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89)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1.5KB 文档页数:2
1、理解给氧的目的,熟悉给氧的适应症。 2、学会氧气筒给氧及中心供氧装置给氧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95.94KB 文档页数:5
在提高常规串级凋速装置的功率因数的基础上,研究了能降低逆变电流中谐波成分的逆变控制方案。使用GTO代替常规逆变器中的可控硅,借助次谐波PWM技术选择最佳开关点,并使逆变器触发角α基180°~270°内变化,则能抑制逆变器的谐波电流,还能提高逆变器的功率因数。这套装置用于串级调速的实验表明:电流超前型的功率因数比滞后型的有明显提高,逆变电流中低次谐波大大减少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17.5KB 文档页数:9
掌握从醇制备氯代烃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带有气体吸收装置的加热回流操作; 掌握分液漏斗的使用和液体的洗涤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18.04KB 文档页数:5
通过选择乳状液滴模拟夹杂物和连铸中间包水模型实验,考察了控流装置、浇铸速度、夹杂物粒径对中间包内夹杂物去除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挡墙-挡坝组合控流夹杂物去除效果最佳,中间包内强湍流区夹杂物的碰撞聚合以及向上和表面流速的增加是主因;中间包注流区加入抑湍器,虽然其流体流动特征发生改变,但对夹杂物去除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较高的浇铸速度下,单纯靠控流装置的优化已不能很好地改善夹杂物的去除效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84.2KB 文档页数:4
基于碳分子筛动态吸附机理,建立了分离氧氩的实验装置.实验研究了流程形式、清洗比、吸附时间对碳分子筛分离氧氩过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过程中增加产品气清洗阶段可以显著提高解吸气的纯度.为了得到质量分数为99.0%以上的氧气,循环过程中清洗比应控制在0.4左右,最佳吸附时间为60s.以95%氧、5%氩的混合气作为原料气,实验装置的产品气纯度可以达到99.4%,氧气回收率为42%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7MB 文档页数:8
以实验室化学氧呼吸器生氧装置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二维轴对称数学模型,对生氧装置防护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首先通过模型验证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其次对比研究了劳动强度、入口CO2体积分数、生氧药剂颗粒当量直径以及入口管径对生氧装置防护时间和出口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强度和入口CO2体积分数对生氧装置防护性能影响显著,高劳动强度和高CO2体积分数均会引起防护时间缩短以及出口峰值温度升高;颗粒当量直径与防护时间近似呈负相关线性关系,12 mm颗粒的防护时间比6 mm颗粒少32.15 min,但是大粒径颗粒会使得出口峰值温度显著降低;入口管径对生氧装置防护时间和出口温度的影响均非常有限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62MB 文档页数:56
本实验中采用的电子模拟装置中的各种模 拟电路部分也都是由运算放大器和若干阻容元件组成的。运算放大器和若 干阻容元件组成的运放电路原理和装置中的电路图分别如图10-1、10-2所 RRIR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76.29KB 文档页数:4
简述了自蓄热烧嘴系统的设计与研制过程,并利用该装置系统进行了实验室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系统既能高效回收烟气余热,又能大大幅度降低NOx的排放;而且其设计原理合理,结构简单,具有进一步进行工业试验的价值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941KB 文档页数:19
实验一 数控机床典型夹具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了解各种数控机床典型夹具的结构、功能,掌握各种夹具的安装、调整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装置及工量具 实验装置:孔系列组合夹具、三爪卡盘、四爪卡盘、平口钳、压板、顶尖。 工量具:常用工具、量具一套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86.64KB 文档页数:5
介绍三维曲面柔性卷板成形技术,并与传统卷板成形和多点成形进行了对比.对柔性卷板成形装置进行研究并开发出相应的实验装置.建立柔性卷板成形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较好的模拟结果.模拟了两种不同材料板材的成形效果,分析了其产生不同成形效果的原因
首页上页56789101112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8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