幅度仅为9.85%,且28 d结石体孔隙率降低了18.35%,因此,5%为石粉在赤泥基注浆材料中的最佳质量分数。在石粉最佳质量分数条件下,随着石粉平均粒径减小,浆液凝结时间及泌水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当石粉平均粒径达到8 μm时,石粉“填充效应”和“成核效应”作用尤为明显,浆液黏度突升,且3 d和28 d试样强度分别提升了11.86%和10%,故石粉平均粒径越小,其对赤泥基注浆材料的提升作用越显著,赤泥基注浆材料的最佳粉料质量配比为赤泥47.5%,矿粉47.5%,石粉5%;微观分析证实,石粉在浆液水化历程中以物理特性参与其中,为Na2O–SiO2–Al2O3–H2O凝胶(N–A–S–H), 水化硅铝酸钙凝胶(C–A–S–H)和水化硅酸钙凝胶(C–S–H)等凝胶提供成核位点,供地聚物凝胶沉淀和生长,加速浆液水化
上页12345678下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7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