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55)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41.5KB 文档页数:27
第一节 团体与团体心理 第二节 团体规范与凝聚力 第三节 团体对个体的影响 第四节 团体领导者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49.5KB 文档页数:36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第三节 竞争合作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98KB 文档页数:54
第一节 社会态度概述 第二节 态度的形成 第三节 态度改变的方法 第四节 态度的测量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97KB 文档页数:24
第一节 需要与动机概述 第二节 需要层次理论 第三节 成就动机 第四节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04KB 文档页数:44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第二节 社会化的途径 第三节 关于道德社会化的理论和研究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1KB 文档页数:20
一、什么是侵犯 (一)侵犯的定义 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第一、侵犯行为必须是伤害性的 第二、行为者的动机 第三、社会所不允许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8KB 文档页数:1
所谓偶发事件,是指在班级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生的事先没 有估计到的,出人意外的一些事件。(这不派除偶发事件的必然 因素),并不是所有的偶然事件都是偶然的,意料之外的。 即使是优秀的班级也难避免偶发事件的发生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90.5KB 文档页数:21
个人接受社会影响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群体的背景,个人之间的交往、大 社会的文化环境,乃至个人所处的人为物理条件,都会对个人的行为发生种种性 质不同的影响。不过,个人接受社会影响的方式,都是高度集中的。在行为的层 面上,从众,服从,依从,是个人接受社会影响的几种主要的方式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9MB 文档页数:23
从家庭、学校到工作单位,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社会群体, 人是群体的成员,群体提供给人们安全感、责任感、亲情和友谊、关心和支持。 群体是个体的价值、态度及生活方式的主要来源,个体在群体中互动,维持丁群 体的活力,发展了群体的规范,巩固了群体的结构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1.5KB 文档页数:13
一、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可见,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一部分。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早已对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根 据许多学者公认的看法,我们将亲社会行为定义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 他人和社会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首页上页456789101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5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