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84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91.11KB 文档页数:7
为研究连续退火工艺生产中锰TRIP钢汽车板的可行性,在钢板连续退火模拟机CCT-AY-域上研究了590~710℃不同退火温度下保温3 min对低碳中锰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和X射线能谱分析等微观分析方法对实验钢进行了组织结构和成分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法测量了残余奥氏体量,通过拉伸试验机测试了钢的单轴拉伸性能.结果表明:保温3 min时,随着保温温度的升高,残奥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在650℃退火时断后伸长率(21.3%)和强塑积(28 GPa·%)获得最大值,抗拉强度达到1330 MPa.马氏体基体通过回复,而残余奥氏体通过孪晶,获得超细晶组织.亚稳奥氏体的TRIP效应和超细晶铁素体(马氏体)共同提供了实验钢高的塑性.实验钢真实应力-应变曲线上呈现锯齿状现象,且稳定阶段加工硬化指数远高于传统TRIP钢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62.5KB 文档页数:12
1、连续、偏导数、可微三个概念的定义 2、连续、偏导数、可微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61.68KB 文档页数:8
本文介绍了美国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LRFD( Load and Resistance Factor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Structural Steel Buildings)第十章及第十一章的主要内容,包括:连接、节点和紧件以及受集中荷 载作用的构件的强度设计 关键词LRFD;连接;节点;紧固件:集中力 10.36抗拉设计承载力和抗剪设计承载力 为dFAb 单个高强螺栓(包括螺纹部分)的抗拉(或抗剪)设 其中, φ——抗力分项系数,对于标准孔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1KB 文档页数:6
连接中要解决的问题: 1.存储器分配问题 2.两种语言之间的控制传送问题 3.变量传送问题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0.5KB 文档页数:1
多重反应的收率及选择性 多重反应包括:同时反应,平行反应,连串反应,平行连串反应 1.同时反应:反应系统中同时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反应物与产物 都不相同的反应: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02.9KB 文档页数:9
本文把带钢热连轧节奏控制系统视作随机服务系统进行分析;在统计生产实际数据的基础上,确定系统的服务时间和服务条件;通过数字仿真,研究不同条件对节奏控制时间和产量的影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67.76KB 文档页数:6
针对板坯连铸过程中间裂纹严重的问题,对中间裂纹的形貌、元素偏析等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不同压下位置和不同压下量凝固前沿的受力情况进行计算并与临界应力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P、S等元素在晶界处富集只是促使中间裂纹开裂的内因,真正造成铸坯开裂的原因是凝固前沿所承受的拉应力.铸坯通过矫直段时,多处位置的凝固前沿所承受的拉应力超过钢的临界值,导致凝固前沿容易开裂延伸,形成中间裂纹;而弧形段和水平段处凝固前沿所承受的拉应力不超过钢的临界值,无裂纹产生.统计现场大量轻压下的实验结果显示:轻压下避开矫直区进行时,中间裂纹的发生率降低约41.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88.79KB 文档页数:8
由于铸坯表面与二冷辊列夹持辊发生的间断式接触传热,其表面温度存在一定程度的上下波动.基于J55微合金钢,考虑温度波动的影响,研究了钢在不同热状态下的热塑性.结果表明,高于850℃时温度波动制度下测得的断面收缩率低于常规恒温制度下的测量值,而等于或低于850℃时情况相反.分析了两种不同温度制度下测试结果的差异,认为对于微合金钢,存在着略高于所测钢种Ae3温度的某一分界温度,高于该温度时恒温制度下测得的塑性值相比波动制度下塑性值偏高,而低于该温度时则偏低.这一认识有助于更加合理地制定实际连铸过程的矫直温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4MB 文档页数:8
为研究某2250 mm热连轧生产中非对称因素对轧件非对称板形(如楔形和单边浪)的影响,利用基于影响函数法的辊系变形模型、张应力模型和简化的轧制压力横向分布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集轧机和轧件为一体的非对称板形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来料楔形对轧件楔形的影响明显超过其对轧件平坦度的影响;上游机架和下游机架刚度非对称分别主要影响轧件楔形和平坦度;40℃以内的轧件温度不对称分布对轧件平坦度影响较小,对出口楔形的影响可以忽略;轧件跑偏对楔形和平坦度均有显著影响.根据板形良好条件确定了各非对称参数的允许范围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09.44KB 文档页数:16
本文采用快速收敛的ADC[1]法,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和雷诺方程,计算了连铸结晶器熔池内的三维流场,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相一致,取得了快速收敛节省机时的突出效果,并且在流场结构及特性上得出了较二维计算更为真实全面的结果。在湍流计算中得出C2的新经验值,保证了计算的稳定性
首页上页737475767778798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84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