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699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90.52KB 文档页数:5
采用恒应变速率塑性计,对铝合金的4个具有代表性品种的实体样本进行压缩实验,测定了冷变形时的流动应力,通过对5种结构形式的流动应力数学模型的分析和比较,分析了各种变形条件对流动应力的影响,获得了结构简单,计算精度高,适合于现场计算机在线控制的数学模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3.83KB 文档页数:4
介绍正在开发的智能化冶金动力学数据库(IDMSKM)中的气/固反应动力学预测子系统KinPreGSR.该子系统以Windows为工作平台,VisualC/C++及Foxpro的采用保证了系统图形化、智能化特征.合理的界面设计将模型的分类、组织与反应体系特征的描述相结合,建立起待预测结果与反应体系间的联系.以碳酸钙的热分解反应为例说明该子系统中气/固反应表观活化能的评估原则和主要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2.74KB 文档页数:4
为了研究镁铁质材料中粘结相铁酸镁的生成反应过程,使用轻烧镁粉和分析纯试剂Fe2O3粉混合料,在静态空气中分别以10,15,20 K·min-1的升温速率进行了铁酸镁合成反应的DSC实验研究,并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和Achar-Brindley-Sharp-Wendworth三种方法进行了反应动力学特征参数计算.研究结果显示,铁酸镁生成机理满足随机形核与长大机理模型,反应的活化能介于626.83~652.60 kJ·mol-1之间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56.46KB 文档页数:4
利用反应动力学和扩散理论,建立钛与碳在金属铝液中反应动力学模型.提出了Ti与C在铝液中的反应机理,即:Ti原子以铝液为传质媒介,向碳颗粒表面扩散,与C逐层反应并生成TiC,TiC颗粒在铝液的对流作用下,不断地向铝液中分散.讨论了铝液的温度、各元素的浓度以及生成TiC的体积分数对其反应速度的影响规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37MB 文档页数:266
第10章数学问题的非传统解法 一、集合论、模糊集与模糊推理 二、粗糙集理论与应用 三、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数据拟合中的应用 四、进化算法及其在最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五、小波变换及其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六、分数阶微积分学问题求解及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70.39KB 文档页数:5
研究了不同应力比的二线热应力疲劳试验并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热疲劳裂纹的形态决定于两个主应力的比和两个主塑性应变的比;直线型裂纹的方向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两个主应力的值和两个主塑性应变值相近时出现网状龟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4MB 文档页数:6
以应用广泛的弹簧钢(60Si2Mn)为研究对象,利用Gleeble-1500试验机进行了单向压缩实验,对其在半固态下压缩变形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及组织演变规律进行了观察及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液-固两相区间半固态坯料的流变应力很低,只有10MPa左右;流变应力随变形量的增加而出现应变软化现象,变形速率对其影响比较复杂.在压缩变形过程中,半固态坯料固-液两相参与塑性变形的方式是不同的,其组织形貌与变形温度、变形量和变形速率都有直接的关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28.28KB 文档页数:6
采用恒应变速率凸轮塑性计,对生产现场所采集的9个碳钢的实体样本进行压缩试验,测定了热轧条件下的流动应力。选用了7种不同结构型式的流动应力数学模型,对试验数据做了回归分析,得到了较全面反映碳钢中主要化学元素和诸变形条件对流动应力影响的数学模型,此模型的结构优于现有模型,已用于生产的在线控制,效果良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53.75KB 文档页数:6
通过在模拟高炉温度和煤气成分变化的条下,对我国重点钢铁厂铁矿石还原及焦炭气化的藕合反应研究,阐明了焦炭气化与铁矿石还原与反应历程有关。分析预测高炉冶炼效果除考虑恒定温度和恒定煤气成分下焦炭与铁矿石冶金性能外,还应考虑焦炭与铁矿石藕合反应过程CO过剩量。研究表明宝钢、首钢、本钢、鞍钢CO过剩系数ηC较小,煤气利用好;包钢、重钢和梅山冶金公司ηCO较大,煤气利用较差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3KB 文档页数:15
S2反应理想的过渡态,具有五配位中心碳原子上 的三角双锥几何形状,空间因素对反应有显著影响: 显然,反应中心碳原子上烷基数目越多,烷基体 积越大,过渡态的中心碳原子周围的拥挤程度就越严 重,必然会显著地降低反应速率。对于S2历程的反应 ,a或B碳上有分支、空间位阻愈大,都使反应速率 减慢
首页上页838485868788899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699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