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16667)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41MB 文档页数:376
第一章 中国窃贼传奇 德清县的石匠们 萧山事件 苏州的乞丐们 胥口镇奇事 官僚机制对妖术的处理 第二章 盛世 弘历治下的镀金时代 一个令人鼓舞的故事 长江下游社会 劳动力的解放 民众意识中的盛世 人口、物价与金钱 不平衡发展 向外部与下层的人口流动 妖术、敌意与焦虑 第三章 或现或隐的威胁 关于谋反罪的看法 对于征服年代的回顾 弘历面对谋叛 由汉化带来的腐化 八旗精英 文化的传播 江南问题 第四章 罪的界定 源于南方的罪恶 发生在山东的案例 蔡廷章初识魂魄之力 靳贯子路遇算命先生 韩沛显拜请术士为师 李绍舜沦于妖人为奴 《大清律例》中有关妖术的条款 “十恶”条款下的妖术 礼律条款下的妖术 刑律条款下的妖术 国家与超自然力量 对“叫魂”应如何处置? 第五章 妖术大恐慌的由来 躯体与灵魂 灵魂与躯体的可分离性 自愿与非自愿的灵魂丧失 头发与邪术 妖术预防法 对于僧道的怀疑 官方对于僧道的处置 僧道、乞丐与普通百姓 乞丐的社会恐怖活动 第六章 各省的清剿 弘历的行省官僚 肱股心腹 信息系统 江南的隐情 一些尴尬的发现 现场的眼线 浙江的撇清 来自山东的进一步线索 张四儒的厄运 接踵而来的危机 一个防范妖术的案件 河南的执法 阴谋的升级 救世的追求 第七章 妖首的踪迹 妖术西行 运河上的妖术 对嫌犯的围捕 两心相悦的奸情 一个冥顽不化的嫌犯 第八章 终结 民间的诬告 家内的谋反 一个顽固的债主 被告席上的叫魂犯 张四儒的坦白 剪辫首犯的故事 一个愚蠢的错误 旅途横祸 说服弘历 与官僚机器算总账 终结 第九章 政治罪与官僚君主制 官僚君主制中的常规权力和专制权力 君主对官僚的控制 效率的监督和指导 三年考绩 常规控制的制度障碍 弘历对常规控制的失望 庇护对抗纪律 揣摩上司的意图 弹劾的障碍 特殊的考评制度 来自现场的机要报告 弘历对新常规的拒绝 宫中陛见制度 上层制度:“政治任命” 礼仪行为 叫魂危机中帝王控制的运作 严饬属下 重申官场规范 强化个人关系 官僚的抵制 忙而不动:吴绍诗在江西 转移视线:对苏州教派的迫害 统一步调:觉性案件 常规化:转移到安全轨道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官僚君主制 第十章 主题和变奏 君主:真实和幻影 知识阶层和大众对妖术的看法 普通民众:权力的幻觉 官僚制度:谨慎的喝彩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05.5KB 文档页数:46
第一章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及其本质特征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 世界的本质 第一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第二节 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 第三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功能 第三章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及思维方法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学说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一、原因和结果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四、内容和形式 五、现象和本质 第四节 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归纳和演绎 二、分析和综合 三、抽象和具体 四、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第四章 认识的基础、本质和过程 第一节 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一、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决定力量 三、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四、反映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建构过程 第二节 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 一、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二、认识辨证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 四、认识论和思想路线的统一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和价值性 一、 真理的客观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三、真理和谬误的辨证关系 四、检验真理的标准 五、认识的价值性问题 第五章 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第一节 社会的实践本质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三、社会有机体的自我更新机制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生产力的构成及特点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经济结构和阶级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社会政治结构及核心 二、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三、国家的职能和形式 四、国家的类型和消亡 第四节 社会的意识结构 一、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二、社会意识的构成 三、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 四、社会意识形态的功能 第六章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历史主体的能动性 第一节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及其基本内容 第二节、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及其社会作用 第三节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与历史主体能动性的关系 四、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发挥人的能动作用 第七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发展是一个历史进步过程 第二节 人的发展是一个自由解放过程 第三节 共产主义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MB 文档页数:38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的概念 (一)左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 (二)心动周期中心房压力的变化 (三)心房和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 三、心脏泵功能的评定 (一)心脏的输出量 (二)射血分数 (三)心脏作功量 四、心脏泵功能的调节 (一)搏出量的调节 (二)心率及其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三)心脏泵功能的贮备 五、心音心音图 第二节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征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二、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一)心肌的兴奋性 (二)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三)心肌的传导性和心脏内兴奋的传导 三、自主神经对心肌生物电活动和收缩功能的影响 (一)迷走神经和乙酰胆碱的作用 (二)心交感神经和儿茶酚胺的作用 四、体表心电图 第三节 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一)血流量和血流速度 (二)血流阻力 (三)血压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一)动脉血压 (二)动脉脉搏 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一)静脉血压 (二)重力对静脉压的影响 (三)静脉血流 五、微循环 (一)微循环的组成 (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通透性 (三)毛细血管的数量和交换面积 (四)策循环的血流动力学 (五)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六、组织液的生成 (一)组织液的生成 (二)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七、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一)淋巴液的生成 (二)淋巴液的回流及影响淋巴液回流的因素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一)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 (二)心血管中枢 (三)心血管反射 (四)心血管反射的中枢整合型式 二、体液调节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三)血管升压素 (四)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五)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 (六)心钠素 (七)前列腺素 (八)阿片肽 (九)组胺 三、局部血流调节 (一)代谢性自身调节机制 (二)肌源性自身调节机制 四、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第五节 器官循环 一、冠脉循环 (一)冠脉循环的解剖特点 (二)冠脉血流的特点 (三)冠脉血流量的调节 二、肺循环 (一)肺循环的生理特点 (二)肺循环血流量的调节 三、脑循环 (一)脑循环的特点 (二)脑血流量的调节 (三)脑脊液的生成和吸收 (四)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97MB 文档页数:63
第一节 免疫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一、免疫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作用 二、影响实验动物免疫反应的因素 三、实验动物免疫反应的特点 四、近交系动物在免疫研究中的应用 五、在移植免疫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 单克隆抗体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一、单克隆抗体技术与实验动物关系 二、常用于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实验动物 三、实验动物的自发性和诱发性骨髓瘤 四、用于融合的动物骨髓细胞系 第三节 肿瘤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 一、肿瘤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的作用 二、实验动物的肿瘤学特点 三、动物肿瘤模型的选择 四、近交系小鼠和大鼠中自发性肿瘤的发病率 第四节 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 一、实验动物在放射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实验动物对辐射效应的影响 三、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四、放射生物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应用 第五节 药理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一、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研究中的选择与应用 二、传出神经药理学实验中的选择与应用 三、心血管系统药理实验中的选择与应用 四、消化系统药理实验中的选择与应用 五、呼吸系统药理实验中的选择与应用 六、泌尿系统药理实验中的选择与应用 第六节 口腔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一、常用实验动物口腔解剖生理特点 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第七节 计划生育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 一、常用实验动物的生殖功能、结构特点 第八节 微循环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 第九节 皮肤病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一、无胸腺裸鼠的选择与应用 二、犱狳的选择与应用 三、近交系小鼠和大鼠的选择与应用 四、大鼠、小鼠的选择与应用 五、猪的选择与应用 六、其它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第十节 病毒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一、病毒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二、常见病毒敏感动物的选择 三、HFRS动物模型的研究和应用 第十一节 老年病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一、老年病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二、老年病研究中实验动物的应用 第十二节 中医中药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72KB 文档页数:84
第一篇 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章 政治 第一节 政治的涵义 第二节 政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地位 第二章 政治学 第一节 政治学的涵义和内容构成 第二节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篇 政治关系 第一章 利益与政治 第一节 利益的涵义 第二节 利益关系 第三节 利益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政治权力 第一节 政治权力的涵义 第二节 政治权力类型和政治权力关系 第三节 政治权力的作用 第三章 政治权利 第一节 政治权利的涵义 第二节 政治权利的内容和作用 第三篇 政治行为 第一章 政治斗争 第一节 政治斗争的涵义 第二节 政治斗争的方式、战略和策略 第三节 政治斗争的作用 第二章 政治统治 第一节 政治统治的涵义 第二节 政治统治的基础和特征 第三节 政治统治的类型和方式 第三章 政治管理 第一节 政治管理的涵义 第二节 政治管理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政治管理的方式和作用 第四章 政治参与 第一节 政治参与的涵义 第二节 政治参与的方式和条件 第三节 政治参与的作用和发展方向 第四篇 政治体系 第一章 国家 第一节 国家的涵义 第二节 国家的形式 第三节 国家机构 第二章 政党 第一节 政党的涵义 第二节 政党制度 第三章 政治社团 第一节 政治社团的涵义 第二节 政治社团的类型 第三节 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第五篇 政治文化 第一章 政治心理 第一节 政治心理的涵义 第二节 政治心理的基础和构成要素 第三节 政治心理的类型和作用 第二章 政治思想 第一节 政治思想的涵义 第二节 政治思想的结构和类型 第三节 政治思想的发展和作用 第三章 政治社会化 第一节 政治社会化的涵义 第二节 政治社会化的媒介和影响因素 第三节 政治社会化的类型和作用 第六篇 政治发展 第一章 政治革命 第一节 政治革命的涵义 第二节 政治革命的条件和方式 第三节 政治革命的类型和作用 第二章 政治改革 第一节 政治改革的涵义 第二节 政治改革的目标和方式 第三节 政治改革的条件和作用 第三章 政治民主 第一节 政治民主的涵义 第二节 政治民主的类型 第三节 政治民主的发展途径和社会政治作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7MB 文档页数:22
第一节 概述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 (二)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三、胃肠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四、胃肠激素 (一)胃肠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及分布 (二)胃肠激素的作用 (三)脑-肠肽的概念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一、唾液分泌 (一)唾液的性质和成分 (二)唾液的作用 (三)唾液分泌的调节 二、咀嚼 三、吞咽 第三节 胃内消化 一、胃的分泌 (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二)胃液分泌的调节 (三)组胺:胃的泌酸区 二、胃的运动 (一)胃的容受性舒张 (二)胃的蠕动 (三)胃的排空及其控制 (四)呕吐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一、胰液的分泌 (一)胰液的成分和作用 (二)胰液分泌的调节 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一)胆汁的性质和成分 (二)胆汁的作用 (三)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 三、小肠液的分泌 (一)小肠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二)小肠液分泌的调节 四、小肠的运动 (一)小肠的运动形式 (二)小肠运动的调节 (三)回盲括约肌的功能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一、大肠液的分泌 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一)大肠运动的形式 (二)排便 (三)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四)食物中纤维素对肠功能的影响 第六节 吸 收 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水分的吸收 (二)无机盐的吸收 (三)糖的吸收 (四)蛋白质的吸收 (五)脂肪的吸收 (六)胆固醇的吸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86MB 文档页数:498
第一篇 公关调查 第一章 公关调查的目的与程序 1.公关调查的目的 2.公关调查的程序 第二章 公关调查的基本方法 1.公关调查方法技术体系 2.公关调查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 组织形象调查 1.开展组织形象调查的意义 2.组织形象调查的内容 3.组织形象调查的范围 4.组织形象调查的分析与测定 第四章 公众意见调查 1.开展公众意见调查的意义 2.公众意见调查要符合公众的心理特点 3.公众意见调查的范围 4.公众意见调查的途径和方法 第五章 营销市场调查 1.市场营销环境调查 2.市场营销行为调查 3.市场商情信息调查 第二篇 第六章 策划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 1.策划的科学含义 2.公关策划的基本要求 3.公关策划的价值和功能 第七章 公关策划中的谋略思想 1.谋略在公关策划中的意义 2.计谋的运筹艺术 3.正确的策略是实现目标的保证 第八章 永恒的魅力——组织形象策划 1.组织形象的设计与策划 2.组织形象设计的新发展——CI计划 第九章 攻心为上——公众心理策划 1.公众认知是心理策划的基础 2.联络公众感情是心理策划的中介条件 3.改变公众态度是心理策划的关键 4.公众的合作行为是心理策划的最终结果 第十章 “制造新闻”——新闻媒介策划 1.策划新闻事件 2.吸引舆论注目 3.扩大新闻效应 第十一章 促进销售——市场营销策划 1.发挥信息传递的促销功能 2.运用赢得顾客的促销法宝 3.开展富有创造性的销售活动 第三篇 第十二章 公关礼仪修养 1.公关礼仪的功能 2.公关人员的礼仪修养 第十三章 组织公关礼仪 1.交往礼仪 2.公务礼仪 3.商务礼仪 4.庆典礼仪 第十四章 公关人员礼仪 1.迎送礼仪 2.交际礼仪 3.馈赠礼仪 4.服饰、仪容礼仪 5.形体礼仪 第十五章 公关文书礼仪 1.公关信函 2.公关专用文 3.公关公文 第十六章 公关外事礼仪 1.外事迎送 2.外事会见和会谈 3.西餐宴饮 4.外宾参观游览 5.国外忌讳种种 第四篇 第十七章 公关人员的基本技巧 第十八章 公关人员的谈判技巧 第十九章 赞助活动中的公关技巧 第二十章 招聘活动中的公关技巧 1.广告招聘中的公关技巧 2.面试招聘中的公关技巧 第二十一章 形象塑造中的公关技巧 第二十二章 领导管理中的公共技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83.5KB 文档页数:383
一、对“西方法律思想史”的解释 二、西方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三、对西方法律思想史课程的定位 四、学习西方法律思想史的意义 五、西方法律思想史教科书的写法 六、解读西方法律思想著作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发展阶段的基本划分 二、西方法律思想的主要特点 三、西方法律思想史的学习方法 四、西方法律思想史的研究方法 •一、苏格拉底的生平 •二、苏格拉底之死 •三、苏格拉底处死的过程 •四、苏格拉底之死留下的法律问题 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 •一、亚里斯多德的生平 •二、国家论 •三、法律论 •四、法治论 •五、正义论 西塞罗的法律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二、国家的定义、起源、目的 •三、政体理论 •四、理想政体的机构设置 •五、自然法理论 •六、实在法理论 奥古斯丁的法律思想 •一、奥古斯丁的生平与著作 •二、原罪与救赎 •三、国家观: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 •四、法律观:神法与人法 •五、关于审判制度 •六、对奥古斯丁的评价 古典自然法学派概述 •一、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产生和发展 •二、古典自然法学派的研究方法 •三、特点和基本理论 霍布斯的法律思想 • 一、生平与著作 •二、自然法思想 •三、社会契约论 •四、实在法思想 洛克的法律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二、自然法论 •三、主权在民论 •四、法治论 •五、洛克法律思想的意义 孟德斯鸠的法律思想 • 一、生平与著作 • 二、孟德斯鸠的研究方法 • 三、法的概念和分类 • 四、自由与法律 • 五、立法思想 卢梭的法律思想 • 一、生平与著作 • 二、社会契约与法律的起源 • 三、人民主权与法律的本质 • 四、自由、平等与法律 • 五、立法思想 康德的法律思想 •一、生平与著作 •二、法律的定义及一般原理 •三、实在法的理论体系 •四、康德法律思想的评价 历史法学 •一、简介 •二、萨维尼的历史法学 •三、梅因的历史法学 边沁的法律思想 • 一、生平与著作 • 二、法律思想的哲学基础 • 三、以推进法律改革为基调的法律观 约翰·密尔的法律思想 • 一、生平与著作 • 二、功利主义哲学观与个人主义方法论 • 三、法律观 • 四、论自由 • 五、密尔法律思想的简要评价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07KB 文档页数:93
银行法部分 一、存单纠纷案件 案例 1:如何确定银行应否承担民事责任 案例 2:以存单为表现形式的借贷纠纷 案例 3:存单纠纷案件中银行的举证责任 案例 4:借新还旧法律效力问题 案例 5:冒用他人银行卡行为的定罪分析 案例 6:信用卡恶意透支行为的法律界定 案例 7:信用卡挂失后的风险责任承担 二、贷款担保纠纷案件 案例 1:保证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案例 2:保证人的资格和条件 案例 3:保证期间及其效力 案例 4: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 案例 5:保证人抗辩权的行使 案例 6:物保与人保并存时保证人的法律责任 案例 7: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性 案例 8:不动产抵押登记的效力 案例 9:动产抵押法律问题 案例 10:最高额抵押的法律问题 案例 11:股票质押贷款的法律问题 案例 12:有限责任公司股份质押的法律问题 票据法部分 案例 1:票据权利的善意取得 案例 2:票据交付的法律意义 案例 3:伪造票据的责任承担问题 案例 4:票据变造中当事人的权利与责任 案例 5:票据法上代理制度的适用 案例 6:我国票据法对票据关系中“对价”的特殊规定 案例 7:支票付款中付款银行的法律责任 案例 8:票据被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后持票人的权利 案例 9:票据责任与民事责任的区分 证券法部分 案例 1:证券发行中虚假信息披露的责任承担 案例 2:内幕交易行为的认定及责任承担 案例 3:证券市场操纵行为的认定及责任承担 案例 4:证券商欺诈客户的行为及其责任承担 案例 5: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操纵证券交易价格行为的性质界定 保险法部分 案例 1:保险合同中的最大诚信原则 案例 2:保险合同的订立 案例 3:保险合同解释原则的理解与适用 案例 4:保险合同的无效 案例 5:财产保险中的保险利益确认 案例 6:财产保险中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 案例 7:财产保险中的保险赔偿 案例 8:人身保险中保险利益的确认 案例 9:人身保险中的如实告知义务 案例 10:被保险人自杀时保险金的给付问题 案例 11: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同时死亡时保险金的给付 案例 12:保险近因原则在寿险理赔中的运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4MB 文档页数:59
实验一 有机试验仪器的认领及实验室基本常识 实验二 简单玻璃工操作及熔点的测定 实验三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分离——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实验四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分馏 实验五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水蒸气蒸馏 实验六 减压蒸馏 实验七 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分离——萃取 实验八 固体有机化合物的提纯——升华 实验九 有机元素定性分析 实验十 甲烷制备与烷烃的性质 实验十一 乙烯的制备和烯烃的性质 实验十二 乙炔的制备及炔烃的性质 实验十三 环己烯的合成及鉴定 实验十四 溴乙烷的合成及沸点的测定 实验十五 1-溴丁烷的制备 实验十六 2-甲基-2-氯丙烷的制备 实验十七 乙醚的合成及测定 实验十八 正丁醚的制备 实验十九 无水乙醇的制备 实验二十 苯乙酮的制备(综合设计) 实验二十一 苄叉酮和二苄叉丙酮的制备 实验二十二 环已酮的制备 实验二十三 苯甲酸的制备 实验二十四 肉桂酸的制备 实验二十五 己二酸的制备 实验二十六 乙酰苯胺的制备及熔点的测定实验 实验二十七 乙酸乙酯的制备及沸点的测定 实验二十八 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二十九 已内酰胺的制备 实验三十 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 实验三十一 阿司匹林的制备(乙酰水杨酸) 实验三十二咖啡因的提取 实验三十三 甲基橙的制备 实验三十四 卤代烃、醇、酚、醛、酮性质实验和鉴定 实验三十五 旋光度的测定 实验三十六 透明皂的制备 实验三十七 柱层 析、薄 层 层 析 实验三十八 液态有机化合物折光率的测定
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1666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