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25)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8MB 文档页数:41
第一节 热力学基本概论 第二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三节 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 第四节 焓(Enthalpy) 第五节 热容(Heat capacity) 第六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第七节 实际气体 第九节 赫斯定律(Hess’s Law) 第十节 几种热效应 第十一节 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 第十二节 绝热反应——非等温反应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53KB 文档页数:21
由上一章我们知弯曲变形的内力为Q和M。因内 力是截面上分布内力的合力。而截面上一般存在两 种分布内力的集度—剪应力τ(面内应力)和正应 力σ(法向应力)。由理力知识我们知: dF=odA.n1,故正应力的合力不可能产生Q向 分量。(即o不能在面内合成)。同理,因为τ在截 面内恒通过截面形心(面内水平轴)。故不能产生 绕此面内水平轴的合力矩M。因此,odA→M;tdA→ 若梁在某段内各横截面上的剪力为零,弯矩为 常量,则该段梁的弯曲就称为纯弯曲(Pure Bending) 平面纯弯曲是弯曲理论中最基本的情况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1MB 文档页数:13
采用弹性力学有限单元分析和光弹实验方法以解决高精度传感器结构设计问题是当前研究传感器结构的一个新尝试。本文介绍了用有限元及光弹对剪幅武传感器变形状态、应力状态进行了分析,由计算和试验的结果,提出此类传感器结构设计中关于:a)轮幅上的剪应力分布;b)轮幅上等剪应力区和等倾线分布;c)影响剪应力分布的结构因素等的分析和试验结果。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1.沿轮幅轴线最大剪应力分布是不均匀的;2.在轮幅上存在一最大剪应力的等剪应力区;3.最大剪应力所在部位其主应力倾角不一定是45°。为了满足传感器精度的要求,通过实验可以指示合理的结构形式,电阻应变片应粘贴的部位与尺寸范围,以及对于一个给定的传感器应变片的最大允许尺寸等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9KB 文档页数:6
1.1000k,101.325kpa时反应2SO3(g)=2O2(g)+o2(g)的Kc=3.54molm-3 (1)求此反应的Kp和Kx (2)求反应SO3(g)=SO2(g)+1/2O2(g)的Kp和Kx 2.已知457K,总压为101.325kPa时,NO2有5%按下式分解求此反应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59KB 文档页数:56
第一节绪论 一、氧化还原滴定法: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二、实质:电子的转移 三、特点: 1、机理复杂、多步反应 2、有的程度虽高但速度缓慢 3、有的伴有副反应而无明确计量关系 四、分类: 碘量法、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亚硝酸钠法、溴量法、铈量法 五、应用:广泛,直接或间接测定无机物、有机物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89KB 文档页数:83
一、化学反应等温式—反应方向的判定 二、平衡常数反应平衡条件 三、平衡常数的计算与测定 四、平衡常数的应用 五、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 六、同时平衡 七、反应的耦合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0.5KB 文档页数:2
一、填空和选择题 1.在齿轮传动的设计和计算中,对于下列参数和尺寸应标准化的 有有 ;应圆整的有 ;没有标准的化也不应圆整的 (1)斜齿圆柱齿轮的法面模数mn;(2)斜齿圆柱齿轮的端面模数mt (3)分度圆直径d;(4)齿顶圆直径(5)齿轮宽度B; (6)分度圆压力角a;(7)斜齿轮螺旋角β;(8)变为系数x; (9)中心距a;(10)齿厚s 2.材料为20Cr的齿轮要达到硬齿面,适宜的热处理方法是 (1)整体淬火;(2)渗碳淬火;(3)调质;(4)表面淬火 3.将材料为45钢的齿轮毛坯加工成为6级精度硬齿面直齿圆柱外齿轮,该齿 轮制造工艺顺序应是 为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1MB 文档页数:7
在高应变速率下,钛-钢复合板不同材料以不同的变形机制协调变形,结合界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研究了高应变速率下钛-钢复合板的界面组织特征和变形机制.结果表明:在钢侧,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小角度(3°~10°)晶界含量增多,织构组分{112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35.5KB 文档页数:46
本章主要介绍货币资金及 应收项目的核算,包括现 金、银行存款及外币业务 、应收账款的核算,坏账 、应收票据等业务的计价 、核算与处理等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5KB 文档页数:2
绪论 一、选择题 1.下列第(1)项的零件为标准件。 (1)减速器中的滚动轴承(2)电动机轴(3)发动机气门弹簧(4)曲轴轴瓦 2.下列第(2)项的设备是机构,而不是机器。 (1)龙门床(2)机械手表(3)拖拉机(4)压缩机 3.下列四种叙述中(4)是正确的。 (1)变应力只能由变载荷产生(2)静载荷不能产生变应力 (3)变应力是由静载荷产生(4)变应力是由变载荷产生,也可能由静载荷产生
首页上页929394959697989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2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