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群体心理 从家庭、学校到工作单位,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社会群体 人是群体的成员,群体提供给人们安全感、责任感、亲情和友谊、关心和支持 群体是个体的价值、态度及生活方式的主要来源,个体在群体中互动,维持丁群 体的活力,发展了群体的规范,巩固了群体的结构。群体虽由个体集合而产生, 但群体是动态的有机的构成,群体心理决非个体心理的简单累加,它是社会心理 学研究的又一层次。本章将讨论群体的心理与行为并涉及群体规范、凝聚力和群 体领导等内容。 第一节群体心理概述 、群体的含义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群体是一个专门的学术性名词,是指那些成员间相互依 赖、彼此间存在互动的集合体。在大部分群体中,成员间存在面对面的接触,彼 此相互影响。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意义上,简单的统计集合体、围在路边看热闹的人群、喜 欢看电视新闻的观众等不能归为群体之列,因为其成员不存在依附关系,不发生 互动,在多数情况下,彼此间无丝毫影响。而学校篮球队、家庭、工厂中的班组 等,则可称为群体,因为其成员常常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组合一起的,彼此间不 但有面对面的接触,而且有频繁的互动,多方的影响。 般来看,要构成一个群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有频繁的互动,即成员间 有生活、学习和工作上的交往,有信息、思想、感情上的交流,有共同的目标与 利益,群体内有相互协作与配合的组织保证,有群体意识。 切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家庭是一个群体,有时由于特殊原因短暂结合在 起的几个陌生人也可以形成一个群体,如几个人同乘一辆缆车上山,由于意外事 故,车被困在半山腰,在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下,本来素不相识的人组成暂时性的 群体,有的人出主意,有的人修机器,有的人向外呼喊求救。这些本无任何关联 的人,为了共同目的,彼此互动起来。他们平安脱险后,互动即告结束,在一个 十分短暂的时间内,几位陌生人形成了一个临时群体。群体可以有不同的持续时 间,可以像家庭那样数代延续下去,也可以在数天或数小时内解体。 规模也是群体的一个重要方面。夫妻2人组成的家庭是最小规模的群体
1 第十一章 群体心理 从家庭、学校到工作单位,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社会群体, 人是群体的成员,群体提供给人们安全感、责任感、亲情和友谊、关心和支持。 群体是个体的价值、态度及生活方式的主要来源,个体在群体中互动,维持丁群 体的活力,发展了群体的规范,巩固了群体的结构。群体虽由个体集合而产生, 但群体是动态的有机的构成,群体心理决非个体心理的简单累加,它是社会心理 学研究的又一层次。本章将讨论群体的心理与行为并涉及群体规范、凝聚力和群 体领导等内容。 第一节 群体心理概述 一、群体的含义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群体是一个专门的学术性名词,是指那些成员间相互依 赖、彼此间存在互动的集合体。在大部分群体中,成员间存在面对面的接触,彼 此相互影响。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意义上,简单的统计集合体、围在路边看热闹的人群、喜 欢看电视新闻的观众等不能归为群体之列,因为其成员不存在依附关系,不发生 互动,在多数情况下,彼此间无丝毫影响。而学校篮球队、家庭、工厂中的班组 等,则可称为群体,因为其成员常常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组合一起的,彼此间不 但有面对面的接触,而且有频繁的互动,多方的影响。 一般来看,要构成一个群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有频繁的互动,即成员间 有生活、学习和工作上的交往,有信息、思想、感情上的交流,有共同的目标与 利益,群体内有相互协作与配合的组织保证,有群体意识。 一切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家庭是一个群体,有时由于特殊原因短暂结合在一 起的几个陌生人也可以形成一个群体,如几个人同乘一辆缆车上山,由于意外事 故,车被困在半山腰,在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下,本来素不相识的人组成暂时性的 群体,有的人出主意,有的人修机器,有的人向外呼喊求救。这些本无任何关联 的人,为了共同目的,彼此互动起来。他们平安脱险后,互动即告结束,在一个 十分短暂的时间内,几位陌生人形成了一个临时群体。群体可以有不同的持续时 间,可以像家庭那样数代延续下去,也可以在数天或数小时内解体。 规模也是群体的一个重要方面。夫妻 2 人组成的家庭是最小规模的群体
数百人组成的车间也可归为群体之列。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关心的主要是2-50 人组成的群体。数百人集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大规模群体,其成员不可能熟知每 个人,不可能发生充分的互动,也很难产生群体归属感 群体是介于个体与组织之间的人群集合体。个体在群体中的活动,巩固了 群体的关系,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鼓舞了群体的士气。群体精神造就了群体成 员,促进了其能力的发展和发挥。群体和个体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互相增强的。 组织是一种社会内部关系的结构或体系,是权力的表示,是社会秩序的基础,群 体和个体是社会组织不同层次的组成部分。 二、群体的分类 有很多种群体分类方法,最常见的方法是将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 群体。其他划分方法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也能见到。 (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人的社会活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个是正式的,一个是非正式的 正式的社会活动是指人们在群体中按照计划完成公开的、特定的、有目标的活动。 非正式的活动主要指人与人之间自发的思想感情交流活动。与此相应,群体根据 自身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可划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两种 正式群体是指那些有明确规章,成员地位和角色、权利和义务都很清楚, 并具有稳定、正式编制的群体,如机关的科室、工厂的班组、学校的班级等。正 式群体按其存在时间的长短又可分为永久性正式群体和暂时性正式群体。永久性 正式群体前面已提到,科室、班组都属之。暂时性群体是指新产品设计组、毕业 生分配组等临时性组织 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自发产生的,无明确规章的,成员的地位与角色、权 利与义务都不确定的群体。人们除了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还有交友、娱乐、消 遣等各种各样的欲望与需要,非正式群体往往借助于同乡会、集邮爱好者协会 诗社、绘画小组等形式,帮助其成员获得某种需要。非正式群体往往以共同的利 益、观点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较高的行为一致性。 非正式群体普遍存在于正式群体中,特别是在正式群体的目标与其成员的 需求与愿望不一致,正式群体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缺乏合理的领导机构时,非 正式群体更容易产生。在大学中,由于班级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同乡会、各种
2 数百人组成的车间也可归为群体之列。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关心的主要是 2—50 人组成的群体。数百人集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大规模群体,其成员不可能熟知每一 个人,不可能发生充分的互动,也很难产生群体归属感。 群体是介于个体与组织之间的人群集合体。个体在群体中的活动,巩固了 群体的关系,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鼓舞了群体的士气。群体精神造就了群体成 员,促进了其能力的发展和发挥。群体和个体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互相增强的。 组织是一种社会内部关系的结构或体系,是权力的表示,是社会秩序的基础,群 体和个体是社会组织不同层次的组成部分。 二、群体的分类 有很多种群体分类方法,最常见的方法是将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 群体。其他划分方法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也能见到。 (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人的社会活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个是正式的,一个是非正式的。 正式的社会活动是指人们在群体中按照计划完成公开的、特定的、有目标的活动。 非正式的活动主要指人与人之间自发的思想感情交流活动。与此相应,群体根据 自身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可划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两种。 正式群体是指那些有明确规章,成员地位和角色、权利和义务都很清楚, 并具有稳定、正式编制的群体,如机关的科室、工厂的班组、学校的班级等。正 式群体按其存在时间的长短又可分为永久性正式群体和暂时性正式群体。永久性 正式群体前面已提到,科室、班组都属之。暂时性群体是指新产品设计组、毕业 生分配组等临时性组织。 非正式群体是指那些自发产生的,无明确规章的,成员的地位与角色、权 利与义务都不确定的群体。人们除了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还有交友、娱乐、消 遣等各种各样的欲望与需要,非正式群体往往借助于同乡会、集邮爱好者协会、 诗社、绘画小组等形式,帮助其成员获得某种需要。非正式群体往往以共同的利 益、观点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较高的行为一致性。 非正式群体普遍存在于正式群体中,特别是在正式群体的目标与其成员的 需求与愿望不一致,正式群体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缺乏合理的领导机构时,非 正式群体更容易产生。在大学中,由于班级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同乡会、各种
形式的联谊会便可以吸引大量学生 (二)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 首属群体( primary。up)也称初级群体。这是由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库利 H.C。。ley,1923)提出来的,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 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家庭、邻里、青少年的友伴群体( peero up) 等,都属于首属群体 首属群体通常是由于自然的人际交往形成起来的。它的基点是人际交往与 人际关系,通常没有严格的群体规范。首属群体的运转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 系,而不是规定性的角色关系。 由于首届群体常常是一个人最为直接的社会现实,也是其社会影响的最直 接来源。因此,首属群体对于个人的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 对应于库利提出的首属群体概念,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次属群体(sec。 ndarysro up)的概念,特指区别于首属群体、按照一定规范建立起来,有明确社 会结构的群体。 次属群体是社会根据一定的目标建立起来的,如学校、工厂、政府机构等。 这类群体通常有显著不同于首属群体的较大规模,其运转也首先依赖于社会角色 关系,群体成员有明确的分工。 次属群体是人们介入更广泛的正式社会的途径。人们在次属群体中的社会 角色,起着沟通个人与社会的桥梁作用。个人在次属群体中的正式社会身份,常 常是个人社会同一性的核心构成部分,并由此对其自我同一性发挥着重要影响。 三、群体功能 群体的功能可分为对个人的功能和对组织的功能。群体若想有成功的表 现,不仅要满足成员的各种需求,使成员目标与群体目标一致,还必须有效地完 成组织目标 成员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有些需求必须通过学习、工作等活动才能 得到满足,有些需求则可以从群体中获得。其需求可归结如下 交往需求。个体在群体中可以与其他群体成员保持各种形式的联系,获 得友谊、关心和帮助等。 安全需求。参加群体活动,获得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可以减少孤独和恐
3 形式的联谊会便可以吸引大量学生。 (二)首属群体与次属群体 首属群体(primarysr。up)也称初级群体。这是由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库利 (C.H.C。。1ey,1923)提出来的, 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 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家庭、邻里、青少年的友伴群体(peer。up) 等,都属于首属群体。 首属群体通常是由于自然的人际交往形成起来的。它的基点是人际交往与 人际关系,通常没有严格的群体规范。首属群体的运转依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 系,而不是规定性的角色关系。 由于首届群体常常是一个人最为直接的社会现实,也是其社会影响的最直 接来源。因此,首属群体对于个人的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 对应于库利提出的首属群体概念,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次属群体(sec。 ndarysr。up)的概念,特指区别于首属群体、按照一定规范建立起来,有明确社 会结构的群体。 次属群体是社会根据一定的目标建立起来的,如学校、工厂、政府机构等。 这类群体通常有显著不同于首属群体的较大规模,其运转也首先依赖于社会角色 关系,群体成员有明确的分工。 次属群体是人们介入更广泛的正式社会的途径。人们在次属群体中的社会 角色,起着沟通个人与社会的桥梁作用。个人在次属群体中的正式社会身份,常 常是个人社会同一性的核心构成部分,并由此对其自我同一性发挥着重要影响。 三、群体功能 群体的功能可分为对个人的功能和对组织的功能。群体若想有成功的表 现,不仅要满足成员的各种需求,使成员目标与群体目标一致,还必须有效地完 成组织目标。 成员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有些需求必须通过学习、工作等活动才能 得到满足,有些需求则可以从群体中获得。其需求可归结如下: 交往需求。个体在群体中可以与其他群体成员保持各种形式的联系,获 得友谊、关心和帮助等。 安全需求。参加群体活动,获得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可以减少孤独和恐
惧感,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自尊心需求。在群体活动中,受到别人的欢迎和尊重,获得一定的地位, 都将使自尊心得到满足。 自我表现的需求。被群体接受本身就是对个体价值的承认和肯定。在群 体中的个体可以体会到自身是社会的成员,从而确认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 群体要想有良好的表现,首先必须善于综合其成员寻求需要满足的活 动,使之成为群体活动,才能使群体的目标与成员的目标一致起来,才能顺利完 成上级组织分配下来的任务。 正式群体的主要目的是完成工作或学习任务。一个较高层次的组织要想 有效地达到其目标,必须依赖于较低层次群体的分工协作。一个正式群体功能的 最重要体现就在于它是否能有效地完成其基本任务,充分调动其成员的积极性 使群体为完成任务而有效地运转。 非正式群体也能完成上级组织下达的工作任务。研究表明,较高层次的 组织利用非正式群体的消息传递路线,可以获得很多通过正式群体途径无法得到 的信息。由此可见,非正式群体也是高层组织功能运转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执行任务、创造成就与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是群体功能相辅相成、互 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一个群体只有有效地完成其基本任务,更多地创造 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成员的基本心理需要。成员心理需要得 到满足,才能充分发挥其为群体目标而奋斗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群体功能有效 地运转 第二节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什么是社会助长 (一)社会助长的概念 社会助长( socialfacilitation)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 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昕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与社会助长相反,如 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就称作社会干扰或社会 于扰作用 最早以科学方法揭示社会助长现象的,是心理学家特利普里特 (M. Triplett,1988)。他1897年的研究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
4 惧感,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自尊心需求。在群体活动中,受到别人的欢迎和尊重,获得一定的地位, 都将使自尊心得到满足。 自我表现的需求。被群体接受本身就是对个体价值的承认和肯定。在群 体中的个体可以体会到自身是社会的成员,从而确认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 群体要想有良好的表现,首先必须善于综合其成员寻求需要满足的活 动,使之成为群体活动,才能使群体的目标与成员的目标一致起来,才能顺利完 成上级组织分配下来的任务。 正式群体的主要目的是完成工作或学习任务。一个较高层次的组织要想 有效地达到其目标,必须依赖于较低层次群体的分工协作。一个正式群体功能的 最重要体现就在于它是否能有效地完成其基本任务,充分调动其成员的积极性, 使群体为完成任务而有效地运转。 非正式群体也能完成上级组织下达的工作任务。研究表明,较高层次的 组织利用非正式群体的消息传递路线,可以获得很多通过正式群体途径无法得到 的信息。由此可见,非正式群体也是高层组织功能运转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执行任务、创造成就与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是群体功能相辅相成、互 相制约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一个群体只有有效地完成其基本任务,更多地创造 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成员的基本心理需要。成员心理需要得 到满足,才能充分发挥其为群体目标而奋斗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群体功能有效 地运转。 第二节 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一、什么是社会助长 (一)社会助长的概念 社会助长(socialfacilitation)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 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昕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与社会助长相反,如 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就称作社会干扰或社会 于扰作用。 最早以科学方法揭示社 会 助 长 现 象 的, 是 心 理 学 家特 利 普 里 特 (M.Triplett,1988)。他 1897 年的研究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
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车完成25英里路程。第 一种情境是单独骑行计时;第二种情境是骑行时让一个人跑步伴同:第三种情境 是与其他骑车人竞赛。结果显示,单独计时情况下,平均速度为每小时24英里; 有人跑步伴同时,时速达到31英里;而竞争情境则无更大改善,平均时速为32.5 英里。特利普里特在实验室条件下,让被试完成计数和跳跃等工作,也发现了同 样的社会助长作用。 (二)社会助长作用的性质 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创史人F·奥尔波特<F. ALlport)20年代在哈佛大学曾 领导了一系列有关社会助长作用的研究。一方面,他们发现社会助长作用的确广 泛存在,并且不仅可以引起人行为效率在量上的增加,而且也可以在有些工作上 提高行为的质量。但是,另一方面,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 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及至最终变为 社会干扰。 心理学家扎琼克(R.B. Za jonc)和卡特莱尔(N.B. Cottrell,etaI.) 等人在60年代的研究进一步证明,群体背景究竟起社会促进作用还是社会干扰 作用,的确取决于工作任务的性质是否复杂。如果工作为简单的机械操作或手工 活动,则群体的背景会造成社会助长作用。如果工作为需要一系列判断、推理的 复杂思维工作,则群体背景的作用是社会干扰 卡特莱尔等人1967年做了一项实验,他让被试在独自一人和群体一起两种 情境中学习单词配对表。配对单词有两类。一类由同义词组成,学习起来非常容 易。另一类由无关单词组成,非常难于学习。结果表明,在容易的工作上,群体 背景有明显的社会助长作用;而在困难的无关单词配对的工作上,效果正好相反 群体背景带来了社会干扰,成绩反而不如一人独自完成的情况 、脑力激励法 心理学家奥斯本(A.F. Osborn,1957)提出,群体一起来解决问题,具有 人个所没有的特殊“脑力激励”( brainstorming)作用,使人们找到更多,更具 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问题解决方法。因此,群体讨论式的脑力激励方法,屠普遍 发挥人的包1造性,并利用这笔最宝贵资源的有效途径,是改革现状的最好开端。 而且,脑力激励方法还可以使人们尊重及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增强人们的工
5 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车完成 25 英里路程。第 一种情境是单独骑行计时;第二种情境是骑行时让一个人跑步伴同;第三种情境 是与其他骑车人竞赛。结果显示,单独计时情况下,平均速度为每小时 24 英里; 有人跑步伴同时,时速达到 31 英里;而竞争情境则无更大改善,平均时速为 32.5 英里。特利普里特在实验室条件下,让被试完成计数和跳跃等工作,也发现了同 样的社会助长作用。 (二)社会助长作用的性质 科学社会心理学的创史人 F·奥尔波特<F.HAllport)20 年代在哈佛大学曾 领导了一系列有关社会助长作用的研究。一方面,他们发现社会助长作用的确广 泛存在,并且不仅可以引起人行为效率在量上的增加,而且也可以在有些工作上 提高行为的质量。但是,另一方面,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 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及至最终变为 社会干扰。 心理学家扎琼克(R.B.Zajonc)和卡特莱尔(N.B.Cottrell,etaI.) 等人在 60 年代的研究进一步证明,群体背景究竟起社会促进作用还是社会干扰 作用,的确取决于工作任务的性质是否复杂。如果工作为简单的机械操作或手工 活动,则群体的背景会造成社会助长作用。如果工作为需要一系列判断、推理的 复杂思维工作,则群体背景的作用是社会干扰。 卡特莱尔等人 1967 年做了一项实验,他让被试在独自一人和群体一起两种 情境中学习单词配对表。配对单词有两类。一类由同义词组成,学习起来非常容 易。另一类由无关单词组成,非常难于学习。结果表明,在容易的工作上,群体 背景有明显的社会助长作用;而在困难的无关单词配对的工作上,效果正好相反, 群体背景带来了社会干扰,成绩反而不如一人独自完成的情况。 二、脑力激励法 心理学家奥斯本(A.F.Osborn,1957)提出,群体一起来解决问题,具有 人个所没有的特殊“脑力激励”(brainstorming)作用,使人们找到更多,更具 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问题解决方法。因此,群体讨论式的脑力激励方法,屠普遍 发挥人的包 l 造性,并利用这笔最宝贵资源的有效途径,是改革现状的最好开端。 而且,脑力激励方法还可以使人们尊重及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增强人们的工
作动机和对工作的满足程度。 脑力激励方法的具体步骤主要有:(1)的确需要解决的问题,鼓励每一个群 体成员努力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2)群体要造成一种氛围,使每一个成员 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每一种观点都是受欢迎的;(③3)其他群体 成员不是评价别人提出的方案,而是鼓励别人充分发表意见;(4)记录群体每 个成员提出的意见,而不是用任何先定概念进行评价性筛选:(5)最后鼓励群体 成员补充与完善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解决方案 不难看出,上述脑力激励法的具体步骤,是一个完整的“集体思广益”,并 最大程度发挥群体成员相互弥补与促进作用的操作系统。虽然,发达国家的许多 著名企业、公司,运用这种瞄力激励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但心理学家具有严格 控制的实验研究,并没有使脑力激励的假说得到一一证明。心理学家邓尼特 (M.D.)1963年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以科研人员与设计师为对象,分别让他们 在两种情境中对两个难题提供解决办法。一种情境为独立思考;另一种情境是以 四人一组,采用脑力激励的问题解决方法。结果发现,独立思考条件下人们提出 的解决办法更多,也更有实际意义。其他一些硏究者的类似研究,也得出了倾向 相同的结论。这些研究的设计者认为,脑力激励的问题解决方式常常会使个人注 意别人的意见,或者表达机会被剥夺,使思维活动受到干扰或中断,因而它并没 有脑力激励的作用,无助于新思想的产生。 社会心理学家林格伦(H.C. Lindgren)1981年依据研究提出,脑力激励方 法的问题解决促进作用,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 warm upeffect)之上。1965 年,林格伦设计了一个检定脑力激励法作用性质的实验。对于实验被试,先采用 脑力激励方法解决问题,之后再让每个成员单独继续思考问题解决办法,控制组 的操作则始终采用独立思考的方法,结果表明,无论在提出的问题解决途径的数 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实验组都显著优于控制组。心理学家布坎南 (L.J. Buchanan)1973年以小学四年级学生为被试所作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 的结论 林格伦分析,问题解决过程中加入脑力激励程序,使群体产生了交流的气 氛,并使成员之间相互得到启发;而且,群体一起解决问题的形式,可以激发个 人对问题的兴趣和投入水平,使思维达到积极、活跃的高激活状态。这种作用作
6 作动机和对工作的满足程度。 脑力激励方法的具体步骤主要有:(1)的确需要解决的问题,鼓励每一个群 体成员努力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2)群体要造成一种氛围,使每一个成员 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每一种观点都是受欢迎的;(3)其他群体 成员不是评价别人提出的方案,而是鼓励别人充分发表意见;(4)记录群体每一 个成员提出的意见,而不是用任何先定概念进行评价性筛选;(5)最后鼓励群体 成员补充与完善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解决方案。 不难看出,上述脑力激励法的具体步骤,是一个完整的“集体思广益”,并 最大程度发挥群体成员相互弥补与促进作用的操作系统。虽然,发达国家的许多 著名企业、公司,运用这种瞄力激励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但心理学家具有严格 控制的实验研究,并没有使脑力激励的假说得到一一证明。心理学家邓尼特 (M.D.)1963 年进行了一项研究,他以科研人员与设计师为对象,分别让他们 在两种情境中对两个难题提供解决办法。一种情境为独立思考;另一种情境是以 四人一组,采用脑力激励的问题解决方法。结果发现,独立思考条件下人们提出 的解决办法更多,也更有实际意义。其他一些研究者的类似研究,也得出了倾向 相同的结论。这些研究的设计者认为,脑力激励的问题解决方式常常会使个人注 意别人的意见,或者表达机会被剥夺,使思维活动受到干扰或中断,因而它并没 有脑力激励的作用,无助于新思想的产生。 社会心理学家林格伦(H.C.Lindgren)1981 年依据研究提出,脑力激励方 法的问题解决促进作用,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warm~upeffect)之上。1965 年,林格伦设计了一个检定脑力激励法作用性质的实验。对于实验被试,先采用 脑力激励方法解决问题,之后再让每个成员单独继续思考问题解决办法,控制组 的操作则始终采用独立思考的方法,结果表明,无论在提出的问题解决途径的数 量 上 , 还 是 在 质 量 上 , 实 验 组 都 显 著 优 于 控 制 组 。 心 理 学 家 布坎南 (L.J.Buchanan)1973 年以小学四年级学生为被试所作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 的结论。 林格伦分析,问题解决过程中加入脑力激励程序,使群体产生了交流的气 氛,并使成员之间相互得到启发;而且,群体一起解决问题的形式,可以激发个 人对问题的兴趣和投入水平,使思维达到积极、活跃的高激活状态。这种作用作
为解决问题的预热性的准备,可以直接起到推动创造性思维的作用,使最终提出 的问题解决方法更多,更具有创造性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社会心理学家主张,在复杂的问题解决工作上,发 挥社会助长作用的最佳途径,是采用脑力激励方法对人们进行解决问题的预热, 然后再引导人们独自深入地思考问题解决方法。 三、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 Socialloafing)也被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体一起完成 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现象。早在数十年前,心理学 家达谢尔(J.F. Dashiell,30)就发现,随着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人数增加,每 个人所作个人努力程度也会逐步下降。达谢尔曾经用实验的方法测量拔比赛中每 个人的用力水平。结果发现,如果一个人独自参加实,那么平均拉力可达62公 斤;如果是群体一起参与,则参加人幢多,每个人所贡献的平均拉力越小。在达 谢尔的实验中,两一起拔河时,每人平均拉力下降到了59公斤;3人时继续下 降53.3公斤;8人时人均仅剩31公斤 70年代,心理学家英格拉姆等人(A.G. Inghametal.,14)更精确地重复 了达谢尔的实验,他们专门设计了一个供实用的拔河仪器。该仪器可以精确测量 拉力,并有6个明确划分位置。实验时,真被试被蒙住双眼,被安排在最前面的 第一个位置。实验要求每个人都尽最大努力拉绳。结果表明,在被试认为自己后 面的第2至第6的位置上还有其他人也在拉时,他的最大拉力要比认为自己只有 一个人在拉平均低18%。 1979年,拉特纳(B. Latane)用测量被试拍手和呼喊声音强度的方法,也 同样揭示了社会惰化作用的存在。实验结果表明,与个人单独实验的情况相比, 参与实验的人数越多,每人所发出的声音也越小。他人的参与,直接导致了个人 努力水平的下降。 1988年,社会心理学家杰克逊等人(J.M. Jackson&K. wIlliams)总结了 49个有关社会惰化问题的研究,涉及被试超过4000人。结果如图13-7所示, 一起完成一个共同目标的群体越大,个人所做的努力水平也越低。当群体规模增 大到8人时,个人的努力程度仅为单独工作时80%。在一定范围内,群体规模 增大,个人努力水平还继续下降
7 为解决问题的预热性的准备,可以直接起到推动创造性思维的作用,使最终提出 的问题解决方法更多,更具有创造性。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社会心理学家主张,在复杂的问题解决工作上,发 挥社会助长作用的最佳途径,是采用脑力激励方法对人们进行解决问题的预热, 然后再引导人们独自深入地思考问题解决方法。 三、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Socialloafing)也被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体一起完成 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现象。早在数十年前,心理学 家达谢尔(J.F.Dashiell,30)就发现,随着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人数增加,每 个人所作个人努力程度也会逐步下降。达谢尔曾经用实验的方法测量拔比赛中每 个人的用力水平。结果发现,如果一个人独自参加实,那么平均拉力可达 62 公 斤;如果是群体一起参与,则参加人幢多,每个人所贡献的平均拉力越小。在达 谢尔的实验中,两一起拔河时,每人平均拉力下降到了 59 公斤;3 人时继续下 降 53.3 公斤;8 人时人均仅剩 31 公斤。 70 年代,心理学家英格拉姆等人(A.G.InghametaI.,14)更精确地重复 了达谢尔的实验,他们专门设计了一个供实用的拔河仪器。该仪器可以精确测量 拉力,并有 6 个明确划分位置。实验时,真被试被蒙住双眼,被安排在最前面的 第一个位置。实验要求每个人都尽最大努力拉绳。结果表明,在被试认为自己后 面的第 2 至第 6 的位置上还有其他人也在拉时,他的最大拉力要比认为自己只有 一个人在拉平均低 18%。 1979 年,拉特纳(B.Latane)用测量被试拍手和呼喊声音强度的方法,也 同样揭示了社会惰化作用的存在。实验结果表明,与个人单独实验的情况相比, 参与实验的人数越多,每人所发出的声音也越小。他人的参与,直接导致了个人 努力水平的下降。 1988 年,社会心理学家杰克逊等人(J.M.Jackson&K.nWilliams)总结了 49 个有关社会惰化问题的研究,涉及被试超过 4000 人。结果如图 13—7 所示, 一起完成—个共同目标的群体越大,个人所做的努力水平也越低。当群体规模增 大到 8 人时,个人的努力程度仅为单独工作时 80%。在一定范围内,群体规模 增大,个人努力水平还继续下降
社会心理学家们在70、80年代所做的大量研究揭示,社会惰化作用在现实 社会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根据有关研究,前苏联1%的自有耕地生产了全国农 产品的27%。匈牙利农民则曾在13%的自有耕地上生产出了全国农产晶的三分 拉特纳等人发现,社会惰化作用并不是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产物。在强调 集体主义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泰国、台湾、印度、马来西亚等,也同 样存在社会惰化现象(见p. Myers,1983)。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已经证实,出现社会惰化的原因,是个人的评价焦 虑减弱,使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也相应降低。拉特纳 1979年及威廉等人(K. n Williamsetal.)1981年的研究都发现,如果让被试相 信,自己的行为效率;可以被鉴别出现,或是对个人行为贡献单独进行测量,则 即使与群体一起完成一项工作,也不再有社会惰化作用存在。单独测量使人们保 持了足够的被评价焦虑,因而行为的动机也得到激发。 80年代中后期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群体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并不必定导致“混 水摸鱼”式的社会情化作用。总结这些研究的结论,可以发现,人们在以下上种 情境下.倾向于较少出现社会堵化作用: (1)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 (2)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号召性或有效地激发人们的卷入水平; (3)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引导 (4)群体有鼓励个人投入的“团队”精神; (5)个人相信群体成员也象自己一样努力。 第三节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群体极化的概念 所谓群体极化( grouppolarization),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 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 象。按照群体极化假设,群体的讨论可以使群体中多数人同意的意见得到加强, 使原来同意这一意见的人更相信意见的正确性。这样,原先群体支持的意见,讨 论后会变得更为支持;而原先群体反对的意见,讨论后反对的程度也更强,最终 使群体的意见出现“极端化”。如图11-5所示,按照群体极化假设,群体讨论 会使群体的态度倾向朝两极方向运动,使原来不同意见之间的距离加大
8 社会心理学家们在 70、80 年代所做的大量研究揭示,社会惰化作用在现实 社会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根据有关研究,前苏联 1%的自有耕地生产了全国农 产品的 27%。匈牙利农民则曾在 13%的自有耕地上生产出了全国农产晶的三分 之一。拉特纳等人发现,社会惰化作用并不是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产物。在强调 集体主义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泰国、台湾、印度、马来西亚等,也同 样存在社会惰化现象(见 p.Myers,1983)。 社会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已经证实,出现社会惰化的原因,是个人的评价焦 虑减弱,使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也相应降低。拉特纳 1979 年及威廉等人(K.n Williamsetal.)1981 年的研究都发现,如果让被试相 信,自己的行为效率;可以被鉴别出现,或是对个人行为贡献单独进行测量,则 即使与群体一起完成一项工作,也不再有社会惰化作用存在。单独测量使人们保 持了足够的被评价焦虑,因而行为的动机也得到激发。 80 年代中后期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群体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并不必定导致“混 水摸鱼”式的社会情化作用。总结这些研究的结论,可以发现,人们在以下上种 情境下.倾向于较少出现社会堵化作用: (1)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 (2)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号召性或有效地激发人们的卷入水平; (3)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引导; (4)群体有鼓励个人投入的“团队”精神; (5)个人相信群体成员也象自己一样努力。 第三节 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一、群体极化的概念 所谓群体极化(grouppolarization),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 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 象。按照群体极化假设,群体的讨论可以使群体中多数人同意的意见得到加强, 使原来同意这一意见的人更相信意见的正确性。这样,原先群体支持的意见,讨 论后会变得更为支持;而原先群体反对的意见,讨论后反对的程度也更强,最终 使群体的意见出现“极端化”。如图 1l—5 所示,按照群体极化假设,群体讨论 会使群体的态度倾向朝两极方向运动,使原来不同意见之间的距离加大
赞同+ 中性0 反对 讨论前 讨论后 图11-5群体极化假设预言的群体讨论对群体态度倾向的影响(转引 自梅厄斯1990年《社会心理学》第288页 60年代以来的大量实验研究,很好地证明了群体极化假设的正确性。例如, 莫斯科维西等人(S. Moscovicietal.)1969年的实验发现,群体讨论明显使法 国学生对总理的积极态度得到加强,也使他们原来对美国人的消极态度强度变得 更大。梅厄斯等人1970年以中学生为被试,考察他们在讨论前后种族偏见的变 化,结果表明,高偏见组与低偏见组的态度差异在讨论后的确变得更大。高偏见 组讨论后变得偏见更大,而低偏见组讨论后也变得偏见更小。 社会极化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普遍存在。社会心理学家对大学生的研究表 明,不同大学中的亚文化,会显著由于大学内部特征共同的同学之间的相互作用 而加强,使学校之间的差异加大。同一个社区、同一个地区、同一个社会经济阶 层的人群的许多特征,也会由于一个特定群体内部的相互作用而出现极化,使这 一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差距增加。 、冒险转移 日常生活中人们面临的决策情境常常是两难的。作出选择的同时也必须付 出代价。试想,我们正面临一个决策难题:一位青年人身患严重心脏病,不做手 术则去日无多,做手术又有立即丧命的可能。如果手术成功的可能性有1;10
9 图 11—5 群体极化假设预言的群体讨论对群体态度倾向的影响(转引 自梅厄斯 1990 年《社会心理学》第 288 页) 60 年代以来的大量实验研究,很好地证明了群体极化假设的正确性。例如, 莫斯科维西等人(S.Moscovicietal.)1969 年的实验发现,群体讨论明显使法 国学生对总理的积极态度得到加强,也使他们原来对美国人的消极态度强度变得 更大。梅厄斯等人 1970 年以中学生为被试,考察他们在讨论前后种族偏见的变 化,结果表明,高偏见组与低偏见组的态度差异在讨论后的确变得更大。高偏见 组讨论后变得偏见更大,而低偏见组讨论后也变得偏见更小。 社会极化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普遍存在。社会心理学家对大学生的研究表 明,不同大学中的亚文化,会显著由于大学内部特征共同的同学之间的相互作用 而加强,使学校之间的差异加大。同一个社区、同一个地区、同一个社会经济阶 层的人群的许多特征,也会由于一个特定群体内部的相互作用而出现极化,使这 一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差距增加。 二、冒险转移 日常生活中人们面临的决策情境常常是两难的。作出选择的同时也必须付 出代价。试想,我们正面临一个决策难题:一位青年人身患严重心脏病,不做手 术则去日无多,做手术又有立即丧命的可能。如果手术成功的可能性有 1;10;
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10十种情 况,那么我们选择哪一种情况呢?我们愿意在冒多大风险的情况下考虑手术呢? 社会心理学家对于此类冒险决策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广泛涉及了投资冒 险、赌搏冒险、获取成功冒险等课题。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在独自进行决篮时, 愿意冒的风险较小,倾向于较为保守的选择成功可能性较大的行为。而如果改由 群体共同决策,则最后的决定会比个人决策时有更大的冒险性。如心理学家柯根 等人《(N. Kogan&M.A. Wallach)1967年的一项研究,个人单独决策时,倾向 于认为需要有?o%的成功把握时才能够进行投资而群体决策所形成的决定把成 功的可能性降到了50%。说明群体决策会接受冒险性高得多的决定。 上述这种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就称为“冒险转移” ( riskyshift)。研究证实,这种冒险转移现象不仅在各种类型的决策中存在,而 且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现象。社会心理学家们以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以 色列等不同国家的被试为研究对象,都发现了共同的冒险转移现象(见J.L Freedmanetal.)。冒险转移是群体极化在决策方面的特殊表现。 造成冒险转移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人假设群体鼓励富有冒险性的见解。与个人决策的情境不同,群 体决策情境为评价情境,个人需要提岀一个为群体其他成员所赞赏的选择。如果 在决策上显得过于谨慎,个人会担心被群体成员视为胆小、保守、缺乏气慨 第二,责任分散。从前面有关社会惰化及第九章有关亲社会问题的讨论中, 我们已经知道,群体的背景会直接导致个人行为责任意识的下降。责任意识下降 的直接结果,是使人们的冒险性得到鼓励。有关去个性化的研究也证明,行为责 任意识下降时,个人会变得敢于尝试通常被自我控制所抑制的行为 第三,文化价值倾向于对高冒险性有较高评价。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已经 证实,人们倾向于对高冒险性的人有较高评价。日常生活中的斗牛、骑野马表演、 竞技、空中飞人、飞机上走钢丝等冒险活动,广泛吸引了人们的赞赏,羡慕的眼 光,表演者也被视为英雄。这样,在人类的文化价值中,高冒险被与英雄气慨联 系到了一起,从而使人们倾向于鼓励冒险。群体的鼓励冒险倾向,也正是来自于 这种文化价值倾向的影响。 进一步研究表明,冒险转移本质上为群体的“极端化转移”。因为群体决策
10 2: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10 十种情 况,那么我们选择哪一种情况呢?我们愿意在冒多大风险的情况下考虑手术呢? 社会心理学家对于此类冒险决策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广泛涉及了投资冒 险、赌搏冒险、获取成功冒险等课题。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在独自进行决篮时, 愿意冒的风险较小,倾向于较为保守的选择成功可能性较大的行为。而如果改由 群体共同决策,则最后的决定会比个人决策时有更大的冒险性。如心理学家柯根 等人《(N.Kogan&M.A.Wallach)1967 年的一项研究,个人单独决策时,倾向 于认为需要有?o%的成功把握时才能够进行投资而群体决策所形成的决定把成 功的可能性降到了 50%。说明群体决策会接受冒险性高得多的决定。 上述这种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就称为“冒险转移” (riskyshift)。研究证实,这种冒险转移现象不仅在各种类型的决策中存在,而 且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现象。社会心理学家们以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以 色列等不同国家的被试为研究对象,都发现了共同的冒险转移现象(见 J.L Freedmanetal.)。冒险转移是群体极化在决策方面的特殊表现。 造成冒险转移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人假设群体鼓励富有冒险性的见解。与个人决策的情境不同,群 体决策情境为评价情境,个人需要提出一个为群体其他成员所赞赏的选择。如果 在决策上显得过于谨慎,个人会担心被群体成员视为胆小、保守、缺乏气慨。 第二,责任分散。从前面有关社会惰化及第九章有关亲社会问题的讨论中, 我们已经知道,群体的背景会直接导致个人行为责任意识的下降。责任意识下降 的直接结果,是使人们的冒险性得到鼓励。有关去个性化的研究也证明,行为责 任意识下降时,个人会变得敢于尝试通常被自我控制所抑制的行为。 第三,文化价值倾向于对高冒险性有较高评价。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已经 证实,人们倾向于对高冒险性的人有较高评价。日常生活中的斗牛、骑野马表演、 竞技、空中飞人、飞机上走钢丝等冒险活动,广泛吸引了人们的赞赏,羡慕的眼 光,表演者也被视为英雄。这样,在人类的文化价值中,高冒险被与英雄气慨联 系到了一起,从而使人们倾向于鼓励冒险。群体的鼓励冒险倾向,也正是来自于 这种文化价值倾向的影响。 进一步研究表明,冒险转移本质上为群体的“极端化转移”。因为群体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