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19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22.82KB 文档页数:6
通过室内夯实水泥土桩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和微观结构观测,研究了击实水泥土强度随养护龄期增长的微观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随养护龄期的增长,击实水泥土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加,渐趋于一个稳定值;60d龄期强度即可作为击实水泥土的设计强度.水泥土强度随龄期增长实质上反映了水泥水化凝胶体与拌和土料中的活性物质之间的离子交换和团粒化作用,以及硬凝反应程度由弱变强,在微观结构上表现为水泥土块中水化物结晶体由絮状、纤维状结构逐渐变为菊花状结构,最终形成网格状结构;粒间孔隙由大变小,分散状的土颗粒发生团粒化,随着水化作用的持续进行,相邻团粒被网格状水化物晶体联接形成水泥土结石体,从而导致水泥土强度的提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94.4KB 文档页数:6
针对擦伤电极技术中长期存在的擦伤过程时间相关性问题,详细分析了其物理参量(擦伤时间和擦伤速度)对无膜表面最大表观反应电流的影响,指出:随着擦伤时间或擦伤速度的变化,无膜表面最大反应电流亦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将导致再钝化动力学衰减参数的失真。因此,以往的擦伤方式不能真实反映与定量研究金属材料的再钝化过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44.59KB 文档页数:6
针对航空用钛合金开发了一种不采用氢氟酸、甲醇、铬酐类等有毒物质的低毒、无刺激、环保型电化学抛光工艺,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方法对电化学抛光后的钛合金表面形貌进行研究.该工艺所用溶液由无水乙醇、乳酸、高氯酸和高氯酸钠组成,将Ti-10V-2Fe-3Al钛合金在直流电源恒电流模式下电化学抛光,可以通过改变抛光时间、电流密度和高氯酸浓度等参数控制腐蚀深度.分别在体积分数为5%,10%和15%的三种高氯酸溶液中和在20,25和30 A·dm-2三个电流密度下进行电化学抛光.抛光后的钛合金表面形貌观察结果表明:在高氯酸含量较低(5%)的溶液中以20 A·dm-2电流密度抛光可以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MB 文档页数:49
第六章无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本章内容: 一、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概念 二、模拟滤波器的设计 三、用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IIR数字低通滤波器 四、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R数字低通滤波器 五、数字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设计 六、IIR数字滤波器的直接设计法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5KB 文档页数:7
一、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与论 (一)倡导: 1、起因 (1)历史的先导 1928年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是五四新文学发展的历史必然。早在20年代初,早期共产党人邓中夏、萧楚女、恽代英等就提出过革命文学的主张,如文艺的性质及其与生活的关系、文学的任务和为工农民众、作家要参加革命实践活动并建立反帝反封建文学的联合战线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02.02KB 文档页数:5
采用粉末注射成形/无压浸渗法成功制备出了SiC体积分数为63%的SiCp/Al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SiC骨架及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采用粉末注射成形制备的SiC骨架经1100℃预烧后,仍具有很高的开口孔隙率,达到总孔隙率的97.9%.SiC颗粒经高温氧化处理后所生成的SiO2薄膜可明显改善铝合金熔液与SiC颗粒之间的润湿性,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密度.通过对工艺参数的优化可使铝液较好地润湿SiC骨架,获得最高相对密度可超过97%的复合材料.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7MB 文档页数:5
通过喷雾造粒方法对共沉淀合成的纳米粉体进行改性,制备出球形的纳米颗粒.用XRD对粉体进行物相分析;用TEM观察了改性前粉体的颗粒形状、尺寸大小和团聚情况;用SEM观察改性前后粉体的团聚体的颗粒形状、尺寸大小与分散性,以及陶瓷热腐蚀抛光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PVB添加质量分数1.0%为最优添加量;改性后粉体所制素坯的密度显著提高,从而影响陶瓷的致密度和晶界形貌;经真空烧结制备出相对密度达99.95%的无孔净晶界YAG透明陶瓷,陶瓷晶粒的平均尺寸为10μm左右,尺寸分布较均匀,晶界清晰,晶粒中与晶界处较干净,无杂质与气孔的存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5KB 文档页数:6
一、“蠕虫”病毒案案情简介 罗伯特·莫瑞斯( Robert Morris, JJr)是美国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的学 生,年仅23岁。1988年11月2日,他在自己的计算机上,用远程命令将自己编写的蠕虫 (Worm)程序送进互联网。他原本希望这个“无害”的蠕虫程序可以慢慢地渗透到政府 与研究机构的网络中,并且悄悄地呆在那里,不为人知。然而,由于莫瑞斯在他的程序编 制中犯了一个小错误,结果这个蠕虫程序疯狂地不断复制自己,并向整个互联网迅速蔓 延。待到莫瑞斯发现情况不妙时,他已经无能为力了,他无法终止这个进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4.57KB 文档页数:5
分析了传统的双电层理论或Donnan膜平衡理论在解释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机理上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空穴传导-双电层”假说,认为离子交换膜在溶液中由于反离子的迁移在膜内留下“离子空穴”,同时在膜的两侧形成“双电层”结构,“空穴”和“双电层”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溶液中与反离子同号的离子能够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与反离子异号的离子无法进入离子交换膜,从而使其具有选择透过性.在此基础上,用“空穴传导-双电层”假说对离子交换膜在无电场和有电场作用的选择透过性进行了合理的分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85.12KB 文档页数:8
采用摇瓶实验,以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At.f)浸出黄铁矿-黄铜矿,重点研究了基础培养基、矿物配比和粒度组成等因素的影响.黄铁矿能促进黄铜矿的微生物浸出,以采用无Fe 9K培养基效果较好,它对应铜浸出率是9K培养基的1.68倍;采用宽粒级矿物时铜浸出效果较好,且铜浸出率与黄铁矿和黄铜矿的质量比有关,当质量比为2:2时铜浸出率最高可达45.58%;黄铁矿含量大小是影响铜浸出率高低的实质,当质量比小于等于5:2时以At.f菌的氧化作用为主,当质量比为10:2时以硫化矿间的原电池效应为主.浸渣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采用无Fe 9K培养基时浸渣中生成的钝化物黄钾铁矾较少,故黄铁矿可以很好地替代9K培养基中的FeSO4,并能与黄铜矿形成原电池效应,从而促进铜的浸出
首页上页828384858687888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19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