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80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6MB 文档页数:82
上一章的分离变效法是对直角坐标系的各种定解问题和平面极坐 标系稳定场问题进行的,出现的本征函数都是三角函数.但实际问题 中的边界是多种多样的,坐标系必须参照问题中的边界形状来选择, 不可能总是直角坐标系或平面极坐标系. 圆球形和圆柱形就是两种常见的边界,相应地用球(极)坐标系 和柱坐标系比较方便.本章要考察球坐标系和柱坐标系中的分离变数 法所导致的常微分方程以及相应的本征值问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5MB 文档页数:22
第一节 肺通气 一、呼吸道的主要功能 (一)调节气道阻力 (二)保护功能 二、肺通气原理 (一)肺通气的动力 (二)肺通气的阻力 (三)呼吸功 三、基本肺容积和肺容量 (一)基本肺容积 (二)肺容量 四、肺通气量 (一)每分通气量 (二)无效腔和肺泡通气量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一、气体交换原理 (一)气体的扩散 (二)呼吸气和人体不同部位气体的分压 二、气体在肺的交换 (一)交换过程 (二)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的因素 (三)肺扩散容量 三、气体在组织的交换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二、氧的运输 (一)Hb分子结构简介 (二)Hb与O2结合的特征 (三)氧离曲线 (四)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三、二氧化碳的运输 (一)CO2的运输 (二)CO2解离曲线 (三)氧与Hb的CO2运输的影响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一)呼吸中枢 (二)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一)肺牵张反射 (二)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三)防御性呼吸反射 (四)肺毛细血管旁(J-)感受器引起的呼吸反射 (五)某些穴位刺激的呼吸效应 (六)血压对呼吸的影响 三、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 (一)化学感受器 (二)CO2、H+和O2对呼吸的影响 (三)PCO2、H+和PO2在影响呼吸中的相互作用 四、周期性呼吸 (一)陈-施呼吸(潮式呼吸) 五、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及调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9.34MB 文档页数:135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共12章,按照“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顺序系统地阐述了三个部分的联系、概念和设计手法。在内容上,采用理论说明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每一个概念和设计手法进行清晰的论述,同时还深入讲解了设计中所蕴含的人文精髓。学生通过这本教材,学到的不仅仅是设计的基础知识,还能体会到设计中伟大的人文精神。本教材主要面向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师生以及设计爱好者。本书内容充实、层次明晰,在编写上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并含有丰富的设计例图,可以有效调动读者的学习兴趣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11KB 文档页数:136
在前面已经介绍了编译程序构造的二个重要阶段,即词 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现在再来介绍编译程序的另一个重要阶 段——中间代码生成。虽然在实际应用中,是否采用中间代 码形式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但事实上,为了使编译程序 的结构清晰、简单、明确,多数编译程序采用了中间代码的 形式。尤其是使用了中间代码的形式,使目标代码优化比较 容易实现。通常以中间代码生成这一阶段来划分编译程序的 前端和后端。对于不同的高级语言只要翻译成相同的中间代 码,再接上一个相同的把中间代码翻译成目标代码的后端, 就可以形成不同的编译程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3MB 文档页数:275
一、学科平台课程 1《 基础英语 1》 2《 基础英语 2》 3《基础英语 3》 4《基础英语 4》 5《高级英语 1》 6《高级英语 2》 7《高级英语 3》 8《英语口语 1》 9《英语口语 2》 10《英语口语 3》 11《 英语口语 4》 12《二外Ⅰ》 13《二外Ⅱ》 14《二外Ⅲ》 15《二外Ⅳ》 二、专业课程 1《 初级英语写作》 2《 中级英语写作》 3《英语听力 1》 4《英语听力 2》 5《英语听力 3》 6《英语听力 4》 7《 英汉语言对比》 8《 英国文学史》 9《 英国文学经典》 10《英语阅读 1》 11《英语阅读 2》 12《英语阅读 3》 13《英语阅读 4》 14《 英语语法》 15《 英语语言学基础》 三、个性化发展课程 1《英语国家概况》 2《美国文学史》 3《跨文化交际》 4《英汉笔译》 5《汉英笔译》 6《高级英语写作》 7《学术论文写作》 8《中国传统文化》 9《中西文化比较》 10《 英语小说选读》 11《 英语散文选读》 12《 莎士比亚戏剧》 13《 美国文学经典》 14《 古代汉语》 15《 现代汉语》 16《 英语语言学专题》 17《 语言与文化》 18《 比较文学导论》 19《 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 文学批评导论》 21《 西方文明史》 22《 中国文学经典英译选读》 23《 圣经与西方文化》 24《 经典英文电影赏析》 25《 国际贸易实务》 26《 英语戏剧排练与英语朗读》 27《 雅思测试》 四、实践课程 1《 英语文学名著分级阅读 1》 2《 英语文学名著分级阅读 2》 3《英语语音》 4《英语视听实践》 5《口译实践》 6《专四模拟》 7《专八模拟》 8《人文素养实践》 9《毕业实习》 10《 毕业论文》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62KB 文档页数:59
本文采用蒙特卡罗计算机仿真方法,使用 MATLAB软件对二进 制双极性通信系统中的几种基本信道编码迸行了仿真性能测试和讨 论,并从实际角度出发,对扩频通信中的信道编码进行了初步仿真 首先本文阐述了对二进制双极性通信系统进行蒙特卡罗计算机 仿真的具体方法给出了二进制双极性通信系统的蒙特卡罗仿真模型 以及仿真流程图接着本文对几种基本信道编码(7 4 HAMMING 码、(2,1,3)卷积码、级联码(外编码采用(7,4) HAMMING 码,交织编码采用(7,4)卷积交织编码,内编码采用(2,1,3) 卷积码),分别进行了仿真性能测试,根据仿真结果得出了三种编 码纠错性能依次增强,级联码为最佳编码方案的结论。并且,还分别 对级联码中的两种交织方式:卷积交织和循环等差交织进行仿真,依 照仿真结果对两种具体的交织方式进行了性能比较。最后,从仿真为 实际应用服务的角度出发,仿真测试了级联码(外编码采用(7,4) HAMMING码,交织编码采用(7,4)卷积交织编码,内编码采用 (2,1,3)卷积码)对双用户二进制双极性扩频通信系统误码性 能改善情况,得出了在二进制双极性扩频通信系统中采用级联码,能 够实现信道复用和误码性能双赢的结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9MB 文档页数:380
本书共分20章,每章均简明扼要地介绍所需掌握的概念和原理,同时设置问题引1导学生思考,并通过对问题详细明了的解答使学生加深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解题能力,从而达到使学生通过思考和解答问题来学习的目的。本书包括1806道透彻解答的习题,可与任何课堂教材配套使用,是学生在课程考试、研究生人学考试和GRE专项考试中取得高分的最佳工具。 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第2章 成键与分子结构 第3章 化学反应性与有机反应 第4章 烷烃 第5章 立体化学 第6章 烯烃 第7章 卤代烃 第8章 炔烃与二烯烃 第9章 环烷烃 第10章 苯与多环芳香化合物 第11章 芳香烃取代反应 第12章 光谱学与结构 第13章 醇和硫醇 第14章 醚、环氧化物、乙二醇和硫醚 第15章 羰基化合物:醛和酮 第16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17章 烯醇负离子与烯醇 第18章 胺类 第19章 酚类化合物 第20章 芳香杂环化合物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08MB 文档页数:361
讲述信源编码、加密编码、信道编码、时分复用、数字复接、数字交换的基本原理、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和载波传输、通信中的同步技术,以及数字通信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本章知识要点: •数字通信的一般原理 •信源编码(模拟信号数字化和数据压缩) •信道编码(检错纠错编码) •数字加密技术 •时分多路复用 •数字交换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和载波传输 •数字通信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4.1 数字通信系统 4.2 信源编码 Source Encoding 4.3 数字通信中的多路复用技术——时分多路复用(TDM)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4.4 通信网与交换技术 4.5 数字加密技术 4.7 信道编码 Channel Coding 4.8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4.9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 Digital Modulated Bandpass Transmission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86MB 文档页数:354
本书在以前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中药类专业使用的规划教材(中药化学肖崇厚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对各重要化学成分类型按照其生合成的生源途径设立章节进行介绍,如设立了糖和苷类化合物章,内容包括原教材苷类章和其他成分章中的多糖部分,并增加了对糖类化合物的介绍;设立了苯丙素类化合物章,包括原教材的香豆素、木脂素,并调整增加了简单苯丙素类化合物的内容;设立了三萜类化合物章,内容包括游离三萜和三萜皂苷;设立了甾体类化合物章,内容包括原教材的强心苷章、皂苷章中的甾体皂苷部分、主要动物药化学成分章中的胆汁酸类化合物和蟾蜍蟾酥部分、以及其他成分章中的甾醇类和昆虫变态激素部分等;设立了鞣质章;生物碱类化合物章,对原教材中的生物碱的分类一节部分,亦按照生物碱的生合成的生源途径进行了重新调整,等等。此外,为了便于学生了解中药复方研究的有关问题,增设了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章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92.41KB 文档页数:7
提出了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形态学自适应结构元素生成算法,并将其用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 图像中视网膜组织边缘检测. 首先将图像进行去噪和粗分割的预处理,并将图像划分为若干子图像; 其次对每一子图利用免疫遗传算法求取自适应结构元,初始随机生成固定长度的二进制数串作为抗体,并将其转化为结构元素格式,以图像二维熵定义抗体适应度,根据子图像本身结构特征信息,寻找最优抗体结构元素; 最后利用寻优得到的各结构元素对子图进行形态学边缘检测,合并各子图的分割结果,实现整体图像目标边界提取. 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在图像目标边界提取的有效性
首页上页56957057157257357457557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80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