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890)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0.5KB 文档页数:5
一、液体化合物的分离与提纯方法 有机合成产生的液体化合物其分离纯化一般采用蒸馏的方法。根 据待分离组分和理化性性质的不同,蒸馏可以分为简单蒸馏和精馏 (分馏);根据装置系统内的压力不同又可分为常压和减压蒸馏。对于 沸点差极小的组分分离或对产物纯度要求极高的分离,则可应用高真 空技术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9MB 文档页数:43
高维定解问题分离变量求解 (一)、二维圆域定解问题分离变量求解 (二)、高维混合问题分离变量求解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17KB 文档页数:66
色谱法早在1903年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 特(Tsweett)分离植物色素时采用。后来不仅 用于分离有色物质,还用于分离无色物质,并出现了种类繁多的各种色谱法。许多气体、液 体和固体样品都能找到合适的色谱法进行分离和分析。目前色谱法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 成为十分重要的分离分析手段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11KB 文档页数:15
第三章非均相分离 1概述 3-1非均相分离的分类 在日常生活中,水泥厂上空总是粉尘飞扬,火力发电厂的烟囱时不时也是黑烟滚滚,这些就是污染环境的含粉尘气体。如何去除排放气体中的粉尘呢?这就是本章要解决的非均相物系分离的问题关于分离的操作有均相物系—一传质操作(如蒸馏、吸收、萃取、干燥等)和非均相物系——机械操作(如沉降、过滤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12MB 文档页数:43
一、前言 二、几种膜分离过程的定义与分离原理 三、浓差极化与膜污染 四、膜分离技术应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五、生物化工中膜分离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六、超滤亲合纯化 七、膜反应器 八、电渗析与反渗透应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52MB 文档页数:39
第九章膜分离法 (Membrane Seprartion 一、概述 定义——在一定压力条件下,溶液中各组成选择性透过一半透性薄膜而达到分离纯化的过程。 ·发展史(1748年发现;1850年天然膜应用;1864年第一张人工无机膜—亚铁氰化铜诞生;1930有机膜出现)。 ·特点—均相分离、无相变;无需加入化学物质;浓缩与纯化同时进行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5KB 文档页数:10
前面我们所学的凝胶过滤法、离子交换法以及电泳等一系列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的 手段,比起早期采用的盐析法,有机溶剂及等电点沉淀法等,分离效果要好得多。但是, 这些方法中,或是利用生物大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的溶解度、电荷分布、总电荷的不 同,或是依据其分子的大小和形状的不同。一句话,多是利用生物分子间物理和化学性 质的差异来进行分离纯化的。由于这些方法的特异性比较低,加之待分离物质之间的物 化性质差异较小,常常要综合不同的分离方法。经过许多步骤才能使生物分子达到一定 的纯度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93KB 文档页数:28
问题计算用户输入的一个正整数各位之和。 分析为完成问题所提出的任务,首先必须将该整数的各位分 离出来。分离各位数有两种方案:一种是从高向低逐位分离 ;另一种则反之。然而,前者必须知道用户所输入之数据的 位数,并用不同的数来逐级除该数。利用后者则可以采用一 种简单的算法:反复地分离出个位数将数据降低一个数量 级,直到无数据可分离。每分离出一个个位数,就将它加到 一个累加器中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4KB 文档页数:21
利用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的离子发生交换作用而 使离子分离的方法,称为离子交换分离法。20世纪初 期,工业上就开始用天然的无机离子交换剂泡沸石来 软化硬水。泡沸石的化学成分为硅铝酸盐(如 Na2A12Si4O12 ·nH2O),当与水接触时,其中的Na+便 与水中的Ca2+ 、Mg2+发生交换作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1.5KB 文档页数:25
在实际分析工作中,遇到的样品往往含有多种组 分,进行测定时彼此发生干扰,不仅影响分析结果的 准确度,甚至无法进行测定。为了消除干扰,比较简 单的方法是控制分析条件或采用适当的掩蔽剂。但是 在许多情况下,仅仅控制分析条件或加入掩蔽剂,不 能消除干扰,还必须把被测元素与干扰组分分离以后 才能进行测定。所以定量分离是分析化学的重要内容 之一
首页上页34567891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89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