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924)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76.89KB 文档页数:4
针对目前局部回归神经网络动态BP算法的误差导数计算复杂、收敛速度慢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算法.该算法是将信号流图引入动态BP算法,较好地解决了求解误差导数的复杂性,同时采用BFGS算法加快了网络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93.33KB 文档页数:6
针对各类控制算法在鲁棒性分析上存在的\不可比\性,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控制算法鲁棒性量化指标,并借此对两种模型算法控制(MAC)算法-基本MAC和增量型MAC的鲁棒性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到了与仿真研究和实际控制相一致的结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51.69KB 文档页数:5
对负载感应型泵控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描述其动特性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仿真软件.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说明提出的设置假想容积的方法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可靠的.管路中液体按集中参数处理可加快计算速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9.16KB 文档页数:4
在分析直流电弧炉三维导体布置的基础上,建立了直流电弧的偏弧模型,并以此作为电弧位置控制的依据.针对水冷钢棒式底电极型的直流电弧炉,阐述了其电弧位置控制的原理和系统组成,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纠正电弧的偏向问题并可按设定点自由控制电弧位置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88MB 文档页数:48
第二节 可逆线路中的环流及抑制措施(2) 第三节 有环流可逆调速控制系统及其控制系统仿真
文档格式:PPTX 文档大小:2.28MB 文档页数:52
1、实验准备及常规仪器设备使用以及电子线路仿真实验——ORCAD软件 2、分立元件及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 3、运放和音频功放 4、心电信号放大器 5、综合实验或晶体管输出特性曲线测试电路(可选) 大部分实验包括: 必做实验、选作和提高实验、开放实验、自拟题目实验、团队小组题目实验(综合实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96.65KB 文档页数:5
针对基本蚁群算法收敛速度慢、容易出现停滞等缺陷,提出一种新的蚁群优化算法——带有侦察子群的蚁群系统.该算法从整个蚁群中分离出一部分蚂蚁组成侦察子群,在优化过程中侦察子群以一定概率做随机搜索,提高了解的多样性;在信息素更新策略上同时使用本代和全局最优蚂蚁,兼顾了本代和历史的搜索成果;同时还采用LK变异算子,对每次搜索的解进行局部优化.最后对三个典型TSP实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的算法不仅能够克服早熟现象,而且能够大大加快收敛速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74.19KB 文档页数:5
针对常用的质量建模方法精度不高且难以给出预测区间,提出了基于小波相关向量机的产品质量模型.应用仿真数据和带钢热镀锌锌层质量的实际生产数据分别建立了小波相关向量机模型.结果表明,小波相关向量机方法与支持向量机及传统的相关向量机相比,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而且给出了预测区间.多组带钢热镀锌锌层质量实际数据的相对预测误差的平均值为4.52%,为保证产品质量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和分析手段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72.94KB 文档页数:6
以缩小连铸二冷区板坯表面实际温度和目标温度的差异为目标,建立了板坯连铸二次冷却智能控制模型.该模型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实现板坯表面目标温度的动态设定,采用对角递归神经网络(DRNN)实现板坯表面温度的预测,采用T-S模糊递归神经网络实现二次冷却水动态调整与分配.通过对某钢厂板坯连铸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将二次冷却水水量控制问题与板坯在冷却过程中的温度状态相结合,实现了连铸二次冷却动态优化控制,有利于提高板坯的质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16.76KB 文档页数:7
为进一步提高带钢热连轧厚控精度及控制品质,在液压活套的工作点附近,考虑带钢自重、液压伺服系统和活套本身的非线性,建立了液压活套系统的非线性多变量动态数学模型,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针对该模型,考虑未建模动态和各种扰动,提出了一种基于反推控制和扩张状态观测器(ESO)补偿的解耦控制方法.用Lyapunov稳定理论证明了闭环系统是鲁棒稳定的.仿真表明新的模型和解耦控制方法都是有效的
首页上页7778798081828384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92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