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电子版内容如与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文本有出 入,以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文本为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194-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Manual methods for ambient air quality monitoring (发布稿) 2005—11-09发布 2006—01-01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本电子版内容如与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文本有出 入,以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文本为准。 HJ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194-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Manual methods for ambient air quality monitoring (发布稿) 2005—11-09 发布 2006—01-01 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发布
HJ/T194-200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引用标准 3术语 4采样 4.124小时连续采样 4.2间断采样 4.3无动力采样 44采样系统气体状态参数观测 6899 45采样点气象参数观测 46采样记录及要求 .10 4.7采样体积计算 5监测分析方法 6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6.1监测人员要求 6.2监测仪器管理与定期检查 6.3监测分析方法选用和适用性检验 l1111 6.4采样质量保证 附录A气体采样器采样流量校准 附录B吸收瓶阻力测定 17 附录C吸收瓶吸收效率测试
HJ/T194 -2005 目 次 前 言..............................................................1 1 范围.............................................................1 2 引用标准.........................................................1 3 术语.............................................................1 4 采样.............................................................1 4.1 24 小时连续采样..............................................1 4.2 间断采样 ...................................................6 4.3 无动力采样 .................................................8 4.4 采样系统气体状态参数观测 ...................................9 4.5 采样点气象参数观测 .........................................9 4.6 采样记录及要求 ............................................10 4.7 采样体积计算 ..............................................10 5 监测分析方法....................................................11 6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11 6.1 监测人员要求 ...............................................11 6.2 监测仪器管理与定期检查 .....................................11 6.3 监测分析方法选用和适用性检验 ...............................11 6.4 采样质量保证 ...............................................11 附录 A 气体采样器采样流量校准 .....................................14 附录 B 吸收瓶阻力测定 .............................................17 附录 C 吸收瓶吸收效率测试 .........................................18 1
HJ/T194-2005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完善监测制度,提髙环境管理水平, 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的采样频率、监测项目、采用仪器与相 应的监测分析方法、监测数据的整理、监测过程中的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监 测数据处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湖南省环境 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5年11月9日批准。 本标准自2006年1月1日起实施,自实施之日起代替《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大气和废气部分》中的有关内容 本标准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解释
HJ/T194 -2005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完善监测制度,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的采样频率、监测项目、采用仪器与相 应的监测分析方法、监测数据的整理、监测过程中的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监 测数据处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湖南省环境 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5 年 11 月 9 日批准。 本标准自 2006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自实施之日起代替《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大气和废气部分》中的有关内容。 本标准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解释。 1
HJ/T194-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各级环境监测 站及其他环境监测机构采用手工方法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的活动。 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和规范所含条文,在本规范中被引用即构成本规范的条文,与 本规范同效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术语 3.1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 manual methods for air quality monitoring 在监测点位用采样装置采集一定时段的环境空气样品,将采集的样品在实验 室用分析仪器分析、处理的过程 3.224小时连续采样24 h continuous sampling 指24小时连续采集一个环境空气样品,监测污染物日平均浓度的采样方式。 3.3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 automated methods for air quality monitoring 在监测点位采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连续的样品采集、处 理、分析的过程 4采样 4.124小时连续采样 本规范规定的24小时连续采样适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 吸入颗粒物(PM1o)、总悬浮颗粒物(TSP)、苯并[a]芘、氟化物、铅的采样, 41.1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根据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 定,确定相应污染物采样频次及采样时间。 4.1.2气态污染物监测 4.1.2.1采样亭 采样亭是安放采样系统各组件、便于采样的固定场所。采样亭面积及其空间 大小应视合理安放采样装置、便于采样操作而定。一般面积应不小于5m,采样 亭墙体应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防火性能,室内温度应维持在25℃±5℃
HJ/T194 -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各级环境监测 站及其他环境监测机构采用手工方法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监测的活动。 2 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和规范所含条文,在本规范中被引用即构成本规范的条文,与 本规范同效。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术语 3.1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 manual methods for air quality monitoring 在监测点位用采样装置采集一定时段的环境空气样品,将采集的样品在实验 室用分析仪器分析、处理的过程。 3.2 24 小时连续采样 24h continuous sampling 指 24 小时连续采集一个环境空气样品,监测污染物日平均浓度的采样方式。 3.3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 automated methods for air quality monitoring 在监测点位采用连续自动监测仪器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连续的样品采集、处 理、分析的过程。 4 采样 4.1 24 小时连续采样 本规范规定的 24 小时连续采样适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 吸入颗粒物(PM10)、总悬浮颗粒物(TSP)、苯并[a]芘、氟化物、铅的采样。 4.1.1 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根据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 定,确定相应污染物采样频次及采样时间。 4.1.2 气态污染物监测 4.1.2.1 采样亭 采样亭是安放采样系统各组件、便于采样的固定场所。采样亭面积及其空间 大小应视合理安放采样装置、便于采样操作而定。一般面积应不小于 5m2 ,采样 亭墙体应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防火性能,室内温度应维持在 25℃±5℃。 1
HJ/T194-2005 4.1.2.2采样系统 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由采样头、采样总管、采样支管、引风机、气体样品吸 收装置及采样器等组成,如图4-1所示。 2 14 9 6 图4-1连续采样系统装置示意图 图中:1-.样头2-采样总管3-采样亭屋顶4-.样支管5-引风机;6-二氧化氮吸收瓶:7-二氧化 硫吸收瓶;8-温度计9-恒温装置;10-滤水井;11-干燥器;12-转子流量计;13-限流孔;14三通 阀;15-真空表;16-抽气泵 采样系统各部分技术要求 1)采样头:采样头为一个能防雨、雪、防尘及其它异物(如昆虫)的防护 罩,其材料可用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采样头、进气口距采样亭顶盖上部的距离 应为1m~2m 2)采样总管:通过采样总管将环境空气垂直引入采样亭内,采样总管内径 为30mm~150mm,内壁应光滑。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 间的长度不得超过3m,其材料可用不锈钢、玻璃或聚四氟乙烯等。为防止气样 中的湿气在采样总管中产生凝结,可对采样总管采取加热保温措施,加热温度应在 环境空气露点以上,一般在40℃左右。在采样总管上,SO2进气口应先于NO2 进气口。 3)采样支管:通过采样支管将采样总管中气样引入气样吸收装置。采样支 管内径一般为4mm~8mm,内壁应光滑,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
HJ/T194 -2005 4.1.2.2 采样系统 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由采样头、采样总管、采样支管、引风机、气体样品吸 收装置及采样器等组成,如图 4-1 所示。 6 7 1 2 5 3 ⊕ ⊕ 10 11 10 11 15 16 14 12 12 13 13 8 4 4 9 图 4-1 连续采样系统装置示意图 图中:1-采样头;2-采样总管;3-采样亭屋顶;4-采样支管;5-引风机; 6-二氧化氮吸收瓶;7-二氧化 硫吸收瓶;8-温度计;9-恒温装置;10-滤水井;11-干燥器;12-转子流量计;13-限流孔;14-三通 阀;15-真空表;16-抽气泵。 采样系统各部分技术要求: 1)采样头:采样头为一个能防雨、雪、防尘及其它异物(如昆虫)的防护 罩,其材料可用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采样头、进气口距采样亭顶盖上部的距离 应为 1m~2m。 2)采样总管: 通过采样总管将环境空气垂直引入采样亭内,采样总管内径 为 30mm~150mm,内壁应光滑。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 间的长度不得超过 3m,其材料可用不锈钢、玻璃或聚四氟乙烯等。为防止气样 中的湿气在采样总管中产生凝结,可对采样总管采取加热保温措施,加热温度应在 环境空气露点以上,一般在 40℃左右。在采样总管上,SO2 进气口应先于 NO2 进气口。 3)采样支管: 通过采样支管将采样总管中气样引入气样吸收装置。采样支 管内径一般为 4mm~8mm,内壁应光滑,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 2
HJ/T194-2005 05m。采样支管的进气口应置于采样总管中心和采样总管气流层流区内。采样支 管材料应选用聚四氟乙烯或不与被测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的材料。采样支管与采 样总管、采样支管与气样吸收装置之间的连接处不得漏气,一般应采用内插外套 或外插内套的方法连接 4)引风机:用于将环境空气引入采样总管内同时将采样后的气体排出采样 亭外的动力装置,安装于采样总管的末端。采样总管内样气流量应为采样亭内各 采样装置所需采样流量总和的5~10倍。采样总管进气口到出气口气流的压力降 要小,以保证气样的压力接近于环境空气大气压 5)气样吸收装置:气样吸收装置为多孔玻璃筛板吸收瓶(管),其结构如图 4-2所示。在规定采样流量下,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瓶的阻力应为(6.7±0.7)kPa, 吸收瓶玻板的气泡应分布均匀。 H+中40 50毫升 --+75毫升 50毫升 25毫升 16.5±0.5 25毫升 φ16.5±0.5 331 图4-2多孔玻板吸收瓶(管)结构示意图 6)采样器:采样器应具有恒温、恒流控制装置(临界限流孔)和流量、压力及 温度指示仪表,采样器应具备定时、自动启动及记时的功能,采样泵的带载负压 应大于70kPa。采样流量应设定在(020±002)L/min之间,流量计及临界限流孔 的精度应不低于2.5级,当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的流量波动应不大于 5%‰。临界限流孔加热槽内温度应恒定,且在24h连续采样条件下保持稳定,进 行SO2及NO2采样时,SO2和NO2吸收瓶在加热槽内最佳温度分别为23℃~29 ℃及16℃~24℃,且在采样过程中保持恒定。要求计时器在24h内的时间误差 应小于5min。 4.1.2.3采样前准备 1)采样总管和采样支管清洗:应定期清洗,周期视当地空气湿度污染状况 确定
HJ/T194 -2005 0.5m。采样支管的进气口应置于采样总管中心和采样总管气流层流区内。采样支 管材料应选用聚四氟乙烯或不与被测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的材料。采样支管与采 样总管、采样支管与气样吸收装置之间的连接处不得漏气,一般应采用内插外套 或外插内套的方法连接。 4)引风机: 用于将环境空气引入采样总管内,同时将采样后的气体排出采样 亭外的动力装置,安装于采样总管的末端。采样总管内样气流量应为采样亭内各 采样装置所需采样流量总和的 5~10 倍。采样总管进气口到出气口气流的压力降 要小,以保证气样的压力接近于环境空气大气压。 5)气样吸收装置: 气样吸收装置为多孔玻璃筛板吸收瓶(管),其结构如图 4-2 所示。在规定采样流量下,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瓶的阻力应为(6.7±0.7) kPa, 吸收瓶玻板的气泡应分布均匀。 φ40 30 20 40 φ8 175 45 38 φ50 50 图 4-2 多孔玻板吸收瓶(管)结构示意图 33±1 185 ±3 5±1 7~8 25 毫升 50 毫升 75 毫升 φ16.5±0.5 7~8 185 ±3 5±1 50 毫升 25 毫升 φ16.5±0.5 28±0.5 6)采样器: 采样器应具有恒温、恒流控制装置(临界限流孔)和流量、压力及 温度指示仪表,采样器应具备定时、自动启动及记时的功能,采样泵的带载负压 应大于 70kPa。采样流量应设定在(0.20±0.02)L/min 之间,流量计及临界限流孔 的精度应不低于 2.5 级,当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的流量波动应不大于 5%。临界限流孔加热槽内温度应恒定,且在 24h 连续采样条件下保持稳定,进 行 SO2 及 NO2 采样时,SO2 和 NO2 吸收瓶在加热槽内最佳温度分别为 23℃~29 ℃及 16℃~24℃,且在采样过程中保持恒定。要求计时器在 24h 内的时间误差 应小于 5min。 4.1.2.3 采样前准备 1) 采样总管和采样支管清洗:应定期清洗,周期视当地空气湿度污染状况 确定。 3
HJ/T194-2005 2)气密性检査:按图4-1连接采样系统各装置,确认采样系统连接正确后 进行采样系统的气密性检查。 3)采样流量检査:用经过检定合格的流量计校验采样系统的采样流量,每 月至少1次,每月流量误差应小于5%,若误差超过此值,应清洗限流孔或更换新 的限流孔。限流孔清洗或更换后,应对其进行流量校准。 4)温度控制系统及时间控制系统检査:检査吸收瓶温控槽及临界限流孔 温控槽的温度指示是否符合要求;检査计时器的计时误差是否超出误差范围。 4.1.2.4采样 1)将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瓶(内装50.0m1吸收液)连接到采样系统中。启 动采样器,进行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2)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并将吸收瓶进、出口密封,记录采样结束时间 采样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41.3颗粒物监测 4.1.3.1采样系统 采样系统有颗粒物切割器,滤膜、滤膜夹和颗粒物采样器组成,或者由滤膜、 滤膜夹和具有符合切割特性要求的采样器组成,如图4-3所示。 1)颗粒物粒径切割器:对TSP采样,要求切割器的切割粒径Do=100μm, 对PM10采样,要求切割器的切割粒径D50=10um 2)滤膜:一般使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和有机纤维膜两种类型,根据监测目 的选用。要求所用滤膜对0.3μ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在气流速度 为045m/s时,单张滤膜的阻力不大于3.5kPa。在此气流速度下,抽取经高效过 滤器净化的空气5h,每平方厘米滤膜的失重不大于0012mg。 3)滤膜夹:用于安放和固定采样滤膜 4)采样器:颗粒物采样器分为大流量采样器和中流量采样器两种,前者采 样流量一般为1.05m3/min:后者一般为100L/min 4.1.3.2采样前准备与滤膜处理 1)采样器流量校准:按照GBI15432-1995《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 定-重量法》进行。 采样前准备与滤膜处理:总悬浮颗粒物按照GB/Tl5432-1995《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测定重量法》、可吸入颗粒物按照GB6921-86《大气飘尘浓度测定 方法》、氟化物按照(B/T15434-1995《环境空气氟化物质量浓度的测定滤膜·氟 离子选择电极法》苯并[a]芘按照GB/T15439-1995《环境空气苯并[a]芘测定高 效液相色谱法》铅按照GB/Tl5264-94《环境空气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 光度法》进行
HJ/T194 -2005 2) 气密性检查:按图 4-1 连接采样系统各装置,确认采样系统连接正确后, 进行采样系统的气密性检查。 3) 采样流量检查:用经过检定合格的流量计校验采样系统的采样流量,每 月至少 1 次,每月流量误差应小于 5%,若误差超过此值,应清洗限流孔或更换新 的限流孔。限流孔清洗或更换后,应对其进行流量校准。 4) 温度控制系统及时间控制系统检查:检查吸收瓶温控槽及临界限流孔, 温控槽的温度指示是否符合要求;检查计时器的计时误差是否超出误差范围。 4.1.2.4 采样 1) 将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瓶(内装 50.0ml 吸收液)连接到采样系统中。启 动采样器,进行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 、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2) 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并将吸收瓶进、出口密封,记录采样结束时间、 采样流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4.1.3 颗粒物监测 4.1.3.1 采样系统 采样系统有颗粒物切割器,滤膜、滤膜夹和颗粒物采样器组成,或者由滤膜、 滤膜夹和具有符合切割特性要求的采样器组成,如图 4-3 所示。 1) 颗粒物粒径切割器:对 TSP 采样,要求切割器的切割粒径 D50 = 100μm, 对 PM10 采样,要求切割器的切割粒径 D50 = 10μm。 2) 滤膜:一般使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和有机纤维膜两种类型,根据监测目 的选用。要求所用滤膜对 0.3μm 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 99%,在气流速度 为 0.45m/s 时,单张滤膜的阻力不大于 3.5kPa。在此气流速度下,抽取经高效过 滤器净化的空气 5h,每平方厘米滤膜的失重不大于 0.012mg。 3) 滤膜夹:用于安放和固定采样滤膜。 4) 采样器:颗粒物采样器分为大流量采样器和中流量采样器两种,前者采 样流量一般为 1.05m3 /min;后者一般为 100L/min。 4.1.3.2 采样前准备与滤膜处理 1)采样器流量校准:按照 GB/T15432-1995《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 定-重量法》进行。 2)采样前准备与滤膜处理:总悬浮颗粒物按照 GB/T15432-1995《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测定 重量法》、可吸入颗粒物按照 GB6921-86《大气飘尘浓度测定 方法》、氟化物按照 GB/T15434-1995《环境空气 氟化物质量浓度的测定 滤膜·氟 离子选择电极法》、苯并[a]芘按照GB/T15439-1995《环境空气 苯并[a]芘测定 高 效液相色谱法》铅按照 GB/T15264-94《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 光度法》进行。 4
HJ/T194-2005 二比,2二 量持制器,】一气风机,一圆,5 计时器的轻序控制器 (1)TSP大流量采样器结构示意图 聚乙烯塑料垫圈 第一层滤膜 间隔滤膜垫圈 第二层滤膜 撑滤膜网垫 (2)中流量采样头结构示靂图 图4-3颗粒物采样装置示意图 4.1.3.3采样 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 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同时核查滤 膜编号,放上滤膜夹,拧紧螺丝,以不漏气为宜,安好采样头顶盖。启动采样器 进行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2)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 并检査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有破裂现象,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廊不清晰的现 象。若有,则该样品膜作废,需重新采样。确认无破裂后,将滤膜的采样面向里
HJ/T194 -2005 (1)TSP 大流量采样器结构示意图 聚乙烯塑料垫圈 第一层滤膜 间隔滤膜垫圈 第二层滤膜 支撑滤膜网垫 图 4-3 颗粒物采样装置示意图 4.1.3.3 采样 1) 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 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同时核查滤 膜编号,放上滤膜夹,拧紧螺丝,以不漏气为宜,安好采样头顶盖。启动采样器 进行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2) 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 并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有破裂现象,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廊不清晰的现 象。若有,则该样品膜作废,需重新采样。确认无破裂后,将滤膜的采样面向里 5
HJ/T194-2005 对折两次放入与样品膜编号相同的滤膜袋(盒)中。记录采样结束时间、采样流 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4.2间断采样 间断采样是指在某一时段或一小时内采集一个环境空气样品,监测该时段或 该小时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平均浓度所采用的采样方法 42.1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对环境空气中的TSP、PM、Pb、B[aP及氟化物,其采样频次及采样时间应根据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ˆ95-1996)中各污染物监测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确 定;对其它污染物的监测,其采样频次及采样时间,应根据监测目的、污染物浓 度水平及监测分析方法的检出限确定。但要获得lh平均浓度值,样品的采样时 间应不少于45min;要获得日平均浓度值,气态污染物的累计采样时间应不少于 l8h,颗粒物的累计采样时间应不少于12h。 42.2气态污染物采样 4.2.2.1采样系统组成 采样系统由气样捕集装置、滤水井和气体采样器组成,采样系统如图4-4所 7 8 图中:1—吸收瓶;2—滤水井:3一流量计:4流量调节阀:5—抽气泵; 6一稳流器:7一电动机:8—电源:9—定时器 图4-4间断采样系统装置示意图
HJ/T194 -2005 对折两次放入与样品膜编号相同的滤膜袋(盒)中。记录采样结束时间、采样流 量、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4.2 间断采样 间断采样是指在某一时段或一小时内采集一个环境空气样品,监测该时段或 该小时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平均浓度所采用的采样方法。 4.2.1 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对环境空气中的 TSP、PM10、Pb、B[a]P 及氟化物,其采样频次及采样时间应根据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各污染物监测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确 定;对其它污染物的监测,其采样频次及采样时间,应根据监测目的、污染物浓 度水平及监测分析方法的检出限确定。但要获得 1h 平均浓度值,样品的采样时 间应不少于 45min;要获得日平均浓度值,气态污染物的累计采样时间应不少于 18h,颗粒物的累计采样时间应不少于 12h。 4.2.2 气态污染物采样 4.2.2.1 采样系统组成 采样系统由气样捕集装置、滤水井和气体采样器组成,采样系统如图 4-4 所 示: 5 8 9 6 ● 4 2 1 7 3 图中: 1—吸收瓶; 2—滤水井; 3—流量计; 4 流量调节阀; 5—抽气泵; 6—稳流器; 7—电动机; 8—电源; 9—定时器 图 4-4 间断采样系统装置示意图 6
HJ/T194-2005 内0 7 68 174 壁:112 壁围:112 嘴内径37041 (1)气泡式吸收瓶 (2)U型多孔玻板吸收瓶 3mm (3)活性碳采样管 4)注射器 1-活性碳;2-玻璃绵 图4-5部分气样捕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1)气样捕集装置:根据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的理化特性及其监测分析方 法的检测限,可采用相应气样捕集装置,通常采用气样捕集装置包括装有吸收液 的多孔玻璃筛板吸收瓶(管)、气泡式吸收瓶(管)、冲击式吸收瓶、装有吸附剂 的采样支管、聚乙烯或铝箔袋、采气瓶、低温冷缩管及注射器等。各种气样捕集 装置如图4-5。当多孔玻板吸收瓶装有10ml吸收液,采样流量为0.5L/min时, 阻力应为4.7±0.7kPa,且采样时多孔玻板上的气泡应分布均匀。 2)采样器:由流量计、流量调节阀、稳流器、计时器及采样泵等装置组成。 采样流量范围为0.10~1.00L/min,流量计应不低于2.5级 4.2.2.2采样前准备 1)根据所监测项目及采样时间,准备待用的气样捕集装置或采样器 2)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并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3)气密性检査,检査采样系统是否有漏气现象。若有,应及时排除或更换 新的装置 4)采样流量校准,启动抽气泵,将采样器流量计的指示流量调节至所需采 样流量。用经检定合格的标准流量计对采样器流量计进行校准
HJ/T194 -2005 (1)气泡式吸收瓶 (2)U 型多孔玻板吸收瓶 (4) (3) 图 4-5 部分气样捕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1) 气样捕集装置:根据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的理化特性及其监测分析方 法的检测限,可采用相应气样捕集装置,通常采用气样捕集装置包括装有吸收液 的多孔玻璃筛板吸收瓶(管)、气泡式吸收瓶(管)、冲击式吸收瓶、装有吸附剂 的采样支管、聚乙烯或铝箔袋、采气瓶、低温冷缩管及注射器等。各种气样捕集 装置如图 4-5。当多孔玻板吸收瓶装有 10ml 吸收液,采样流量为 0.5L/min 时, 阻力应为 4.7±0.7kPa,且采样时多孔玻板上的气泡应分布均匀。 2) 采样器:由流量计、流量调节阀、稳流器、计时器及采样泵等装置组成。 采样流量范围为 0.10~1.00L/min,流量计应不低于 2.5 级。 4.2.2.2 采样前准备 1) 根据所监测项目及采样时间,准备待用的气样捕集装置或采样器。 2) 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并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3) 气密性检查,检查采样系统是否有漏气现象。若有,应及时排除或更换 新的装置。 4) 采样流量校准,启动抽气泵,将采样器流量计的指示流量调节至所需采 样流量。用经检定合格的标准流量计对采样器流量计进行校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