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08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KB 文档页数:2
1范围 本方法可用于测定饮用水、地面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中氨氮的含量。色度和浊度对 测定没有影响,水样不必进行预蒸馏。标准溶液和水样的温度应相同,含有溶解物质的总浓 度也要大致相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8.9KB 文档页数:2
水质一碱度(总碱度、重碳酸盐和碳酸盐)的测定一电位确定法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饮用水、地表水、含盐水及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碱度的测定。 脂肪酸盐、油状物质、悬浮固体或沉淀物能覆盖子玻璃电极表面致使响应迟缓。但由于 这些物质可能参与酸碱反应,因此不能用过滤的方法除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8.6KB 文档页数:2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铀矿冶炼排放废水中微量铀的测定,取水样100mL,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 为0.0013mg/L(在吸光度A=0.01时所对应的铀浓度),测定上限为1.6mg/L(取水样1mL) 按本方法萃取分离和显色测定lig铀时,硫酸根50mg;抗坏血酸160mg;钾、铝、铁 (I氯、高氯酸根、磷酸根各100mg、钙90g;镁50mg;钠40mg;镉30mg、铜(20mg 锰(I),铋、钴、镍、铅、钼(VI)、锌各10mg:汞(I)砷(V、钨(VI)、锡(I)各5mg硅酸根 4mg;()铼(VI)各2mg;锆(V锶钍、银、镧、锂、锑、硒各1mg;亚硝酸根0.7mg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2.49KB 文档页数:3
1范围 本方法测锑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5mg/L(吸光度为0.01时所对应的锑浓度),测定上限为 1.2mg/L。适合于选矿、冶金、印刷、涂料、制药等行业废水中锑的测定。 在25mL显色液中存在2000mgf;400mg13;100mgk+、na+、cl;20mgmn2+、zn2+; 10mgn4;4mgca2+;2mgn03、s420.5mgC2+、Hg2+、Pb2+、PO43、AO3不干扰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7.95KB 文档页数:3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饮用水、地面水和地下水中的镉、铜、铅、锌。适用范围为1~1000ig/L, 在300s的富集时间条件下,检测下限可达0.5ig/L Fe(I)干扰测定,加入盐酸羟胺或抗坏血酸等使其还原为Fe(以消除其干扰。氰化物亦 干扰测定,可加酸消除,加酸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因氰化物剧毒!)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8.73KB 文档页数:2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焦化、造纸、石化、化工、印染、皮毛、制革、酿造、试剂、冶金、木材 加工、日化、助剂、制药、化肥及食品加工等多种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当使用30mm光程比色皿时,不经稀释的废水,COD值测定范围为60-1000mg/L 氯离子浓度高于900mg/L干扰测定。故在消化水样前加入硫酸,使其与氯形成络合物 以消除干扰。氯离子高于900mg/L的水样,应先做定量稀释,使cr含量降至900mgL以下,再 行测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0.3KB 文档页数:3
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可过滤态钾和钠。他适用于地面水和饮用 水测定。测定范围钾为0.05~4.00mg/L;钠为0.01~2.00mg/L对于钾和钠浓度较高的样品, 应取较少的试料进行分析,或采用次灵敏线测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1.32KB 文档页数:3
水质一挥发酚的测定一蒸馏后溴化容量法 本方法可选用于含高浓度挥发酚的工业废水。 随水蒸汽蒸馏出的氧化性物质、还原性物质和可被溴化的物质干扰酚的测定。 1定义 本方法是指能随水蒸汽蒸馏出、并与演发生取代反应的挥发性酚类化合物,以苯酚计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1.94KB 文档页数:8
水质一氰化物的测定(第一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 氰化物属于剧毒物,在操作氰化物及其溶液时,要特别小心。避免沾污皮肤和眼睛。吸 取溶液一定要用安全移液管或用洗耳球吸溶液,切勿吸入口中! 除氰化物剧毒外,吡啶也具有毒性,应注意安全使用。 氰化物可能以氰氢酸、氰离子和络合氰化物的形式存在于水中,这些氰化物可作为总氰 化物和氰化物分别加以测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78KB 文档页数:1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饮用水、地下水、地表水中浓度在ug/~10ug/L的砷(包含有机砷)的 测定。 2原理概要 本方法是利用原子吸收测定砷化三氢热分解产生的砷。在本法的条件下,只有As() 被定量的转化为氢化物。为了避免误差,在测定前,其它氧化态均要转化成As()。砷与 四氢硼酸钠在盐酸介质下反应被还原为气态的砷化三氢。在193.7nm处测定吸光度
首页上页976977978979980981982983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08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