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社会认知与印象管理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认知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 种心理活动。由于社会心理学对于社会认知的研究着眼于对人及人与人关 系的知觉感受,、因而不少社会心理学文献称之为社会知觉或人际知觉、社 会知觉的刺激来源于社会客体。社会客体的涵义十分广泛,既包括他人、群 体、人际关系,也包括认知主体自身。社会心理学所感兴趣的是作为知觉主 体的个人对他人、群体的人际关系的社会认知,以及与此相伴随的自我省察 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知客体不仅要了解对方的物理特征,如高矮、胖 瘦衣着、相貌等等,还需要对客体的许多内在特点,如动机、能力、情感 意志等等做出判断,形成完整的印象。因此准确他说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通 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社会认知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性 (一)选择性 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常西临外界刺激,但是对于同样和同量的刺激,各人 所做出的反应程度不尽相同。原因在于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经验和认知结构, 并依此做出自己的反应:选择某一部分的刺激信息,忽略或逃避其他信息 大致说来,人们的认知选择决定两种因素:第一,以往对报偿和惩罚原则的 体验。第二,刺激物的作用强度。如果某种刺激物能给主体带来愉悦,即带 来报偿时,就会引发积极的认知倾向。相反,对于那些令人不快和压抑的人 和事,个人将极力逃避或置之不理。另一方面,刺激的强度也影响着认知者 一般说来,刺激量越大,越易引起认知者的注意,而微弱的刺激作用则可能 使人毫无知觉 二)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认知反应的显著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刺激下个人的心理状态,如情感状 态,动机状态等等,它与个人所理解的刺激物的意义密切相关。刺激物的意 义对个体来说越是重大,那么认知反应就越明显。比如渴望进入某一单位的 毕业生,对有关此单位的各种信息特别敏感。而对某种刺激物漠不关心的人, 其认知反应就不那么强烈,甚至无动于衷 三)防御性 个人为了与外界环境获得平衡,适应社会,从而运用认知机制抑制某些 刺激物的作用就是认知的防御性。当代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社会认知和防 卫机能息息相关。个体在情绪困扰的状态下对于社会客体的反应,与在中性 情绪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反应显然是不同的,换言之,情绪不同的人对于同
1 第六章 社会认知与印象管理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认知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 一种心理活动。由于社会心理学对于社会认知的研究着眼于对人及人与人关 系的知觉感受,、因而不少社会心理学文献称之为社会知觉或人际知觉、社 会知觉的刺激来源于社会客体。社会客体的涵义十分广泛,既包括他人、群 体、人际关系,也包括认知主体自身。社会心理学所感兴趣的是作为知觉主 体的个人对他人、群体的人际关系的社会认知,以及与此相伴随的自我省察 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知客体不仅要了解对方的物理特征,如高矮、胖 瘦衣着、相貌等等,还需要对客体的许多内在特点,如动机、能力、情感、 意志等等做出判断,形成完整的印象。因此准确他说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通 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社会认知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性。 (一)选择性 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常西临外界刺激,但是对于同样和同量的刺激,各人 所做出的反应程度不尽相同。原因在于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经验和认知结构, 并依此做出自己的反应:选择某一部分的刺激信息,忽略或逃避其他信息。 大致说来,人们的认知选择决定两种因素:第一,以往对报偿和惩罚原则的 体验。第二,刺激物的作用强度。如果某种刺激物能给主体带来愉悦,即带 来报偿时,就会引发积极的认知倾向。相反,对于那些令人不快和压抑的人 和事,个人将极力逃避或置之不理。另一方面,刺激的强度也影响着认知者。 一般说来,刺激量越大,越易引起认知者的注意,而微弱的刺激作用则可能 使人毫无知觉。 (二)认知反应的显著性 认知反应的显著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刺激下个人的心理状态,如情感状 态,动机状态等等,它与个人所理解的刺激物的意义密切相关。刺激物的意 义对个体来说越是重大,那么认知反应就越明显。比如渴望进入某一单位的 毕业生,对有关此单位的各种信息特别敏感。而对某种刺激物漠不关心的人, 其认知反应就不那么强烈,甚至无动于衷。 (三)防御性 个人为了与外界环境获得平衡,适应社会,从而运用认知机制抑制某些 刺激物的作用就是认知的防御性。当代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社会认知和防 卫机能息息相关。个体在情绪困扰的状态下对于社会客体的反应,与在中性 情绪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反应显然是不同的,换言之,情绪不同的人对于同一
刺激会有不同的反应。因为个人是在特定的情绪状态下,根据己有的认知结 构来辨明刺激物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决定应否逃避。个人的认知防御,主 要目的在于维持良我的完整 (四)认知的完形特性 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了完形原则(或格式塔原 则),则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方面特征材料加以规则化,形成完 整的印象。这种倾向在判断一个人的时候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我们看到一个 人似乎既是好的又是坏的,既是诚实的又是虚伪的,既是热情的又是冷酷的 时候,便觉得不可思议,认为自己还没有完全认识这个人,我们总是无法容 忍自租矛盾的判断。桑普森把这种判断的出现称为“认知分离”。他认为个 人智力和知识的局限性构成认知的剥夺体验。造成个人认知和认知对象之间 的分离。为了消除这种分离,个人一方面加强其探求信息的欲望和动力,寻 求更多的信息摆脱认知剥夺。同时可能向幻想化的方向发展p利用想当然的 办法给认知对象添补细节,使认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 从动态上看,社会认知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最初,认知者只能接收 到有关对象外部特征的信息。在这个基础上,认知者不断拓展认知范围,开 始涉及对象的内在属性。与此同时,在认知过程中,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将 认知对象与周围的人加以对照,斌图了解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 认知者并不忽略对自己的认知,他们往往把自己同一定的认知对象置于某种 关系网络之中,并形成对这种关系的判断。 依照上述分析,社会认知基本上包容了如下几个方面 、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 外部特征包括一个人的仪表、表情等肉眼可见的特性。其中表情一般可 以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眼神(合称非言语表情)和言语表情 (一)仪表的认知 仪表是人的各种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人的具体形象。初次和 个人接触,我们先看到的是这个人的衣着,高矮、胖瘦、肤色以及肢体是否 有缺陷等等。将这些属于物理方面的特征加以整合,我们就能直截了当地对 对方做出某些判断。仪表认知虽然以有关他人的感受材料为基础,却不只是 凭感觉器官的活动来进行的。在这里个人固有的经验知识以及性格等等,同 时渗入了认知活动。因此,认知者不仅仅把他人的仪表特征当作单纯的物理 现象,而是把它们看作是他人向自己提供的有价值的认知信息,力图从中发 现其意义。 (二)表情的认知 1.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以面部的肌肉变化为标志的。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观察面部各种肌肉的变化测定人的情绪是可能的。埃克曼说,人们能够
2 刺激会有不同的反应。因为个人是在特定的情绪状态下,根据已有的认知结 构来辨明刺激物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决定应否逃避。个人的认知防御,主 要目的在于维持良我的完整。 (四)认知的完形特性 人们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了完形原则(或格式塔原 则),则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方面特征材料加以规则化,形成完 整的印象。这种倾向在判断一个人的时候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我们看到一个 人似乎既是好的又是坏的,既是诚实的又是虚伪的,既是热情的又是冷酷的 时候,便觉得不可思议,认为自己还没有完全认识这个人,我们总是无法容 忍自租矛盾的判断。桑普森把这种判断的出现称为“认知分离”。他认为个 人智力和知识的局限性构成认知的剥夺体验。造成个人认知和认知对象之间 的分离。为了消除这种分离,个人一方面加强其探求信息的欲望和动力,寻 求更多的信息摆脱认知剥夺。同时可能向幻想化的方向发展 p 利用想当然的 办法给认知对象添补细节,使认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第二节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 从动态上看,社会认知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最初,认知者只能接收 到有关对象外部特征的信息。在这个基础上,认知者不断拓展认知范围,开 始涉及对象的内在属性。与此同时,在认知过程中,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将 认知对象与周围的人加以对照,斌图了解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 认知者并不忽略对自己的认知,他们往往把自己同一定的认知对象置于某种 关系网络之中,并形成对这种关系的判断。 依照上述分析,社会认知基本上包容了如下几个方面。 一、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 外部特征包括一个人的仪表、表情等肉眼可见的特性。其中表情一般可 以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眼神(合称非言语表情)和言语表情。 (一)仪表的认知 仪表是人的各种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人的具体形象。初次和一 个人接触,我们先看到的是这个人的衣着,高矮、胖瘦、肤色以及肢体是否 有缺陷等等。将这些属于物理方面的特征加以整合,我们就能直截了当地对 对方做出某些判断。仪表认知虽然以有关他人的感受材料为基础,却不只是 凭感觉器官的活动来进行的。在这里个人固有的经验知识以及性格等等,同 时渗入了认知活动。因此,认知者不仅仅把他人的仪表特征当作单纯的物理 现象,而是把它们看作是他人向自己提供的有价值的认知信息,力图从中发 现其意义。 (二)表情的认知 1.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以面部的肌肉变化为标志的。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观察面部各种肌肉的变化测定人的情绪是可能的。埃克曼说,人们能够
比较准确地从面部表情上辨别出各种情绪,包括快活、悲哀、惊奇、恐惧、 愤怒和懊恼等。不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所能显示的情绪不止这6种;个人 的情绪体验也往往不是其中单独的某一种,而是多种不同情绪的混合。此外 上述6种情绪还各有着高低强弱的差异。 2.身段表情。身段表情又称姿势。个体的情绪状态可以在身体姿态的变 化中流露出来,如点头、招手、鞠躬致意等等。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在身段 表情中双手最富于表情,从双手动作上认知他人情绪,其准确率不亚于对于 面部表情认知 3.眼神。眼神的情绪表达功能更是人人熟悉。把眼睛比作“心灵的窗口” 是很恰当的,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几乎所有的内在体验都可以表达在眼神之 中。人们在认知活动中,一般都不会忽略眼神的奥妙。 4.言语表情。言语表情不是指言语本身,而是说话时的音量、声调、节 奏等特征,专家们称之为一种辅助语言,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通过别人说 话的方式判断其内心状态。所谓“听话听音”就是这种经验的总结。研究也 表明,言语表情所传达的信息比言语本身更为可靠 、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性格除了包括情绪反应的特征外,更主要地还包括意志反应的特征。了 解一个人的性格,必须了解这个人对现实所采取的态度,以及与此相应的习 惯化行为方式。从这里可以看出,通过仪表、表情判断出一个人的情绪不等 于同时了解这个人的性格。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却经常从别人的情绪表露中 甚至从相貌上判定他的性格。这种认知方法当然是有其局限性的。在性格认 知过程中,认知者需要更多有关对方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实际上人们对他人 性格的认知,更多的是通过与他人的实际交往。长期的、认真的交往,才是 实现性格认知的基本条件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这种认知包括认知者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和他人与他人关系的认 知。实际上,对他人的认知包含着选择自己对他人的关系形式,如对某些人 反感、疏远,对某些人喜欢、亲近。这种选择直接影响认知者的交往动机 研究证实,一个人更愿意和与自己性格相似的人接近:一个人在选择交往对 象时,颇为注意对方与自己是否相似。因此,这种相似程度构成认知的重要 项目 际关系认知的另一个方面是估量他人之间的关系状况,确认具体认知对 象在群体中的位置。对此。在“人际关系”一章中将要介绍的莫列诺的社会 测量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认知方法。 第三节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认知者因素 (一)原有经验
3 比较准确地从面部表情上辨别出各种情绪,包括快活、悲哀、惊奇、恐惧、 愤怒和懊恼等。不过,一个人的面部表情所能显示的情绪不止这 6 种;个人 的情绪体验也往往不是其中单独的某一种,而是多种不同情绪的混合。此外, 上述 6 种情绪还各有着高低强弱的差异。 2. 身段表情。身段表情又称姿势。个体的情绪状态可以在身体姿态的变 化中流露出来,如点头、招手、鞠躬致意等等。社会心理学家发现, 在身段 表情中双手最富于表情,从双手动作上认知他人情绪,其准确率不亚于对于 面部表情认知。 3.眼神。眼神的情绪表达功能更是人人熟悉。把眼睛比作“心灵的窗口” 是很恰当的,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几乎所有的内在体验都可以表达在眼神之 中。人们在认知活动中,一般都不会忽略眼神的奥妙。 4.言语表情。言语表情不是指言语本身,而是说话时的音量、声调、节 奏等特征,专家们称之为一种辅助语言,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通过别人说 话的方式判断其内心状态。所谓“听话听音”就是这种经验的总结。研究也 表明,言语表情所传达的信息比言语本身更为可靠。 二、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性格除了包括情绪反应的特征外,更主要地还包括意志反应的特征。了 解一个人的性格,必须了解这个人对现实所采取的态度,以及与此相应的习 惯化行为方式。从这里可以看出,通过仪表、表情判断出一个人的情绪不等 于同时了解这个人的性格。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却经常从别人的情绪表露中, 甚至从相貌上判定他的性格。这种认知方法当然是有其局限性的。在性格认 知过程中,认知者需要更多有关对方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实际上人们对他人 性格的认知,更多的是通过与他人的实际交往。长期的、认真的交往,才是 实现性格认知的基本条件。 三、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这种认知包括认知者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和他人与他人关系的认 知。实际上,对他人的认知包含着选择自己对他人的关系形式,如对某些人 反感、疏远,对某些人喜欢、亲近。这种选择直接影响认知者的交往动机。 研究证实,一个人更愿意和与自己性格相似的人接近:一个人在选择交往对 象时,颇为注意对方与自己是否相似。因此,这种相似程度构成认知的重要 项目。 际关系认知的另一个方面是估量他人之间的关系状况,确认具体认知对 象在群体中的位置。对此。在“人际关系”一章中将要介绍的莫列诺的社会 测量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认知方法。 第三节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一、认知者因素 (一)原有经验
我们原有的经验对认知过程产生着特殊的影响。个体在一定的基础上, 形成某些概括对象特征的标准、原型,从而使认知判断更加简捷、明了。如 果我们没有关于“聪明”“大方”的原型,我们无法很快地将对象认定为聪 明、大方的人。更明显的是个体原有的经验能够制约我们的认知角度。对于 同一座建筑物,建筑师可能更多地着眼于它的构造、轮廓,而木匠则可能更 注重于它的木料的质地及工程的优劣 不少学者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够认知对象的意义,是因为对关于该对象 的经验已形成了观念,这种观念参与了认知过程。经验参与认知过程,巴克 称之为“概念应用”。比如、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好,人们可能判断他“有 出息 学生根据他在大学的化学成绩可能认为自己是当医生的料。在 这里原先所形成的概念帮助他做出了判断 (二)价值观念 个人如何评判社会事物在自己心目中的意义或重要性,直接受其价值观 念影响。而事件的价值则能增强个人对该事件的敏感性。奥尔波特等人做过 个实验,目的是检测各个背景不同的被试对理论、经济、艺术、宗教社会 和政治的兴趣。实验者将与这些部门有关的词汇呈现于被试面前乏让他们识 别。测验结果发现,不同的被试对这些词汇做出反应的敏感程度也不同:背 景不同的被试由于对词汇价值的看法不同,识别能力显出很大差异 (三)情感状态 个人的情感体验如何直接影响其认知活动的积极性。巴特利特证明,应 征入伍的人比未应征的人把军官的照片看得更可怕,并且还能指出哪位军官 有较强的指挥能力。墨雷证实,处于恐惧状态下的人,对恐惧更为敏感。在 次实验中:他先让一些女孩做一种很吓人的游戏,再让她们和其他女孩 起判断一些面部照片。结果是做过枯戏的女孩比没做过游戏的人把面部照片 判定得更为可怕,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也表明,情绪饱满的人,活动领域 也比较开阔,往往消息灵通:一个人情绪低落:则更容易把周围看得灰暗一 片。此外,菲德勒的研究还发现好恶感会影响对他人个性的认识。当我们对 某人怀有好感时,容易在对方身上看到和自己相似的个性特点比如,谈到 个好朋友,我们往往说他和自己“智趣相投”;而对于和自己“格格不入” 的人,我们便会觉得他处处和自己不同。 (四)认知偏见 在认知过程中,个体的某些偏见时时影响认知的准确性,使使认知发生 偏差。这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在许多情况下是难以克服的 1、光环作用。如果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肯定或有价值的特征,那么他就 很可能被赋予其他许多积极的特征。这种认知上的偏见是光环作用。其实质 是把各种相互独立、没有必然联系的特性予以叠加,统统赋予认知着的对 象 2.相似假定作用。在认知活动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假定对方
4 我们原有的经验对认知过程产生着特殊的影响。个体在一定的基础上, 形成某些概括对象特征的标准、原型,从而使认知判断更加简捷、明了。如 果我们没有关于“聪明”“大方”的原型,我们无法很快地将对象认定为聪 明、大方的人。更明显的是个体原有的经验能够制约我们的认知角度。对于 同一座建筑物,建筑师可能更多地着眼于它的构造、轮廓,而木匠则可能更 注重于它的木料的质地及工程的优劣。 不少学者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够认知对象的意义,是因为对关于该对象 的经验已形成了观念,这种观念参与了认知过程。经验参与认知过程,巴克 称之为“概念应用”。比如、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好,人们可能判断他“有 出息”;一个学生根据他在大学的化学成绩可能认为自己是当医生的料。在 这里原先所形成的概念帮助他做出了判断。 (二)价值观念 个人如何评判社会事物在自己心目中的意义或重要性,直接受其价值观 念影响。而事件的价值则能增强个人对该事件的敏感性。奥尔波特等人做过 一个实验,目的是检测各个背景不同的被试对理论、经济、艺术、宗教社会 和政治的兴趣。实验者将与这些部门有关的词汇呈现于被试面前乏让他们识 别。测验结果发现,不同的被试对这些词汇做出反应的敏感程度也不同;背 景不同的被试由于对词汇价值的看法不同,识别能力显出很大差异。 (三)情感状态 个人的情感体验如何直接影响其认知活动的积极性。巴特利特证明,应 征入伍的人比未应征的人把军官的照片看得更可怕,并且还能指出哪位军官 有较强的指挥能力。墨雷证实,处于恐惧状态下的人,对恐惧更为敏感。在 一次实验中;他先让一些女孩做一种很吓人的游戏,再让她们和其他女孩一 起判断一些面部照片。结果是做过枯戏的女孩比没做过游戏的人把面部照片 判定得更为可怕,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也表明,情绪饱满的人,活动领域 也比较开阔,往往消息灵通;一个人情绪低落;则更容易把周围看得灰暗一 片。此外,菲德勒的研究还发现好恶感会影响对他人个性的认识。当我们对 某人怀有好感时,容易在对方身上看到和自己相似的个性特点比如,谈到一 个好朋友,我们往往说他和自己“智趣相投”;而对于和自己“格格不入” 的人,我们便会觉得他处处和自己不同。 (四)认知偏见 在认知过程中,个体的某些偏见时时影响认知的准确性,使使认知发生 偏差。这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在许多情况下是难以克服的。 1、光环作用。如果一个人被赋予了一个肯定或有价值的特征,那么他就 很可能被赋予其他许多积极的特征。这种认知上的偏见是光环作用。其实质 是把各种相互独立、没有必然联系的特性予以叠加, 统统赋予认知着的对 象。 2.相似假定作用。在认知活动中,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即假定对方
与自己有相同之点。初次接触一个陌生人,当我们了解到对方的年龄、民族、 国籍以及职业等等与自己相同时,最容易做出这种假定。在社会生活中,背 景相同的人并不一定有相似的个性和行为反应特征,但是人们却往往根据 些外部的社会特征,判断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相似程度。如果没有新的信息资 料,人们就很可能用这种假定的结论代替实际的认知结果 3.类化原则。认知者总是按一定的标准将他人分类,把他人归属于一些 预设好的群体范畴之中,在认知具体个人时,一旦发现对方所属的群体类别 就会将群体的特性加诸对方身上,例如我们认为日本人勤俭、聪明、注重礼 仪,当我们见到一位日本人时,就会将这些特性赋予他,以为他一定是一个 勤俭、聪明、讲礼仪的人。类化原则在我们接触认知对象的机会不多、认知 不深入的时候更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认知 4.积极偏见。认知者表达积极肯定的估价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估价,这 种倾向又叫宽大效应。许多实验研究表明,无论对方是不是熟悉的人,在被 试对他们的评价中肯定多于否定;有些学者解释说,肯定评价就象“奖金 二样,用于别人身上就可以指望获得报偿。每个人都期待着得到他人的承认 和接受,因而经常会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的意愿,放宽对待人的尺度。一些 实验证实,积极性偏见只适用于对人的估价,当认知对象不是人格的物体时 它就不会出现 5.隐含人格理论。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发展了自己的人格理论 一套关于个人各种特征是怎样相互适应的、未言明的假定,这种理论之所以 是隐含的,是因为它很少以正式的词汇表述出来,甚至个人自己也并不意识 到它的存在。伯曼等人把这种理论又称作相关偏见。这种偏见为人们提供了 一种方法:把认知到的各种特性有规则地联系起来。每个人都依照自己有关 人格的假定,把他人的各种特性组织起来,成为一种总体形象 例如、罗森伯格等人发现、大学生在形容他们所认识的人时,最经常使 用的词是自我中心、聪明友好、雄心勃勃、懒惰等等。那些被形容为很聪明 的人,同时还可能被形容成是友好的,但很少被形容成自我中心的。在这里 隐含人格理论起了作用;聪明和友好应当并列,而聪明和自我中心则无法构 成一个整体形象。在实际认知过程中,刚刚看到对方具有某些特点,人们就 依照自己固有的人格模式推测他人必然具备另一些特性。比如,发现对方交 际广,便推断他口才好,讲义气、精力充沛、机敏、富有想象力等等。 6、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 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这就是首因效应。卢钦斯的实 验证明了首因效应的存在,他用两小段文章描述一个叫吉姆的男孩一天中 的部分行为。其中一段是写吉姆和朋友们一起上学去,他在路上晒太阳,在 商店和一个熟人聊天,问候一个他最近才认识的姑娘。另7段写吉姆独自 人从学校走回家。在树荫下歇凉,在商店里默默地排队购物,没有去问候那 个新近结识的姑娘,第一段(E)暗示吉姆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而第二段
5 与自己有相同之点。初次接触一个陌生人,当我们了解到对方的年龄、民族、 国籍以及职业等等与自己相同时,最容易做出这种假定。在社会生活中,背 景相同的人并不一定有相似的个性和行为反应特征,但是人们却往往根据一 些外部的社会特征,判断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相似程度。如果没有新的信息资 料,人们就很可能用这种假定的结论代替实际的认知结果。 3.类化原则。认知者总是按一定的标准将他人分类,把他人归属于一些 预设好的群体范畴之中,在认知具体个人时,一旦发现对方所属的群体类别, 就会将群体的特性加诸对方身上,例如我们认为日本人勤俭、聪明、注重礼 仪,当我们见到一位日本人时,就会将这些特性赋予他,以为他一定是一个 勤俭、聪明、讲礼仪的人。类化原则在我们接触认知对象的机会不多、认知 不深入的时候更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认知。 4.积极偏见。认知者表达积极肯定的估价往往多于消极否定的估价,这 种倾向又叫宽大效应。许多实验研究表明,无论对方是不是熟悉的人,在被 试对他们的评价中肯定多于否定;有些学者解释说,肯定评价就象“奖金” 二样,用于别人身上就可以指望获得报偿。每个人都期待着得到他人的承认 和接受,因而经常会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人的意愿,放宽对待人的尺度。一些 实验证实,积极性偏见只适用于对人的估价,当认知对象不是人格的物体时, 它就不会出现。 5.隐含人格理论。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发展了自己的人格理论—— 一套关于个人各种特征是怎样相互适应的、未言明的假定,这种理论之所以 是隐含的,是因为它很少以正式的词汇表述出来,甚至个人自己也并不意识 到它的存在。伯曼等人把这种理论又称作相关偏见。这种偏见为人们提供了 一种方法:把认知到的各种特性有规则地联系起来。每个人都依照自己有关 人格的假定,把他人的各种特性组织起来,成为一种总体形象。 例如、罗森伯格等人发现、大学生在形容他们所认识的人时,最经常使 用的词是自我中心、聪明友好、雄心勃勃、懒惰等等。那些被形容为很聪明 的人,同时还可能被形容成是友好的,但很少被形容成自我中心的。在这里 隐含人格理论起了作用;聪明和友好应当并列,而聪明和自我中心则无法构 成一个整体形象。在实际认知过程中,刚刚看到对方具有某些特点,人们就 依照自己固有的人格模式推测他人必然具备另一些特性。比如,发现对方交 际广,便推断他口才好,讲义气、精力充沛、机敏、富有想象力等等。 6、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 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这就是首因效应。卢钦斯的实 验证明了首因效应的存在,,他用两小段文章描述一个叫吉姆的男孩一天中 的部分行为。其中一段是写吉姆和朋友们一起上学去,他在路上晒太阳,在 商店和一个熟人聊天,问候一个他最近才认识的姑娘。另 7 段写吉姆独自一 人从学校走回家。在树荫下歇凉,在商店里默默地排队购物,没有去问候那 个新近结识的姑娘,第一段(E)暗示吉姆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而第二段
(I)则使人觉得他是个性格内向的人。然后、卢钦斯以E-I或I一E的不 同顺序将两段文章联接起来J他要求被试在读过这两段文章以后对吉姆做 出评价。尽管文章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假如被试首先读到段落E时。他 们就会认为吉姆的性格较为外向,而假如首先读到段落I,他们则会认为吉 姆的性格较为内向。可见,在认知过程中,个人尽管可以获得多种信息,但 最终决定他形成印象的却是最初信息,其余信息则被忽略,也就是说,第 印象是难以改变的。 但是,卢钦斯也发现,如果事先提醒被试避免做出草率判断,并告知他 们要考虑到全部有用信息,首因效应就可以减弱。如果在段落E和段落I 之间加入一些附加描述,那么段落I所提供的信息对于被试形成印象就会有 更强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近因效应就会发生,我们就可能注意对方的“现 在”表现,而忘了他在过去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认知对象因素 )魅力 构成个体魅力的因素既有外表特征和行为反应方式方面,又有内在的性 格特点方面。说一个人有谜力,意味着他具有一系列积极属性,如容貌美、 有能力、正直、聪明、友好等等。但是,在实际的认知过程中、个人往往只 需具备其中的某一两个特性就可能被认为有吸引力,如前面所谈到的光环作 用 美貌通常最快被人认知,且直接形成对人的魅力,从而往往首先导致光 环作用。戴恩等人在实验中让被试通过外表上魅力大大不同的人物照片来评 定每个人其他方面的特性:结果发现,在几乎所有的特性方面(如人格的社 会合意性,婚姻能力、职业状况、幸福等),有谜力的人得到的评价最高, 而缺乏进力的人得到的评价最低 除了相貌之外,态度也同魅力相关;如前所述,对于认知者来说,对方 的态度是否同自己接近,决定着其谜力的大小。人们把自己作为判断别人是 否和自己相似的参照系、同时还常常会观察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按照弱化理 论,人们喜欢爱自己的人而讨厌恨自己的人。在这个意义上,只要认知对象 的判断对自己有利,认知者就会把他看成是有魅力的并对他持积极肯定的态 度 (二)知名度 个人知名度的大小也影响着别人对他的认知。在一个人有一定知名度 的情况下,人们通过某种社会传播媒介或周围其他人传递的有关他的信息 实际上已经开始了对个人的认知。这时,人们所依据的都是间接材料,受他 人暗示的成分较大,无论是否相信这些材料,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判断所以 旦真正接触到知名人士,认知者必须首先检验原有的看法。一般说来 知名度高、社会评价积极的人,对于认知者的心理有特殊的影响力。人们常 常把这样的人先人为主地看成是有吸引力的人
6 (I)则使人觉得他是个性格内向的人。然后、卢钦斯以 E- I 或 I 一 E 的不 同顺序将两段文章联接起来 J 他要求被试在读过这两段文章以后对吉姆做 出评价。尽管文章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假如被试首先读到段落 E 时。他 们就会认为吉姆的性格较为外向,而假如首先读到段落 I,他们则会认为吉 姆的性格较为内向。可见,在认知过程中,个人尽管可以获得多种信息,但 最终决定他形成印象的却是最初信息,其余信息则被忽略,也就是说,第一 印象是难以改变的。 但是,卢钦斯也发现,如果事先提醒被试避免做出草率判断,并告知他 们要考虑到全部有用信息,首因效应就可以减弱。如果在段落 E 和段落 I 之间加入一些附加描述,那么段落 I 所提供的信息对于被试形成印象就会有 更强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近因效应就会发生,我们就可能注意对方的“现 在”表现,而忘了他在过去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二、认知对象因素 (一)魅力 构成个体魅力的因素既有外表特征和行为反应方式方面,又有内在的性 格特点方面。说一个人有谜力,意味着他具有一系列积极属性,如容貌美、 有能力、正直、聪明、友好等等。但是,在实际的认知过程中、个人往往只 需具备其中的某一两个特性就可能被认为有吸引力,如前面所谈到的光环作 用。 美貌通常最快被人认知,且直接形成对人的魅力,从而往往首先导致光 环作用。戴恩等人在实验中让被试通过外表上魅力大大不同的人物照片来评 定每个人其他方面的特性;结果发现,在几乎所有的特性方面(如人格的社 会合意性,婚姻能力、职业状况、幸福等),有谜力的人得到的评价最高, 而缺乏进力的人得到的评价最低。 除了相貌之外,态度也同魅力相关;如前所述,对于认知者来说,对方 的态度是否同自己接近,决定着其谜力的大小。人们把自己作为判断别人是 否和自己相似的参照系、同时还常常会观察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按照弱化理 论,人们喜欢爱自己的人而讨厌恨自己的人。在这个意义上,只要认知对象 的判断对自己有利,认知者就会把他看成是有魅力的并对他持积极肯定的态 度。 (二)知名度 一个人知名度的大小也影响着别人对他的认知。在一个人有一定知名度 的情况下,人们通过某种社会传播媒介或周围其他人传递的有关他的信息, 实际上已经开始了对个人的认知。这时,人们所依据的都是间接材料,受他 人暗示的成分较大,无论是否相信这些材料,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判断所以 一旦真正接触到知名人士,认知者必须首先检验原有的看法。 一般说来, 知名度高、社会评价积极的人,对于认知者的心理有特殊的影响力。人们常 常把这样的人先人为主地看成是有吸引力的人
(三)自我表演 在多数情况下,认知对象并不是认知活动中完全被动的一方,而是“让” 别人认知的一方。因此,认知对象的主观意图势必要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判断 按照戈夫曼的理论,每个人都在通过“表演”,即强调自己许多属性中 的某些属性而隐瞒其他的属性、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的印象。这种办法有时 很成功;使得不同的认知者对同一个人形成完全不同的印象,或者使同一个 认知者在不同的时何和场合下对一同一个人得出不一致的看法,比如,对同 个人,有人觉得他心胸开阔,热情大方,有人则认为他固执)沉静;有时 使人感到深不可测,有时则使人觉得他诚挚、坦率。在这里,认知对象的自 我表演对于认知者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三、认知情境因素 (一)空间距高 空间距离显示交往双方的接近程度。在认知活动中,它构成一种情境因 素。霍尔认为人际空间距离可分为4种:亲昵区(3一12英寸),表现在夫 妇、恋人之间。个人区,(12一36英寸)表现在朋友之间。社会区(4 8英尺),表现在熟人之间。公众区(8-100英尺),表现在陌生人之间或 一般分开的正式交往场合。这些距离是人们在无意之中确定的,却能影响认 知判断,比如,我们希望陌生人不要过于接近自己,但是如果他莫名其妙地 步一步地向自己靠近,就会感到窘迫、紧张甚至恐惧,同时我们会断定这 个人缺乏教养,不懂礼貌或者有侵犯性,特别是在认知他人之间的关系时, 空间尺度往往成为一种判断依据,看到两个人在低声交谈,我们就知道他们 所说的事不愿意让别人听去,并推断他们可能有较深的关系,等等 (二)背景参考 在认知活动中,对象所处的场合背景也常常成为判断的参考系统。巴克 指出,对象周围的“环境”常常会引起我们对其一定行为的联想,从而影响 我们的认知,人们往往以为,出现于特定环境背景下的人必然是从事某种行 为的,他的个性特征也可以通过环境加以认定 环境背景对于认知这种影响可以在判断个体感情的文献中得到证明。20 年代以来的许多实验研究一致表明,画中所描绘的刺激人所处的背景对于决 定被试做出什么样的判断非常重要。被试做出如何判断以及判断的准确程 度,受到判断对象周围景物和色调的强烈影响,科尔曼等人甚至认为,=单 是人的面孔和身体所传达的一致情况是不多的。背景可以提供最强的线索 把感情归属于人物。例如,假定一个人在笑,那么只有情景的线索才能显示 出这一动作究竟是表示高兴还是难堪。 第四节印象的形成 在认知活动中,一旦我们能够对对象的某些属性做出判断也就构成了印 象,从本义上说,印象组织了人们关于对象各方面特性的认知成果,它所反
7 (三)自我表演 在多数情况下,认知对象并不是认知活动中完全被动的一方,而是“让” 别人认知的一方。因此,认知对象的主观意图势必要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判断。 按照戈夫曼的理论,每个人都在通过“表演”,即强调自己许多属性中 的某些属性而隐瞒其他的属性、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的印象。这种办法有时 很成功;使得不同的认知者对同一个人形成完全不同的印象,或者使同一个 认知者在不同的时何和场合下对一同一个人得出不一致的看法,比如,对同 一个人,有人觉得他心胸开阔,热情大方,有人则认为他固执)沉静;有时 使人感到深不可测,有时则使人觉得他诚挚、坦率。在这里,认知对象的自 我表演对于认知者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三、认知情境因素 (一)空间距离 空间距离显示交往双方的接近程度。在认知活动中,它构成一种情境因 素。霍尔认为人际空间距离可分为 4 种:亲昵区(3 一 12 英寸),表现在夫 妇、恋人之间。个人区,(12 一 36 英寸) 表现在朋友之间。社会区(4.5 一 8 英尺),表现在熟人之间。公众区( 8—100 英尺),表现在陌生人之间或 一般分开的正式交往场合。这些距离是人们在无意之中确定的,却能影响认 知判断,比如,我们希望陌生人不要过于接近自己,但是如果他莫名其妙地 一步一步地向自己靠近,就会感到窘迫、紧张甚至恐惧,同时我们会断定这 个人缺乏教养,不懂礼貌或者有侵犯性,特别是在认知他人之间的关系时, 空间尺度往往成为一种判断依据,看到两个人在低声交谈,我们就知道他们 所说的事不愿意让别人听去,并推断他们可能有较深的关系,等等。 (二)背景参考 在认知活动中,对象所处的场合背景也常常成为判断的参考系统。巴克 指出,对象周围的“环境”常常会引起我们对其一定行为的联想,从而影响 我们的认知,人们往往以为,出现于特定环境背景下的人必然是从事某种行 为的,他的个性特征也可以通过环境加以认定。 环境背景对于认知这种影响可以在判断个体感情的文献中得到证明。20 年代以来的许多实验研究一致表明,画中所描绘的刺激人所处的背景对于决 定被试做出什么样的判断非常重要。被试做出如何判断以及判断的准确程 度,受到判断对象周围景物和色调的强烈影响,科尔曼等人甚至认为,=单 是人的面孔和身体所传达的一致情况是不多的。背景可以提供最强的线索, 把感情归属于人物。例如,假定一个人在笑,那么只有情景的线索才能显示 出这一动作究竟是表示高兴还是难堪。 第四节 印象的形成 在认知活动中,一旦我们能够对对象的某些属性做出判断也就构成了印 象,从本义上说,印象组织了人们关于对象各方面特性的认知成果,它所反
映的是对象的总体特征。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并不是等到把握了对象 的全部特性之后才形成对他的印象甚至只须看过这人的照片,或者向他说几 句话,就可能下许多断言。这种情况是由社会认知本身的特点所导致的 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 )一致性 在判断一个人的时候,人们趋向于把他作为协调一致的对象来观察,尤 其是在估价这个人的时候。一个人不会被看成既是好的又是坏的,既是诚实 的又是虚伪的,既是热情的又是冷酷的J甚至当关于某人的信息资料自相矛 盾时,人们也极力消除或减小这种冲突,把对方看成是多种特性一致的人(如 图7一I所示) 图 印象形成的一致性作用 当然,对他人的认知并不总能达成一致性的印象。也有这样的时候,关 于某人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十分矛盾,使得大多数人无法按照一致性的原则加 以把握。然而,人们不会彻底放弃一致性原则,依然有着把他人各种特性协 调组织起来的强烈愿望 (二)评价的中心性 奧斯古德等人在一项实验中发现,被试用于描述印象南形容词涉及3 个基本范围,即评价(好一坏)、力量(强一弱)和活动(积极-消极)。 也就是说,人也基本上是从评价、力量、活动3种角度来描述对一个人的印 象。这一发现揭示了印象的内涵。同时,他们还指出,在印象的3个方面中 评价是最主要的,能够影响有关力量和活动特性的描述。一旦人们判断出 个人好坏来,对此人的印象也就基本上确定了。 罗森伯格等人进一步对评价范围加以区分。他们认为,人们是根据社会 特性和智能特性来评价他人的。他们把最常被评价的特性列成表(如表7 所示)。尔后,汉密尔顿等人的实验证明,让被试看到较多关于社会特 性的裁判,一般会影响他们对别人的喜欢程度。如果让他们看到更多智能方 面的特性,则会影响他们对别人的尊重程度
8 映的是对象的总体特征。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并不是等到把握了对象 的全部特性之后才形成对他的印象甚至只须看过这人的照片,或者向他说几 句话,就可能下许多断言。这种情况是由社会认知本身的特点所导致的。 一、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 (一)一致性 在判断一个人的时候,人们趋向于把他作为协调一致的对象来观察,尤 其是在估价这个人的时候。一个人不会被看成既是好的又是坏的,既是诚实 的又是虚伪的,既是热情的又是冷酷的 J 甚至当关于某人的信息资料自相矛 盾时,人们也极力消除或减小这种冲突,把对方看成是多种特性一致的人(如 图 7 一 I 所示)。 . . . 图 印象形成的一致性作用 当然,对他人的认知并不总能达成一致性的印象。也有这样的时候,关 于某人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十分矛盾,使得大多数人无法按照一致性的原则加 以把握。然而,人们不会彻底放弃一致性原则,依然有着把他人各种特性协 调组织起来的强烈愿望。 (二)评价的中心性 奥斯古德等人在一项实验中发现,被试用于描述印象南形容词涉及 3 个基本范围,即评价(好一坏)、力量(强 一弱)和活动(积极- 消极)。 也就是说,人也基本上是从评价、力量、活动 3 种角度来描述对一个人的印 象。这一发现揭示了印象的内涵。同时,他们还指出,在印象的 3 个方面中 评价是最主要的,能够影响有关力量和活动特性的描述。一旦人们判断出一 个人好坏来,对此人的印象也就基本上确定了。 罗森伯格等人进一步对评价范围加以区分。他们认为,人们是根据社会 特性和智能特性来评价他人的。他们把最常被评价的特性列成表(如表 7 一 I 所示)。尔后,汉密尔顿等人的实验证明,让被试看到较多关于社会特 性的裁判,一般会影响他们对别人的喜欢程度。如果让他们看到更多智能方 面的特性,则会影响他们对别人的尊重程度
表7一1评价他人所涉及到的特性 社会特性 智能特性 好的评价 助人的 科学的 真诚的 果断的 宽容的 有技能的 平易近人的 聪明的 幽默的 不懈的 不好的评价 不幸福的 愚蠢的 自负的 轻浮的 易怒的 动摇不定的 令人厌烦的 不可靠的 不受欢迎的 (三)中心特性作用 在我们成印象的时候,有些特性的信息常常更有分量,并能改变整个印 象,这些特性就称为中心特性。在一项实验中,阿希给被试有关某个人的描 述,所用的形容词包括聪明、灵巧。勤奋、热情,果断、注重实际和谨慎, 又给另一些被试一张表,将形容词做了一点变动,即把“热情”换成“冷淡”。 然后,让两组被试分别谈谈自己的印象。结果发现,两组被试所得出的印象 很不相同。例如,后一组被试中只有大约10%的人相信表中所形容的人会 是宽宏大量的或风趣的,大多数被试认为这个人斤斤计较毫无同情心、势利: 而前一组的被试中则有90%的人把他描绘成慷慨大方,77%的人认为他是 风趣的。阿希指出,热情和冷淡这两种特性是“中心”,这两个词的互相替 换导致被试的印象出现显著的差别。相比之下,如果用“礼貌”和“粗鲁 代替“热情”和“冷淡”,它们各自所产生的结果却没有很大差别。因此, 阿希断定说礼貌和粗鲁不是中心特性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中心特性的作用比原先阿希所说的要复杂。威 西纳等人指出,一个具体的特性是否是中心特性,首先取决于描述一个人的 其他信息,其次取决于他人做出的判断。换言之,如果关于其他特性的信息 很多,“热情”和“冷淡”的具体作用就可能被削弱。同样,当要求二个人 对运动技巧做出判断时,“热情”和“冷淡”可能就没有什么特殊的影响了。 然而,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限制。我们仍然可以说中心特性对大多数印象的形 成都有着重要影响 、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一)平均模式 这种模式表明人们是以特性的平均价值来形成对别人的印象的。比如, 如果我们仅仅觉得对方是真诚和机智的,那么我们就可能对他有个较好的印 象,因为这两个特性很合意,有较高的价值:“随便”和“健忘”是较为缺
9 表 7 一 1 评价他人所涉及到的特性 评价 社会特性 智能特性 好的评价 助人的 科学的 真诚的 果断的 宽容的 有技能的 平易近人的 聪明的 幽默的 不懈的 不好的评价 不幸福的 愚蠢的 自负的 轻浮的 易怒的 动摇不定的 令人厌烦的 不可靠的 不受欢迎的 笨拙的 (三)中心特性作用 在我们成印象的时候,有些特性的信息常常更有分量,并能改变整个印 象,这些特性就称为中心特性。在一项实验中,阿希给被试有关某个人的描 述,所用的形容词包括聪明、灵巧。勤奋、热情,果断、注重实际和谨慎。 又给另一些被试一张表,将形容词做了一点变动,即把“热情”换成“冷淡”。 然后,让两组被试分别谈谈自己的印象。结果发现,两组被试所得出的印象 很不相同。例如,后一组被试中只有大约 10%的人相信表中所形容的人会 是宽宏大量的或风趣的,大多数被试认为这个人斤斤计较毫无同情心、势利; 而前一组的被试中则有 90%的人把他描绘成慷慨大方, 77%的人认为他是 风趣的。阿希指出,热情和冷淡这两种特性是“中心”,这两个词的互相替 换导致被试的印象出现显著的差别。相比之下,如果用“礼貌”和“粗鲁” 代替“热情”和“冷淡”,它们各自所产生的结果却没有很大差别。因此, 阿希断定说礼貌和粗鲁不是中心特性。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中心特性的作用比原先阿希所说的要复杂。威 西纳等人指出,一个具体的特性是否是中心特性,首先取决于描述一个人的 其他信息,其次取决于他人做出的判断。换言之,如果关于其他特性的信息 很多,“热情”和“冷淡”的具体作用就可能被削弱。同样,当要求二个人 对运动技巧做出判断时,“热情”和“冷淡”可能就没有什么特殊的影响了。 然而,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限制。我们仍然可以说中心特性对大多数印象的形 成都有着重要影响。 二、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一)平均模式 这种模式表明人们是以特性的平均价值来形成对别人的印象的。比如, 如果我们仅仅觉得对方是真诚和机智的,那么我们就可能对他有个较好的印 象,因为这两个特性很合意,有较高的价值;“随便”和“健忘”是较为缺
少吸引力的特性,它们的价值较小,这样当把它们考虑进去时,就会减少特 性的平均价值,使我们对那个人的印象不再那么好。假设“真诚”和“机智” 各为十3,“随便”和“健忘”各为十1,上述的计算结果是: 第一种情况(十3十3)÷2=+3 第二种情况(十3十3十1+1÷4=+2 显然,在第二种情况下,印象较为逊色。 二)增加模式 这种模式表明人们形成印象并不是以特性的平均价值,而是以特性价值 的总和为依据的。仍以前面的例子来说明,那么计算的结果是: 第一种情况+3+3=6 第二种情况十3+3十1十1=8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认知了对方的上述4个特性,而不是仅仅了解到其 中的两种,我们对他的印象会更好。这一解释与平均模式的结论正好形成鲜 明的对比 三)对上述两种模式分析 哪一种模式更为正确呢?安德森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了支持平均模式 的有力证据。同时他考虑到,在影响我们的印象方面,一些特性往往比其他 特性更为重要。由此,安德森曾经设想了一个加权平均模式,按照这种模式, 人们除了看重影响力很大的极化特性之外,还通过平均所有特性去形成一种 综合的印象。或者说,人们对他人身上极化特性会采取增加模式做出评价 而又依据平均模式去综合对方的所有特性。安德森将两种模式结合起来,能 够比较有效他说明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复杂情况。 1.先行信息的加重作用。人们在形成印象时,并不是同等地看待对方 所有的特性,那些首先被发现的特性,会影响人们对后来掌握的其他信息的 处理方式 2.消极否定信息的加重作用。认知者不会同等地看待对方所具有的好 的特性和不好的特性。为了形成一致的印象,认知者会将看到的相互冲突的 特性加以平均或抵消,但是,与好的特性相比,更注重不好的特性。就是说, 如果其他方面的条件相同,传达消极否定信息的特性比传达积极肯定信息的 特性更能影响印象。安德森说,不管一个人具有其他什么样的特性,一种极 端否定的特性会使人产生一种极端否定的印象。 第五节印象管理:控制他人的 社会知觉和认知(P141页)
10 少吸引力的特性,它们的价值较小,这样当把它们考虑进去时,就会减少特 性的平均价值,使我们对那个人的印象不再那么好。假设“真诚”和“机智” 各为十 3,“随便”和“健忘”各为十 1,上述的计算结果是: 第一种情况 (十 3 十 3)÷2=+3 第二种情况 (十 3 十 3 十 1 十 1÷4=+2 显然,在第二种情况下,印象较为逊色。 (二)增加模式 这种模式表明人们形成印象并不是以特性的平均价值,而是以特性价值 的总和为依据的。仍以前面的例子来说明,那么计算的结果是: 第一种情况+3+3=6 第二种情况十 3+3 十 1 十 1=8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认知了对方的上述 4 个特性,而不是仅仅了解到其 中的两种,我们对他的印象会更好。这一解释与平均模式的结论正好形成鲜 明的对比。 (三)对上述两种模式分析 哪一种模式更为正确呢?安德森通过一系列实验,得出了支持平均模式 的有力证据。同时他考虑到,在影响我们的印象方面,一些特性往往比其他 特性更为重要。由此,安德森曾经设想了一个加权平均模式,按照这种模式, 人们除了看重影响力很大的极化特性之外,还通过平均所有特性去形成一种 综合的印象。或者说,人们对他人身上极化特性会采取增加模式做出评价, 而又依据平均模式去综合对方的所有特性。安德森将两种模式结合起来,能 够比较有效他说明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复杂情况。 1.先行信息的加重作用。人们在形成印象时,并不是同等地看待对方 所有的特性,那些首先被发现的特性,会影响人们对后来掌握的其他信息的 处理方式。 2.消极否定信息的加重作用。认知者不会同等地看待对方所具有的好 的特性和不好的特性。为了形成一致的印象,认知者会将看到的相互冲突的 特性加以平均或抵消,但是,与好的特性相比,更注重不好的特性。就是说, 如果其他方面的条件相同,传达消极否定信息的特性比传达积极肯定信息的 特性更能影响印象。安德森说,不管一个人具有其他什么样的特性,一种极 端否定的特性会使人产生一种极端否定的印象。 第五节 印象管理:控制他人的 社会知觉和认知(P14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