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733)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3KB 文档页数:4
一、 一块边长为 97.6mm 的方孔口径的光 栅,其每个透光狭缝宽度 a=0.244 ,光栅周期 d=0.976 。光栅放在一焦距 =97.6cm 的会聚 透镜的前面,透镜口径比光栅口径大。用波 长 =0.488 的单色平行光束垂直照射该光 栅,光束充满该光栅口径。试解下列问题: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5MB 文档页数:114
将光量转换为电量的器件称为光电传感器或光 电元件。光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把 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光信号的变化,然后通过 光电转换元件变换成电信号。光电传感器的工 作基础是光电效应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68MB 文档页数:29
1.平面透射光栅光强公式 2.多缝衍射光栅光强分布 3.光栅的三个参量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1.5KB 文档页数:3
一、旋光现象 1、旋光现象偏振光通过某些物质后,其振动面将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线转过一定的角度 2、旋光物质能产生旋光现象的物质.(如石英晶体、糖溶液、酒石酸溶液等)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5.5KB 文档页数:1
1关键器件 以光网络构建高速、大容量的信息网络系统需要重点解决高速光传输、复用与解复用技术等问题。 (1)光纤传输 通常单模光纤(SMF)色散很大,对抑制四波混频(FWM)引起的干扰有一定作用,但需要很多的色散来补偿光纤(DCF)实践表明 SMF(G.652)和DSF(G.653)用于DWDM系统时,其自相位调制(SPM)、交叉相位调制(XPM)的危害较小,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 过去DSF光纤的FWM干扰严重,不宜作WDM系统,然而采用拉曼放大后,其放大作用是沿光纤分布而不是集中的,因而发送的光功 率可减小,FWM干扰可降低。色散补偿是长距离大容量WDM系统必然遇到的一个问题,如果想得到一个又宽又平的波段,那么对色散 补偿器件的色散和色散斜率须有一定要求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11KB 文档页数:64
§2.1 电磁波与光辐射 §2.2 光辐射的度量 §2.3 黑体辐射 §2.4 光源 §2.5 光源调制与旋光效应调制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11MB 文档页数:90
第一篇 光学镜头加工制作实验 . 1 实验一 光学镜头综合实验. 1 实验二 透镜铣磨机使用实验. 21 实验三 圆弧球心型小口径镜片研磨机. 28 实验四 六轴弧摆抛光机. 31 第二篇 光通信无源器件制作实验 . 36 实验五 光纤端面处理耦合及熔接实验 . 36 实验六 光纤跳线制作实验. 40 实验七 熔融拉锥制作光纤耦合器实验 . 69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09MB 文档页数:87
第一篇 单片机设计与控制实验 . 1 实验一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换挡电阻测试仪常. 1 实验二 简易数字频率计. 2 实验三 移相器设计. 3 实验四 光电摄像在塞曼效应实验中的应用. 4 实验五 光电门测试在转动惯量实验中的应用. 5 实验六 牛顿环图像处理. 6 第二篇 光信息技术研究创新实验 . 7 实验七 基于光速测量的激光测距研究实验. 7 实验八 晶体电光效应. 10 实验九 声光效应研究实验 . 18 实验十 空间滤波. 32 实验十一 光学图像相减. 38 第三篇 光全息技术研究创新实验 . 43 实验十二 计算全息编码及重现研究实验. 43 实验十三 全息干涉法测量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 48 实验十四 数字全息与光学再现实验. 53 实验十五 激光线扫描测量. 71 实验十六 光栅传感三维面性测量实验. 79 实验十六(一) 三维测量系统的标定实验. 79 实验十六(二) 单视场三维测量实验. 84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93.5KB 文档页数:59
第一节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一、光的基本性质 二、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三、吸收曲线 第二节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第三节吸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 一、显色反应及其条件 二、测定波长的选择 三、吸光度范围的选择 四、参比溶液的选择 第四节分光光度计 一、基本部件及性能 二、几种常用的分光光度计 第五节可见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一、单组分的测定 二、多组分的测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83MB 文档页数:348
第一章 光的电磁理 第二章 光波的迭加与分析 第三章 光的干涉和干 第四章 光的衍射 第五章 傅里叶光学 第六章 光的偏振与晶体光学基础 第七章 光的量子性 第八章 激光
首页上页94959697989910010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73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