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复旦大学:《医学遗传学》精品课程教学资源_研究史话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X,文档页数:18,文件大小:42.98KB,团购合买
伟大的孟德尔 锲而不舍的Prusiner 杰出的简悦威 聪明的Watson和Crick 遗憾的徐道觉 悲剧的Avery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X)

第一章伟大的孟德尔 1965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在捷克布尔诺的摩拉维亚镇的一座教堂里,曾举行一次盛大的纪念 会。参加这次纪念会的大部分人并非基督教徒,而是应捷克科学院邀请而来的各国遗传学家 他们怀着崇敬而又倇借的心情来纪念一位为遗传学奠定了基础,而其成果又被埋没35年之久 的伟大生物学家。他就是伟大的孟德尔( Gregor mendel,,1822-1884)神父。1965年是他的研 究成果发表一百周年。 孟德尔出生于奥地利摩亚维亚的海因申多夫村。其父是个农民,素性酷爱养花。因此,孟德尔 自幼养成了养花弄草的兴趣。这也许是这位科学家后来在豌豆实验上成名的一个最初的契机 吧!孟德尔的童年不但平常,且有些寒苦。整个小学可以说是在半饥半饱中念完的。中学毕业 后,主要靠妹妹准备作嫁妆的钱,他才读了欧缪兹学院的哲学系。大学毕业后,21岁的孟德 尔在老师的建议下,进了设在鄂尔特伯伦的修道院当了一名修士。25年后被选为该修道院院 长 如果说童年的孟德尔是在贫寒中度过的,那么青年的孟德尔则饱历了生活道路的坎坷。孟德尔 不满意于修道院的单调、古板的修士生活,兼任了布尔诺一所实验学校代课教师的职务。他曾 两次申请转为正式教师,但经考试后均名落孙山。特别令人气愤的是,在第二次考试中,主考 官竟如此评论他:“这次的考卷使我们认为,该生连作为初等学校的老师也不够格!”在这期间 他还到维也纳大学旁听了植物生理学、数学和物理学等课程 好学勤奋和充满进取的孟德尔,考试落榜后,便在修道院的花园里从事植物杂交的研究工作。 他的成果只发表了很小一部分。除了死后使他成名的《植物杂交实验》(1865)外,还有《人 工授粉得到的山柳菊属的杂种》(1870)和《1870年10月13日的旋风》(1871)。 孟德尔的晚年,可说是在愁云惨雾中度过的。他孑身一个,无妻无子,孤苦伶仃。又因拒绝缴 纳当局对修道院征收的一笔税金,而遭受眷与当局僵持之苦。学志未酬而又愤懑填膺的孟德 尔,终于于1884年1月6日因患肾炎不治而与世长辞,享年只有62岁。当人们吊唁这位少年 清贫,中年研究成果遭冷遇,晚年孤独悲惨的老人时,谁也未想到他是一位在科学史上留下峥 嵘篇章的伟大科学家 孟德尔开始研究植物杂交工作,所用的实验材料是豌豆。他选用了22个豌豆品种,按种子的 外形是圆的还是皱的,子叶是黄的还是绿的等特征。把豌豆分成了7对相对的性状。然后,按 对相对性状和两对相对性状,分别进行了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的一些结果:①一对相对性 状的杂交实验:孟德尔通过人工授粉使高茎豌豆跟矮茎豌豆互相杂交。第一代杂种(子1代) 全是高茎的。他又通过自花授粉(自交)使子1代杂种产生后代,结果子2代的豌豆有3/4

第一章 伟大的孟德尔 1965 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在捷克布尔诺的摩拉维亚镇的一座教堂里,曾举行一次盛大的纪念 会。参加这次纪念会的大部分人并非基督教徒,而是应捷克科学院邀请而来的各国遗传学家。 他们怀着崇敬而又惋惜的心情来纪念一位为遗传学奠定了基础,而其成果又被埋没 35 年之久 的伟大生物学家。他就是伟大的孟德尔(Gregor Mendel,1822-1884)神父。1965 年是他的研 究成果发表一百周年。 孟德尔出生于奥地利摩亚维亚的海因申多夫村。其父是个农民,素性酷爱养花。因此,孟德尔 自幼养成了养花弄草的兴趣。这也许是这位科学家后来在豌豆实验上成名的一个最初的契机 吧!孟德尔的童年不但平常,且有些寒苦。整个小学可以说是在半饥半饱中念完的。中学毕业 后,主要靠妹妹准备作嫁妆的钱,他才读了欧缪兹学院的哲学系。大学毕业后,21 岁的孟德 尔在老师的建议下,进了设在鄂尔特伯伦的修道院当了一名修士。25 年后被选为该修道院院 长。 如果说童年的孟德尔是在贫寒中度过的,那么青年的孟德尔则饱历了生活道路的坎坷。孟德尔 不满意于修道院的单调、古板的修士生活,兼任了布尔诺一所实验学校代课教师的职务。他曾 两次申请转为正式教师,但经考试后均名落孙山。特别令人气愤的是,在第二次考试中,主考 官竟如此评论他:“这次的考卷使我们认为,该生连作为初等学校的老师也不够格!”在这期间 他还到维也纳大学旁听了植物生理学、数学和物理学等课程。 好学勤奋和充满进取的孟德尔,考试落榜后,便在修道院的花园里从事植物杂交的研究工作。 他的成果只发表了很小一部分。除了死后使他成名的《植物杂交实验》(1865)外,还有《人 工授粉得到的山柳菊属的杂种》(1870)和《1870 年 10 月 13 日的旋风》(1871)。 孟德尔的晚年,可说是在愁云惨雾中度过的。他孑身一个,无妻无子,孤苦伶仃。又因拒绝缴 纳当局对修道院征收的一笔税金,而遭受着与当局僵持之苦。学志未酬而又愤懑填膺的孟德 尔,终于于 1884 年 1 月 6 日因患肾炎不治而与世长辞,享年只有 62 岁。当人们吊唁这位少年 清贫,中年研究成果遭冷遇,晚年孤独悲惨的老人时,谁也未想到他是一位在科学史上留下峥 嵘篇章的伟大科学家。 孟德尔开始研究植物杂交工作,所用的实验材料是豌豆。他选用了 22 个豌豆品种,按种子的 外形是圆的还是皱的,子叶是黄的还是绿的等特征。把豌豆分成了 7 对相对的性状。然后,按 一对相对性状和两对相对性状,分别进行了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的一些结果:①一对相对性 状的杂交实验:孟德尔通过人工授粉使高茎豌豆跟矮茎豌豆互相杂交。第一代杂种(子 1 代) 全是高茎的。他又通过自花授粉(自交)使子 1 代杂种产生后代,结果子 2 代的豌豆有 3/4

是高茎的,1/4是矮茎的,比例为3:1。孟德尔对所选的其它6对相对性状,也一一地进行 了上述的实验,结果子2代都得到了性状分离3:1的比例:②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孟 德尔又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作了杂交实验。结果发现,黄圆种子的豌豆同绿皱种子的豌 豆杂交后,子1代都是黄圆种子:;子1代自花授粉所生的子2代,出现4种类型种子。在556 粒种子里,黄圆、绿圆、黄皱、绿皱种子之间的比例是9∶3:3:1。通过上述实验材料,孟 德尔天才地推出了遗传的基本原理 、分离定律 孟德尔假定,高茎豌豆的茎所以是高的,是因为受一种高茎的遗传因子(DD)来控制。同 样,矮茎豌豆的矮茎受一种矮茎遗传因子(d)来控制。杂交后,子1代的因子是Dd。因为D 为显性因子,d为隐性因子,故子1代都表现为高茎。子1代自交后,雌雄配子的D,d是随 机组合的,因此子1代在理论上应有大体相同数量的4种结合类型:DD,Dd,dD,dd。由于 显性隐性关系,于是形成了高、矮3:1的比例。因此,不同遗传因子虽然在细胞里是互相结 合的,但并不互相掺混,是各自独立可以互相分离的。后人把这一发现,称为分离定律。 二、自由组合定律 对于具有两种相对性状的豌豆之间的杂交,也可以用上述原则来解释。如设黄圆种子的因子为 YY和RR,绿皱种子的因子为y和r。两种配子杂交后,子1代为YyRr,由于Y、R为显 性,y、r为隐性,故子1代都表现为黄圆的。自交后它们的子2代就将有16个个体,9种因子 类型。因有显性、隐性关系,外表上看有4种类型:黄圆、绿圆、黄皱、绿皱,其比例为9: 3:3:1。据此孟德尔发现,植物在杂交中不同遗传因子的组合,遵从排列组合定律,后人把 这一规律称为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从1856年开始,经过8年的潜心研究,得出了上述2个遗传学定律并写成题为《植物 杂交实验》的论文。在一个好友、气象学家的鼓励的支持下,他于1865年2月8日和3月8 日举行的布尔诺学会自然科学研究会上,报告了这一论文。与会者很有兴致地听取了他的报 告,但大概并不理解其中的内容。因为既没有人提问题,也没有人进行讨论。不过该会还是于 1866年在自己的刊物《布尔诺自然科学研究会会报》上全文发表了这篇论文。曾一个时期, 人们以为孟德尔的工作之所以被埋没,是由于当时学术情报囿闭不通、交流不广、人们不知道 他的工作造成的。后经调查,才知情况并非如此。原来该学会至少同120个学会、研究会有交 流资料关系。刊载孟文的杂志,共寄出115本。其中,当地有关单位12本,柏林8本,维也 纳6本,美国4本,英国2本(英国皇家学会和林耐学会)。孟德尔本人还往外寄送过该论文 的抽印本。迄今有据可查的至少有5个人了解他的工作:①耐格里,19世纪著名的植物学 家、心柳菊属方面的权威。他的研究对解剖学、生理学、分类学和进化论的发展,有一定的推 动作用。孟德尔不仅把自己的论文寄给了他,还给他写过进一步说明论文的长信:②凯尔纳

是高茎的,1/4 是矮茎的,比例为 3:1。孟德尔对所选的其它 6 对相对性状,也一一地进行 了上述的实验,结果子 2 代都得到了性状分离 3:1 的比例;②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孟 德尔又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作了杂交实验。结果发现,黄圆种子的豌豆同绿皱种子的豌 豆杂交后,子 1 代都是黄圆种子;子 1 代自花授粉所生的子 2 代,出现 4 种类型种子。在 556 粒种子里,黄圆、绿圆、黄皱、绿皱种子之间的比例是 9∶3∶3∶1。通过上述实验材料,孟 德尔天才地推出了遗传的基本原理。 一、分离定律 孟德尔假定,高茎豌豆的茎所以是高的,是因为受一种高茎的遗传因子(DD)来控制。同 样,矮茎豌豆的矮茎受一种矮茎遗传因子(dd)来控制。杂交后,子 1 代的因子是 Dd。因为 D 为显性因子,d 为隐性因子,故子 1 代都表现为高茎。子 1 代自交后,雌雄配子的 D,d 是随 机组合的,因此子 1 代在理论上应有大体相同数量的 4 种结合类型:DD,Dd,dD,dd。由于 显性隐性关系,于是形成了高、矮 3∶1 的比例。因此,不同遗传因子虽然在细胞里是互相结 合的,但并不互相掺混,是各自独立可以互相分离的。后人把这一发现,称为分离定律。 二、自由组合定律 对于具有两种相对性状的豌豆之间的杂交,也可以用上述原则来解释。如设黄圆种子的因子为 YY 和 RR,绿皱种子的因子为 yy 和 rr。两种配子杂交后,子 1 代为 YyRr,由于 Y、R 为显 性,y、r 为隐性,故子 1 代都表现为黄圆的。自交后它们的子 2 代就将有 16 个个体,9 种因子 类型。因有显性、隐性关系,外表上看有 4 种类型: 黄圆、绿圆、黄皱、绿皱,其比例为 9∶ 3∶3∶1。据此孟德尔发现,植物在杂交中不同遗传因子的组合,遵从排列组合定律,后人把 这一规律称为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从 1856 年开始,经过 8 年的潜心研究,得出了上述 2 个遗传学定律并写成题为《植物 杂交实验》的论文。在一个好友、气象学家的鼓励的支持下,他于 1865 年 2 月 8 日和 3 月 8 日举行的布尔诺学会自然科学研究会上,报告了这一论文。与会者很有兴致地听取了他的报 告,但大概并不理解其中的内容。因为既没有人提问题,也没有人进行讨论。不过该会还是于 1866 年在自己的刊物《布尔诺自然科学研究会会报》上全文发表了这篇论文。曾一个时期, 人们以为孟德尔的工作之所以被埋没,是由于当时学术情报囿闭不通、交流不广、人们不知道 他的工作造成的。后经调查,才知情况并非如此。原来该学会至少同 120 个学会、研究会有交 流资料关系。刊载孟文的杂志,共寄出 115 本。其中,当地有关单位 12 本,柏林 8 本,维也 纳 6 本,美国 4 本,英国 2 本(英国皇家学会和林耐学会)。孟德尔本人还往外寄送过该论文 的抽印本。迄今有据可查的至少有 5 个人了解他的工作:①耐格里,19 世纪著名的植物学 家、心柳菊属方面的权威。他的研究对解剖学、生理学、分类学和进化论的发展,有一定的推 动作用。孟德尔不仅把自己的论文寄给了他,还给他写过进一步说明论文的长信;②凯尔纳

曾在因斯布罗克任教授,维也纳植物园主任;③霍夫曼,植物学教授:④福克,植物杂交方面 的权威;⑤俄国的施马尔豪森。但是,刊物也好,论文也好,都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明显的 反响。这样,孟德尔的为遗传学奠定了基础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竟被当代人们所忽视 和遗忘,被埋没达35年之久 1900年,对孟德尔盖棺后成名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年,有3位科学家( de vries、 Tschermak 和 Correns)几乎同时重新作出了孟德尔那样的发现。也就是在这一年里,他们也都发现了孟 德尔的论文。这时,他们才清楚自己的工作早在35年前就由孟德尔做过了 孟德尔的科学发现被埋没的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首先是历史的局限性,1866年孟德尔发表 自己的论文时,正值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的第七个年头。这期间各国的生物学家,特别 是著名生物学家都把兴趣转到了生物进化问题上,而物种杂交问题自然就不是人们瞩目的中心 问题了:其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学术资料不能广泛地交流也是一个原因。如,对杂 交问题搜集资料较多的达尔文,就没有看到过孟德尔的论文。虽然也有人说,即使达尔文看到 了这一成果,也不一定能充分地认识到它的意义。了解孟德尔工作的俄国的施马尔豪森,本来 在自己学位论文的历史部分加了一个附注,正确地评价了孟德尔的工作。但遗憾的是,当 1875年《植物区系》杂志发表他的论文译本时,删去了加有评价孟德尔工作的附注。这样, 就又减少了后人了解孟德尔工作的机会。孟德尔发表他的新发现时,当时只是一名普通的修 士。至于他从事植物杂交的研究,只被人们看作“不过是为了消遣,他的理论不过是一个有魅 力的懒汉的唠叨罢了”。的确,在一个专业学者的眼里,他还够不上一名地道的生物学家。因 为他既没有生物学专业的学历,也没有博士、教授的头衔。因此,他的具有挑战性的发现,自 然不易被人们所相信。从已知的少数几个看过他论文的人的反映和态度看,怀疑以至不相信孟 德尔这个小人物能有什么新发现,乃是忽视他成果的一个和重要原因。当时了解孟德尔最多的 是生物学家耐格里。孟德尔跟他素来关系甚密,相互交往达七年之久,孟德尔常同他交换种 子。他也是读过孟文的第一个人。然而,正是由于他不仅没有正确地认识孟德尔的工作,而且 还提出种种怀疑和责难,从而成为这桩遗憾后世的科学蒙难案的重要原因。另一个了解孟德尔 工作的凯尔纳,接到孟德尔寄送的论文后,压根就没有拆过封。在凯尔纳的眼中,像孟德尔这 样的小人物的文章,简直是不屑一顾的。霍夫曼倒是看过孟德尔的论文,而且在自己的著作 中,五处引用了孟德尔的文章,但不是没有引到重要的地方,就是有所误解,总之,没有真正 理解孟德尔工作的意义。所以,在霍夫曼的书中完全忽视了孟德尔的贡献。福克对孟德尔的成 果评价则是:“孟德尔所作的很多次杂交的结果,十分类似于奈特的结果,但孟德尔自以为发 现了各种杂种类型之间稳定的数量关系”。他所否定的正是孟德尔的成功之处,说明他根本不 理解孟德尔发现的意义

曾在因斯布罗克任教授,维也纳植物园主任;③霍夫曼,植物学教授;④福克,植物杂交方面 的权威;⑤俄国的施马尔豪森。但是,刊物也好,论文也好,都如石沉大海,没有得到明显的 反响。这样,孟德尔的为遗传学奠定了基础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竟被当代人们所忽视 和遗忘,被埋没达 35 年之久。 1900 年,对孟德尔盖棺后成名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年,有 3 位科学家(de Vries、Tschermak 和 Correns)几乎同时重新作出了孟德尔那样的发现。也就是在这一年里,他们也都发现了孟 德尔的论文。这时,他们才清楚自己的工作早在 35 年前就由孟德尔做过了。 孟德尔的科学发现被埋没的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首先是历史的局限性,1866 年孟德尔发表 自己的论文时,正值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的第七个年头。这期间各国的生物学家,特别 是著名生物学家都把兴趣转到了生物进化问题上,而物种杂交问题自然就不是人们瞩目的中心 问题了;其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学术资料不能广泛地交流也是一个原因。如,对杂 交问题搜集资料较多的达尔文,就没有看到过孟德尔的论文。虽然也有人说,即使达尔文看到 了这一成果,也不一定能充分地认识到它的意义。了解孟德尔工作的俄国的施马尔豪森,本来 在自己学位论文的历史部分加了一个附注,正确地评价了孟德尔的工作。但遗憾的是,当 1875 年《植物区系》杂志发表他的论文译本时,删去了加有评价孟德尔工作的附注。这样, 就又减少了后人了解孟德尔工作的机会。孟德尔发表他的新发现时,当时只是一名普通的修 士。至于他从事植物杂交的研究,只被人们看作“不过是为了消遣,他的理论不过是一个有魅 力的懒汉的唠叨罢了”。的确,在一个专业学者的眼里,他还够不上一名地道的生物学家。因 为他既没有生物学专业的学历,也没有博士、教授的头衔。因此,他的具有挑战性的发现,自 然不易被人们所相信。从已知的少数几个看过他论文的人的反映和态度看,怀疑以至不相信孟 德尔这个小人物能有什么新发现,乃是忽视他成果的一个和重要原因。当时了解孟德尔最多的 是生物学家耐格里。孟德尔跟他素来关系甚密,相互交往达七年之久,孟德尔常同他交换种 子。他也是读过孟文的第一个人。然而,正是由于他不仅没有正确地认识孟德尔的工作,而且 还提出种种怀疑和责难,从而成为这桩遗憾后世的科学蒙难案的重要原因。另一个了解孟德尔 工作的凯尔纳,接到孟德尔寄送的论文后,压根就没有拆过封。在凯尔纳的眼中,像孟德尔这 样的小人物的文章,简直是不屑一顾的。霍夫曼倒是看过孟德尔的论文,而且在自己的著作 中,五处引用了孟德尔的文章,但不是没有引到重要的地方,就是有所误解,总之,没有真正 理解孟德尔工作的意义。所以,在霍夫曼的书中完全忽视了孟德尔的贡献。福克对孟德尔的成 果评价则是:“孟德尔所作的很多次杂交的结果,十分类似于奈特的结果,但孟德尔自以为发 现了各种杂种类型之间稳定的数量关系”。他所否定的正是孟德尔的成功之处,说明他根本不 理解孟德尔发现的意义

埋没孟德尔的发现一案,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今天,孟德尔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光辉业绩 已被充分肯定,以他的成果为基础的遗传学也已取得辉煌胜利,成为现今自然科学中发展最 快、变化最为剧烈的学科。然而,我们不应忘记,忽视孟德尔发现的代价是沉重的,它也许使 生物学的发展延缓了几十年。孟德尔的发现不被理解从而导致被埋没,主要应归咎于传统观念 的束缚。传统观念作为人们认识的一种惯性,对于保持人的认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具有积极的 意义,但对于科学创新来说,却是一个大敌。历史上有很多新发现,常常由于束缚于传统的旧 观念,碰到鼻子上而被忽视和否定。科学的一大不幸就在于:人们常以怀疑和抵制新概念、新 学说的心理。一种新学说出来,人们常以种种方式来反驳、嘲笑、吹毛求疵,求全挑剔、不理 睬,以至拒之千里之外:相反,则安于原有的框框、迷恋于流行的观念。孟德尔事件,不过是 又一次证明,抵制新发现、新学说是人类难克服的“大自然的一项基本法则”。在日常学术生活 中,常常也可以看到有那样一些权威,他们在谈论自己的研究或某项工作时,是那样津津乐 道,而当听取或阅读别人(特别是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的论文时,则不断摇头蹙眉,表现出 一种极不耐烦的样子。因此,我们医学生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传统观念捆住手脚,要时刻 牢记一个平凡的真理:科学的生命在于创新,科学的胜利在于冲破传统观念:要谦虚好学,不 要养成一种迷信权威、漠视小人物的偏见。盖世权威难免一失,无名小辈常有所得 (张咸宁左伋)

埋没孟德尔的发现一案,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今天,孟德尔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光辉业绩 已被充分肯定,以他的成果为基础的遗传学也已取得辉煌胜利,成为现今自然科学中发展最 快、变化最为剧烈的学科。然而,我们不应忘记,忽视孟德尔发现的代价是沉重的,它也许使 生物学的发展延缓了几十年。孟德尔的发现不被理解从而导致被埋没,主要应归咎于传统观念 的束缚。传统观念作为人们认识的一种惯性,对于保持人的认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具有积极的 意义,但对于科学创新来说,却是一个大敌。历史上有很多新发现,常常由于束缚于传统的旧 观念,碰到鼻子上而被忽视和否定。科学的一大不幸就在于:人们常以怀疑和抵制新概念、新 学说的心理。一种新学说出来,人们常以种种方式来反驳、嘲笑、吹毛求疵,求全挑剔、不理 睬,以至拒之千里之外;相反,则安于原有的框框、迷恋于流行的观念。孟德尔事件,不过是 又一次证明,抵制新发现、新学说是人类难克服的“大自然的一项基本法则”。在日常学术生活 中,常常也可以看到有那样一些权威,他们在谈论自己的研究或某项工作时,是那样津津乐 道,而当听取或阅读别人(特别是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的论文时,则不断摇头蹙眉,表现出 一种极不耐烦的样子。因此,我们医学生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传统观念捆住手脚,要时刻 牢记一个平凡的真理:科学的生命在于创新,科学的胜利在于冲破传统观念;要谦虚好学,不 要养成一种迷信权威、漠视小人物的偏见。盖世权威难免一失,无名小辈常有所得。 (张咸宁 左 伋)

第二章悲剧的 Avery 对于受过生命科学教育的人来说,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这似 乎已是一种常识。然而就在五十多年前,当 Avery(1877~1955)及其同事于1944年发表这 理论时,却引起了遗传学界的极大惊讶和怀疑。直到50年代中期,这一理论才为遗传学界 普遍接受。这样,年迈的 Avery也没能等到这一天便溘然长逝而失去了荣获诺贝尔奖的机会 这实在是20世纪科学史上的一大憾事。 发现DNA的遗传功能,始于1928年 Griffith所做的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家鼠的实验。肺炎双 球菌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类型或品系。一个是有毒的光滑类型,简称为S型。一个是无毒的粗 糙类型,简称为R型。S型的细胞由相当发达的荚膜包裹着。荚膜由多糖构成,其作用是保护 细菌不受被感染的动物的正常抵抗机制所杀死,从而使人或小鼠致病(对人,它能导致肺炎 对小鼠,则导致败血症)。但在加热到致死程度后,S型细菌便失去致病能力。由于荚膜多糖 的血清学特性不同、化学结构各异,S型又可分成许多不同的亚型,如SI、SⅡ、SⅢ等。而 R型细胞没有合成荚膜的能力,所以不能使人或小家鼠致病。它不能合成荚膜的原因在于一个 控制UDPG-脱氢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R、S两型可以相互转化。 1928年, Griffith将肺炎球菌SⅡ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从中分离出R型。当他把这种 R型的少量活细菌和大量已被杀死的SⅢ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以后,出乎意外,小鼠却被致死 了。剖检发现,小鼠的心血中有SⅢ细菌。 上述实验结果可以有三种解释:①(SⅢ细菌可能并未完全杀死。但这种解释不能成立,因为 单独注射经过处理的SⅢ时并不能致死小鼠:②R型已转变为S型。这一点也不能成立,因为 剖检发现的是SⅢ不是SⅡ,R型从SⅡ突变而来,理应转化为SⅡ:③R型从杀死的SⅢ获得 某种物质,导致类型转化,从而恢复了原先因基因突变而丧失的合成荚膜的能力。 Griffith肯 定了这种解释。这就是最早发现的转化现象 三年之后,研究者们发现,在有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存在的条件下,体外培养R型的培养物, 也可以产生这种转化作用。此后不到两年,又发现S型细菌的无细胞抽提物加到生长着的R型 培养物上,也能产生R向S的转化(R→S)。 于是,研究者们提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培养物或其无细胞抽提物中,一定存在着某种导致 细菌类型发生转化的物质,暂时称为转化因子”( transforming principle) 1944年,在纽约洛克菲勒研究所, Avery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开始对含有 R→S转化因子的SⅢ型细菌的无细胞抽提物进行分馏、纯化工作。他们根据染色体物质的绝 大部分是蛋白质的事实,曾一度推断蛋白质很可能是“转化因子”。然而,当他们使用一系列的

第二章 悲剧的 Avery 对于受过生命科学教育的人来说,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这似 乎已是一种常识。然而就在五十多年前,当 Avery(1877~1955)及其同事于 1944 年发表这 一理论时,却引起了遗传学界的极大惊讶和怀疑。直到 50 年代中期,这一理论才为遗传学界 普遍接受。这样,年迈的 Avery 也没能等到这一天便溘然长逝而失去了荣获诺贝尔奖的机会。 这实在是 20 世纪科学史上的一大憾事。 发现 DNA 的遗传功能,始于 1928 年 Griffith 所做的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家鼠的实验。肺炎双 球菌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类型或品系。一个是有毒的光滑类型,简称为 S 型。一个是无毒的粗 糙类型,简称为 R 型。S 型的细胞由相当发达的荚膜包裹着。荚膜由多糖构成,其作用是保护 细菌不受被感染的动物的正常抵抗机制所杀死,从而使人或小鼠致病(对人,它能导致肺炎; 对小鼠,则导致败血症)。但在加热到致死程度后,S 型细菌便失去致病能力。由于荚膜多糖 的血清学特性不同、化学结构各异,S 型又可分成许多不同的亚型,如 SⅠ、SⅡ、SⅢ等。而 R 型细胞没有合成荚膜的能力,所以不能使人或小家鼠致病。它不能合成荚膜的原因在于一个 控制 UDPG-脱氢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R、S 两型可以相互转化。 1928 年,Griffith 将肺炎球菌 SⅡ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从中分离出 R 型。当他把这种 R 型的少量活细菌和大量已被杀死的 SⅢ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以后,出乎意外,小鼠却被致死 了。剖检发现,小鼠的心血中有 SⅢ细菌。 上述实验结果可以有三种解释:①(SⅢ细菌可能并未完全杀死。但这种解释不能成立,因为 单独注射经过处理的 SⅢ时并不能致死小鼠;②R 型已转变为 S 型。这一点也不能成立,因为 剖检发现的是 SⅢ不是 SⅡ,R 型从 SⅡ突变而来,理应转化为 SⅡ;③R 型从杀死的 SⅢ获得 某种物质,导致类型转化,从而恢复了原先因基因突变而丧失的合成荚膜的能力。Griffith 肯 定了这种解释。这就是最早发现的转化现象。 三年之后,研究者们发现,在有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存在的条件下,体外培养 R 型的培养物, 也可以产生这种转化作用。此后不到两年,又发现 S 型细菌的无细胞抽提物加到生长着的 R 型 培养物上,也能产生 R 向 S 的转化(R→S)。 于是,研究者们提出,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培养物或其无细胞抽提物中,一定存在着某种导致 细菌类型发生转化的物质,暂时称为“转化因子”(transforming principle)。 1944 年,在纽约洛克菲勒研究所,Avery 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化学本质,开始对含有 R→S 转化因子的 SⅢ型细菌的无细胞抽提物进行分馏、纯化工作。他们根据染色体物质的绝 大部分是蛋白质的事实,曾一度推断蛋白质很可能是“转化因子”。然而,当他们使用一系列的

化学法和酶催化法,把各种蛋白质、类脂、多糖和核糖核酸从抽提物中去掉之后,却发现抽提 物的剩余物质仍然保持把R型转化为S型的能力。于是,他们对自己的推断动摇了。最后,在 对抽提物进一步纯化之后,他们发现,只消把取自SⅢ细胞抽提物的纯化DNA,以低达六亿 分之一的剂量加在一个R型细胞的培养物中,仍然具有使R→SⅢ的转化能力。他们还发现, 从一个本身由R型转化产生的S型细菌的培养物中提取的DNA也能使R→S。于是,他们得 出结论:“转化因子”就是DNA。 Avery等人的试验和结论是对DNA认识史上的一次重大突 破,彻底改变了它在生物体内无足轻重的传统观念 可是, Avery等人在1944年所作的试验和结论,不仅没有使科学界立即接受DNA是遗传物质 的正确观念,反而引起了科学界许多人的极大惊讶和怀疑。当时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否定意 见。第一种认为,即使活性转化因子就是DNA,也可能只是通过对荚膜的形成有直接的化学 效应而发生的作用,不是由于它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而起作用的:第二种否定意见则根本不承认 DNA是遗传物质,认为不论纯化的DNA从数据上看是如何的纯净,它仍然可能藏留着一丝有 沾污性的蛋白质残余,说不定这就是有活性的转化因子 科学界的怀疑、否定,不但没有能动摇 Avery等人继续探索的坚定信心,反而加强了他们的信 念,为进一步明确、探索而奋斗。特别是他们在1949年所进行的实验,给了第一种怀疑论者 以致命一击。 他们从粗糙型(即R突变型)品系中分离出一个新的更加粗糙、更加不规则的突变型ER,并 且发现从R品系细胞中提取出来的DNA可以完成ER向R的转化。这样,就证明了在以往实 验中作为受体的R品系本身还带有一种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能把R品系仍然还具有的 点点残余的合成荚膜的能力转授给那个荚膜缺陷更甚的ER品系。不仅如此,他们还发现,将 从S品系(作为给体)提取的DNA加到ER品系(作为受体)中,也能实现ER向R的转 化。如果把这种第一轮的R转化物抽取一些加以培养,然后再加进S给体的DNA,便会出现 R向S的转化。这些发现使得那些曾抱有“DNA仅仅是在多糖荚膜合成中作为一种外源化学介 质进行干扰而导致转化作用”信念的人们,无言以对,只得认输 在同一年内,他们的其他实验还表明,肺炎球菌的DNA不但带有为荚膜形成所需要的信息 而且还带有对青霉素产生抗性的细胞结构的形成所需要的信息。荚膜的形成和对青霉素的抗性 似乎是由不同的DNA分子控制着。当这些实验结果在《PNAS》上发表之后,一切认为DNA 的转化作用是生理性的而不是遗传性的各种奇谈怪论便消失无踪了 针对第二种否定意见, Avery等于1946年用蛋白水解酶、核糖核酸酶和DNA酶分别处理肺炎 球菌的细胞抽提物。结果表明,前两种酶根本不影响抽提物的生物学效能,然而只消碰一碰后 者,抽提物的转化活性便立即被完全破坏掉。这一结果进一步证明了D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

化学法和酶催化法,把各种蛋白质、类脂、多糖和核糖核酸从抽提物中去掉之后,却发现抽提 物的剩余物质仍然保持把 R 型转化为 S 型的能力。于是,他们对自己的推断动摇了。最后,在 对抽提物进一步纯化之后,他们发现,只消把取自 SⅢ细胞抽提物的纯化 DNA,以低达六亿 分之一的剂量加在一个 R 型细胞的培养物中,仍然具有使 R→SⅢ的转化能力。他们还发现, 从一个本身由 R 型转化产生的 S 型细菌的培养物中提取的 DNA 也能使 R→S。于是,他们得 出结论:“转化因子”就是 DNA。Avery 等人的试验和结论是对 DNA 认识史上的一次重大突 破,彻底改变了它在生物体内无足轻重的传统观念。 可是,Avery 等人在 1944 年所作的试验和结论,不仅没有使科学界立即接受 DNA 是遗传物质 的正确观念,反而引起了科学界许多人的极大惊讶和怀疑。 当时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否定意 见。第一种认为,即使活性转化因子就是 DNA,也可能只是通过对荚膜的形成有直接的化学 效应而发生的作用,不是由于它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而起作用的;第二种否定意见则根本不承认 DNA 是遗传物质,认为不论纯化的 DNA 从数据上看是如何的纯净,它仍然可能藏留着一丝有 沾污性的蛋白质残余,说不定这就是有活性的转化因子。 科学界的怀疑、否定,不但没有能动摇 Avery 等人继续探索的坚定信心,反而加强了他们的信 念,为进一步明确、探索而奋斗。特别是他们在 1949 年所进行的实验,给了第一种怀疑论者 以致命一击。 他们从粗糙型(即 R 突变型)品系中分离出一个新的更加粗糙、更加不规则的突变型 ER,并 且发现从 R 品系细胞中提取出来的 DNA 可以完成 ER 向 R 的转化。这样,就证明了在以往实 验中作为受体的 R 品系本身还带有一种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能把 R 品系仍然还具有的一 点点残余的合成荚膜的能力转授给那个荚膜缺陷更甚的 ER 品系。不仅如此,他们还发现,将 从 S 品系(作为给体)提取的 DNA 加到 ER 品系(作为受体)中,也能实现 ER 向 R 的转 化。如果把这种第一轮的 R 转化物抽取一些加以培养,然后再加进 S 给体的 DNA,便会出现 R 向 S 的转化。这些发现使得那些曾抱有“DNA 仅仅是在多糖荚膜合成中作为一种外源化学介 质进行干扰而导致转化作用”信念的人们,无言以对,只得认输。 在同一年内,他们的其他实验还表明,肺炎球菌的 DNA 不但带有为荚膜形成所需要的信息, 而且还带有对青霉素产生抗性的细胞结构的形成所需要的信息。荚膜的形成和对青霉素的抗性 似乎是由不同的 DNA 分子控制着。当这些实验结果在《PNAS》上发表之后,一切认为 DNA 的转化作用是生理性的而不是遗传性的各种奇谈怪论便消失无踪了。 针对第二种否定意见,Avery 等于 1946 年用蛋白水解酶、核糖核酸酶和 DNA 酶分别处理肺炎 球菌的细胞抽提物。结果表明,前两种酶根本不影响抽提物的生物学效能,然而只消碰一碰后 者,抽提物的转化活性便立即被完全破坏掉。这一结果进一步证明了 DNA 作为遗传信息载体

的功能。他们继续对转化因子进行化学提纯。到1949年时,已经能把附着在活性DNA上的蛋 白质含量降低到0.02% 尽管如此,在1949年,这些实验结果仍然没能使怀疑论者相信DNA是遗传变化的原因所在。 甚至到1950年,有人仍对 Avery的转化因子试验结论持怀疑态度,认为“很可能就是DNA而 不是其它的东西是对转化活性有责的,但还没有得到证实。在活性因子的纯化过程中,越来越 多的附着在DNA上的蛋白质被去掉了,但很难消除这样的可能性,即可能还有微量的蛋白质 附着在DNA上,虽然无法通过所采用的各种检验法把它们侦察出来,因此对DNA本身是否 就是转化介质还存在一些疑问 后来,随着对DNA化学本性的足够了解,特别是1952年 Hershey和 Chase证明了噬菌体 DNA能携带母体病毒的遗传信息到后代中去以后,科学界才终于接受了DNA是遗传信息载体 的理论。美国分子遗传学家 Staint写道:“这项理论到1950年后好像突然出现在空中似的,到 了1952年已被许多分子遗传学家奉为金科玉律” 科学界对 Avery等人的理论的怀疑,也反映到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中。当 Avery提出他们的理 论以后,曾有人提议 Avery应获这种最高奖励。但鉴于科学界对其理论还抱有怀疑,诺贝尔奖 评选委员会认为推迟发奖更为合适。可是,当对他的成就的争议平息、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准 备授奖之时, Avery已经撒手人寰。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只好惋惜地承认:“ Avery于1944年 关于DNA携带信息的发现代表了遗传学领域中一个最重要的成就,他没能得到诺贝尔奖金是 很遗憾的 Avery等人的科学发现为什么迟迟得不到科学界的承认呢?这当然不是由于他们的学术地位低 下所致,因为 Avery那时已经是细菌学界的一员老将。不是由于出版机构的压抑,因为他们的 论文在著名的《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得到了及时发表。也不是由于他们的研究 超越了时代或离开了研究的主流趋势,因为当时有许多人都在研究Grit发现的新现象。 Avery的发现的蒙难主要由于认识论方面的一些原因造成的 第一,传统观念的束缚。无庸否认,大家早就怀疑过DNA在遗传过程中是否有一定的功能 特别是自从 Feulgen于1924年证明了DNA是染色体的一个主要组分之后。但是,由于科学研 究发展的特定历史进程,人们对蛋白质的研究更为充分,对它的重要性和分子结构的认识比较 深入:而对DNA的研究就非常不够,因而人们也就很难设想DNA能够作为遗传信息的载 体。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DNA不像蛋白质那样引人注意。这除了它不像蛋白质(特别是 酶)那样到处都是,且到处都是活跃以外,重要的一点还在于结构上似乎没有蛋白质那样变化 多端,具有个性(同一生物体中的异源蛋白质之间,或者不同生物体中的同源蛋白质之间,在 结构的特异性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科学界还普遍坚持 Levine在 20年代提出的DNA结构的四核苷酸假说”,认为DNA只不过是一种含有腺苷酸、鸟苷酸、胸

的功能。他们继续对转化因子进行化学提纯。到 1949 年时,已经能把附着在活性 DNA 上的蛋 白质含量降低到 0.02%。 尽管如此,在 1949 年,这些实验结果仍然没能使怀疑论者相信 DNA 是遗传变化的原因所在。 甚至到 1950 年,有人仍对 Avery 的转化因子试验结论持怀疑态度,认为“很可能就是 DNA 而 不是其它的东西是对转化活性有责的,但还没有得到证实。在活性因子的纯化过程中,越来越 多的附着在 DNA 上的蛋白质被去掉了,但很难消除这样的可能性,即可能还有微量的蛋白质 附着在 DNA 上,虽然无法通过所采用的各种检验法把它们侦察出来,因此对 DNA 本身是否 就是转化介质还存在一些疑问”。 后来,随着对 DNA 化学本性的足够了解,特别是 1952 年 Hershey 和 Chase 证明了噬菌体 DNA 能携带母体病毒的遗传信息到后代中去以后,科学界才终于接受了 DNA 是遗传信息载体 的理论。美国分子遗传学家 Staint 写道:“这项理论到 1950 年后好像突然出现在空中似的,到 了 1952 年已被许多分子遗传学家奉为金科玉律”。 科学界对 Avery 等人的理论的怀疑,也反映到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中。当 Avery 提出他们的理 论以后,曾有人提议 Avery 应获这种最高奖励。但鉴于科学界对其理论还抱有怀疑,诺贝尔奖 评选委员会认为推迟发奖更为合适。可是,当对他的成就的争议平息、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准 备授奖之时,Avery 已经撒手人寰。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只好惋惜地承认:“Avery 于 1944 年 关于 DNA 携带信息的发现代表了遗传学领域中一个最重要的成就,他没能得到诺贝尔奖金是 很遗憾的”。 Avery 等人的科学发现为什么迟迟得不到科学界的承认呢?这当然不是由于他们的学术地位低 下所致,因为 Avery 那时已经是细菌学界的一员老将。不是由于出版机构的压抑,因为他们的 论文在著名的《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得到了及时发表。也不是由于他们的研究 超越了时代或离开了研究的主流趋势,因为当时有许多人都在研究 Griffith 发现的新现象。 Avery 的发现的蒙难主要由于认识论方面的一些原因造成的。 第一,传统观念的束缚。无庸否认,大家早就怀疑过 DNA 在遗传过程中是否有一定的功能, 特别是自从 Feulgen 于 1924 年证明了 DNA 是染色体的一个主要组分之后。但是,由于科学研 究发展的特定历史进程,人们对蛋白质的研究更为充分,对它的重要性和分子结构的认识比较 深入;而对 DNA 的研究就非常不够,因而人们也就很难设想 DNA 能够作为遗传信息的载 体。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DNA 不像蛋白质那样引人注意。这除了它不像蛋白质(特别是 酶)那样到处都是,且到处都是活跃以外,重要的一点还在于结构上似乎没有蛋白质那样变化 多端,具有个性(同一生物体中的异源蛋白质之间,或者不同生物体中的同源蛋白质之间,在 结构的特异性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直到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科学界还普遍坚持 Levine 在 20 年代提出的“DNA 结构的四核苷酸假说”,认为 DNA 只不过是一种含有腺苷酸、鸟苷酸、胸

腺苷酸和胞苷酸4种残基各一个的四核苷酸而已。到了40年代早期,尽管已经认识到DNA分 子质量实际上要比四核苷酸理论所要求的大得多,但是仍然普遍地相信四核苷乃是那较大的 DN聚合体的基本重复单元,其中4个嘌呤和嘧啶碱基都依次按规定的序列而被重复着。DNA 被看成如同淀粉等聚合物一样的一种单调、均匀的大分子。在这种情况下,对于DNA在各种 染色体中的普遍存在,人们一般都纯粹是从生理上和结构上来解释,而把基因的信息作用往往 归因于染色体里的蛋白质。所以,当 Avery等人将他们的结论公布于世时,许多科学家便不免 投之以怀疑的目光。事实上,发现者本身也没有完全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在他们的论文中只 愿意说DNA或许是“转化因子的基本单位”。他们不愿意将他们的发现推广为一般结论,并且 特别声明,“当然可能,被描述物质的生物学活性不是核酸的内在特性,而是由于吸收在核酸 中的少量其他物质,或者是与核酸紧密结合着、以至无法检测到的物质”。 Avery及其合作者 的这种措词,被有的科学史家称为是“几乎神经过敏地回避了DNA是基因、基因只不过是 DNA'这个主张。的确, Avery等人在提出他们的理论时,是极其谨慎的。他们在论文中说: “如果这项关于转化因子的本性的研究结果获得证实的话,那么核酸就必然被认为具有生物学 的特异性,它们的化学基础尚有待于确定”。 第二,错误地总结经验造成的因噎废食。就在 Avery等人做出上述结论的20年之间,著名生 物学家、19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Willstatter实验中由于采用的酶溶液过于稀释之故,以 至用通常的化学检验法显示不出它的蛋白质含量,但仍存在催化活性,于是便做出了酶不是蛋 白质的错误结论,宣称己经制成了不含蛋白质的酶的制备物。由于这种结论出自权威之口,人 们信以为真,结果使对酶的研究推迟达10年之久。1944年时,科学界对这种前车之鉴仍记忆 犹新。所以,当 Avery等人公布他们的结论后,害怕再受骗的科学界便不敢再盲然唯这位权威 而是从,迟迟不予认可了。播种苦果的是己故权威 Willstatter,而蒙受苦果之害的是在世权威 Avery等人及其科学发现的不幸遭遇,向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作为一个科 学工作者,我们应当努力克服思想上的保守性和片面性,做到不为流行观念所束缚,努力去揭 示未曾为大多数人所注目的新领域:做到正确总结经验教训,不能因噎废食。其次,作为一个 科研管理工作者,我们不仅应对那些成果在短期内就得到证实的发现者给予奖励,而且也应对 那些其成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证实的卓越发现者(特别是其中的高龄科学家),及时给予 认可。试想一下,如果诺贝尔奖金评选委员会当初不是坚持“最好等到脱氧核糖核酸的转化机 制更多地为人们所了解的时候再说”这种优柔态度,怎么能会造成那种结局而追悔不及地承认 是“实属憾事”呢?! (张咸宁左伋)

腺苷酸和胞苷酸 4 种残基各一个的四核苷酸而已。到了 40 年代早期,尽管已经认识到 DNA 分 子质量实际上要比四核苷酸理论所要求的大得多,但是仍然普遍地相信四核苷乃是那较大的 DN 聚合体的基本重复单元,其中 4 个嘌呤和嘧啶碱基都依次按规定的序列而被重复着。DNA 被看成如同淀粉等聚合物一样的一种单调、均匀的大分子。在这种情况下,对于 DNA 在各种 染色体中的普遍存在,人们一般都纯粹是从生理上和结构上来解释,而把基因的信息作用往往 归因于染色体里的蛋白质。所以,当 Avery 等人将他们的结论公布于世时,许多科学家便不免 投之以怀疑的目光。事实上,发现者本身也没有完全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在他们的论文中只 愿意说 DNA 或许是“转化因子的基本单位”。他们不愿意将他们的发现推广为一般结论,并且 特别声明,“当然可能,被描述物质的生物学活性不是核酸的内在特性,而是由于吸收在核酸 中的少量其他物质,或者是与核酸紧密结合着、以至无法检测到的物质”。Avery 及其合作者 的这种措词,被有的科学史家称为是“几乎神经过敏地回避了 DNA 是基因、基因只不过是 DNA”这个主张。的确,Avery 等人在提出他们的理论时,是极其谨慎的。他们在论文中说: “如果这项关于转化因子的本性的研究结果获得证实的话,那么核酸就必然被认为具有生物学 的特异性,它们的化学基础尚有待于确定”。 第二,错误地总结经验造成的因噎废食。就在 Avery 等人做出上述结论的 20 年之间,著名生 物学家、1915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Willstatter 在实验中由于采用的酶溶液过于稀释之故,以 至用通常的化学检验法显示不出它的蛋白质含量,但仍存在催化活性,于是便做出了酶不是蛋 白质的错误结论,宣称已经制成了不含蛋白质的酶的制备物。由于这种结论出自权威之口,人 们信以为真,结果使对酶的研究推迟达 10 年之久。1944 年时,科学界对这种前车之鉴仍记忆 犹新。所以,当 Avery 等人公布他们的结论后,害怕再受骗的科学界便不敢再盲然唯这位权威 而是从,迟迟不予认可了。播种苦果的是已故权威 Willstatter,而蒙受苦果之害的是在世权威 Avery。 Avery 等人及其科学发现的不幸遭遇,向我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作为一个科 学工作者,我们应当努力克服思想上的保守性和片面性,做到不为流行观念所束缚,努力去揭 示未曾为大多数人所注目的新领域;做到正确总结经验教训,不能因噎废食。其次,作为一个 科研管理工作者,我们不仅应对那些成果在短期内就得到证实的发现者给予奖励,而且也应对 那些其成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证实的卓越发现者(特别是其中的高龄科学家),及时给予 认可。试想一下,如果诺贝尔奖金评选委员会当初不是坚持“最好等到脱氧核糖核酸的转化机 制更多地为人们所了解的时候再说”这种优柔态度,怎么能会造成那种结局而追悔不及地承认 是“实属憾事”呢?! (张咸宁 左 伋)

第三章遗憾的徐道觉 当明确了染色体就是遗传基因的载体之后,遗传学家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就是人类到底有多 少条染色体。但由于当时染色体制备技术的限制,在显微镜下许多染色体重叠在一起难以分 辨,所以学者们所报告的人类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 1923年,美国遗传学权威、得克萨斯大学校长 Paint(1889-1969)提出人体的染色体数目为 2n=48。这后来作为一条定论充斥于各种教科书和百科全书。直到1956年美籍华裔学者蒋有 兴(TjoJ)和 Levan才首先正确鉴定了人类染色体是2n=46条而不是48条(蒋有兴因此 荣获了美国肯尼迪国际奖)。但首先观察到46条染色体数目的却是美籍华裔科学家徐道觉 ( Hsu tc,1917-2003) 20世纪50年代初,徐道觉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以后,鉴于当时的处境,只得抛 弃自己拿手的果蝇遗传学研究,经 White教授推荐到 Pomerat的实验室出事研究培养中的人和 哺乳类细胞的核现象。他先用了半年的时间学习如何建立培养物,拍摄相差显微镜照片、缩时 电影等技术。但当他试图观察细胞的染色体时,却发现它们拥挤在一起,如同在组织切片中 样,是没有指望“突破”这一难关的。尽管他喜欢这个实验室,却又怀念起过去研究的果蝇 甚至想再回去搞果蝇遗传学。 徐道觉曾师从我国最著名的遗传学家谈家桢先生,被欣赏为最有出息的学生。因此,事业的停 顿让他感到十分失望和沮丧,度日如年的悲观情绪萦绕在他的心头。但就在此时,“奇迹”发 生了。一天晩上,徐道觉照常到实验室做研究。在一些治疗性流产的胚胎组织(皮肤和脾)培 养标本中,他按照常规操作步骤用盐溶液冲洗细胞时,竟然在显微镜下看到了铺展很好的染色 体!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到实验室外的咖啡馆里喝了一杯咖啡,清醒头脑之后再回到 实验桌上,仍然观察到了同样的现象。没有1个分裂相有纺锤体定向,没有1个分裂细胞显示 细胞分裂中期的边界,都不是典型的中期。他试图研究另一些标本并建立更多的培养物,但再 也未得到分散得那样好的标本。他揣测一定是在人脾培养物中出现了什么“差错”,花了大约 3个月时间力图从各个因素的试验中寻找其“奥秘”一—包括培养基的成分、培养条件、培养 温度、秋水仙素、固定和染色等。直到1952年4月当他改变平衡盐溶液的张力时才获得成 功。当他把蒸馏水和平衡盐溶液相混合以减低张力时,“奇迹”又重新出现了。他立即想到, 手头这个强有力的工具也许对付另一些细胞材料。果然不出所料,这一手段对所有生物和所有 培养物一概都是适用的。可以肯定,在3个月之前出现的“奇迹”一定是实验室中的某一位技 术员在配制平衡盐溶液时读错了刻度标尺以致配为低渗液的缘故,使得徐道觉成功地将低渗透

第三章 遗憾的徐道觉 当明确了染色体就是遗传基因的载体之后,遗传学家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就是人类到底有多 少条染色体。但由于当时染色体制备技术的限制,在显微镜下许多染色体重叠在一起难以分 辨,所以学者们所报告的人类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 1923 年,美国遗传学权威、得克萨斯大学校长 Paint(1889-1969)提出人体的染色体数目为 2n=48。这后来作为一条定论充斥于各种教科书和百科全书。直到 1956 年美籍华裔学者蒋有 兴(Tjio JH)和 Levan 才首先正确鉴定了人类染色体是 2n=46 条而不是 48 条(蒋有兴因此 荣获了美国肯尼迪国际奖)。但首先观察到 46 条染色体数目的却是美籍华裔科学家徐道觉 (Hsu TC,1917-2003)。 20 世纪 50 年代初,徐道觉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以后,鉴于当时的处境,只得抛 弃自己拿手的果蝇遗传学研究,经 White 教授推荐到 Pomerat 的实验室出事研究培养中的人和 哺乳类细胞的核现象。他先用了半年的时间学习如何建立培养物,拍摄相差显微镜照片、缩时 电影等技术。但当他试图观察细胞的染色体时,却发现它们拥挤在一起,如同在组织切片中一 样,是没有指望“突破”这一难关的。尽管他喜欢这个实验室,却又怀念起过去研究的果蝇, 甚至想再回去搞果蝇遗传学。 徐道觉曾师从我国最著名的遗传学家谈家桢先生,被欣赏为最有出息的学生。因此,事业的停 顿让他感到十分失望和沮丧,度日如年的悲观情绪萦绕在他的心头。但就在此时,“奇迹”发 生了。一天晚上,徐道觉照常到实验室做研究。在一些治疗性流产的胚胎组织(皮肤和脾)培 养标本中,他按照常规操作步骤用盐溶液冲洗细胞时,竟然在显微镜下看到了铺展很好的染色 体!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到实验室外的咖啡馆里喝了一杯咖啡,清醒头脑之后再回到 实验桌上,仍然观察到了同样的现象。没有 1 个分裂相有纺锤体定向,没有 1 个分裂细胞显示 细胞分裂中期的边界,都不是典型的中期。他试图研究另一些标本并建立更多的培养物,但再 也未得到分散得那样好的标本。他揣测一定是在人脾培养物中出现了什么“差错”,花了大约 3 个月时间力图从各个因素的试验中寻找其“奥秘”——包括培养基的成分、培养条件、培养 温度、秋水仙素、固定和染色等。直到 1952 年 4 月当他改变平衡盐溶液的张力时才获得成 功。当他把蒸馏水和平衡盐溶液相混合以减低张力时,“奇迹”又重新出现了。他立即想到, 手头这个强有力的工具也许对付另一些细胞材料。果然不出所料,这一手段对所有生物和所有 培养物一概都是适用的。可以肯定,在 3 个月之前出现的“奇迹”一定是实验室中的某一位技 术员在配制平衡盐溶液时读错了刻度标尺以致配为低渗液的缘故,使得徐道觉成功地将低渗透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X)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8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