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7)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4MB 文档页数:68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阴阳五行 第三章 藏象 第四章 气血津液 第五章 经络 第六章 病因 第七章 发病 第八章 病机 第九章 防治原则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4KB 文档页数:4
内科疾病的病种多、范围广。最早对内科病证进行分类的是 《内经》,如按病机、病位分类,其中“病机十九条”便是典 型的例子。《伤寒杂病论》则按病因病机分为伤寒、杂病两大 类,一直为后世医家沿用。《诸病源候论》按病因、病位、症 状分类,把各种疾病分门别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病因 为分类依据,试图把疾病归属于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84.5KB 文档页数:38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书中精选了三百多方,这些方剂的药物配伍比较精炼,主治明确。如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白虎汤、青龙汤、麻杏石甘汤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09KB 文档页数:36
1.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是在春秋战国至东 汉末随着《黄帝内经》、《难经》、《神农 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典籍的相继问 世,全面总结了古代医学、药物学知识的基 础上确立的。其后,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实践 与检验,而得以充实提高。 中医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五运六气 藏象经络、精神气血津液、病因病机、四 诊八纲、四气五味等一系列理论与学说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82MB 文档页数:35
《五十二病方》、《治百病方》、扁鹊、华佗、淳于意、《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1MB 文档页数:46
1.了解中医的发展史 2.了解《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著作的作用 3.熟悉中医学的特点,即整体观、辨证论治、恒动观概念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82KB 文档页数:35
1在中医理论形成过程中春秋时期属: A、孕育阶段B、奠基阶段C、分化融合阶段D、临床发展阶段E、 学派涌现,理论突破阶段 2首先确立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本草纲目》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