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634)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MB 文档页数:7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热轧态和回火态AH80DB低碳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马氏体/奥氏体(M/A)岛、第二相的析出行为以及晶界取向差、有效晶粒尺寸进行研究,揭示回火后低碳贝氏体钢冲击韧性得到改善的原因.结果表明:两种试样的组织均由板条状贝氏体、粒状贝氏体和针状铁素体组成,其中回火态试样中针状铁素体组织较多.热轧态钢中存在较大尺寸M/A岛且呈方向性分布,大角度晶界比例占17.33%,有效晶粒尺寸为3.57μm;而回火态钢中M/A岛的尺寸较小,大角度晶界比例增加3.43%,有效晶粒尺寸减小0.56μm.热轧态钢中析出相主要是(Nb,Ti)C,尺寸在50~150 nm之间,回火态试样中析出较多细小的球状(Nb,Ti)C析出相,尺寸在10 nm左右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84.78KB 文档页数:7
通过对含W的S32760超级双相不锈钢不同温度时效热处理研究σ相的析出行为.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σ相的形貌和化学组成,并研究σ相对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在850~1000℃之间,实验钢析出大量由Fe-Cr-Mo-W组成的具有正方结构的σ相,钢板强度和硬度高,塑性差,延伸率低于4%;1050℃时仍存在少量析出,虽然延伸率大幅度提高至31.1%,但冲击韧性离散度高,冲击功偏低;直至1080℃,σ相才能完全溶解至基体中,抗拉强度为640MPa,延伸率为35.5%,纵、横向冲击功平均值分别达到217J和110J.随时效热处理温度升高,点蚀电位提高,点蚀失重率不断下降,1080℃热处理的试样点蚀电位高达1246mV.该试样在50℃的3.5% NaCl溶液中腐蚀失重率也仅为0.005~0.007g·m-2·h-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MB 文档页数:273
社会工作专业 《城市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 《社区心理学》 《心理学导论》 《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 《国外社会学理论》 《社会工作伦理》 《社会工作概论》 《社会工作评估》 《企业社会工作》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社会统计学》 《社会组织管理》 《发展心理学》 《青少年社会工作》 《社区发展》 《老年社会工作》 《老年社会学》 《社会工作实务与技能》 《社区社会工作》 《社会学概论》 《社会统计软件》 《社会工作专业英语》 《个案工作》 《农村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社会治理》 《小组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社会行政》 《海洋社会学》 《社会福利思想》 《社会政策》(理论课) 《文化人类学概论》 《专业导论》 《学年论文》(实践课) 《名师导航》(实践课) 《毕业论文》(实践课) 《毕业实习》(实践课) 《专业见习》(实践课) 《专业实习》(实践课) 文学艺术类 《静物素描》 《走近文学经典》 《大学语文》 《现代汉字规范应用》 《实用文体写作》 《汉字文化》 《公务文书写作》 《诗词鉴赏》 《诗歌与人生》 《合唱与指挥》 《音乐欣赏》 《交响音乐名作鉴赏》 《国际交往与礼仪》 《民族乐器》 《钢琴演奏基础》 《普通话实训》 《上海百年电影与文化》 《音乐基本理论》 《中国历代海洋文学作品选读》 《中国小说鉴赏》 《中国文化概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6MB 文档页数:424
1《社会学概论》 2《心理学导论》 3《社会工作概论》 4《社会研究方法》 5《质性研究方法》 6《国外社会学理论》 7《社会心理学》 8《文化人类学概论》课程大纲 9《社会统计学》 10《社会工作理论》 11《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2《个案工作》 13《社会工作伦理》 14《小组工作》 15《社会保障概论》 16《社区工作》 17《社会政策》 18《社会治理》 19《社会工作实务与技能》 20《社会福利思想》 21《社会工作行政》 22《社会工作英文文献选读》 23《社区心理学》 24《老年社会工作》 25《社会工作评估》 26《青少年社会工作》 27《家庭社会工作》 28《环境社会工作》 29《企业社会工作》 30《农村社会工作》 31《老年社会学》 32《城市社会学》 33《环境社会学》 34《统计软件与数据分析》 35《海洋社会学》课程大纲 36《社区发展》 37《非营利组织管理》 38《法学概论》 39《行政法学》 40《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41《经济法》 42《海商法》 43《公务文书写作》 44 《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 45 《逻辑学》 46 《社会保险理论与实务》 47 《商务礼仪与商务沟通》 48 《数据可视化分析》 49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50 《申论》 51 《心理咨询技术与方法》 52 《公共管理学》 53 《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 54 《大学语文》 55 《专业实训入门》(实践) 56《专业见习》(实践) 57《专业实习》(实践) 58《毕业实习》(实践) 59《毕业论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67MB 文档页数:8
研究镍基合金C276在550~650℃/25 MPa超临界水中的腐蚀特性.采用腐蚀增重、扫描电镜、能谱和X射线衍射方法分析材料的氧化动力学、氧化膜形貌、合金元素分布和组织结构.结果表明,C276合金在超临界水中以均匀腐蚀为主,其腐蚀增重服从抛物线生长规律.当温度由550℃升高到600℃时,材料的腐蚀增重大约升高到3倍;当温度进一步升高到650℃时,材料的腐蚀增重反而下降.C276合金表面氧化膜分层不明显,氧化膜的主要成分为(Ni,Fe)Cr2O4,同时其表层离散分布着大量的NiO氧化物颗粒.C276合金表面氧化膜的保护性能主要取决于氧化膜内Cr含量,Cr含量越高其结构越致密,从而保护性能也越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MB 文档页数:8
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对Nb-Ti微合金化热成形钢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采用Kahn撕裂试验对其韧性和撕裂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对其析出行为和析出粒子成分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含碳质量分数0.13%的热成形钢在Nb-Ti微合金化后的组织为马氏体,和传统热成形钢(22MnB5)相比其奥氏体晶粒、板条块和板条束都得到细化,并且其抗拉强度达到1500 MPa以上,撕裂强度和单位面积裂纹扩展能分别达到1878 MPa、436 kN·m-1.在950℃奥氏体化时,Nb-Ti合金元素几乎全部以析出粒子形式存在,能有效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另外在基体中主要存在两种析出物,一种是尺寸在100~200 nm的Ti (C,N);另一种是纳米级别的钛铌复合碳氮化物,能有效强化基体,提高强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5MB 文档页数:6
为提高不锈钢材料的耐冲蚀磨损性能,以Ni46合金粉末为原料,采用等离子熔覆工艺在不锈钢1Cr18Ni9Ti基材上制备镍基合金涂层,分析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以及物相形貌和相结构等,测定了涂层的显微硬度.使用旋转圆盘实验机研究了Ni基等离子熔覆合金涂层在砂浆中的冲蚀行为.结果表明:材料的冲蚀磨损性能受到材料基本力学性能的限制,高硬度镍基涂层的抗冲蚀性能最好,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其磨损率由小到大排列顺序为镍基涂层>0Cr13Ni5Mo>1Cr18Ni9Ti;镍合金层中奥氏体基体的固溶强化和硬质相有效抵御砂砾的冲击,是Ni基等离子熔覆合金层具有高抗冲蚀性能的主要原因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04MB 文档页数:8
提出了金属梯度结构轴的概念.研究了固-液复合的25Cr5MoA钢/Q235钢复合轴的组织、Cr元素的扩散以及结合界面附近显微硬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过挤压变形后,25Cr5MoA钢/Q235钢界面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二者结合紧密,除了组织结构的差别外,二者的结合界面已经难以区分.结合界面附近Cr元素在固-液复合时得到充分扩散,并呈现出连续分布的形态.从界面向Q235钢和25Cr5MoA钢两侧±100μm范围内,硬度呈现出均匀、连续分布.经过热处理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Cr元素在结合界面附近的分布更加均匀,分布曲线在界面的斜率进一步降低,使结合界面附近25Cr5MoA钢的一侧的显微硬度大幅度降低,这有利于形成化学成分、组织以及性能的梯度变化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09MB 文档页数:8
设计了一种低合金含量的Q125级高强度石油套管用钢,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实验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与870℃淬火+500℃回火工艺相比,实验钢在850℃淬火+500℃回火工艺下具有更好的强韧性配合.与870℃淬火相比,850℃淬火处理的奥氏体晶粒尺寸较小,使决定钢力学性能的晶区、板条束尺寸细化,因此其性能更优异.淬火温度对实验钢的析出行为影响不大.尺寸较大的TiN以及TiC和TiN复合析出物对奥氏体晶界起到钉扎作用,可以抑制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含有Mo的尺寸较小的TiC可以起到钉扎位错的作用,阻止位错移动,对强度的提高贡献很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9MB 文档页数:6
本文研究了Ni16Cr,Ni16Cr3AI、Ni16Cr3Ti及Ni16Cr2Nb等合金在700℃,常压下于O2-10%(SO2+SO3)环境条件下硫化-氧化行为.通过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技术对腐蚀产物组成及形貌进行了观察。在含有SO3的情况下,Nil6Cr合金腐蚀速度较快,加入2%的Nb,对其抗腐蚀性能无太大影响,加入3%的Al或Ti时的腐蚀速度明显下降。主要腐蚀产物以初始合金表面为界分为内、外两层。外层是NiO和Ni3S2的混合物,内层包括所有合金元素的氧化物和硫化物。整个反应中包含Ni由合金基体向腐蚀产物的外层扩散,以及硫和氧在相反方向上的迁移。腐蚀产物层中传质分析表明,氧化物-硫化物混合产物层的组织形态,对控制整个传质过程起着主要作用
首页上页5758596061626364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63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