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79)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06.9KB 文档页数:8
1 一内径d=100mm的空心圆轴如图示,已知圆轴受扭矩T = 5kN ⋅m ,许用切应力[τ ]=80MPa, 试确定空心圆轴的壁厚。 解题分析:因为不知道壁厚,所以不能确定是不是薄壁圆管。 分别按薄壁圆管和空心圆轴设计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70.5KB 文档页数:12
五.拱冠梁法 (1)假定:(1)拱坝分为多拱、一条梁即拱冠梁。 (2)拱梁荷载分配由交点处的径向变位一致求得。有时也可以考虑扭转一致)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74.05KB 文档页数:6
通过一个扭转循环使CuZnAl合金产生塑性形变,用电阻法对塑性形变诱发的相变以及塑性形变的减小对诱发形成相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减小样品的塑性形变使已形成的应力马氏体消失,也使再取向马氏体部分消失。此外,在相变温区,塑性形变将使未完全长大的热弹性马氏体长大,而塑性形变的减小对长大后的热弹性马氏体没有影响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06KB 文档页数:32
长期以来,人们根据对材料破坏现象的分 析,提出过各种各样的假说,认为材料的某一 类型的破坏是由某种因素引起的,这种假说就 称为强度理论。 比如铸铁,其拉伸试样是沿横截面断裂的, 扭转圆试样则沿斜截面断裂,两者都是在无明 显变形的情况下发生脆性断裂而破坏的。 又如低碳试样受拉伸和压缩时,通常会有 显著的塑性变形,当构件变形过大时,就失去 了正常工作和承载能力。 第一节 概念 第二节 四个强度理论及相当应力 第三节 四个强度理论适用范围及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76MB 文档页数:73
实验 1 金属材料拉伸实验 3 实验 2 应变计的粘贴工艺 9 实验 3 电阻应变计的热输出 10 实验 4 电阻应变计测量原理实验指导 11 实验 5 材料弹性常数(E)实验指导 14 实验 6 弯曲正应力分布实验 16 实验 7 薄壁圆管弯扭组合应力测定实验 18 实验 8 开口薄壁梁弯心及应力等测定实验 22 实验 9 开口薄壁截面的约束扭转和圣维南原理实验 23 实验 10 冲击应力及动荷系数 26 实验 11 电测法测定衰减振动参数 28 实验 12 电测法标定加速度传感器的电压灵敏度 30 实验 13 单自由度系统强迫振动的幅频特性 31 实验 14 曲柄滑块机构角位移测量 33 实验 15 曲柄滑块机构的线位移和加速度测量 36 实验 16 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 值)实验(设计型实验) 40 实验 17 工程结构电测应力分析(设计型实验)任务书 42 实验 18 工程结构减振实验(设计型实验)任务书 43 演示实验 19 金属材料压缩剪切及扭转破坏实验 44 演示实验 20 金属材料疲劳演示实验 48 演示实验 21 光弹实验 49 演示实验 22 转子临界转速实验 5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93MB 文档页数:11
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Ⅲ型试样的氢致开裂和应力腐蚀。结果表明,动态充氢时Ⅲ型试样也能发生氢致滞后断裂,且裂纹沿原缺口平面形核和扩展。从而可获得宏观平滑的扭转断口,但断口上存在少量沿45°面的二次裂纹,一系列实验表明动态充氢能促进奥氏体不锈钢室温蠕变,故在恒扭矩下充氢能使扭转角不断增大,直至试样被扭断。奥氏体不锈钢Ⅲ型试样在42%沸腾MgCl2溶液中也能发生应力腐蚀开裂,且裂纹在与缺口平面成45°的平面上形核和扩展。实验表明,无论是Ⅰ型还是Ⅲ型,应力腐蚀的门槛值均比氢致滞后断裂门槛值要低,例如KⅠSCC/KⅠX=0.18,K(ⅠH/KⅠX=0.58,KⅢSCC/KⅢX=0.13 KⅢH/KⅢX=0.62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32.69KB 文档页数:6
利用薄壁圆管和缺口试样,在MTS 809电液伺服材料试验系统上对GH4169合金的高温多轴疲劳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对称轴向和扭转应变控制、比例与非比例循环加载,轴向与扭转应变的相位差分别为0°,45°,90°.通过对薄壁圆管和缺口试样的高温多轴疲劳寿命特性分析,基于临界面方法提出了一个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在考虑临界面上最大剪应变和正应变对多轴疲劳损伤贡献的同时,还引入了应力状态对多轴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应用新模型对GH4169合金高温多轴疲劳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缺口试样和薄壁圆管的高温多轴疲劳寿命估算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82.3KB 文档页数:5
以某2250热轧带钢厂R2粗轧机承受较大载荷的下主传动轴为研究对象,采用Marc软件建立了该传动轴薄弱区段弯扭应力分析三维有限元模型.扭转、弯曲和弯扭联合作用等不同载荷条件的有限元分析表明:不同工况下传动轴在托架支持的局部轴段的缩颈导致该处应力比非缩颈处的应力增加约60%;异常扭矩是造成传动轴产生裂纹和断轴的主要原因;采取将传动轴缩颈区段改为实心区段的加固措施可减小最大扭矩应力值21%.改进后的具有裂纹的传动轴已成功应用于粗轧机的正常轧钢生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3MB 文档页数:10
在韧性断裂中微观孔洞演化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孔洞演化机制的非耦合型韧性断裂预测模型.模型充分考虑了两种典型的孔洞演化机制:孔洞的长大机制和孔洞的拉长扭转机制.该模型引入了三个具有不同物理意义的材料参数:材料对不同孔洞演化机制的敏感度、应力状态敏感度系数和材料的损伤阈值,并使用等效塑性应变增量表征其对韧性损伤累积过程的驱动作用.为了使模型可以更好地反映三维应力状态对材料韧性断裂性能的影响,将该模型从主应力空间转换到由应力三轴度、罗德参数和临界断裂应变构成的三维空间,得到了由模型确定的三维韧性断裂曲面,并研究了相关参数对三维韧性断裂曲面及平面应力二维韧性断裂曲线的影响.利用5083-O铝合金、TRIP690钢和Docol 600DL双相钢三个典型的轻质高强板材的韧性断裂数据验证了该模型对不同材料和不同应力状态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3KB 文档页数:2
一、选择与填空题 1.轴上安装有过盈联接零件时,应力集中将发生在轴上 (1)轮毂中间部位(2)沿轮毂两端部位(3)距离轮毂端部为1/3轮毂长度处 2.在进行轴的疲劳强度计算时,若同一截面上有几个应力集中源,则应力集中系数应取 为 (1)各应力集中系数(2)其中较大值(3)平均值(4)其中较小值 3.按当量弯矩计算轴的强度时,公式M=M2+(aT)2中,系数a是考虑 (1)材料抗弯与抗扭的性能不同(2)弯曲应力和扭转切应力的循环性质不同(3)强度理论的要求 4.对轴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可以提高轴的
首页上页56789101112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7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