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沈阳大学师范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社会态度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28,文件大小:1.33MB,团购合买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一)态度的定义 所谓态度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对此界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七章社会态度 第一节态度概述 、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一)态度的定义 所谓态度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 内在心理状态。对此界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态度的对象是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与个体有关联的他人、他事、他 物以及个体自身等具有社会意义的存在物。 2.态度的构成具有一定结构。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仅由多种成分组成, 而且呈一定的结构。正因为如此,态度才具有一定的职能,对人的内潜心理和外 显行为起着动力作用 3.态度具有比较持久的稳定性,能够持续一定的时间而不发生改变。态度 的这种稳定性是相对而言的,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和在一定的程度上态度是稳 定的 4.作为态度的心理状态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体自身内部的,是难以直接观 察到的。人们通常所表露于外的意见、看法、观点、主张等,虽然反映和体现了 个体所持有的对某事物的内在态度,但这只是态度的表达或态度外化的产物,而 不是态度本身 (二)态度的特性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态度具有如下几种特性。 1.态度的社会性。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通 过学习而获得的。个体在其后天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作 用,通过接受周围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影响和习染而逐渐形成其对他人、 他事、他物的一定态度;态度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及其变化充分体现了态度的社会 特性。 2.态度的主观经验性。个体的意识世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观念的世界,它 是在后天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各种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包括有以一定的观 念形态而存在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及其他各种思想观念;另一种则是经验的 世界,,它是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直接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中包括有以一定的

1 第七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一)态度的定义 所谓态度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 内在心理状态。对此界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1.态度的对象是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与个体有关联的他人、他事、他 物以及个体自身等具有社会意义的存在物。 2.态度的构成具有一定结构。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仅由多种成分组成, 而且呈一定的结构。正因为如此,态度才具有一定的职能,对人的内潜心理和外 显行为起着动力作用。 3.态度具有比较持久的稳定性,能够持续一定的时间而不发生改变。态度 的这种稳定性是相对而言的,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和在一定的程度上态度是稳 定的。 4.作为态度的心理状态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体自身内部的,是难以直接观 察到的。人们通常所表露于外的意见、看法、观点、主张等,虽然反映和体现了 个体所持有的对某事物的内在态度,但这只是态度的表达或态度外化的产物,而 不是态度本身。 (二)态度的特性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态度具有如下几种特性。 1.态度的社会性。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个体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通 过学习而获得的。个体在其后天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作 用,通过接受周围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影响和习染而逐渐形成其对他人、 他事、他物的一定态度;态度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及其变化充分体现了态度的社会 特性。 2.态度的主观经验性。个体的意识世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观念的世界,它 是在后天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各种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包括有以一定的观 念形态而存在的信仰、价值观、人生观及其他各种思想观念;另一种则是经验的 世界,,它是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直接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中包括有以一定的

经验形态而存在的认识、判断、评价及各种体验和感受。态度则介于这两者之间, 一方面它与个体的观念世界尤其是其中的信仰和价值观保持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常常反映个人所持有的各种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它又包含了相当大的经验成分。 因此,态度本身就具有了主观经验性 3.态度的动力性。态度对个体自身内潜的心理活动和外现的行为表现都具有 一种动力性的影响,同时对个体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 也具有着这种影响,表现为一种激发、始动和调整、协调的作用。 、态度的构成要素 对态度构成要素的认识往往是和对态度概念的界定相联系的。从这一角度来 看,在态度构成要素的认识上所出现的分歧和在概念界定上的分歧是并行的。早 期对态度的界定多主张态度是一种“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例如F.H·奥尔波 特就认为态度是“神经肌肉系统中布置好的反应的准备”,是“实际反应以前的 预备”;G·w·奥尔波特也提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由经验组 织而成,对个体的反应实施着一种指导的或动力的影响”,强调态度本身所具有 的行为意义及以往学习所得经验对态度形成的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行为一元 论”的观点。 近期对态度的界定则着重于态度本身所包含的认知和情感的成分,认为态 度是由这两个因素所组成,持“二元论观点”,而将行为倾向成分撤除在外。如 卡茨就认为“态度是个体以赞成的或不赞成的方式对其生活中的某些符号、事物 等方面进行评价的预先倾向”,并指出态度既包含了情感的成分,如喜欢不喜欢, 也包含有对态度的对象和其特征以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描述的认知的 成分 目前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对态度所持的是一种“三元论”的看法,即认为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3个部分组成。这种看法较早是由罗森伯格和霍 夫兰德提出的。他们认为,态度是个体以特定的几种反应方式对某种刺激做出反 应的预先倾向。这特定的几种反应方式即是认知的、情感的和行为倾向的。这种 观点对后来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影响。时至今日,在态度的界定及构成问题上虽仍 未得出一个为大家公认且都能接受的看法或主张,但大多的研究者都赞成态度是 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是由知、情、行3部分组成

2 经验形态而存在的认识、判断、评价及各种体验和感受。态度则介于这两者之间, 一方面它与个体的观念世界尤其是其中的信仰和价值观保持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常常反映个人所持有的各种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它又包含了相当大的经验成分。 因此,态度本身就具有了主观经验性。 3.态度的动力性。态度对个体自身内潜的心理活动和外现的行为表现都具有 一种动力性的影响,同时对个体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和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 也具有着这种影响,表现为一种激发、始动和调整、协调的作用。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对态度构成要素的认识往往是和对态度概念的界定相联系的。从这一角度来 看,在态度构成要素的认识上所出现的分歧和在概念界定上的分歧是并行的。早 期对态度的界定多主张态度是一种“行为反应的准备状态”。例如 F.H·奥尔波 特就认为态度是“神经肌肉系统中布置好的反应的准备”,是“实际反应以前的 预备”;G·w·奥尔波特也提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由经验组 织而成,对个体的反应实施着一种指导的或动力的影响”,强调态度本身所具有 的行为意义及以往学习所得经验对态度形成的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行为一元 论”的观点。 近期对态度的界定则着重于态度本身所包含的认知和情感的成分,认为态 度是由这两个因素所组成,持“二元论观点”,而将行为倾向成分撇除在外。如 卡茨就认为“态度是个体以赞成的或不赞成的方式对其生活中的某些符号、事物 等方面进行评价的预先倾向”,并指出态度既包含了情感的成分,如喜欢不喜欢, 也包含有对态度的对象和其特征以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描述的认知的 成分。 目前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对态度所持的是一种“三元论”的看法,即认为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 3 个部分组成。这种看法较早是由罗森伯格和霍 夫兰德提出的。他们认为,态度是个体以特定的几种反应方式对某种刺激做出反 应的预先倾向。这特定的几种反应方式即是认知的、情感的和行为倾向的。这种 观点对后来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影响。时至今日,在态度的界定及构成问题上虽仍 未得出一个为大家公认且都能接受的看法或主张,但大多的研究者都赞成态度是 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是由知、情、行 3 部分组成

(一)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态度的认知成分常 常是带有评价意味的陈述,即不只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表示 个体的评判,赞成或反对。 (二)情感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如尊敬和鄙视,喜欢和厌恶, 同情和嘲讽等。 (三)行为倾向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做出行为之前所保 持的一种准备状态 一般地说,尤其是从理论上来看,态度构成中的这3种成分之间是协调 致的,如果出现了矛盾和不协调,则个体会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重新恢复 其间的协调一致。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就并不如此简单, 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存在着不协调和不一致。 此外,认知、情感、行为倾向这3种成分相互之间的关联程度也不尽相同。 研究结果表明,情感和行为倾向的相关程度高于认知与情感和认知与行为倾向的 相关程度。由此可见,在3种成分中,认知成分的独立程度要更高些,与其他两 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也相应较小 再有,情感成分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和非常明显的。罗森伯格和霍夫 兰德就曾指出“对于大多数研究者来说,情感成分的评价作用是主要的”。而菲 什拜因则更是力主态度构成的“情感一元论”主张,对于态度测量而盲,情感指 标显然较其他指标更为有效和便于使用,因此,不少的态度测量实际上只是喜欢 不喜欢这一类情感成分的测量。 态度的形成过程 (一)态度的形成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方面 个人态度的形成过程也是其态度的转变过程。一个婴儿从娘胎中分娩出来的 时候只是一个生物体,一个自然人,需要得到成人的照料,才能发育成长,成为 个社会人。他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对周围世界形成了种种的态度,逐渐掌握了 套固定的价值观。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他对事物的态度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变

3 (一)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价。态度的认知成分常 常是带有评价意味的陈述,即不只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表示 个体的评判,赞成或反对。 (二)情感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如尊敬和鄙视,喜欢和厌恶, 同情和嘲讽等。 (三)行为倾向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做出行为之前所保 持的一种准备状态。 一般地说,尤其是从理论上来看,态度构成中的这 3 种成分之间是协调一 致的,如果出现了矛盾和不协调,则个体会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重新恢复 其间的协调一致。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就并不如此简单, 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存在着不协调和不一致。 此外,认知、情感、行为倾向这 3 种成分相互之间的关联程度也不尽相同。 研究结果表明,情感和行为倾向的相关程度高于认知与情感和认知与行为倾向的 相关程度。由此可见,在 3 种成分中,认知成分的独立程度要更高些,与其他两 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也相应较小。 再有,情感成分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和非常明显的。罗森伯格和霍夫 兰德就曾指出“对于大多数研究者来说,情感成分的评价作用是主要的”。而菲 什拜因则更是力主态度构成的“情感一元论”主张,对于态度测量而盲,情感指 标显然较其他指标更为有效和便于使用,因此,不少的态度测量实际上只是喜欢 不喜欢这一类情感成分的测量。 三、态度的形成过程 (一)态度的形成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方面 个人态度的形成过程也是其态度的转变过程。一个婴儿从娘胎中分娩出来的 时候只是一个生物体,一个自然人,需要得到成人的照料,才能发育成长,成为 一个社会人。他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对周围世界形成了种种的态度,逐渐掌握了一 套固定的价值观。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他对事物的态度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变

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减员。因此可以说,态度的形成与转变的过程也就是社 会化的过程。 态度形成的程序与个人社会化的程序是同步的。婴儿诞三、态度、价值和 信念生于一个家庭中,受到家庭环境中许多新的刺激,他也表示出种种不同的需 要。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需要的满足采取一种固定的方式,就逐渐会制约其态度的 形成。例如,有些父母对于孩子过分溺爱,不管其需要合理与否都有求必应,于 是孩子就养成了自我中心、好逸恶劳的态度。 态度形成之后,使个体具有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从而对其行为会发生一 定的倾向作用。如果形成了正确态度,就会促使个体与外界取得平衡,否则就会 阻碍个人在社会中的适应。因为个人都是凭借自己已经形成的态度来对待他人, 对待自己,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吸收或拒绝外界的影响。例如,从小生 长在回族家庭里的个人,由于社会化的结果形成了忌吃猪肉的态度,于是他对猪 肉这一事物采取回避的态度。 (二)态度的形成过程是从服从到同化到内化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讲一个人的态度的形 成是由于周围环境影响的结果。但是要形成一个人的态度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的孕育,而形成了某种态度之后,就比较持久、稳固,因为态度的三种成分中情 感是最强有力.的成分,要改变一个人的情感远比改变认知成分困难 凯尔曼(961)提出了态度变化过程的三个阶段—一服从、同化、内化 1.服从(顺从) 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和避免惩罚而采取表面服从行为称为服 从。服从行为不是自己真心愿意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是一时性的,仅仅是限于 在可能获得物资、金钱、被他人承认、赞扬等社会报酬下,也限于在避免批评 罚款、处分等精神与金钱的惩罚下,才服从于某一行为。如果上述的可能性消失 的话,则其行为马上终止 眼从行为在生活中很普遍,但往往是一时性的。有的汽车司机在交通民警 指挥下,驾驶汽车能按规定车速前进,民警的身影一旦消失,就加快速度行驶。 有的小学生在老师视线下表现得规规矩矩,老师一旦离开教室,马上就活跃起来。 2.同化

4 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减员。因此可以说,态度的形成与转变的过程也就是社 会化的过程。 态度形成的程序与个人社会化的程序是同步的。婴儿诞 三、态度、价值和 信念生于一个家庭中,受到家庭环境中许多新的刺激,他也表示出种种不同的需 要。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需要的满足采取一种固定的方式,就逐渐会制约其态度的 形成。例如,有些父母对于孩子过分溺爱,不管其需要合理与否都有求必应,于 是孩子就养成了自我中心、好逸恶劳的态度。 态度形成之后,使个体具有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从而对其行为会发生一 定的倾向作用。如果形成了正确态度,就会促使个体与外界取得平衡,否则就会 阻碍个人在社会中的适应。因为个人都是凭借自己已经形成的态度来对待他人, 对待自己,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吸收或拒绝外界的影响。例如,从小生 长在回族家庭里的个人,由于社会化的结果形成了忌吃猪肉的态度,于是他对猪 肉这一事物采取回避的态度。 (二)态度的形成过程是从服从到同化到内化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讲一个人的态度的形 成是由于周围环境影响的结果。但是要形成一个人的态度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的孕育,而形成了某种态度之后,就比较持久、稳固,因为态度的三种成分中情 感是最强有力.的成分,要改变一个人的情感远比改变认知成分困难。 凯尔曼(961)提出了态度变化过程的三个阶段——服从、同化、内化。 1.服从(顺从) 人们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和避免惩罚而采取表面服从行为称为服 从。服从行为不是自己真心愿意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是一时性的,仅仅是限于 在可能获得物资、金钱、被他人承认、赞扬等社会报酬下,也限于在避免批评、 罚款、处分等精神与金钱的惩罚下,才服从于某一行为。如果上述的可能性消失 的话,则其行为马上终止。 眼从行为在生活中很普遍,但往往是一时性的。有的汽车司机在交通民警 指挥下,驾驶汽车能按规定车速前进,民警的身影一旦消失,就加快速度行驶。 有的小学生在老师视线下表现得规规矩矩,老师一旦离开教室,马上就活跃起来。 2.同化

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 求相一致。如青年为争取成为一个共青团员,他承认团章、遵守团纪、接受团组 织对他的教育与要求,以一个先进青年的姿态对待工作与生活 由此可见,同化这一阶段已不同于服从阶段,它不是在外界压力下形成与 转变态度,而是出于自愿。 同化能否顺利实现,他人或团体的吸引力是很重要的。一个青年要想成为 先进团体中的一员而自愿采取与之一致的态度,这个先进团体必须保持有一定的 吸引力,否则同化过程不可能维持下去。 3.内化 这是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地转变自己的态 度。因为是真正相信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这意味着人们把这些新观点与新思想 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个人形成了自觉的劳动态度,即劳动已经不是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他 的生活的需要,不管周围有人或无人。他都能自觉遵守劳动纪律而热情地进行劳 动。这时,他的劳动观点与情感已经根深蒂固,成为他整个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具有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这种信念已牢固地印 入他的思想深处,因此不管风吹浪打)都会忠诚革命事业 个人的态度只有到了内化阶段,才是稳固的。内化在态度形成过程的三 个阶段中是最持久、最难转化的。我国许多革命烈士在敌人的屠刀下威武不屈, 最后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就是因为他们对共产主义怀有必胜的信念,并已到 了内化的程度。 表面的服从虽然是被迫进行的,但它可能是转变态度的必经阶段。例如, 遵守交通规则,首先必须服从,逐步形成习惯,变成为自愿遵守,最后形成了牢 固的观念,如果不按照交通规则走路会感到不自在。 态度的形成与转变从服从到同化到内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并不是所有 的人对所有的事物的态度都完成这个过程的。有人对一些事物的态度可能完成了 整个过程,但对另一些事物可能只停留在服从或同化阶段。有人即使到了同化阶 段,还要经过多次反复,才有可能进入内化阶段,也可能一直停止在同化阶段 徘徊不前。所以要形成人们的牢固的态度是十分艰巨的。如一个先进班组,其集

5 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 求相一致。如青年为争取成为一个共青团员,他承认团章、遵守团纪、接受团组 织对他的教育与要求,以一个先进青年的姿态对待工作与生活。 由此可见,同化这一阶段已不同于服从阶段,它不是在外界压力下形成与 转变态度,而是出于自愿。 同化能否顺利实现,他人或团体的吸引力是很重要的。一个青年要想成为 先进团体中的一员而自愿采取与之一致的态度,这个先进团体必须保持有一定的 吸引力,否则同化过程不可能维持下去。 3.内化 这是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地转变自己的态 度。因为是真正相信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这意味着人们把这些新观点与新思想 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个人形成了自觉的劳动态度,即劳动已经不是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他 的生活的需要,不管周围有人或无人。他都能自觉遵守劳动纪律而热情地进行劳 动。这时,他的劳动观点与情感已经根深蒂固,成为他整个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具有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这种信念已牢固地印 入他的思想深处,因此不管风吹浪打)都会忠诚革命事业。 一个人的态度只有到了内化阶段,才是稳固的。内化在态度形成过程的三 个阶段中是最持久、最难转化的。我国许多革命烈士在敌人的屠刀下威武不屈, 最后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就是因为他们对共产主义怀有必胜的信念,并已到 了内化的程度。 表面的服从虽然是被迫进行的,但它可能是转变态度的必经阶段。例如, 遵守交通规则,首先必须服从,逐步形成习惯,变成为自愿遵守,最后形成了牢 固的观念,如果不按照交通规则走路会感到不自在。 态度的形成与转变从服从到同化到内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并不是所有 的人对所有的事物的态度都完成这个过程的。有人对一些事物的态度可能完成了 整个过程,但对另一些事物可能只停留在服从或同化阶段。有人即使到了同化阶 段,还要经过多次反复,才有可能进入内化阶段,也可能一直停止在同化阶段 徘徊不前。所以要形成人们的牢固的态度是十分艰巨的。如一个先进班组,其集

体成员的组织性与纪律性看起来很不错,但却尚未进入到内化阶段,如果一旦原 班组长被调走,要不了多久,这个班组成员的组织性与纪律性可能不如以前了。 四、态度、价值和信念 个体所持有的态度与个体观念世界中的价值和信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方面个体的态度往往反映和体现出个体的信念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个体的信念 和价值观又影响和决定着个体所持有的态度。然而,这几个概念之间毕竟有着确 定的不同之处,不能混为一谈 (一)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较为宽泛和抽象的概念,缺乏具体的对象和明确的界域。它为 人们提供了一种进行判断和决策的准则。这种准则就是事物或对象本身对人们所 具有的意义,而一种事物或对象对人们所具有的意义也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价 值。世间各种事物,概括地说具有如下几种价值:①理论的价值,②实用的价值, ③审美的价值,④社会的价值,⑤权力的价值,⑥宗教的价值。态度的核心是价 值,因而态度受价值的调节。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对象所具有的态度,取决于该 事物或对象对人们所具有的意义,亦即该事物所具有的价值。 (二)态度与信念 信念指对人,对事、对物及对某种思想观念是非真假的认识.通常是以对 某事某物的相信和怀疑的方式表现于外而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 信念往往是高于价值之上并影响价值的,它为人们进行判断和决策提供了基本的 依据。但在现实生活中,信念又常常受价值的调节和影响。 信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活信念,即关于今生今世之中各种事物是非真 假的认识,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种是理想信念,又称信仰,是关于来 生他世之中各种事物是非真假的认识,如“共产主义必将到来”等。这两种信念 均与态度保持有密切的联系。信念对态度表现为一种定向的影响,规定态度的基 本取向,受信念影响的态度往往能维持较长时间而不改变基本的取向。 第二节偏见 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 度。由于偏见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独特的态度,因而也包括态度的3个主要成分 即情感、认知、意向。例如,大男子主义的拥护者对于女人持有偏见,他们就认

6 体成员的组织性与纪律性看起来很不错,但却尚未进入到内化阶段,如果一旦原 班组长被调走,要不了多久,这个班组成员的组织性与纪律性可能不如以前了。 四、态度、价值和信念 个体所持有的态度与个体观念世界中的价值和信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方面个体的态度往往反映和体现出个体的信念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个体的信念 和价值观又影响和决定着个体所持有的态度。然而,这几个概念之间毕竟有着确 定的不同之处,不能混为一谈。 (一)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较为宽泛和抽象的概念,缺乏具体的对象和明确的界域。它为 人们提供了一种进行判断和决策的准则。这种准则就是事物或对象本身对人们所 具有的意义,而一种事物或对象对人们所具有的意义也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价 值。世间各种事物,概括地说具有如下几种价值:①理论的价值,②实用的价值, ③审美的价值,④社会的价值,⑤权力的价值,⑥宗教的价值。态度的核心是价 值,因而态度受价值的调节。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对象所具有的态度,取决于该 事物或对象对人们所具有的意义,亦即该事物所具有的价值。 (二)态度与信念 信念指对人,对事、对物及对某种思想观念是非真假的认识.通常是以对 某事某物的相信和怀疑的方式表现于外而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 信念往往是高于价值之上并影响价值的,它为人们进行判断和决策提供了基本的 依据。但在现实生活中,信念又常常受价值的调节和影响。 信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活信念,即关于今生今世之中各种事物是非真 假的认识,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种是理想信念,又称信仰,是关于来 生他世之中各种事物是非真假的认识,如“共产主义必将到来”等。这两种信念 均与态度保持有密切的联系。信念对态度表现为一种定向的影响,规定态度的基 本取向,受信念影响的态度往往能维持较长时间而不改变基本的取向。 第二节 偏 见 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 度。由于偏见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独特的态度,因而也包括态度的 3 个主要成分 即情感、认知、意向。例如,大男子主义的拥护者对于女人持有偏见,他们就认

为“女人无才便是德”(认知),因此不喜欢她们独立自主(情感),从而经常以不 公平的方式来对待她们(意向)。偏见常和歧视联系在一起,所不同的只是,歧视 偏重于因对某个体或其所属团体存有偏见而引起的不公平、不合理的行为方式 偏见对社会生活的协调和谐往往产生破坏性的结果,因此,社会心理学家 对这个问题相当重视。一般地,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偏见时,往往把重点放在偏 见得以产生的原因、偏见造成的后果、偏见的消除措施等方面 产生偏见的原因 社会心理学家们对偏见得以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各 样导致偏见的因素。而总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群体间的利害冲突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社会的各个团体、阶层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地 位的不平等,这是产生偏见的重要因素。冲突导致敌视,敌视导致对对方的否定 性情感和心理。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的实验说明了这一点。他让一群来自不同地 区的男孩子参加一次暑期夏令营活动。到营地后,将其分为两组。开始两组成员 彼此不相识,也不往来,各自从事自己组内的活动,逐步地在各组成员内部建立 了认同感。此后,谢里夫安排两组进行各种竞赛活动。而竞赛活动的奖励方式为 一方之所得必为另一方之所失。随着竞赛活动的进行,两个群体间的社会距离越 来越大,而且产生了日益强烈的对自己有利而对对方不利的看法。如认为自己的 群体是勇敢的、坚强的、友善的,而对方是卑劣的、狡诈的、邪恶的等。即使双 方的成就差不多,也倾向于高估自己而低估对方,而且,两群体的这种对立不仅 仅限于实际竞赛活动中,而且还扩散到其他场合。 (二)社会化 谢里夫的实验证明了社会团体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与偏见产生的关系。但 是,团体间的这种竞争和冲突并非偏见产生的必要条件,即使我们消除了所有的 群体冲突.偏见也不会从社会上彻底消失。偏见的产生还有其文化历史因素。文 化传统有很牢固的性质,使得最初的文化因素消失之后很长时间文化传统还继续 存在。作为文化传统之一成分的偏见也同样如此。而通过社会化过程,个体吸收 并内化了文化传统,也继承了偏见。 根据美国学者奥尔波特对历史上各种偏见发生和持续过程的研究,在一文化

7 为“女人无才便是德”(认知),因此不喜欢她们独立自主(情感),从而经常以不 公平的方式来对待她们(意向)。偏见常和歧视联系在一起,所不同的只是,歧视 偏重于因对某个体或其所属团体存有偏见而引起的不公平、不合理的行为方式。 偏见对社会生活的协调和谐往往产生破坏性的结果,因此,社会心理学家 对这个问题相当重视。一般地,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偏见时,往往把重点放在偏 见得以产生的原因、偏见造成的后果、偏见的消除措施等方面。 一、产生偏见的原因 社会心理学家们对偏见得以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各 样导致偏见的因素。而总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群体间的利害冲突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社会的各个团体、阶层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地 位的不平等,这是产生偏见的重要因素。冲突导致敌视,敌视导致对对方的否定 性情感和心理。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的实验说明了这一点。他让一群来自不同地 区的男孩子参加一次暑期夏令营活动。到营地后,将其分为两组。开始两组成员 彼此不相识,也不往来,各自从事自己组内的活动,逐步地在各组成员内部建立 了认同感。此后,谢里夫安排两组进行各种竞赛活动。而竞赛活动的奖励方式为 一方之所得必为另一方之所失。随着竞赛活动的进行,两个群体间的社会距离越 来越大,而且产生了日益强烈的对自己有利而对对方不利的看法。如认为自己的 群体是勇敢的、坚强的、友善的,而对方是卑劣的、狡诈的、邪恶的等。即使双 方的成就差不多,也倾向于高估自己而低估对方,而且,两群体的这种对立不仅 仅限于实际竞赛活动中,而且还扩散到其他场合。 (二)社会化 谢里夫的实验证明了社会团体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与偏见产生的关系。但 是,团体间的这种竞争和冲突并非偏见产生的必要条件,即使我们消除了所有的 群体冲突.偏见也不会从社会上彻底消失。偏见的产生还有其文化历史因素。文 化传统有很牢固的性质,使得最初的文化因素消失之后很长时间文化传统还继续 存在。作为文化传统之一成分的偏见也同样如此。而通过社会化过程,个体吸收 并内化了文化传统,也继承了偏见。 根据美国学者奥尔波特对历史上各种偏见发生和持续过程的研究,在一文化

圈之内,许多偏见在最初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由于那些有权有势的社会集团为了 使自己对无权无势的社会集团的剥削统治合理化而制造出来的。如在欧洲工业革 命后,统治阶级与资本家大肆散布,工人是一群缺乏独立人格的人,没有独立思 考的能力。其主要的要求和欲望是维持可以养家糊口的物质生活。对这些人必须 要加以严格的管制监督。而这种偏见一旦形成并传播开来之后,便融入了文化传 统,并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偏见的氛围。在偏见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儿童对于带有 偏见的规范是服从的。首先是形式上的相符,后来就内化于心。儿童的社会化过 程融于其父母的偏见文化之中,即他们面临许多压力,使他们相符于父母和其他 指导者的思想和行为。 般地,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偏见的具体途径可分为3种。第一种是 直接学习。小孩子周围的人运用赏罚强化其偏见态度。如父母不允许孩子同自己 对其有成见的人的孩子一起玩,并灌输以“他们是一些肮脏无教养的孩子”的思 想观念。第二种是模仿学习。儿童经常看到、听到自己周围的人议论反对某一群 体及成员,从而逐渐地认同于他们的观念和行为。第三种是环境气氛的熏染。这 是学习者对特殊环境气氛的一种认知了解。如在种族歧视严重的国家里,白人、 黑人分区而居,分校而读。黑人在的地方白人很少光顾,黑人喜欢的东西白人就 讨厌,整个生活环境中弥漫着黑白有异,黑人劣等的氛围,久居其间就潜移默化 地受到感染。 (三)个体的人格和心理因素 在同一社会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人们在偏见倾向上并非一致不二,而存 在着很大的人际差异。这是因为一些独特的人格和心理因素影响着偏见的产生。 首先,具有权威主义人格的人易产生并固守偏见。权威主义人格一般具有 以下特点:①固守传统的等级观念,排斥、轻视违反传统价值的人;②顺从于所 属群体的道德权威,以权威和地位为行事的依据;③敌视其他群体的人;④对周 围的事物偏好做两分法的简单判断。显然,具有这些特点的人是很容易产生偏见 其次,偏见和某些独特的心理作用与心理感受有关。弗洛伊德认为,偏见 是一种人类倾向于投射的功能。投射有两种,第一种是相似性投射,即我们所有 的人都有把自己不受社会赞许的欲望投射到他人身上的倾向,即想看到别人做我

8 圈之内,许多偏见在最初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由于那些有权有势的社会集团为了 使自己对无权无势的社会集团的剥削统治合理化而制造出来的。如在欧洲工业革 命后,统治阶级与资本家大肆散布,工人是一群缺乏独立人格的人,没有独立思 考的能力。其主要的要求和欲望是维持可以养家糊口的物质生活。对这些人必须 要加以严格的管制监督。而这种偏见一旦形成并传播开来之后,便融入了文化传 统,并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偏见的氛围。在偏见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儿童对于带有 偏见的规范是服从的。首先是形式上的相符,后来就内化于心。儿童的社会化过 程融于其父母的偏见文化之中,即他们面临许多压力,使他们相符于父母和其他 指导者的思想和行为。 一般地,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习得偏见的具体途径可分为 3 种。第一种是 直接学习。小孩子周围的人运用赏罚强化其偏见态度。如父母不允许孩子同自己 对其有成见的人的孩子一起玩,并灌输以“他们是一些肮脏无教养的孩子”的思 想观念。第二种是模仿学习。儿童经常看到、听到自己周围的人议论反对某一群 体及成员,从而逐渐地认同于他们的观念和行为。第三种是环境气氛的熏染。这 是学习者对特殊环境气氛的一种认知了解。如在种族歧视严重的国家里,白人、 黑人分区而居,分校而读。黑人在的地方白人很少光顾,黑人喜欢的东西白人就 讨厌,整个生活环境中弥漫着黑白有异,黑人劣等的氛围,久居其间就潜移默化 地受到感染。 (三)个体的人格和心理因素 在同一社会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人们在偏见倾向上并非一致不二,而存 在着很大的人际差异。这是因为一些独特的人格和心理因素影响着偏见的产生。 首先,具有权威主义人格的人易产生并固守偏见。权威主义人格一般具有 以下特点;①固守传统的等级观念,排斥、轻视违反传统价值的人;②顺从于所 属群体的道德权威,以权威和地位为行事的依据;③敌视其他群体的人;④对周 围的事物偏好做两分法的简单判断。显然,具有这些特点的人是很容易产生偏见 的。 其次,偏见和某些独特的心理作用与心理感受有关。弗洛伊德认为,偏见 是一种人类倾向于投射的功能。投射有两种,第一种是相似性投射,即我们所有 的人都有把自己不受社会赞许的欲望投射到他人身上的倾向,即想看到别人做我

们最害怕被抓住的事情。按照这种观点,具有将他人视为有敌意和侵犯品质的明 显倾向的人往往暴露了他自己的敌视和侵犯品质。第二种是互补性投射,如资本 家剥削工人可能认为,他们这样做不是因为他们贪婪,而是因为被他们剥削的人 能力低。除了投射这种心理作用可能导致偏见之外,许多社会心理学家还认为, 挫折感也会导致偏见。 、偏见产生的结果 在本节的开头,我们说偏见会给社会生活的协调和谐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而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最引起人们重视的是偏见给受害者带来的心理后果。 (一)自我实现预言 罗森塔尔效应可以用来说明偏见的这一后果。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 伯特·罗森塔尔等人所做的实验证明,如果教师对某些学生持有积极的看法,那 么这些学生的课堂表现就会有显著的进步,学习成绩也会提高,尽管教师的这种 看法可能是完全不正确的。既然积极的看法会导致积极的效果,那么消极的看法 也可能导致消极的效果。如果学生知道老师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愚蠢,那么这 种消极的期望可能会变成他自我实现的预言。他的成绩可能果然会变得很差,并 且还会形成自卑感,社会中其他的对团体、对个人的偏见也通常具有这种效果 (二)性别角色 在社会中还存在着对女性的许多偏见,如认为女人是依较的、被动的甚或 是肮脏的等。这种偏见对于形成女性心理和女性性别角色有着很大的影响。如西 方心理学家们所说的“灰姑娘情结”,即女性通常认为自己是无力的、依赖的, 需要“白马王子”来追求和保护的等,就和上述这种偏见紧密相关。此外,关于 女性的偏见还造成丁女性的逃避成就动机,在男性面前的自卑感等等。 (三)疏离 社会的隔离会导致并强化偏见,而偏见又反过来会增加隔膜和疏离。如在 学校中,如果学生知道自己不受老师喜欢,就可能避免见到老师,与老师疏远, 并且进而与同学疏远。这种疏远会导致受偏见的个体的人格失常,并对周围的人 产生强烈的敌意感。 三、偏见的消除 在我们社会中,偏见是普遍地存在的,并且产生着各种各样的消极的后果

9 们最害怕被抓住的事情。按照这种观点,具有将他人视为有敌意和侵犯品质的明 显倾向的人往往暴露了他自己的敌视和侵犯品质。第二种是互补性投射,如资本 家剥削工人可能认为,他们这样做不是因为他们贪婪,而是因为被他们剥削的人 能力低。除了投射这种心理作用可能导致偏见之外,许多社会心理学家还认为, 挫折感也会导致偏见。 二、偏见产生的结果 在本节的开头,我们说偏见会给社会生活的协调和谐造成破坏性的后果。 而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最引起人们重视的是偏见给受害者带来的心理后果。 (一)自我实现预言 罗森塔尔效应可以用来说明偏见的这一后果。1968 年,美国心理学家罗 伯特·罗森塔尔等人所做的实验证明,如果教师对某些学生持有积极的看法,那 么这些学生的课堂表现就会有显著的进步,学习成绩也会提高,尽管教师的这种 看法可能是完全不正确的。既然积极的看法会导致积极的效果,那么消极的看法 也可能导致消极的效果。如果学生知道老师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愚蠢,那么这 种消极的期望可能会变成他自我实现的预言。他的成绩可能果然会变得很差,并 且还会形成自卑感,社会中其他的对团体、对个人的偏见也通常具有这种效果。 (二)性别角色 在社会中还存在着对女性的许多偏见,如认为女人是依较的、被动的甚或 是肮脏的等。这种偏见对于形成女性心理和女性性别角色有着很大的影响。如西 方心理学家们所说的“灰姑娘情结”,即女性通常认为自己是无力的、依赖的, 需要“白马王子”来追求和保护的等,就和上述这种偏见紧密相关。此外,关于 女性的偏见还造成丁女性的逃避成就动机,在男性面前的自卑感等等。 (三)疏离 社会的隔离会导致并强化偏见,而偏见又反过来会增加隔膜和疏离。如在 学校中,如果学生知道自己不受老师喜欢,就可能避免见到老师,与老师疏远, 并且进而与同学疏远。这种疏远会导致受偏见的个体的人格失常,并对周围的人 产生强烈的敌意感。 三、偏见的消除 在我们社会中,偏见是普遍地存在的,并且产生着各种各样的消极的后果

但是,偏见并非是不可消除的。只要我们对症下药,便可达到预防和消除偏见的 目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解决措施。总括起来主 要有以下几条。 (一)消除刻板印象 偏见和一般的态度一样,也具有认知、情感、意向3种成分。而偏见的认 知成分往往是一种社会刻板印象。一般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常有一定的刻板印 象,如白人认为黑人智力低下、不求上进,男人认为女人有依赖、被动性等。根 据研究,由偏见对象表现出与刻板印象相异的行为来,会有助于偏见的消除。例 如,如果黑人从事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并在其中取得成就的话,就有助于 削减人们对黑人持有的偏见。 (二)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 平等的接触和个人间的接触都是为了深入全面地了解接触双方的独特性。不 平等的接触妨碍双方相互间的深入、细致的了解,并且还易产生先入为主的、刻 板化的判断,这种判断往往是对地位低下者不利的。同样,非个人间的接触通常 也只能导致接触双方之间肤浅的、形式化的认识。只有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 才有利于真实地了解对方独特的能力、性格、爱好、抱负等,避免先入为主的判 断,从而达到预防和消除偏见的目的 (三)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 前面提到,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在暑期夏令营的研究中发现,竞争可以引发 两组原来互不相识的群体相互间的敌视和偏见。那么,如何消除这种敌视和偏见 呢?在该实验中,谢里夫把营区的供水系统加以破坏,使两个群体都面临一个共 同的命运,解决这个困难只有依靠两个群体全部成员的共同合作才能消除。结果 证明,共同的命运与合作性的奖励(奖励的给予视全体人员是否共同合作而定)是 消解群体间的敌对情绪和偏见的重要途径。 (四)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 人们都有服从并认同社会规范的行为倾向。如果社会规范对其他群体是可 以接受的,则人们就比较有可能改变对其他群体的偏见。 第三节态度的改变 社会态度转变的主客观因素

10 但是,偏见并非是不可消除的。只要我们对症下药,便可达到预防和消除偏见的 目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解决措施。总括起来主 要有以下几条。 (一) 消除刻板印象 偏见和一般的态度一样,也具有认知、情感、意向 3 种成分。而偏见的认 知成分往往是一种社会刻板印象。一般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常有一定的刻板印 象,如白人认为黑人智力低下、不求上进,男人认为女人有依赖、被动性等。根 据研究,由偏见对象表现出与刻板印象相异的行为来,会有助于偏见的消除。例 如,如果黑人从事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并在其中取得成就的话,就有助于 削减人们对黑人持有的偏见。 (二) 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 平等的接触和个人间的接触都是为了深入全面地了解接触双方的独特性。不 平等的接触妨碍双方相互间的深入、细致的了解,并且还易产生先入为主的、刻 板化的判断,这种判断往往是对地位低下者不利的。同样,非个人间的接触通常 也只能导致接触双方之间肤浅的、形式化的认识。只有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 才有利于真实地了解对方独特的能力、性格、爱好、抱负等,避免先入为主的判 断,从而达到预防和消除偏见的目的。 (三)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 前面提到,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在暑期夏令营的研究中发现,竞争可以引发 两组原来互不相识的群体相互间的敌视和偏见。那么,如何消除这种敌视和偏见 呢?在该实验中,谢里夫把营区的供水系统加以破坏,使两个群体都面临一个共 同的命运,解决这个困难只有依靠两个群体全部成员的共同合作才能消除。结果 证明,共同的命运与合作性的奖励(奖励的给予视全体人员是否共同合作而定)是 消解群体间的敌对情绪和偏见的重要途径。 (四)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 人们都有服从并认同社会规范的行为倾向。如果社会规范对其他群体是可 以接受的,则人们就比较有可能改变对其他群体的偏见。 第三节 态度的改变 一、社会态度转变的主客观因素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8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