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9175)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6MB 文档页数:10
借鉴水泥净浆流动度测试方法,引入扩散度参数判别尾砂膏体的流变特性,开展试验研究分析扩散度与尾砂膏体质量分数(Cw)、灰砂比、屈服应力和黏度系数的关系,根据5个矿山的扩散度和流变参数测试结果,构建扩散度与屈服应力的经验模型,并与推导的解析模型作对比。结果表明:尾砂膏体的扩散度主要与质量分数有关,灰砂比对其影响不显著,随质量分数、屈服应力和黏度的增加而减小,质量分数为68%、70%和72%的尾砂膏体的扩散度分别为20.37、17.22和12.44 cm;尾砂膏体的扩散度与屈服应力的变化趋势相吻合,二者呈指数型函数关系,经验模型计算得到的屈服应力与测试结果误差在25%范围内,且尾砂膏体质量分数越大,二者的误差越小,达到10%以内;解析模型与经验模型计算所得的屈服应力在扩散度为12~16 cm之间结果较接近,解析模型计算结果整体上高于测试值;相比于坍落度,扩散度测试简便易操作,扩散度能有效表征尾砂膏体的流变特性,指导矿山现场充填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68.89KB 文档页数:7
在冷连轧无取向硅钢薄带过程中,为了实现锥形工作辊窜动自动控制边降,需要合理的确定功效系数与策略。这种系数的获得,不只需要研究本道次的轧辊弹性变形、薄带横向流动、机架间变形对窜辊效率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需研究上游机架窜辊对下游机架的影响。这就需要高效的仿真模型来完成以上计算。基于边降区域的金属横向流动理论,建立了将横向流动视为纯剪切增量的数值模型,避免了沿带宽方向建立刚度矩阵,从而提高了计算效率。同时考虑了薄带在机架间发生的轧后屈服流动,由于锥形工作辊窜动,打破了带钢断面的等比例遗传关系,使得轧后带钢在边部区域需要缩宽并减薄来补偿边部延伸率差。所建立的数值模型通过工业现场实验验证,相比于原有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完成了两个机架连续计算,研究了上游机架窜辊对下游机架出口边降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机架的边降控制范围最宽,第二、三机架控制范围逐渐变窄。根据该规律设计了根据三点边降偏差的配合调控策略,相比单点策略在工业应用中取得了更好效果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34KB 文档页数:60
一、污染源调查 包括水陆对应关系调查和基础数据调查等2个方面。 2个方面的数据将通过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 地区)、县(县级市)三个层次的调查、计算、汇总、分 析,填写基本表格、计算表格和汇总表格三种类型的污染 源调查表,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典型区域非点源的典型调查,将非 点源作为进行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的输入之一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0.98KB 文档页数:7
分析了有害元素在高炉内的循环行为,结合高炉实际生产参数,运用里斯特操作线进行计算,揭示了有害元素对焦比的影响规律,建立了焦比与有害元素入炉负荷和循环富集倍数之间的定量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有害元素在高炉内\还原-氧化-再还原\的循环过程会将高温区的CO转移到低温区,降低煤气利用率,同时消耗了高温区大量热量,从而使焦比升高.不同有害元素的影响程度不同.有害元素循环富集倍数对焦比影响的强弱顺序为:Na > K > Zn,有害元素入炉负荷对焦比影响的强弱顺序为:Zn > Na > K.进一步的分析表明,Na、Zn对高炉焦比的影响大于K.但考虑到K对焦炭劣化的作用更明显,故要严格控制K、Na、Zn的入炉负荷.基于上述计算得到的定量关系,利用高炉不同有害元素入炉负荷以及焦比进行曲线拟合,预测高炉有害元素的循环富集倍数.曲线拟合结果与高炉解剖实验结果相吻合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29MB 文档页数:72
§11-1 轮齿的失效形式 §11-2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11-3 齿轮传动的精度 §11-4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计算载荷 §11-5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 §11-6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轮齿弯曲强度计算 §11-7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11-8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11-9 齿轮的构造 §11-10 齿轮传动的润滑和效率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7MB 文档页数:16
§5-1 剪切实用计算 §5-2 挤压实用计算 §5-3 剪切与挤压强度理论的应用
文档格式:PPTX 文档大小:7.42MB 文档页数:64
1、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 2、几种速度概念 3、平均速度的测定 一、地震测井的野外工作 二、地震测井资料的整理 三、声速测井的基本原理 四、声速测井资料的整理解释 4、叠加速度的求取 5、各种速度之间的关条和一些互相换算的公式 一、平均速度与均方根速度的比较 二、由叠加速度计算均方根速度 三、由均方根速度计算层速度 四、各种介质结构情况下各种速度的计算公式及互相换算的公式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8.5KB 文档页数: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3.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 4.掌握计算机使用常识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992KB 文档页数:35
教学内容: 1.态数列的含义、种类 2.动态数列各分析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 3.时间数列的各个影响因素及其含义 4.长期趋势的测定方法 5.季节变动的测定方法 6.循环变动的测定方法 教学重点: 1.动态数列各分析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 2.长期趋势的测定方法,特别是最小二乘法 3.季节变动的测定方法,特别是同期平均法 教学难点: 1.序时平均数、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 2.长期趋势、季节变动的测定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4KB 文档页数:7
计算机组成原理 一 、课程主要内容 讨论计算机单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即五大功能部件的工作原理、逻辑 实现、设计方法及相互连接构成整机的方法
首页上页53954054154254354454554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917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