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7)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5MB 文档页数:154
一、学科平台课程 1《电工与电子技术》 2《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 3《工程制图 B1》 4《化工原理 1》 5《化工原理 2》 6《化工原理实验》 7《化学实验室安全技术》 二、专业课程 1《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2《化工制图及 CAD》 3《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4《化工专业英语》 5《化学反应工程》 6《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7《化工热力学》 8《化工设计》 三、个性化发展课程 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 2《化工传递过程原理》 3《化工分离工程》 4《催化原理》 5《化工工艺学》 6《高分子化学与材料》 7《精细化工概论》 8《化工安全工程》 9《计算机在化工中的应用》 10《市场营销学》 11《生物质能开发与利用》 12《碳基材料合成与应用》 13《化工过程优化》 14《化工机械设计前沿进展》 15《高分子材料开放与应用》 16《化学化工文献检索及创新进展》 17《创业实践与管理》 四、专业实践环节 1《认识实习》 2《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1》 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2》 4《化工设备课程设计》 5《化工设计课程设计》 6《生产实习》 7《毕业设计(论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96.73KB 文档页数:8
为实现岩石试样蠕变全过程的准确模拟,并从细观角度探究蠕变过程中微裂隙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在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中开发出具有黏弹塑性特征的西原体流变接触本构模型,进一步提出包含两种非定常元件的非定常西原体模型,推导了模型本构关系和蠕变方程.在PFC2D中调用自定义西原体流变模型,通过参数调试,获得与真实试样具有相同强度特性的数值试样.以室内单轴压缩蠕变试验数据为基础,在Matlab中对模型非定常参数进行拟合反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的模拟,计算过程中分别采用定常和非定常两种模型,并对微裂隙进行监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定常模型仅适用于衰减和稳定蠕变阶段;非定常模型也可用于描述加速蠕变阶段,从而准确模拟蠕变全过程;加速蠕变阶段主要是由微裂隙的加速发展而产生,加速蠕变将导致试样剪切破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29MB 文档页数:155
一、学科平台课程 《生物化学 A1》 《生物化学 A2》 《生物化学实验 A1》 《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实验》 二、专业课程 《医药学基础》 《医药学基础实验》 《药物化学与合成》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实验》 《药剂学》 《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实验》 《制药工艺学》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 《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 《制药过程安全与环保》 《工业药剂学》 《工业药剂实验》 《制药工程综合实验》 三、个性化发展课程 《天然药物化学》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天然药物提取分离工艺学》 《天然药物的生物合成与转化》 《海洋天然产物》 《制药分离工程》 《生物技术制药》 《发酵工程 C》 《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 《医药专利与知识产权保护》 《管理学 C》 《市场营销学》 《药物统计学》 《科技论文写作与文献检索》 《制药工程仿真综合训练》 《移动 APP 开发技术》 《药物分子设计》 《新型给药系统》 《合成生物学与制药》 《药物研究新技术与新药研发》 《药品市场调研》 四、专业实践环节 《认识实习》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生产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05MB 文档页数:562
自动化专业 《自动化专业导论》 《专业引领实战训练》 《专业认识与实践》 《控制工程数学基础》 《计算机软件基础》 《工程技术创新导论》 《电机与拖动》 《微控制器技术课程设计》 《单片微机控制技术》 《专业开放实验》 《专业综合实战训练(1)(2)》 《电力电子技术》 《自动控制原理》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供电技术》 《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系统工程导论》 《系统误差分析与标准》 《DSP 原理及应用》 《现代控制理论》 《检测技术与仪表》 《计算机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仿真》 《运动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1)(2)》 《基于 LabVIEW 的虚拟仪器设计》 《数字信号处理》 《电气控制与 PLC 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 《创新创业竞赛实战》 《惯性导航技术》 《物联网系统基础与应用》 《毕业实习》 《嵌入式系统》 《系统辨识》 《集散控制系统》 《先进控制理论》 《楼宇自动化》 《应用自适应控制》 《专业英语》 《毕业设计》 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 《企业认知实习》 《学业规划》 《自动化专题讲座》 《微控制器技术综合设计》 《数字媒体技术》 《虚拟仪器项目实战》 《系统供电设计》 《自动化职业规划》 《嵌入式系统核心设计与项目实战》 《运动体自主定位定向原理》 《基于 PC 架构的可编程序控制器项目实战》 《智能物联与感知技术》 《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 《工业以太网联网设计与项目实战》 《自动测试设备系统集成与项目实战》 《智能建筑》 《物联网技术应用与开发》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75MB 文档页数:9
为了准确表征材料变形中逐渐劣化的过程,引入考虑损伤与裂纹萌发的弹塑性本构模型.基于Abaqus/Explicit的二次开发接口,编写耦合Lemaitre损伤模型的用户子程序,根据算例验证其可靠性.通过反复加载-卸载拉伸试验并利用弹性模量变化法来获得损伤参数值.建立辊式冲裁工艺有限元模型,应用Lemaitre损伤模型来预测断面质量,并进行试验验证.分析冲裁间隙、模具磨损与板厚等工艺参数对断面质量、冲裁力及扭矩的影响.结果表明:前刃口断面质量总体上要好于后刃口,但光亮带具有一定的倾角;塌角区会随冲裁间隙增加而增大;模具磨损程度增加会导致毛刺急剧增大;最大冲裁力与扭矩会随着板厚的增大而增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02MB 文档页数:10
超高速永磁无刷电机因其低电感和高换相频率而普遍面临转子与定子过热的困扰,而发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行脉冲宽度调制(PWM)引起的高频电流谐波.对于逆变器处直接斩波调速方式,需要通过提高斩波频率以减小电流谐波.但对于像燃料电池汽车空压机用10 kW级电机驱动器,现有功率开关器件无法同时满足开关频率和功率的要求.因此在逆变器处斩波调速并不是驱动超高速永磁无刷电机的理想方案.为了减小定转子损耗,本文从减小电流谐波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台前置Buck变换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波驱动器.通过反电动势滤波电路以及换相位置补偿角的优化设计将无位置控制的适用范围扩展到3000~100000 r·min-1,对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驱动器的控制性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4MB 文档页数:14
首先介绍了氧气高炉的发展历程,早期的研究工作主要着眼于解决由于氧气代替空气鼓风而引起的“上冷下热”问题,并总结了各国研究者提出的氧气高炉流程及其主要特点。随后系统阐述了北京科技大学科研人员在氧气高炉工艺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开发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这些研究包括氧气高炉流程设计,含铁炉料还原与软熔,氧气鼓风及循环煤气喷吹条件下的煤粉燃烧,循环煤气加热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等炉内反应与变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回旋区及全炉数值模拟研究,为氧气高炉的工程化实施奠定理论基础。最后对氧气高炉的碳素流及节碳潜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富氢碳氢循环氧气高炉将成为炼铁低碳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64.94KB 文档页数:10
通过对镍铁冶炼生产工艺中物质流和能量流平衡过程研究,获得了镍铁冶炼工艺中各个环节热量的利用率和损耗情况,以及红土矿、还原剂和熔剂在各部分中反应率,并分析了红土矿和镍铁合金中Ni含量对炉渣中镍铁成分的影响.构建针对镍铁冶炼工艺系统的总体物质流和能量流计算模型,在保证系统总体计算模型的前提下,又具有协同各子工艺系统的物质流和能量流计算模型的功能.依据各子工艺系统中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关联性,计算烟气和炉气的利用率及热量损失,并利用VB软件对冶炼工艺流程计算软件进行开发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94.46KB 文档页数:6
提出一种应用于大容量超高速(4000kW/3600r·min-1)双馈变频调速控制方法,研制出相应的实际控制系统.根据系统中负载电机、大功率变流器和工程化矢量空间计算的离散数学模型,以PSIM6.0的SIMCAD环境为开发平台,建立起双馈电机变频调速矢量控制系统算法仿真平台,计算出相关的仿真结果,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研制出实际应用控制系统.6500MW冲击发电机机组实验运行结果表明,系统电流响应超调量小,激磁和转矩分量解耦,动态过程磁链平滑,验证了系统仿真模型的有效性.该控制系统具备与直流传动系统相同的优越动、静态品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2KB 文档页数:21
新农药的研制过程大体上可分为“研究” 与“开发”两个阶段。 在研究阶段,主要目的是从大量的化合物 中筛选出新的农药活性化合物,发现先导 化合,经结构优化,筛选开发的侯选化合 物。 在开发阶段,则主要是对侯选化合物进行 开发试验和安全性评价,最后选 定农药新 品种,进行工业化开发并商品化
首页上页456789101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