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3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82.65KB 文档页数: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一系列黄药捕收剂的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利用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量、自然布局分析电荷、电负性和绝对硬度等参数判断黄药捕收剂的浮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黄药阴离子是浮选溶液中的活性成分,键合原子为C—S单键中的S原子.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量可较好地解释直链黄药(C1-C6)的浮选性能随碳链增长而增强的现象.在黄药同分异构体中,与极性基相连的碳原子上支链越多,烷基给电子诱导效应越强,该异构体的捕收活性越强.黄药同分异构体(C3-C5)的捕收活性顺序为:叔烃基黄药〉仲烃基黄药〉异烃基黄药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89.85KB 文档页数:5
针对紫金山铜矿堆浸过程中,在辉铜矿和铜蓝等有用矿物浸出的同时,有黄铁矿被大量浸出,造成浸出液中Fe3+浓度过高的现状,研究了细菌浸出黄铁矿的氧化行为和机理,重点考察了Fe3+的化学氧化以及细菌浸出黄铁矿过程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有菌条件下,pH值为1.6时,混合矿浸出初期,黄铁矿的浸出率仅为5%~8%;随着浸出时间的增加,氧化还原电位升高,浸出15d后,氧化还原电位上升到500mV以上时,黄铁矿的浸出率可达25%.说明氧化还原电位是细菌浸出黄铁矿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机理研究表明,细菌浸出黄铁矿是以间接反应为主,细菌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对黄铁矿的浸出具有协同作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25MB 文档页数:10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在灌溉作用下,逐渐达到饱和状态,饱和中,陡坡类黄土坡体自重增加引起下滑力增加. 该过程持续进行后,坡体内部同时发生渗流和剪切过程,导致坡体的变形不断增大,直至破坏后形成滑坡. 本文选取黑方台4.29滑坡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滑坡后壁原状黄土试样,基于三轴试验设置10组共60个原状样对饱和黄土的渗透剪切行为进行模拟. 试验中设置了0.5、0.1和0.05 mm·min-1三个不同的加载速率对黄土试样进行剪切,为比较分析,对0.1 mm·min-1剪切速率试样设置了0、1、2和5 m几个不同水头进行了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饱和黄土在渗流与剪切耦合作用下,表现出应变硬化特征,渗透作用明显降低了黄土的强度,尤其是黄土黏聚力降低,其降幅达5.24%~63.35%. 对已有强度指标拟合后获得黄土在渗透剪切工况下的强度修正公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9.69KB 文档页数:6
通过浮选实验研究了两种不同结构的有机抑制剂古尔胶和鞣酸以及这两种药剂与乙基黄药不同添加顺序对方铅矿、黄铜矿及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当先加入古尔胶时,古尔胶对三种硫化矿抑制作用较强;而古尔胶后于乙基黄药加入时,古尔胶对三种硫化矿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鞣酸与乙基黄药不同的添加顺序不影响鞣酸对黄铁矿和方铅矿的抑制作用.紫外光谱研究表明,古尔胶对乙基黄药在三种硫化矿表面吸附没有影响,而鞣酸能够阻碍乙基黄药在硫化矿表面吸附.红外光谱研究表明,鞣酸通过化学作用吸附在方铅矿表面,因此能够抑制吸附了乙基黄药的硫化矿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89.67KB 文档页数:6
为探明石英在微生物浸出铜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选择粒度<43μm的石英,与黄铜矿和黄铁矿形成矿浆浸出体系,考察了石英质量浓度对黄铜矿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石英,其粒度越细越能促进黄铜矿的浸出.当石英质量浓度为50g·L-1、粒度<43μm时,黄铜矿的浸出率最高可达54.09%,比不添加石英的浸出率提高了近20%;通过对微生物浸出过程的氧化还原电位、pH值、Fe2+、Fe3+变化分析,以及浸渣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发现,石英促进黄铜矿浸出主要表现在能缩短微生物浸出的延迟时间,它对浸出过程新生成的沉淀具有吸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沉淀对黄铜矿浸出的阻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8.09MB 文档页数:993
【百部】 【白果】 【白及】 【白芍】 【白头翁】 【白鲜皮】 【白芷】 【板蓝根】 【斑蝥】 【半夏】 【鳖甲】 【槟榔】 【薄荷】 【柴胡】 【蟾酥】 【蝉蜕】 【陈皮】 【沉香】 【川贝母】 【川乌】 【川芎】 【大黄】 【当归】 【党参】 【丹参】 【大青叶】 【颠茄草】 【地黄】 【冬虫夏草】 【杜仲】 【阿胶】 【防风】 【粉防己】 【番泻叶】 【茯苓】 【附子】 【甘草】 【干姜】 【蛤蚧】 【枸杞子】 【钩藤】 【广藿香】 【关木通】 【龟甲】 【桂枝】 【合欢皮】 【何首乌】 【红花】 【厚朴】 【黄柏】 【黄精】 【黄连】 【黄芪】 【黄芩】 【滑石】 【槲寄生】 【僵蚕】 【姜黄】 【降香】 【桔梗】 【芥子】 【金钱白花蛇】 【金银花】 【鸡血藤】 【决明子】 【菊花】 【苦楝皮】 【苦参】 【苦杏仁】 【连翘】 【灵芝】 【硫黄】 【龙胆】 【龙骨】 【鹿茸】 【麻黄】 【麦冬】 【芒硝】 【马钱子】 【明党参】 【牡丹皮】 【木香】 【南沙参】 【牛黄】 【牛膝】 【平贝母】 【蒲公英】 【前胡】 【秦皮】 【全蝎】 【忍冬藤】 【人参】 【人参叶】 【肉苁蓉】 【肉桂】 【桑白皮】 【桑寄生】 【桑椹】 【桑叶】 【三七】 【山药】 【山楂】 【砂仁】 【麝香】 【石膏】 【石斛】 【熟地黄】 【水蛭】 【松花粉】 【酸枣仁】 【太子参】 【天冬】 【天麻】 【天南星】 【土鳖虫】 【蜈蚣】 【五加皮】 【五味子】 【小茴香】 【西红花】 【信石】 【辛夷】 【熊胆】 【雄黄】 【细辛】 【血竭】 【洋地黄叶】 【洋金花】 【延胡索】 【野菊花】 【伊贝母】 【益母草】 【茵陈】 【银杏叶】 【淫羊藿】 【远志】 【玉竹】 【泽泻】 【浙贝母】 【赭石】 【知母】 【枳实】 【栀子】 【朱砂】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5.51KB 文档页数:2
黄瓜疫病 Cucumber Phytophthora blight 黄瓜疫病常造成黄瓜大面积死亡,对黄瓜生产威胁很大。全国黄瓜产区都有发生,北方 以秋黄瓜发病较重。此病除危害黄瓜外,还能侵染葫芦、冬瓜、西瓜、南瓜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30.47KB 文档页数:10
浅层黄土滑坡是黄土高原广泛分布和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管二维确定性模型已被广泛用于浅层滑坡稳定性预测,但不能充分考虑岩土性质、地层结构、地下水等条件的三维空间变化,这可能与实际的斜坡稳定性不相符.因此,利用能考虑复杂斜坡环境的三维确定性模型评价滑坡稳定性,对获取更真实的评价结果以及指导滑坡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Scoops3D三维确定性模型评价了在浅层黄土滑坡稳定性预测中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首先,模型计算参数敏感性的分析发现黏聚力、滑动视倾角和栅格单元重量对安全系数准确度影响较大,并用于指导获取详细的关键参数.然后,选取不同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利用Scoops3D模型对典型黄土沟壑中的浅层黄土滑坡稳定性进行预测,并通过详细的点状和面状滑坡分布图与预测结果的对比发现,该模型对黄土沟壑区的浅层滑坡稳定性预测准确度较高,且点状滑坡分布图可能更适合模型适应性的检验.最后,混淆矩阵法和成功率曲线法对不同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预测结果可靠性的检验显示,该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黄土浅层滑坡的稳定性,且在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下可以获得可靠的预测精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93MB 文档页数:10
应用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水淬和空冷低钛高炉渣的矿相组成、显微结构、TiO2分布规律及其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淬渣和空冷渣中主要矿物组成均为玻璃质、钙钛矿、钙铝黄长石和镁硅钙石,但是两种炉渣中各矿物组分含量相差较大,空冷渣中钙铝黄长石和钙钛矿的平均体积分数分别为62.5%和12.5%,是水淬渣中钙铝黄长石和钙钛矿的2.27倍和1.92倍,而玻璃质的平均体积分数不足水淬渣的1/3.水淬渣和空冷渣中矿相显微结构差异较大,空冷渣中钙铝黄长石为钉齿状,而水淬渣中钙铝黄长石为呈羽毛状和针状,且结晶粒度较小,钙钛矿在水淬渣和空冷渣中分别呈星点状和树枝状分布,两种炉渣中镁硅钙石都为纺锤体形;水淬渣中TiO2主要分布在钙钛矿、玻璃质和钙铝黄长石中,而空冷渣中TiO2主要分布在钙钛矿和钙铝黄长石中,并且空冷渣中钙钛矿TiO2的分布率比水淬渣高8.41%,空冷方式更有利于将TiO2聚集在钙钛矿中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12.69KB 文档页数:8
针对镍黄铁矿和蛇纹石浮选难分离,提出采用磁罩盖法进行磁分离.结果表明,控制一定的矿浆物化条件,随着磁种磁铁矿的添加,镍黄铁矿的磁选回收率随之升高,而蛇纹石的回收率基本保持很低,可实现两者的良好分离.人工混合矿分离结果表明,磁种质量分数为5%时,获得的精矿Ni品位为19.89%,回收率为92.46%,MgO质量分数为4.72%;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磁铁矿在镍黄铁矿表面产生了罩盖,在蛇纹石表面未产生明显的罩盖;Zeta电位测试和DLVO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添加六偏磷酸钠后,蛇纹石表面电性由正变负,而对镍黄铁矿和磁铁矿表面电性未产生显著影响,从而使磁铁矿与蛇纹石间的相互作用变为排斥,而与镍黄铁矿之间仍为吸引,因而磁铁矿选择性罩盖在镍黄铁矿表面,增强其磁性,实现与蛇纹石的磁分离
首页上页456789101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3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