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亲社会行为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13,文件大小:51.5KB,团购合买
一、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可见,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一部分。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早已对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根 据许多学者公认的看法,我们将亲社会行为定义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 他人和社会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十章亲社会行为 第一节亲社会行为概述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可见,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一部分。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早已对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根 据许多学者公认的看法,我们将亲社会行为定义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 他人和社会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从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亲社会行为有如下几个特征;①以亲 社会为目的,②不期望有精神的(如荣誉)或物质的(如奖品)奖励,⑧自愿的,④ 亲社会者本身会有所损失。其中第②个特征是亲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如果某人 冒着生命危险灭火而不期望得到什么回报,那么这种行为就属于亲社会行为。然 而,人们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很少有这么单纯的。通常的亲社会行为既含有亲社会 的因素,也含有利己的因素。当一个慈善家大量捐资帮助穷苦人的时候,他的这 种亲社会行为也会伴有期望在社会上得到更大声誉的自私的动机。 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家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包括一些不同的亲社会行为。其中 最常见的是:①一般人在看到陌生人遇到困难时所表现的亲社会行为方式;②人 们对犯罪行为的制止和干预,这种行为一方面有助于犯罪行为的受害者,另一方 面也使犯罪者不能得逞并遭到惩罚;③个人节制自己,没有越轨行为,这是以克 己的方式取得亲社会效果的行为;④偿还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是回报他人的恩 惠或补偿自己曾使人蒙受过的损失。 另外,根据亲社会行为发生的情境不同,一般在研究的过程中又可将其分 为紧急情况下的亲社会行为和非紧急情况下的亲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除了研究亲社会行为的各种类型之外,同时还研究如下这类问 题:亲社会行为对于亲社会者和受助者有什么聊向或后果?为什么社会必不可少 地存在亲社会行为?为什么有人见死不救?等等。 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别人需要你救助的情境。我们自然地会期 望自己在这种情境中做出亲社会行为之后应该产生良好的感觉一一感到骄傲和 自豪。当然,受助者应心存谢意,局外人也应对亲社会者给予赞扬和鼓励。但事

1 第十章 亲社会行为 第一节 亲社会行为概述 一、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可见,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 的一部分。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早已对亲社会行为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根 据许多学者公认的看法,我们将亲社会行为定义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 他人和社会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从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亲社会行为有如下几个特征;①以亲 社会为目的,②不期望有精神的(如荣誉)或物质的(如奖品)奖励,⑧自愿的,④ 亲社会者本身会有所损失。其中第②个特征是亲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如果某人 冒着生命危险灭火而不期望得到什么回报,那么这种行为就属于亲社会行为。然 而,人们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很少有这么单纯的。通常的亲社会行为既含有亲社会 的因素,也含有利己的因素。当一个慈善家大量捐资帮助穷苦人的时候,他的这 种亲社会行为也会伴有期望在社会上得到更大声誉的自私的动机。 二、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内容 社会心理学家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包括一些不同的亲社会行为。其中 最常见的是:①一般人在看到陌生人遇到困难时所表现的亲社会行为方式;②人 们对犯罪行为的制止和干预,这种行为一方面有助于犯罪行为的受害者,另一方 面也使犯罪者不能得逞并遭到惩罚;③个人节制自己,没有越轨行为,这是以克 己的方式取得亲社会效果的行为;④偿还行为,这种行为的目的是回报他人的恩 惠或补偿自己曾使人蒙受过的损失。 另外,根据亲社会行为发生的情境不同,一般在研究的过程中又可将其分 为紧急情况下的亲社会行为和非紧急情况下的亲社会行为。 社会心理学除了研究亲社会行为的各种类型之外,同时还研究如下这类问 题:亲社会行为对于亲社会者和受助者有什么聊向或后果?为什么社会必不可少 地存在亲社会行为?为什么有人见死不救?等等。 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别人需要你救助的情境。我们自然地会期 望自己在这种情境中做出亲社会行为之后应该产生良好的感觉——感到骄傲和 自豪。当然,受助者应心存谢意,局外人也应对亲社会者给予赞扬和鼓励。但事

实上我们发现,在许多情况中,受助者并不感谢帮助他的人,反而有时以怨报德; 亲社会者本身也怀疑自己去帮助别人是否正确;局外人也可能并不赞赏亲社会 者。是在哪些情况下,亲社会行为会产生这种消极后果呢?研究表明,在以下两 种情况下亲社会行为会产生消极的结果:当亲社会行为对亲社会者有利时,② 当亲社会行为对受助者有伤害时 根据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亲社会行为是需要亲社会者付出一定代价而又不 期望个人利益的行为。但人的动机很少有这么简单,亲社会行为往往带有亲社会 者期望奖励或回报的成分。亲社会行为常常使亲社会者沾沽自喜,满足了其自尊 心的需要,使其感到自己有能力。亲社会行为也可能是对亲社会者以前所犯错误 的一种补偿,使他因此减少罪恶感或恢复他原来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另外,亲 社会者也是以自己的动机评价自己。如果他很清楚自己的动机不纯,带有个人自 私的目的,那么他事后内心里对自己的评价也不会很高。因此,如果亲社会行为 对亲社会者有好处,就会使这种亲社会行为被认为是不纯的,进而带来消极后果 此外,亲社会行为有时可能对受助者来说得不偿失,因此受助者可能消极 地对待亲社会者。例如,借给某人钱,本来是帮助他解决眼前的困难,但如果不 知情的话,可能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因此,亲社会、助人要恰到好处才能体现它 本来的意义 第二节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亲社会行为的唤起 根据一些心理学家的分析,旁观者在决定是否介入某种事件之前必须做 出一系列的决定。旁观者必须:①观察某件事是不是真的发生;②判断所发生的 事是不是紧急的,或者是不是一种需要帮助的情境:③决定承担责任、采取行动; ④确定哪种形式的行动是可行的和适当的;⑤决定如何完成这一行动。 的确,人们在做出是否给予帮助的决定之前,有许多事要考虑,尽管有些旁 观者看起来似乎很快对紧急的情况做出反应,但很显然,人们在提供帮助之前通 常都会考虑上述5种情况。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人们有多大可能性将某种需要帮助 的情境定义为“紧急情况”,美国心理学家兰斯·肖特兰德和泰德·哈斯顿曾作 了一项实验研究。他们列出一系列事件(如表10-1所示),让6名女大学生和 21名男大学生对它们的紧急程度加以评断。对事件紧急的程度定为:第一级是

2 实上我们发现,在许多情况中,受助者并不感谢帮助他的人,反而有时以怨报德; 亲社会者本身也怀疑自己去帮助别人是否正确;局外人也可能并不赞赏亲社会 者。是在哪些情况下,亲社会行为会产生这种消极后果呢?研究表明,在以下两 种情况下亲社会行为会产生消极的结果:①当亲社会行为对亲社会者有利时,② 当亲社会行为对受助者有伤害时。 根据亲社会行为的定义,亲社会行为是需要亲社会者付出一定代价而又不 期望个人利益的行为。但人的动机很少有这么简单,亲社会行为往往带有亲社会 者期望奖励或回报的成分。亲社会行为常常使亲社会者沾沽自喜,满足了其自尊 心的需要,使其感到自己有能力。亲社会行为也可能是对亲社会者以前所犯错误 的一种补偿,使他因此减少罪恶感或恢复他原来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另外,亲 社会者也是以自己的动机评价自己。如果他很清楚自己的动机不纯,带有个人自 私的目的,那么他事后内心里对自己的评价也不会很高。因此,如果亲社会行为 对亲社会者有好处,就会使这种亲社会行为被认为是不纯的,进而带来消极后果。 此外,亲社会行为有时可能对受助者来说得不偿失,因此受助者可能消极 地对待亲社会者。例如,借给某人钱,本来是帮助他解决眼前的困难,但如果不 知情的话,可能会伤害他的自尊心。因此,亲社会、助人要恰到好处才能体现它 本来的意义。 第二节 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一、亲社会行为的唤起 根据一些心理学家的分析,旁观者在决定是否介入某种事件之前必须做 出一系列的决定。旁观者必须:①观察某件事是不是真的发生;②判断所发生的 事是不是紧急的,或者是不是一种需要帮助的情境;③决定承担责任、采取行动; ④确定哪种形式的行动是可行的和适当的;⑤决定如何完成这一行动。 的确,人们在做出是否给予帮助的决定之前,有许多事要考虑,尽管有些旁 观者看起来似乎很快对紧急的情况做出反应,但很显然,人们在提供帮助之前通 常都会考虑上述 5 种情况。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人们有多大可能性将某种需要帮助 的情境定义为“紧急情况”,美国心理学家兰斯·肖特兰德和泰德·哈斯顿曾作 了一项实验研究。他们列出一系列事件(如表 10—l 所示),让 69 名女大学生和 21 名男大学生对它们的紧急程度加以评断。对事件紧急的程度定为;第一级是

非常紧急的状态,往下紧急程度减小,直到第五级为最不紧急状态。研究者试图 找出某种情境的哪些特点使人们认为这种情境是紧急的。他们发现,紧急事件的 特点有:①突然和出乎意料发生的,②当事人可能要受到伤害或已经受到伤害, ⑧随着时间的延长情况越来越严重和危险,④当事者无人帮助,⑤旁观者有可能 给予帮助。 表10-1有可能被定义成需要帮助的紧急情况的事件 事件 平均紧急程度 割断动脉,大量出血 房子起火,屋里有人呼救 1.00 小孩中毒 1.00 心脏病发作 某个女性正在被强奸 吃多了药 1.00 晚期癌症,只能活3个月 2.00 在森林中迷路的人呼救 2.72 汽车在路边熄火 2.72 轻度醉酒的朋友驾车回家 2.84 朋友倾诉其不幸和压抑 3.18 电视节目中要求为营养不良的儿童募捐两千万 3.75 有人手里拿着香烟,急着找火柴 4.87 (表中所列事件:被评断为1-5等紧急的事件,从第1等的非常紧急到第5 等的非常不紧急.) 正如我们所预料,无论是什么事件,如果人们将其判断为紧急的,就有可能 给予帮助,判断为紧急的程度决定了给予帮助的可能性。这一假设在几位美国心 理学家的实验中都得到了证明 在决定人们所提供的帮助的程度上,求助人的需要是十分重要的,但能够提 供有效帮助的可能性也很重要。如果求助者的处境严重到没什么办法能够帮助 他,那么旁观者就不会提供帮助。如果旁观者感到有能力帮助他,就很有可能给 予实际的帮助。例如,大家看到一位心脏病人突然摔倒在街上,会有很多人上前

3 非常紧急的状态,往下紧急程度减小,直到第五级为最不紧急状态。研究者试图 找出某种情境的哪些特点使人们认为这种情境是紧急的。他们发现,紧急事件的 特点有:①突然和出乎意料发生的,②当事人可能要受到伤害或已经受到伤害, ⑧随着时间的延长情况越来越严重和危险,④当事者无人帮助,⑤旁观者有可能 给予帮助。 表 10—1 有可能被定义成需要帮助的紧急情况的事件 事 件 平均紧急程度 割断动脉,大量出血 1.00 房子起火,屋里有人呼救 1.00 小孩中毒 1.00 心脏病发作 1.02 某个女性正在被强奸 1.09 吃多了药 1.00 晚期癌症,只能活 3 个月 2,00 在森林中迷路的人呼救 2.72 汽车在路边熄火 2.72 轻度醉酒的朋友驾车回家 2.84 朋友倾诉其不幸和压抑 3.18 电视节目中要求为营养不良的儿童募捐两千万元 3.75 有人手里拿着香烟,急着找火柴 4.87 (表中所列事件:被评断为 1—5 等紧急的事件,从第 1 等的非常紧急到第 5 等的非常不紧急.) 正如我们所预料,无论是什么事件,如果人们将其判断为紧急的,就有可能 给予帮助,判断为紧急的程度决定了给予帮助的可能性。这一假设在几位美国心 理学家的实验中都得到了证明。 在决定人们所提供的帮助的程度上,求助人的需要是十分重要的,但能够提 供有效帮助的可能性也很重要。如果求助者的处境严重到没什么办法能够帮助 他,那么旁观者就不会提供帮助。如果旁观者感到有能力帮助他,就很有可能给 予实际的帮助。例如,大家看到一位心脏病人突然摔倒在街上,会有很多人上前

扶起他并送往医院。 、助人的得与失 在紧急情况非常明显和严峻而且人们有能力提供帮助时,为什么还有人见死不 救、漠然视之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旁观者考虑到自己如果给予帮助可 能造成的损失。例如,在两个人动手打架很凶狠的时候,旁观者恐怕不愿冒然插 手干预,因为大部分人会害怕自己受到伤害。 然而,助人的代价不一定包括身体受到伤害,但仍然有人畏惧不前,其原因 又是什么呢?有一项实验表明,一位过路人看到一个人跌倒在路旁,他会考虑到 帮助这个人要花时间,如果他没有什么要紧的事也许会上前相助;如果需要花钱 去帮助别人,那代价就更大了;如果要帮助一个肮脏的、浑身是血的病人,其代 价甚至可能包括与这样的人接触所产生的不愉快;如果认为献血是不舒服的和痛 苦的,他就可能不会去献血。同样,如果我们期望着助人能带来某种奖励(如金 钱、赞誉等),我们就很可能给予帮助 、求助人的特点 我们很难去帮助一个喝得醉熏熏晃晃悠悠走在路上的人。需要我们帮助的程度 是决定我们是否给予帮助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我们更容易帮助那些我们认为 他们自己没有能力而需要人帮助的人。例如,迷路的小孩比迷路的大人更能得到 别人的帮助;尽管人们现在对女人的看法在改变,不像从前那样认为她们那么没 有能力,但我们仍然认为女人应付困难的能力比男人低,因此我们更感到有责任 去帮助一个遇到麻烦的女人。我们也较愿意帮助我们喜欢的人。另外,我们还愿 意帮助那些由于某些大家认为合理的原因(如疾病、意外事故等)而陷于困境,而 且这种困境不是他们自己造成的人。相反,我们往往拒绝帮助那些由于自己的过 错或不适当的行为而遇到麻烦的人,如酗酒者、粗心大意酿成大错的人等等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哈沃德和威廉·克雷诺于1974年以一所大学的图书馆 为现场进行了一项有关的实验研究,证明了求助者的性别以及个体与他的交往关 系与个体是否发生助人行为之间的关系。让一位大学生扮演“求助者”,他的角 色是一位大学生,他与其他几位同学(这些学生不知道在做实验,即不知情者)坐 在图书馆的一张桌子旁看书。让另一个人扮演“小偷”,“小偷”衣衫褴褛、蓬头 垢面、肮脏不堪,他走进图书馆匆匆看子一眼围坐在这张桌子周围的人之后,就

4 扶起他并送往医院。 二、助人的得与失 在紧急情况非常明显和严峻而且人们有能力提供帮助时,为什么还有人见死不 救、漠然视之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旁观者考虑到自己如果给予帮助可 能造成的损失。例如,在两个人动手打架很凶狠的时候,旁观者恐怕不愿冒然插 手干预,因为大部分人会害怕自己受到伤害。 然而,助人的代价不一定包括身体受到伤害,但仍然有人畏惧不前,其原因 又是什么呢?有一项实验表明,一位过路人看到一个人跌倒在路旁,他会考虑到 帮助这个人要花时间,如果他没有什么要紧的事也许会上前相助;如果需要花钱 去帮助别人,那代价就更大了;如果要帮助一个肮脏的、浑身是血的病人,其代 价甚至可能包括与这样的人接触所产生的不愉快;如果认为献血是不舒服的和痛 苦的,他就可能不会去献血。同样,如果我们期望着助人能带来某种奖励(如金 钱、赞誉等),我们就很可能给予帮助。 三、求助人的特点 我们很难去帮助一个喝得醉熏熏晃晃悠悠走在路上的人。需要我们帮助的程度 是决定我们是否给予帮助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我们更容易帮助那些我们认为 他们自己没有能力而需要人帮助的人。例如,迷路的小孩比迷路的大人更能得到 别人的帮助;尽管人们现在对女人的看法在改变,不像从前那样认为她们那么没 有能力,但我们仍然认为女人应付困难的能力比男人低,因此我们更感到有责任 去帮助一个遇到麻烦的女人。我们也较愿意帮助我们喜欢的人。另外,我们还愿 意帮助那些由于某些大家认为合理的原因(如疾病、意外事故等)而陷于困境,而 且这种困境不是他们自己造成的人。相反,我们往往拒绝帮助那些由于自己的过 错或不适当的行为而遇到麻烦的人,如酗酒者、粗心大意酿成大错的人等等。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哈沃德和威廉·克雷诺于 1974 年以一所大学的图书馆 为现场进行了一项有关的实验研究,证明了求助者的性别以及个体与他的交往关 系与个体是否发生助人行为之间的关系。让一位大学生扮演“求助者”,他的角 色是一位大学生,他与其他几位同学(这些学生不知道在做实验,即不知情者)坐 在图书馆的一张桌子旁看书。让另一个人扮演“小偷”,“小偷”衣衫褴褛、蓬头 垢面、肮脏不堪,他走进图书馆匆匆看子一眼围坐在这张桌子周围的人之后,就

远远地坐在另一个地方。当“求助者”离开阅览室时,“小偷”拣起了一本“求 助者”的书就消失了。当“求助者”再返回的时候表现出非常吃惊,他的书不见 了,并且请求其他人帮助寻找。不一会儿,“小偷”也回来了,但手里没有那本 书。研究者想知道,坐在附近的那些学生会帮助“求助者”发现这个“小偷”吗? 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求助者”是女性,则比是男性更容易得到周围人的帮助。 如果“求助者”在离开阅览室之前与周围的人聊过天,哪怕是问问时间,也会提 髙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这说明聊天这一短暂的交往显然使“求助者”与旁观者之 间产生了某种亲切的感情,增加了旁观者提供帮助的愿望。 许多事实和实验研究还证明,外貌有吸引力和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 帮助。相反,外貌很让人厌恶的人会大大减少人们对他给予帮助的可能性 求助者对目前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也是影响他人是否给予帮助的一个重要 因素。同样是一个跌倒在路旁的人,如果他手里拿着:一根拐杖,人们会去帮助 他;如果他手里拿着一个酒瓶,就不会有什么人愿意帮助他。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旁观者对某人所陷困境的责任也是决定他们是否给予帮 助的原因。正如我们在前面那个“偷书”实验中所看到的,即使旁观者与受害者 之间有一个很短暂的交谈也会增加旁观者的助人行为。如果受害者在与邻座人谈 话时要求他们照看一下他的东西,那么旁观者在事后就更有可能帮助他找书,因 为他们会感到做这样事他们也有责任。 四、助人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心境 研究表明,影响人们亲社会行为的个人因素有本人的个性、早期的社会化情 况、以前亲社会行为的经验、当时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以及本人的人生哲学或思想 意识等。下面讨论其中几个比较关键的因素 ()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 有些心理学家在对助人者的采访中发现,早期的社会化对成年之后的亲社会 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亲社会者在儿童时期形成的观念及其父母的言传身教都是其 后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原因。有人认为,当父母以热情、支持和爱护的方式对待 儿童的时候,就使儿童建立起一种亲社会的和助人的心理倾向。 (二)人格因素 对有亲社会行为的人的人格研究结果表明,某些人格特征使人们容易去帮助

5 远远地坐在另一个地方。当“求助者”离开阅览室时,“小偷”拣起了一本“求 助者”的书就消失了。当“求助者”再返回的时候表现出非常吃惊,他的书不见 了,并且请求其他人帮助寻找。不一会儿,“小偷”也回来了,但手里没有那本 书。研究者想知道,坐在附近的那些学生会帮助“求助者”发现这个“小偷”吗? 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求助者”是女性,则比是男性更容易得到周围人的帮助。 如果“求助者”在离开阅览室之前与周围的人聊过天,哪怕是问问时间,也会提 高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这说明聊天这一短暂的交往显然使“求助者”与旁观者之 间产生了某种亲切的感情,增加了旁观者提供帮助的愿望。 许多事实和实验研究还证明,外貌有吸引力和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 帮助。相反,外貌很让人厌恶的人会大大减少人们对他给予帮助的可能性。 求助者对目前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也是影响他人是否给予帮助的一个重要 因素。同样是一个跌倒在路旁的人,如果他手里拿着:—根拐杖,人们会去帮助 他;如果他手里拿着一个酒瓶,就不会有什么人愿意帮助他。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旁观者对某人所陷困境的责任也是决定他们是否给予帮 助的原因。正如我们在前面那个“偷书”实验中所看到的,即使旁观者与受害者 之间有一个很短暂的交谈也会增加旁观者的助人行为。如果受害者在与邻座人谈 话时要求他们照看一下他的东西,那么旁观者在事后就更有可能帮助他找书,因 为他们会感到做这样事他们也有责任。 四、助人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心境 研究表明,影响人们亲社会行为的个人因素有本人的个性、早期的社会化情 况、以前亲社会行为的经验、当时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以及本人的人生哲学或思想 意识等。下面讨论其中几个比较关键的因素。 (一)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 有些心理学家在对助人者的采访中发现,早期的社会化对成年之后的亲社会 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亲社会者在儿童时期形成的观念及其父母的言传身教都是其 后来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原因。有人认为,当父母以热情、支持和爱护的方式对待 儿童的时候,就使儿童建立起一种亲社会的和助人的心理倾向。 (二)人格因素 对有亲社会行为的人的人格研究结果表明,某些人格特征使人们容易去帮助

别人。但研究同时也指出,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毕竟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例如, 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的规范和个人的信仰等等都影响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单从 社会规范来说,就有社会责任规范(指人们要帮助那些依靠他们的人)、互惠规范 (指人们要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平等规范(指人们要帮助那些值得帮助 的人)等。人格特征在其中只是起着某种中介作用, (三)亲社会者的性别差异 有些研究表明,女性的人道主义思想比男性强烈。但人们的观念与现实的行 为往往是脱节的,许多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表明,女性不如男性容易帮助别人, 尽管女性常常较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布朗等人于1975年作了一项典型的亲社会行为的研 究。这项研究是这样设计的:让一个人装扮成一个骑摩托车者,他的车在一条繁 忙的大街旁熄灭了,他焦急地站在车旁。硏究者要看看哪些过路的摩托车驾驶员 会停下来给予帮助。结果发现亲社会行为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摩托车驾驶 员远远比女摩托车驾驶员更容易停下来提供帮助。女性驾驶员在遇到有人求助时 之所以不愿停下来相助被许多人看成是她们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提 供帮助。如果求助者是个素不相识的男人,她们则带有恐惧心理,更害怕停下来 到目前为止,有关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的资料尚不甚详细 (四)亲社会者心境的作用 大量的研究表明,当你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心境好的人远比心境不好的人 更愿意给予帮助。积极的心境增加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心 境好坏的因素有刚刚得到了什么奖励,在某件事情上获得成功因而有自信感,看 了一部喜剧或悲剧电影,从收音机里听到好的或坏的消息,甚至对幸福或伤心往 事的回忆等等。显然如果我们心里想从亲社会行为中得到好处(如听到别人感谢 自己的话或增强自己的自尊心等),那么需要别人帮助的人的不幸本身便会促进 亲社会行为,这证明了幸运的人愿意与人分享他的快乐,不幸的人想得到别人的 帮助而不想给予 五、影响亲社会行为的环境和情境因素 (一)自然环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一般来说,令人不舒服的环境(如烟雾弥漫或天气闷热)促使侵犯行为增加

6 别人。但研究同时也指出,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毕竟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例如, 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的规范和个人的信仰等等都影响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单从 社会规范来说,就有社会责任规范(指人们要帮助那些依靠他们的人)、互惠规范 (指人们要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平等规范(指人们要帮助那些值得帮助 的人)等。人格特征在其中只是起着某种中介作用。 (三)亲社会者的性别差异 有些研究表明,女性的人道主义思想比男性强烈。但人们的观念与现实的行 为往往是脱节的,许多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表明,女性不如男性容易帮助别人, 尽管女性常常较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布朗等人于 1975 年作了一项典型的亲社会行为的研 究。这项研究是这样设计的:让一个人装扮成一个骑摩托车者,他的车在一条繁 忙的大街旁熄灭了,他焦急地站在车旁。研究者要看看哪些过路的摩托车驾驶员 会停下来给予帮助。结果发现亲社会行为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摩托车驾驶 员远远比女摩托车驾驶员更容易停下来提供帮助。女性驾驶员在遇到有人求助时 之所以不愿停下来相助被许多人看成是她们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提 供帮助。如果求助者是个素不相识的男人,她们则带有恐惧心理,更害怕停下来; 到目前为止,有关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的资料尚不甚详细。 (四)亲社会者心境的作用 大量的研究表明,当你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心境好的人远比心境不好的人 更愿意给予帮助。积极的心境增加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心 境好坏的因素有刚刚得到了什么奖励,在某件事情上获得成功因而有自信感,看 了一部喜剧或悲剧电影,从收音机里听到好的或坏的消息,甚至对幸福或伤心往 事的回忆等等。显然如果我们心里想从亲社会行为中得到好处(如听到别人感谢 自己的话或增强自己的自尊心等),那么需要别人帮助的人的不幸本身便会促进 亲社会行为,这证明了幸运的人愿意与人分享他的快乐,不幸的人想得到别人的 帮助而不想给予。 五、影响亲社会行为的环境和情境因素 (一)自然环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一般来说,令人不舒服的环境(如烟雾弥漫或天气闷热)促使侵犯行为增加

那么舒适的气候和环境能增加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吗?阳光明媚的舒适天气使人 心情愉快,阴郁的天气使人心境不佳。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人们 较有可能在晴朗的天气里帮助他人,而较少在寒冷和刮风的天气里帮助别人。但 是,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天气好坏而造成的人们心情的好坏呢,还是由于天气 的不同而使亲社会行为的代价不同呢?我们很难回答。此外噪音会使亲社会行为 减少。原因可能是噪音破坏了一个人的心境,也可能噪音分散了人们对他人需要 的注意力,或者噪音是一个人们难以承受的刺激。我们知道,人们在一定的时间 内只能对一定数量的刺激做出反应,过多的刺激会使一个人的亲社会行为减少 由此可以推断,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之所以比生活在小城镇或农村的人有较少的亲 社会行为,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大城市喧嚣的噪声和过多的刺激。据某些生活在 大城市的人反映,他们不可能对环境中的所有刺激和要求都做出反应,因此他们 往往对寻求帮助的人漠然视之 (二)社会环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情境中的社会性因素也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下面我们主要讨论他人的存 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旁观者人数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许多研究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家 认为,旁观者淡漠是特定社会情境下的社会心理现象。我们不要认为因为有许多 人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在场,就一定会有人出来相助。事实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有 这么多旁观者,才没有人出来帮助。 为了证明这一假设,心理学家达里和拉坦作了下面这个简单但很说明问题的 实验。实验中的被试是男女大学生。研究者每次将一位大学生被试带进实验室, 分配在单独的房间,并让他们认为他也是2人、3人或6人一组的成员之一,准 备参加一个讨论会,讨论与学校生活有关的个人问题。要求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小 房间里通过麦克风向小组的其他成员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个房间的麦克风只开两 分钟,一个房间麦克风开着的时候,其他房间的麦克风关掉,即每次只准一个人 讲话)。谈话过了一轮以后进行第二轮,每个人对其他人的谈话发表评论。这时 告诉被试在他们进行讨论的时候主试不在场,因为“他在场会影响讨论进行”。 每个小组里第一个发言的人实际上是研究者的助手装扮的,而且他的发言是事先 录丁音的,他就是本实验所假设的“假装癫痫病发作,说话语无伦次的求助者

7 那么舒适的气候和环境能增加亲社会行为的可能性吗?阳光明媚的舒适天气使人 心情愉快,阴郁的天气使人心境不佳。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人们 较有可能在晴朗的天气里帮助他人,而较少在寒冷和刮风的天气里帮助别人。但 是,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天气好坏而造成的人们心情的好坏呢,还是由于天气 的不同而使亲社会行为的代价不同呢?我们很难回答。此外噪音会使亲社会行为 减少。原因可能是噪音破坏了一个人的心境,也可能噪音分散了人们对他人需要 的注意力,或者噪音是一个人们难以承受的刺激。我们知道,人们在一定的时间 内只能对一定数量的刺激做出反应,过多的刺激会使一个人的亲社会行为减少。 由此可以推断,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之所以比生活在小城镇或农村的人有较少的亲 社会行为,其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大城市喧嚣的噪声和过多的刺激。据某些生活在 大城市的人反映,他们不可能对环境中的所有刺激和要求都做出反应,因此他们 往往对寻求帮助的人漠然视之。 (二)社会环境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情境中的社会性因素也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下面我们主要讨论他人的存 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1.旁观者人数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许多研究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心理学家 认为,旁观者淡漠是特定社会情境下的社会心理现象。我们不要认为因为有许多 人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在场,就一定会有人出来相助。事实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有 这么多旁观者,才没有人出来帮助。 为了证明这一假设,心理学家达里和拉坦作了下面这个简单但很说明问题的 实验。实验中的被试是男女大学生。研究者每次将一位大学生被试带进实验室, 分配在单独的房间,并让他们认为他也是 2 人、3 人或 6 人一组的成员之一,准 备参加一个讨论会,讨论与学校生活有关的个人问题。要求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小 房间里通过麦克风向小组的其他成员发表自己的意见(每个房间的麦克风只开两 分钟,一个房间麦克风开着的时候,其他房间的麦克风关掉,即每次只准一个人 讲话)。谈话过了一轮以后进行第二轮,每个人对其他人的谈话发表评论。这时 告诉被试在他们进行讨论的时候主试不在场,因为“他在场会影响讨论进行”。 每个小组里第一个发言的人实际上是研究者的助手装扮的,而且他的发言是事先 录丁音的,他就是本实验所假设的“假装癫痫病发作,说话语无伦次的求助者

他断断续续讲了下面的话 我想我——需要-如果谁——能——帮助我——因为——我——我现在 ——真的——不——行了,如果谁——能帮我——帮我出去—那—那太 好?…因为我—我犯—病?,我的——的确—需要——帮——帮助,谁 来——快——帮我———下(哽噎的声音)……我要死——?我……要死 帮——(哽噎,然后没声音?) 实验要验证的是“在一种紧急情况中,旁观者越多其中某一个旁观者出来相助 的可能性越少,或者出来得越慢”。事实证明了这个假设。在两个人一组的情况 下,85%的被试在“癫痫病人讲话”结束之前就打开房门(他们显然是向主试求 助);在3人一组的情况下,有62%的被试这样做;在6人一组的情况下,则只 有31%的被试这样做。被试认为旁观者的人数越多,就越不愿意给予帮助 为什么人们在群体里比单独时有较少的亲社会行为呢?对于这一问题有几种 不同的理论解释,其中之一就是责任扩散。所谓责任扩散是指某件紧急事件发生 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每个人帮助他人的责任减小,即帮助他人的责任扩散到 他人身上。 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 到自己的责任,因而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就会产生罪恶感、内疚 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 以及不愿给予帮助所付出的心理代价都由大家来分担,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小, 这样当然会减少亲社会行为。而且,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 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淡漠”的 局面。 2.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时,要对 这件事的性质进行解释,即判断它是否属于紧急情境,是否需要我们介入?我们 要做出判断之后才能采取行动。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 的反应来对事件做出判断,这种受他人反应影响的对情境的判断就是对情境的社 会性定义。这里面显然包括榜样的作用和社会影响 拉坦和达里于1968年作了一项实验,证明了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的存在

8 他断断续续讲了下面的话: 我想我——需要--如果谁——能——帮助我——因为——我——我现在 ——真的——不——行了,如果谁——能帮我——帮我出去——那——那太 好?……因为我——我犯——病?,我的——的确——需要——帮——帮助,谁 ——来——快——帮我——一下(哽噎的声音)……我要死——?我……要死—— 帮——(哽噎,然后没声音?) 实验要验证的是“在一种紧急情况中,旁观者越多其中某一个旁观者出来相助 的可能性越少,或者出来得越慢”。事实证明了这个假设。在两个人一组的情况 下,85%的被试在“癫痫病人讲话”结束之前就打开房门(他们显然是向主试求 助);在 3 人一组的情况下,有 62%的被试这样做;在 6 人一组的情况下,则只 有 31%的被试这样做。被试认为旁观者的人数越多,就越不愿意给予帮助。 为什么人们在群体里比单独时有较少的亲社会行为呢?对于这一问题有几种 不同的理论解释,其中之一就是责任扩散。所谓责任扩散是指某件紧急事件发生 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每个人帮助他人的责任减小,即帮助他人的责任扩散到 他人身上。 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 到自己的责任,因而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就会产生罪恶感、内疚 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 以及不愿给予帮助所付出的心理代价都由大家来分担,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小, 这样当然会减少亲社会行为。而且,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 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淡漠”的 局面。 2.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时,要对 这件事的性质进行解释,即判断它是否属于紧急情境,是否需要我们介入?我们 要做出判断之后才能采取行动。当事件的性质模糊不清时,我们倾向于参考他人 的反应来对事件做出判断,这种受他人反应影响的对情境的判断就是对情境的社 会性定义。这里面显然包括榜样的作用和社会影响。 拉坦和达里于 1968 年作了一项实验,证明了对情境的社会性定义的存在

实验中将一些男大学生领到实验室,让他们参加讨论有关城市生活中存在的问 题。在“等待实验开始的时候”,要求被试填一张“预备问卷”。当他们填完两页 纸的时候,实验者开始通过“等待室”墙上的通风孔向被试的“等待室”释放无 害的但很恐怖的白色烟雾。在整个6分钟的实验中,一直释放这种烟雾。这个研 究分3种实验条件:①等待室只有1个被试;②等待室有3个被试,这3个人互 不相识;③等待室里也是3个被试,但其中2个人是研究者的助手装扮的,研究 者请他们被动地行事,即看到烟雾时什么也不说。 该研究发现,第一种情况下的单独的被试向实验者报告烟雾情况比其他两种 情况下的被试要快。另外,在两种3人一组的被试中,3个互不相识的被试组比 另一组报告烟雾情况要快。显然另一组中两个实验者的助手的平静使那个不知情 的被试感到情况不是很严重,该被试很可能不想匆忙行事,以免在另两个平静的 人面前显得傻气,这种反应在心理学上称评价焦虑,即关心自己的行为被别人如 何评价的心理。一般来说,人们都尽力要像别人一样做社会性安全的事,这是 种从众心理。如果事件比较严重的话,一个人也要考虑到不要显得比别人愚蠢 对于这种严重的事件来说,这个人的想法未免荒唐,但这的确是人们惯常的表现。 第三节亲社会行为理论分析 亲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达尔文曾指出,经过厂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有亲社会天性的生物可能使得它 们的物种留存下来。这一观点已被著名的当代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所证实。例如 只母斑鸠在看到一只狼或其它食肉动物接近它孩子的时候,它会假装受伤,一 瘸一拐地逃出穴窝,好像它的翅膀断了。这样,食肉动物就会跟踪它,希望进行 次较容易的捕食。一旦老斑鸠将这只食肉动物引到一个安全距离的时候,它就 会一飞而走。它的这种策略常常成功;有时也会失败,被吃掉。它牺牲自己,但 却保护了它的物种,使它的小鸠活到成年,繁殖后代。人类历史上也有许多这样 的例子。例如,一个家庭、国家或民族之所以保存下来,是因为其中的少数勇敢 者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因此,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假设,亲社会行为有遗传机制, 但迄今还没有研究发现这样的机制。 西方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对年幼儿童的观察研究也证明了人类天生有亲社会 行为的倾向。亚罗和韦克斯勒等人总结了一些人的对10个月婴儿的观察研究后

9 实验中将一些男大学生领到实验室,让他们参加讨论有关城市生活中存在的问 题。在“等待实验开始的时候”,要求被试填一张“预备问卷”。当他们填完两页 纸的时候,实验者开始通过“等待室”墙上的通风孔向被试的“等待室”释放无 害的但很恐怖的白色烟雾。在整个 6 分钟的实验中,一直释放这种烟雾。这个研 究分 3 种实验条件:①等待室只有 1 个被试;②等待室有 3 个被试,这 3 个人互 不相识;③等待室里也是 3 个被试,但其中 2 个人是研究者的助手装扮的,研究 者请他们被动地行事,即看到烟雾时什么也不说。 该研究发现,第一种情况下的单独的被试向实验者报告烟雾情况比其他两种 情况下的被试要快。另外,在两种 3 人一组的被试中,3 个互不相识的被试组比 另一组报告烟雾情况要快。显然另一组中两个实验者的助手的平静使那个不知情 的被试感到情况不是很严重,该被试很可能不想匆忙行事,以免在另两个平静的 人面前显得傻气,这种反应在心理学上称评价焦虑,即关心自己的行为被别人如 何评价的心理。一般来说,人们都尽力要像别人一样做社会性安全的事,这是一 种从众心理。如果事件比较严重的话,一个人也要考虑到不要显得比别人愚蠢。 对于这种严重的事件来说,这个人的想法未免荒唐,但这的确是人们惯常的表现。 第三节 亲社会行为理论分析 一、亲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达尔文曾指出,经过厂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有亲社会天性的生物可能使得它 们的物种留存下来。这一观点已被著名的当代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所证实。例如, 一只母斑鸠在看到一只狼或其它食肉动物接近它孩子的时候,它会假装受伤,一 瘸一拐地逃出穴窝,好像它的翅膀断了。这样,食肉动物就会跟踪它,希望进行 一次较容易的捕食。一旦老斑鸠将这只食肉动物引到一个安全距离的时候,它就 会一飞而走。它的这种策略常常成功;有时也会失败,被吃掉。它牺牲自己,但 却保护了它的物种,使它的小鸠活到成年,繁殖后代。人类历史上也有许多这样 的例子。例如,一个家庭、国家或民族之所以保存下来,是因为其中的少数勇敢 者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因此,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假设,亲社会行为有遗传机制, 但迄今还没有研究发现这样的机制。 西方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对年幼儿童的观察研究也证明了人类天生有亲社会 行为的倾向。亚罗和韦克斯勒等人总结了一些人的对 10 个月婴儿的观察研究后

发现,即使婴儿也有亲社会行为。例如他们明显地试图安慰受伤的父母或兄弟姐 妹,给坐在旁边的人喂食物,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看到父母痛苦的表情时表 现出畏缩和痛苦等。当然,这些行为不完全就是亲社会行为,有的只是观察模仿 成年人的行为;但是有的则是儿童不可能观察到的行为,所以只能认为儿童有先 天亲社会行为倾向。不到一岁的儿童在看到另一个儿童受伤时,倾向于表现出与 他自己受伤时同样的痛苦,这种同情或替代别人分担痛苦的行为往往是亲社会行 为的前兆。 、社会文化对亲社会行为的规范 所谓社会规范就是行为、态度和信仰的模式。这些模式是社会组织以正式 或非正式的方式建立起来的,认为是适当的行为准则。一般来说,社会中的个体 面临着必须遵守这些规范的压力,如果他们违背了这种规范就有可能遭到社会排 斥或各种各样的惩罚。与亲社会行为有关的特别重要的社会规范有前述的社会责 任规范、互惠规范和平等规范 另外,亲社会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也很不相同。玛格丽特·米德根据 不同社会对早期儿童抚养的实践对这些差异进行了解释。她在新几内亚比较了两 种不同的社会,发现阿拉佩什社会的成年人比较喜爱和纵容他们的孩子,因而培 养了该社会儿童彼此亲密和同情他人的品格,这种品格一直保持到他们成年;而 蒙杜古马社会的人比较注重独立和自我奋斗的行为,对待儿童比较淡漠,很少培 养儿童的同情心,因此该社会的儿童在成年以后没有助人的愿望。米德认为,儿 童早期养成的同情心很可能是成年以后亲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因素。儿童 的行为也可能是对其父母行为的模仿。还有人对亲社会行为的文化差异做出了另 种解释,这一解释认为某个社会的财富和资源影响丁该社会的人的亲社会行 为 在社会责任规范中也显示出不同文化的差异,即不同的社会具有不同的社 会责任规范。这为不同社会中人们亲社会行为的差异提供了另一种解释。布朗芬 布雷纳曾对美国和前苏联的儿童进行了比较。他的研究表明,社会责任规范在前 苏联的学校中得到了特别的强调,前苏联的学校制度非常强调社会责仼。这一规 范教育儿童要有社会责任感,促使人们对违反社会规定的人进行批评指责。这 规范也可以导致亲社会行为。在前苏联的学校中,儿童认为在课余时间帮助学习

10 发现,即使婴儿也有亲社会行为。例如他们明显地试图安慰受伤的父母或兄弟姐 妹,给坐在旁边的人喂食物,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看到父母痛苦的表情时表 现出畏缩和痛苦等。当然,这些行为不完全就是亲社会行为,有的只是观察模仿 成年人的行为;但是有的则是儿童不可能观察到的行为,所以只能认为儿童有先 天亲社会行为倾向。不到一岁的儿童在看到另一个儿童受伤时,倾向于表现出与 他自己受伤时同样的痛苦,这种同情或替代别人分担痛苦的行为往往是亲社会行 为的前兆。 二、社会文化对亲社会行为的规范 所谓社会规范就是行为、态度和信仰的模式。这些模式是社会组织以正式 或非正式的方式建立起来的,认为是适当的行为准则。一般来说,社会中的个体 面临着必须遵守这些规范的压力,如果他们违背了这种规范就有可能遭到社会排 斥或各种各样的惩罚。与亲社会行为有关的特别重要的社会规范有前述的社会责 任规范、互惠规范和平等规范。 另外,亲社会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也很不相同。玛格丽特·米德根据 不同社会对早期儿童抚养的实践对这些差异进行了解释。她在新几内亚比较了两 种不同的社会,发现阿拉佩什社会的成年人比较喜爱和纵容他们的孩子,因而培 养了该社会儿童彼此亲密和同情他人的品格,这种品格一直保持到他们成年;而 蒙杜古马社会的人比较注重独立和自我奋斗的行为,对待儿童比较淡漠,很少培 养儿童的同情心,因此该社会的儿童在成年以后没有助人的愿望。米德认为,儿 童早期养成的同情心很可能是成年以后亲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因素。儿童 的行为也可能是对其父母行为的模仿。还有人对亲社会行为的文化差异做出了另 一种解释,这一解释认为某个社会的财富和资源影响丁该社会的人的亲社会行 为。 在社会责任规范中也显示出不同文化的差异,即不同的社会具有不同的社 会责任规范。这为不同社会中人们亲社会行为的差异提供了另一种解释。布朗芬 布雷纳曾对美国和前苏联的儿童进行了比较。他的研究表明,社会责任规范在前 苏联的学校中得到了特别的强调,前苏联的学校制度非常强调社会责任。这一规 范教育儿童要有社会责任感,促使人们对违反社会规定的人进行批评指责。这一 规范也可以导致亲社会行为。在前苏联的学校中,儿童认为在课余时间帮助学习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3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