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81)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61MB 文档页数:73
教学目的和要求: ➢ 掌握低温对微生物及酶的影响 ➢ 掌握冻结速度与冰晶体关系,贮藏时间、贮藏温度与品质关系 ➢ 了解干耗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了解食品的冷藏和冻藏的技术管理,在此期间发生的变化 主要内容: ❖ 低温处理对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 食品的冷却 ❖ 食品的冻结 ❖ 食品的冷藏和冻藏 第一节 食品的低温处理和保藏概述 第二节 食品的冷却 第三节 食品的冻结 第四节 食品的冷藏和冻藏 第五节 低温食品的回热和解冻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70KB 文档页数:62
接触化学毒物人员的营养与膳食 职业接触涉及的大多数有毒、有害化合物 进人机体后在肝脏经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 化酶代谢,其中绝大多数经代谢减毒后经 胆汁或尿排出体外,部分有毒有害化学物 质可直接与还原性谷胱甘肽结合而解毒。 机体营养状况良好时,可通过对酶活性的 调节来增加机体的解毒能力,提高机体对 毒物的耐受和抵抗力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85.5KB 文档页数:84
细胞因子(cytokine) 定义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系统、造血系统 或炎症反应中活化细胞产生的,能调节细胞 活化、分化和增殖,诱导细胞发挥功能的, 高活性多功能的多肽、蛋白质或糖蛋白。不 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以及激素、神经肽、 酶等生理性细胞产物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92MB 文档页数:50
本次教学内容包括: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细胞内存在多种游离的核苷酸,它们几乎参与细胞的所有生化过程。 ①核苷酸是核酸生物合成的前体。 ②核苷酸衍生物是许多生物合成的活性中间物。例如,UDP一葡萄糖和CDP一二脂酸甘油分别是糖原和磷酸甘油酯合成的中间物。 ③ATP是生物能量代谢中通用的高能化合物。 ④腺苷酸是三种重要辅酶(烟酰胺核苷酸、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和辅酶A)的组分。 ⑤某些核苷酸是代谢的调节物质。如cAMP P和cGMP是许多种激素引起的胞内信使;(P)ppGpp是氨基酸饥饿引起效应的中间介质;腺苷酰基、尿苷酰基是酶活性共价修饰基团。 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及重点掌握内容: 核酸的降解;(一)核酸的解聚作用;(二)核苷酸的降解;(三)嘌呤碱的分解;(四)嘧啶碱的分解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4.5KB 文档页数:34
第一节酶的催化性质 一、酶是生物催化剂 二、酶的化学本质 第二节酶的命名与分类 一、分类 二、系统命名及编号 三、其它命名分类法 第三节酶的作用机制 一、活化能与酶的催化作用 二、中间产物学说 三、酶的活性中心 四、诱导契合学说 五、催化机理 六、酶原和酶原激活 第四节影响酶反应速度的因素 一、底物浓度的影响 二、酶浓度对酶反应速度的影响 三、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四、pH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 五、抑制剂与激活剂 第五节酶的分离提纯及活力测定 一、酶的分离提纯 二、活力测定 第六节多酶体系与调节酶 一、多酶体系及其自我调节 二、调节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8.29KB 文档页数:1
食品化学作为一门应用化学学科,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它的理 论体系逐渐趋于完善,研究领域也随之更为广泛特别值得提及的是,结构化学、 游离基化学和光化学理论以及电子自旋共振光谱脉冲辐解和激光光解等先进技 术在食品化学中的应用,使脂类的自动氧化光敏氧化、热解和辐射等反应的历 程与机理得到阐明。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对活性氧基团、酶和金属的催化本质的 认识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揭示食品成分的化学和生物化学变化及其对人体产生的效应,乃是当今食品 化学、营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共同关注的问题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70.5KB 文档页数:19
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分子的结构发生某些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某些特性和功能的过程称为酶分子修饰酶分子是具有完整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的生物大分子。酶分子的结构决定了酶的性质和功能。 正是酶分子的完整空间结构赋予酶分子以生物催化功能,使酶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和作用 条件温和等特点。但是在另一方面,也是酶的分 子结构使酶具有稳定性较差、活性不够高和可能 具有抗原性等弱点 当酶分子的结构发生改变时将会引起酶的性质和功能的改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08.33KB 文档页数:4
以粒径640nm的单分散二氧化硅胶体晶体为模板,由四氯化碳和乙二胺回流加热制备出氮化碳的前驱物;将其填入模板的缝隙中,在氮气中热处理,形成氮化碳/二氧化硅的复合物;用氢氟酸除去二氧化硅模板,制备出三维大孔氮化碳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选区电子衍射(SAED)、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形貌结构、元素组成、键合状态进行了形貌和结构的表征.采用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对其体外抗凝血活性作了初步的评价,发现制备的大孔氮化碳对血液不会造成促凝,说明其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血液相容性材料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8MB 文档页数:110
◼ 第一节 有机介质中的酶促反应概述 ◼ 一. 有机相酶反应的优点: ◼ 二. 有机相酶反应具备条件 ◼ 三. 有机相酶反应的研究进展 ◼ 四. 有机相酶反应的应用现状 ◼ 第二节 有机介质中酶促反应的条件 ◼ 一.必需水 ◼ 二.酶的选择 ◼ 三.溶剂及反应体系的选择 ◼ 四.pH选择和离子强度的影响 ◼ 第三节 有机介质对酶性质的影响 ◼ 一、稳定性 ◼ 二、活性 ◼ 三、专一性 ◼ 四、反应平衡方向 ◼ 第四节 有机介质中酶促反应应用举例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34MB 文档页数:186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第二节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第三节 超二级结构与结构域 第四节 蛋白质分子的三级结构 第五节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第六节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七节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第二章 蛋白质生物化学 第一节 DNA 的空间结构 第二节 核酸的某些理化性质及常用研究方法 第三节 DNA 的复制 第四节 DNA 的损伤与修复 第五节 RNA 的生物合成 第六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三章 核酸生物化学 第一节 酶与底物相结合的两种假说 第二节 酶促反应的本质和机制 第三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 第四节 变构酶与变构调节 第五节 酶工程简介 第六节 核 酶 第四章 酶的作用原理 第一节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第二节 生物膜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物质的跨膜运输 第四节 信号的过膜转导 第六章 代谢调节 第五章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酶活性调节 第三节 酶含量的调节 第四节 整体调节 第六章 代谢调节
首页上页2345678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8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