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9305)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69MB 文档页数:16
本章 5.1 节为概述。5.2 节介绍 Lyapunov 意义下的稳定性定义。5.3 节给出Lyapunov 稳定性定理,并将其应用于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5.4 节讨论线性定常系统的 Lyapunov 稳定性分析。5.5 节给出模型参考控制系统,首先用公式表示 Lyapunov 稳定性条件,然后在这些条件的限制下设计系统。5.6 节讨论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系统,将采用 Lyapunov 稳定性方程导出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的条件。5.7 节给出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问题的 MATLAB 解法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0KB 文档页数:1
环工2001化仪习题 1试分别说明什么是控制对象、被控变量、操纵变量、过渡时间、滞后时间? 2自动控制系统衰减振荡过渡过程的品质指标有哪些?影响这些品质指标的因素是什么?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0KB 文档页数:17
第二章调节对象的特性 2.1化工对象的特点及其描述方法 一、调节效果取决于调节对象(内因)和调节系统(外因)两个方面。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是最终效果的决定因素。 二、设计调节系统的前提是:正确掌握工艺系统调节作用(输入)与调节结果(输出)之间的关系——对象的特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33MB 文档页数:37
• 物理系统的常微分方程描述 • 物理系统的线性近似 • Laplace变换和Laplace反变换 • 传递函数 • 系统的框图模型描述与信号流图模型描述 • Matlab系统仿真 • 实例分析和设计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5.5KB 文档页数:33
• 内模控制的基本思想 • 内模控制的基本结构 • 内模控制基本原理 • 内模控制的性质 • 内模控制器的设计 • 内模控制与预测控制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8MB 文档页数:64
7.1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口 7.2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7.3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口 7.4直流电动机的基本运行过程口 7.5直流电动机的使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95MB 文档页数:434
《理论力学》 《理论力学 A》 《工程流体力学》 《流体力学》 实验 《工程力学》 《海洋能源开发利用》 《3D 打印技术与创新创业》 《海洋与装备材料》 《机床拆装实训》实践 《材料力学 A》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 机械三维设计综合应用实践 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零件及装配体测绘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 《机械原理》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计算方法》 《加工制造课程设计》实习 《模具设计》 《嵌入式系统》 《热工基础》 《先进制造技术》 《专业能力综合实践》实习 实习(实践) 《现代工程图学》 《工程图学(一)》 《工程图学(二)》 《机械制造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 《传感器与现代检测技术》 《液压与气动技术》 《制造装备及自动化》 《机器人原理及应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0KB 文档页数:1
德州电气公司生产大众化数字式手表,结果到了几乎谁都买得起的地步。 该公司虽然控制了市场,但获得的利润很少,其生产的手表常常成为廉价赠送 品。斯沃奇公司采取差别化战略,通过开发高档产品,增加特殊功能,提供快 捷发货和很完善的售后服务,其生产的数字式手表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先是生 产一种价格不贵,并配有七条可互换各种颜色的表带的手表,每天更换一条不 同的表带,宣传一周之内,你可以天天佩戴不同款式的手表!的每日一表”的 新消费概念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8MB 文档页数:11
多轴联动下的串联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在空间轨迹运动时,在时间上保证各关节轴单独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而由于机械电气的迟滞效应,并不能完全保证理想的轮廓轨迹,这说明各个伺服轴的运动在几何空间中的同步非常重要。针对运动指令与实际位置之间的迟滞所带来的机器人末端轮廓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结合工业机器人现有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以及传统的PID控制理论,研究了六关节机器人位置域控制算法。将机器人空间轮廓轨迹的控制,通过采用主?从运动关系实时建立的方法,将时域中的各个伺服关节的同步控制方法,变换到位置域的各个伺服关节的主?从跟随的控制方法,在实现位置域的同步控制的同时,引入基于位置域的PD控制,减少了主?从跟随控制的跟随误差,从而整体提高机器人末端的轮廓运动精度。该方法在Linux CNC(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数控系统上,以某公司HSR-JR605机器人为对象进行了实验,证明采用位置域控制方法对六关节机器人空间运动轨迹精度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37.82KB 文档页数:113
本章主要内容: 4.1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 4.2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观性 4.3 线性时变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4.4 离散时间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4.5 能控性与能观性的对偶关系 4.6 能控标准型和能观标准型 4.7 线性系统的结构分解 本章小结: •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的概念和判据 •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观性的概念和判据 • 线性时变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的概念和特点 • 离散时间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的特点和判据 • 系统的线性非奇异(等价)变换是一种基本的重要方法,在控制理论中有重要作用。 • 对偶系统和对偶原理有着多方面的重要应用 • 能控标准型和能观标准型的形式和变换方法 • 线性系统的结构分解的意义和分解方法
首页上页92492592692792892993093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930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