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7022)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28MB 文档页数:41
教学重点、难点: 1 过程控制基础: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过渡过程与品质指标 2 被控对象特性:工业常用对象的特点及描述方法,对象特性参数及其测定方法,常见单容和双容工业对象应用 3 常用检测仪表:常用压力温度流量物位仪表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及选型 4 控制仪表及及控制规律:基本控制规律及其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PID 运算原理,模拟控制器基本原理,数字控制算法, 5 执行器 :执行器的基本组成,气动薄膜阀的结构、特点及应用,电动控制阀的结构、特点及应用,执行器气开气关形式及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控制阀口径的选择,仪表防爆技术 6 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与特点,DDC 系统的基本原理,DCS、FCS 和SCADA 等常见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7 简单控制与复杂控制系统:简单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组成,调节方案,调节规律及整定。串级调节系统,比值调节系统,均匀调节系统和前馈调节系统 8 工业自动化系统应用举例:石油加工,工业锅炉控制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09.57KB 文档页数:6
分别采用解剖、总氧分析(T[O])、原位统计分析、金相显微镜统计分析和小样电解实验研究了16.8 t高压锅炉管钢P12铸锭中夹杂物的分布.发现在铸锭的上中部存在夹杂物数量较低的负偏聚区域,而在中心及尾部中心部位存在夹杂物数量较高的正偏聚区域.为了表征夹杂物的偏聚程度,提出了夹杂物偏聚指数的新概念.总氧分析和原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铸锭中下部氧化物夹杂物偏聚指数达到1.4~1.6,而在上中部氧化物夹杂物的偏聚指数为0.5~0.7.金相统计分析和小样电解实验可同时分析钢中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夹杂,其分析结果表明铸锭上中部夹杂物的偏聚指数为0.7~0.8,铸锭中下部夹杂物的偏聚指数为1.15~1.35.铸锭中心及锭尾中心区域氧化物夹杂平均尺寸明显大于其他区域,表明大夹杂物在上浮过程中被结晶雨捕获并沉降到底部是铸坯中下部夹杂物偏聚的主要机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2MB 文档页数:18
教学目标及要求:理解组织工作的基本程序,明确组织设计的内容,掌握各种组织结构形式以及组织中的职权划分;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板块;认清组织变革的规律、内容,从而有效管理组织变革,同时把握组织文化和组织变革的关系。 教学内容: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结构形式、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分权与集权: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过程、人员配备的原则、如何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和职业计划与发展:组织变革的动因和内容、组织文化的功能与塑造途径。 教学重点与难点: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结构形式、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内外招聘的优缺点、彼得原理、人员培训的方法;组织变革的动因和内容、组织文化的功能与塑造途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56.24KB 文档页数:5
教学目标及要求:理解领导的内涵和领导的作用,利用领导的基本理论进一步认识领导的风格类型;熟悉激励的基本原理及其作用机制、掌握各种激励理论及激励的常用形式:认识沟通在组织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沟通的方式及其过程。 教学内容:领导的内涵、领导与管理的区别、领导者的类型、领导方式行为理论、领导方式情景论、领导权变理论:激励的原理、需要层次论、期望理论、激励的一般形式和实务;沟通及其过程、管理组织沟通。 教学重点与难点:领导方式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激励的原理、需要层次论、激励的形式和实务:管理组织沟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35MB 文档页数:35
第一章装置概况 第一节工艺流程简述 第二节主要设备工艺控制指标 一、闪蒸塔T-101 二、常压塔T-102 三、减压塔 四、常压炉F-101,减压炉F-102,F-103 第三节主要调节器、仪表 第二章装置冷态开工过程 第一节开车准备 第二节冷态开车 第三章装置正常停工过程 第一节降量 第二节降量关侧线阶段 第三节装置打循环及炉子熄火 第四章紧急停车 第五章事故列表 第一节原油中断 第二节供电中断 第三节 循环水中断… 第四节 供汽中断 第五节 净化风中断 第六节 加热炉着火 第七节 常压塔底泵停 第八节 (常顶回流阀)阀卡10% 第九节 (减压塔出料阀)阀卡10% 第十节 闪蒸塔底泵抽空 第十一节减压炉息火 第十二节抽-1故障 第十三节 低压闪电 第十四节高压闪电 第十五节原油含水 第六章评分细则 第一节评分规则 第二节冷态开车质量评分 第七章下位机画面设计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26.56KB 文档页数:5
以综合化工污泥、膨润土和造孔剂为原料,制成粒径为3~6mm水处理用的生料球,经烘干、预热、焙烧等工艺过程,进行了陶粒填料的合成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进行陶粒的制备,测定了所制备陶粒的堆积密度、表观密度、比表面积、筒压强度和磨损率等性能,分析了造孔剂掺量、污泥与膨润土配比、预热时间、预热温度及烧结温度等不同因素对陶粒主要性能的影响.根据作为水处理填料的材料应遵循的原则和对陶粒各性能分析的结果,确定了烧制污泥陶粒的最佳工艺参数:造孔剂掺量5%、污泥与膨润土比例4:6、预热时间30min、预热温度400℃、烧结温度1140℃.扫描电镜照片揭示了陶粒表面和内部孔隙特征及不同烧结温度下陶粒内部孔隙的变化特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60.11KB 文档页数:5
为了研究不锈钢连铸坯中非金属夹杂物的主要类型及其主要来源,用扫描电镜分析了0Cr18Ni9不锈钢连铸坯中的夹杂物成成,并分别在AOD渣、大包渣及中间包渣中加入示踪剂进行了三次示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0Cr18Ni9不锈钢连铸坯中的非金属夹杂物主要为CaO-SiO2-Al2O3-MgO系夹杂物,其次为MgO-Al2O3类尖晶石和硫化物;非金属夹杂物的主要来源是AOD还原期的还原产物、脱硫产物和出钢时混入钢水中的AOD渣滴;AOD出钢后,大包顶渣、中间包覆盖剂和结晶器保护渣不会对钢液造成明显污染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24MB 文档页数:27
超重力显著增大两相间的重力差,可用于加速固?液、液?液、液?气高温黏稠混和体的相分离速度;超重力具有定向性,避免搅拌等技术产生的熔体湍流返混,可用于深度脱除金属液中细小夹杂物;超重力条件下固?液界面张力微不足道,可容易实现微孔渗流;超重力条件下进行结晶凝固,按结晶顺序实现固?液分离,可用于制备梯度材料;超重力加速固?液分离,可细化凝固组织晶粒,但对非共晶熔体也易产生宏观偏析。将超重力技术应用于冶金及材料生产过程中,有望解决高温冶金和材料制备的一些难题,如复杂矿冶金渣有价组分的分离提取、冶炼渣中金属液的分离回收、多金属的熔析结晶分离、复杂矿直接还原铁的渣?金分离;在高端金属材料方面,应用超重力技术,有望解决近零夹物金属材料的精炼除杂难题,提高梯度功能材料、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多孔金属材料、器件材料表面电沉积修饰的制造水平。此外,在材料科学研究方面,超重力凝固可作为一种材料基因组高通量制备方法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73MB 文档页数:100
第一篇 污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水体的自净及水污染控制的基本方 法、工艺流程 第三章 混 凝 第四章 沉淀与澄清 第五章 过 滤 第六章 消 毒 第七章 气 浮 第八章 氧化还原 第九章 膜分离 第十章 其他物化方法 第十一章 水的软化与除盐 第十二章 循环水的冷却和稳定 第二篇 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第一章 概 述 第二章 好氧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 第三章 厌氧生物处理 第四章 营养元素的生物去除 第五章 天然条件下的生物处理 第六章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31.85KB 文档页数:4
制备具有不同原位Tic颗粒含量的喷射沉积7075铝合金,在610 ℃和620 ℃进行二次加热并保温30min,淬火固定半固态组织.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组织,利用平均截线法统计其晶粒尺寸,分析不同颗粒含量对喷射沉积7075铝合金半固态组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TiC颗粒含量达到2.91%(体积分数)时已经产生良好的钉扎效果,使得合金基本保持喷射沉积组织特征,能够满足后续的半固态成形工艺要求;TiC颗粒含量超过2.91%后,晶粒尺寸会进一步减小,但晶界上的颗粒明显增多并呈网状分布;TiC颗粒含量小于2.91%时,局部区域发生晶粒的异常长大现象,使合金组织的均匀化程度下降
首页上页69369469569669769869970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702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