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12)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30.31KB 文档页数:6
通过15N-14N同位素气体交换技术消除液相传质的影响,利用在线质谱分析仪测定了在1873 K下,铁液中氮溶解的界面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总流量为600~800 mL?min?1时可以忽略气相传质的影响,保护气中增加H2的比例有利于降低钢液中杂质元素的浓度。铁液中加入一定量碳、铝、硅,分析得到这三种元素对氮溶解速率是抑制的。依据本实验的数据利用空位解离模型建立反应速率常数ka与氧、硫、碳、铝、硅的活度关系,吸附系数分别是KO=0.96,KS=9.32,KC=0.02,KAl=0.51,KSi=1.16。纯铁液中氮的溶解反应表观速率常数为ka=4.8×10?6 mol?m?2?s?Pa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3MB 文档页数:10
ZSM-5是一种常用来吸附甲苯的微孔吸附剂,选择三种碱金属Li、Na和K对ZSM-5进行改性,结合表征手段和数学模型的方式研究引入ZSM-5中的碱金属对微孔结构和吸附甲苯的影响。在此实验中,分别从吸附容量、放热能量、扩散阻力和脱附活化能四方面深入探讨碱金属对吸附甲苯的影响规律。基于实验结果得知:碱金属的引入改变了ZSM-5分子筛的微孔结构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随着离子半径(Li+<Na+<K+)的升高,ZSM-5的孔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随之降低,影响规律为Li?ZSM-5 > Na?ZSM-5 > K?ZSM-5。静态饱和吸附量呈Li?ZSM-5(0.363 mmol·g?1)>Na?ZSM-5(0.360 mmol·g?1)>K?ZSM-5(0.325 mmol·g?1)排序。恒定浓度波模型很好的描述甲苯在ZSM-5上的吸附扩散行为,空间位阻和静电束缚力分别在高低进气浓度条件下对甲苯在ZSM-5孔道中的扩散占据主导作用,较高进气质量浓度(155 mg·m?3)条件下,碱金属改性对扩散阻力影响规律为Li?ZSM-5<Na?ZSM-5<K?ZSM-5;较低进气质量浓度(25 mg·m?3)条件下,影响规律为Li?ZSM-5>Na?ZSM-5>K?ZSM-5。结合脱附动力学分析,Na?ZSM-5因具有较大的孔径和适中的吸附强度,表现出更好的再生潜能。本研究从空间位阻和吸附强度两方面系统阐述了碱金属改性对甲苯吸附行为的影响机理,为在复杂的实际环境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吸附剂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75.08KB 文档页数:11
发动机工作时,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其工作温度高达2000°C,瞬时温度可 达3000°C左右。如果不加以适当冷却,不仅会使发动机过热导致充气效率下降,燃烧 不正常,机油变质,零件磨损加剧,有时甚至造成机件卡死或烧毁等事故性损伤。但如 果冷却过度,又会由于气缸温度过低使机油粘度增大,摩擦损失增加,燃油雾化不良动 力下降,散热损失增加及润滑性能变差。因此必须对发动机加以适当冷却,保证发动 机始终处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1.15MB 文档页数:26
一、气体交换 (一)气体交换原理 1.分压和分压差的概念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26.5KB 文档页数:13
河北科技大学:《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气-固相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 第一节 气-固相催化反应的宏观过程 第二节 催化剂颗粒内气体的扩散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4.01KB 文档页数:9
1 KYa之得来:算和测 在某填料塔中用清水吸收空气中的低浓度 氨,以测定填料的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KYa. (1)试设计该测定系统的简图并说明空气 和水哪个应该是连续相和分散相及原因. (2)试分析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和测定哪些 参数才能计算出KYa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86MB 文档页数:27
在多孔催化剂上进行的气固相催化反应,由反应物在位于催化剂 内表面的活性位上的化学吸附、活化吸附态组分进行化学反应和 产物的脱附三个连串步骤组成,因此,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 学的基础是化学吸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44MB 文档页数:29
第一节 呼吸的过程和呼吸器官 第二节 肺通气原理 第三节 气体交换和运输 第四节 呼吸的调节 重点: 肺通气、肺换气原理、气体运输 难点: 呼吸的调节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23.5KB 文档页数:41
一、空气污染监测工作一般可分为三类: 1、环境大气监测 2、污染源的监测 3、室内空气污染监测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91KB 文档页数:11
P352 由于气体密度为p=MV,所以方程可变为 10.1已知温度为27℃的气体作用于 器壁上的压强为10Pa,求此气体内单位体
首页上页808182838485868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1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