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821)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71MB 文档页数:87
一.糖的消化吸收 二.血糖及其调节 三.糖元的合成与分解 四.糖的分解代谢 五.糖元异生 六.糖代谢紊乱 七.光合作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26MB 文档页数:54
一.糖的消化吸收 二.血糖及其调节 三.糖元的合成与分解 四.糖的分解代谢 五.糖元异生 六.糖代谢紊乱 七.光合作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01.99KB 文档页数:18
化工原理也叫做化工单元操作(Unit Opera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是化学工程学科中形成最早,基础性最强,应用面最广的学科分支;它是研究大规模化工生产中物理性质变化规律的工程学科。 化工原理来源于实践,又面向实践,应用于实践;是化工技术工作者的看家本领。化工原理课程体系包括三门相对独立的课程:理论课、实验课 、课程设计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02.77KB 文档页数:10
基于CALPHAD技术首先评估了LiF-NaF和LiF-KF两个二元熔盐体系,液相和端际固溶体Halite相均采用Redlich-Kister多项式置换熔体模型描述,模型参数的优化选取实验相平衡数据和热化学数据以及本文根据第一性原理预测的数据.结合文献中已报道的NaF-KF体系的热力学参数,用Muggianu模型扩展至LiF-NaF-KF三元体系,根据三元共晶点的实验数据调整三元交互参数.最终的相图计算结果与绝大部分实验数据和第一原理计算数据吻合较好,由此获得了一套自洽且可靠的热力学参数,其能够准确描述LiF-NaF-KF体系的相平衡与热力学性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99MB 文档页数:8
利用弱腐蚀倾向的溶液环境,控制20CrMnTi钢产生有限的亚稳态蚀点分布.运用电化学噪声法,研究了20CrMnTi钢亚稳态蚀点的萌生规律,结合ANSYS有限元计算,导入真实腐蚀形貌,对比研究了不同腐蚀条件下蚀孔周边的应力分布与裂纹萌生风险.结果表明,20CrMnTi具有较高的点蚀敏感性,其亚稳态蚀点集中在杂质相边缘优先形核,随Cl-浓度的升高,点蚀孕育期明显缩短,点蚀敏感性增大.不同Cl-浓度下引起的形核速率上升会缩短蚀点间距,表面微裂纹易连接蚀点而发生扩展,增大裂纹萌生风险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10.72KB 文档页数:9
丘依考教授在发展共存理论方面的贡献;以前论证共存理论上不完善的地方,进一步论证这种理论的基本事实(结晶化学的事实,炉渣导电的差异性,MeO-SiO2二元渣系的分层现象,相图中的奇异点,CaSiO3—CaF2渣系的粘度,不同渣系的热力学数据与作用浓度的关系),共存理论对炉渣结构的看法;应用举例(FeO—Fe2O3—SiO2渣系与H2O+H2的平衡,CaO—SiO2渣系,CaO-MgO-FeO-Fe2O3-SiO2-S渣系和铁水间硫的分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27.68KB 文档页数:6
针对金川镍弃渣的特点,采用深度还原-磁选工艺,对其进行铁资源回收的综合利用实验研究,获得了铁品位为89.84%,铁回收率达93.21%的铁精矿.探讨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二元碱度、磨矿细度和磁场强度等不同实验条件对产品指标和分离效果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光学显微分析、SEM分析、化学分析等手段确定了镍弃渣与铁精矿的物相组成和特点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81.46KB 文档页数:5
研究了O'-Siaion/BN和O'-Sialon/ZrO2复合材料抗熔融金属和保护法侵蚀.结果表明:O'-Sialon/BN复合材料抗钢水侵蚀的动力学分为两段控制:前期为界面化学反应控制,后期为扩散控制.O'-Sialon/ZrO2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抗保护渣侵蚀性能这是由于ZrO2在硅酸盐熔体中的溶解度较低,随着ZrO2的增加,抑制了O'-Sialon与CO,以及渣中其他组元的反应,从而提高了O'-Sialon抗渣的侵蚀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38.67KB 文档页数:5
在评估现有文献实验相图数据的基础上,采用Calphad技术优化和计算了Be-Cr二元合金体系平衡相图.液相和端际固溶体相采用替换式溶体溶液模型,化学计量比中间化合物CrBe2和CrBe12采用Neumann-Kopp规则描述它们的热力学函数.利用优化所得的热力学参数计算相图,结果能很好地解释大部分实验数据.本工作还采用Miedema模型估算了中间化合物CrBe2和CrBe12的摩尔生成焓,并与热力学计算值比较,所得结果符合良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41.21KB 文档页数:4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冷却壁高炉炉墙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的砖衬材质及其侵蚀程度对炉墙温度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炉炉身下部破损的基本原因及过程.结果表明:冷却壁凸台的冷却能力不足导致了凸台前砖衬热面温度始终高于其受化学侵蚀的临界温度,不可能存在稳定的砖衬层
首页上页727374757677787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82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