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7205)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4MB 文档页数:9
周期性非均质复合材料具有微观结构特征,需要均匀化理论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多尺度分析来研究其性能表现。针对其耐久强度性能,应用塑性极限安定下限定理,特别分析了其在长期交变载荷下的安定状态。结合工程应用目标,提出一种全新的代表性单元边界条件,结合圆锥二次优化算法进行数值计算,可以从材料微结构和组分性能出发,经过弹性应力场求解确定位移边界载荷数值,最终由优化求解得到复合材料板材的面内塑性性能容许域。所求得的应力域以单向应力为基,可根据结构宏观的单向应力状态变化幅值直接进行安定状态与否的判定。通过文中的多个算例,验证了所编写的软件及计算流程的可行性及数值准确性,展示了该方法在工程模型中的应用场合和工程实践意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46.67KB 文档页数:8
无论Eye-in-Hand或Eye-to-Hand型式的机器视觉控制系统,均存在视场受限、丢失等情况,从而无法在一定距离、角度内对目标进行在线视觉测量,进而无法建立全闭环的伺服控制.基于Eye-in-Hand型式的机器视觉控制系统,以及最短测量距离Lmin,提出一种闭环与开环相结合的伺服控制系统:即测量距离大于Lmin时为位置反馈型闭环控制的原位调姿,在测量距离小于Lmin时为位置给定型开环控制,机器人以相对线性运动进给到目标位置.针对该过程中的偏移问题,提出了前馈补偿模型,即利用前期运动数据对运动误差进行估计.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补偿定位误差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2MB 文档页数:5
通过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AISI304奥氏体不锈钢的凝固过程进行了原位动态观察研究.发现当冷却速率为0.05℃·s-1时,奥氏体不锈钢以胞状晶方式凝固,其凝固模式为FA模式,即δ铁素体相先从液相中形核并长大,γ相在1 448.9℃时通过与液相发生包晶反应(L+δ→γ)在δ铁素体相界形成,当温度降到1 431.3℃时液相消失,δ铁素体相通过固态相变转变为γ相,富Cr贫Ni的残留铁素体位于胞状晶之间.当冷却速率为3.0℃·s-1时,奥氏体不锈钢以枝晶方式生长,冷却到1346.4℃时包晶反应在液相与δ铁素体相界之间进行,其残留铁素体位于枝晶干,与冷却速率为0.05℃·s-1时相比,其残留铁素体的数量增多,残留铁素体富Cr贫Ni的程度减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03.93KB 文档页数:7
为降低P110级石油套管淬火冷却过程中的内应力,提出\水淬—空冷—水淬\的优化冷却方式,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冷却过程中温度、应力场的变化规律和分布状态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冷却至7.5s出水时,横截面上最大温差为104℃,空冷结束时断面温度均匀;再次水冷的最大温差为80℃,与7.5s时相比,温差降低了24℃.对于应力,在最初的水冷阶段,从开始到2.5s,切向应力增大,2.5~5.5s,切向应力降低,冷却至5.5s时发生组织转变,此后热应力和组织应力共存,切向应力随冷却进行迅速升高,并在7.5s时达到最大,为563MPa;出水空冷阶段,热应力减小,组织应力消失,13s空冷结束时切向应力分布较均匀,为-11~27MPa;再次入水冷却至13.6s,切向应力再次达到最大,为451MPa,比7.5s时的563MPa降低了112MPa,达到了优化冷却工艺的目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85MB 文档页数:155
第一节 导数概念 (The Derivative) 一问题的提出 二 导数的定义 三四五 由定义求导数举例 导数的意义 五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六小结与思考判断题 第二节函数的求导法则 一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 二反函数的导数 三复合函数的导数 *四双曲函数与反双曲函数的导数 五初等函数求导的小结 六思考判断题 第三节高阶导数 (Higher Derivatives) 一 问题的提出 高阶导数的定义 三 高阶导数的求法 四 小结与思考判断题 第四节隐函数求导与参数方程求导 隐函数求导法 对数求导法 三四五六 参数方程求导法则 相关变化率 小结与思考判断题 第五节函数的微分 (Differentiation of Function)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与可导关系 四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法则 五小结与思考判断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4MB 文档页数:324
I 目 录 第一部分 专业 一、学科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 I》 《力学 I》 《热学》 《高等数学 II》 《电磁学 I》 《普通物理实验 I》 《光学》 《普通物理实验Ⅱ》 二、专业教育必修课程 《数学物理方法》 《理论力学》 《原子物理学》 《电动力学 I》 《量子力学 I》 《热力学统计物理》 《近代物理实验 I》 《毕业论文》 三、专业教育选修课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中学物理实验教具设计》 《中学物理教学技能综合训练Ⅰ(语言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技能综合训练 II(书写训练)》 《小学科学》 《小学科学实验教具设计》 《中学物理常用仪器维修》 II 《通用技术》 《小学科学实验研究》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 《物理学史》 《中学物理竞赛》 《物理教学资源开发》 《中学物理试题研究与设计》 《中学物理教学技能综合训练 III(说课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技能综合训练 IV(试讲训练)》 《教育技能综合测试》 《中学物理疑难分析》 《力学 II》 《电磁学 II》 《电工学》 《模拟电子线路》 《概率与数理统计》 《场论与线性代数》 《数字电子线路》 《程序设计语言》 《高频电子线路》 《普通物理实验Ⅲ》 《现代物理专题》 《单片机原理与技术》 《原子核物理学》 《电动力学 II》 《音响设备技术》 《嵌入式系统开发》 《电视技术》 《应用物理技术》 《量子力学 II》 III 《MATLAB 数值分析》 《近代物理实验 II》 《JAVA 编程基础》 《Android 基础》 《激光原理与应用》 《Mathematica 与数字化物理学》 《固体物理学》 第二部分 职业 一、职业理论基础必修课程 《中学物理教育》 《教师语言训练》实践 《书写技能训练》实践 《教育技术与技能训练》 《班级管理》 二、职业技能训练选修课程 《多媒体课件制作》 《教育研究方法》 《教师专业发展》 《中学综合实践活动》 《基础教育改革》 《微格教学训练》 《中学物理教材分析与研究》 三、职业实践必修课程 《见习 Ⅰ》 《见习 Ⅱ》 《见习 Ⅲ》 《见习 Ⅳ》 《教育实习》 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 IV 《中学物理教育创新创业实践指导》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72.37KB 文档页数:4
选择石蜡基热塑性粘结剂,采用粉末注射成形(PIM)工艺制备烧结Sm2Co17永磁体.粘结剂由PW、HEPE、LEPE、PP和SA组成,通过分析喂料流变性能和磁体残碳含量,确定合适的组元配比(质量比)为PW:LEPE:PP:SA=7:1:1:1.在氩气和氢气混合气氛下热脱脂,永磁体的碳、氧含量较低.最终得到永磁体的磁性能为:剩磁Br=0.51T,内禀矫顽力Hcj=168kA·m-1,最大磁能积BHmax=21.3kJ·m-3.与传统方法制备的永磁体相比,PIM永磁体退磁曲线的方形度较差,磁性较低.造成磁体性能较差的原因是残碳的质量分数较高(≥ 0.33%),较高的碳含量导致磁体中出现高熔点的非磁性相ZrC,使Zr的有效含量降低,片状相和1:5相体积分数减少,胞状显微组织和微观结构被破坏,磁性能下降.因此,采用PIM工艺制备高性能烧结钐钴永磁体,其关键是降低磁体中的残余碳含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92.8KB 文档页数:4
在机械稳健性优化设计中不确定变量常被假定为服从某种特定分布的随机变量,在随后的优化模型中丢掉了这些不确定变量的初始数据,这种对不确定变量的处理方式往往不能真切地反映不确定变量的本质,使得出的结论偏离事实.为了更加真切地反映这些不确定变量,使用盲数表达机械设计中的不确定变量,运用盲数运算规则表达各不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把盲数理论和稳健设计相结合,建立基于盲数理论的稳健设计优化模型.使用该优化模型对一个气动换向装置进行了优化计算,优化结果好于传统的稳健设计结果.基于盲数的方法是一种离散化的数值计算方法,算例充分展示了其灵活性,证明了该优化方法是合理的和实用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75.49KB 文档页数:6
由工程爆破中普遍采用的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与炸药量和震源距关系的经验公式推导出质点峰值振动速度与震源能量和震源距关系的经验公式,并作为微震地震波能量衰减公式.在公式中引入地震波能量特征系数K1描述震源能量与震源峰值振动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并认为K1主要与震源场地介质特征有关,而与爆破参数无关.通过校验炮数据的回归分析获取监测区域能量特征系数K1.采用能量衰减模型,以微震事件各测点的峰值振动速度、震源距及K1为已知量,以震源能量及衰减系数为回归参数进行回归计算,直接反演出震源能量.本文方法为震源能量计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4MB 文档页数:63
§6.1 数字图像基础知识 6.1.1 数字图像的概念 6.1.2 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6.1.3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类型 §6.2遥感图像的恢复处理 遥感图像的恢复处理 6.2.1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 ◆ 图像辐射畸变的原因 ◆ 图像辐射畸变的校正 6.2.2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 ◆ 图像几何畸变的原因 ◆ 图像几何畸变校正原理与方法 §6.3 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 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 6.3.1 辐射增强处理 6.3.2 光谱增强处理 6.3.3 空间增强处理 6.3.4 数值运算增强处理 §6.4 多元遥感信息的复合 多元遥感信息的复合 6.4.1 不同传感器遥感信息的复合 6.4.2 不同时相遥感信息的复合 6.4.3 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首页上页71271371471571671771871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720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