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0,主要修订内容(复杂结构4 主要改进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加强层结构、错层 结构、连体结枸、多塔楼结构):9度抗震设计时 不应采用;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位置,7度5层,8度3 层; 框支梁、框支柱剪压比从严控制; 框支柱顶端和底端弯矩、剪力、地震轴力放大; 落地墙底部加强部位弯矩、剪力放大; 峁加强层结构、错层结构、连体结构、多塔楼结构 加强部位和措施
三.10、主要修订内容(复杂结构47条)
一般规定 >9度不应釆用复杂高层建筑结约(多塔楼除外)[10.1.2强 条] ≯7度、8度不宜同时采用两种以上(转换层、加强层、错层、 连体、多塔楼); >B级高度不宜采用连体; 错层结构:7度≤80m、8度≤60m(剪力墙不宜/框剪不应); ≯受力复杂部位宜进行应力分析、并校核配筋;
1、 一般规定 9度不应采用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多塔楼除外)[10.1.2 强 条]; 7 度、8 度不宜同时采用两种以上(转换层、加强层、错层、 连体、多塔楼); B 级高度不宜采用连体; 错层结构:7 度≤80m、8 度≤60m(剪力墙不宜/框剪不应); 受力复杂部位宜进行应力分析、并校核配筋;
2、带转换层结构(1/2) 形式:梁、桁架、箱形、斜柱(斜撑)、厚板 ●框支剪力墙结构:竖向刚度易突变,内力传递途径 复杂;转换层位置越高,内力突变加剧;落地墙弯 曲裂缝,刚度降低,柱加强。限制转换层位置(高 度):7度5层,8度3层,≥3层时,抗震等级提高 级。 ●框架核心筒结构底部抽柱,刚度和内力突变减少, 总高度较高。转换层位置可适当提高 ●筒中筒结构,如外筒为剪力墙(壁式框架),则转换 层位置限制参考框支剪力墙结构,髙度适当降低
2、带转换层结构(1/2) 形式:梁、桁架、箱形、斜柱(斜撑)、厚板 框支剪力墙结构:竖向刚度易突变,内力传递途径 复杂;转换层位置越高,内力突变加剧;落地墙弯 曲裂缝,刚度降低,柱加强。限制转换层位置(高 度):7 度 5 层,8 度 3 层,≥3 层时,抗震等级提高 一级。 框架-核心筒结构底部抽柱, 刚度和内力突变减少, 总高度较高。转换层位置可适当提高。 筒中筒结构,如外筒为剪力墙(壁式框架),则转换 层位置限制参考框支剪力墙结构,高度适当降低
2、带转换层结构(2/2) ●对竖向刚度突变的限制:双控1)层侧向刚度 (K1=V/8)比宜≥0.7,应≥0.5(1、2层下)或0.6 (3层以上);2)等效刚度:附录E。 ●结构布置:框支柱与落地墙间距,转换层为1~2 层时≤12m,转换层≥3层时≤10m。B级高度结构, 框支梁不宜采用主、次梁方案。框支柱周围楼板不 应错层布置 ●剪压比、轴压比、柱地震剪力调整从严,内力调整 系数增大,构造加强
2、带转换层结构(2/2) 对竖向刚度突变的限制:双控 1)层侧向刚度 ( Ki Vi i / )比宜≥0.7,应≥0.5(1、2 层下)或 0.6 (3 层以上);2)等效刚度:附录 E。 结构布置:框支柱与落地墙间距,转换层为 1~2 层时≤12m,转换层≥3 层时≤10m。B 级高度结构, 框支梁不宜采用主、次梁方案。框支柱周围楼板不 应错层布置。 剪压比、轴压比、柱地震剪力调整从严,内力调整 系数增大,构造加强
剪压比、轴压比严控:一增加 框支梁、框支柱截面的组合最大剪力设计值应符合条件: 无地震作用组合时 V≤0.20 Bcfcbho 0.15Bcfcbho)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RE 框支柱轴压比从严0.1 向刚度K=0/81:0.7,0.6,0.5)
剪压比、轴压比严控:-增加 框支梁、框支柱截面的组合最大剪力设计值应符合条件: 无地震作用组合时 20 c c 0 V 0. f bh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0.15 ) 1 c c 0 RE V f bh 框支柱轴压比从严 0.1 侧向刚度 Ki=Qi/δI:0.7,(0.6,0.5)
等效剪切刚度比: 底部大空间为1层时,近似采用转换层上、下层结构等 效剪切刚度比y表示转换层上、下层结构刚度的变化,y宜 接近1,非抗震设计时y不应大于3,抗震设计时y不应大 于2。y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y GA h, (E.0.1-1) Ai=Awi+2(Ci acii) (i=1,2) (E.0.1-2) 2 Cn;=25 h (E.0.1-3)
等效剪切刚度比: 底部大空间为 1 层时,近似采用转换层上、下层结构等 效剪切刚度比 表示转换层上、下层结构刚度的变化, 宜 接近 1,非抗震设计时 不应大于 3,抗震设计时 不应大 于 2。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2 1 1 1 2 2 h h G A G A (E.0.1-1) ( ) c , 1 w c i j n j Ai A i Cij A i (i 1,2 ) (E.0.1-2) 2 c , 2.5 i i j ij h h C (i 1,2 ) (E.0.1-3)
等效侧向刚度计算(宜宣接近1,非抗震2,抗震13) 转换层 △ 2 P=1 )计算模型1—一转换层及下部缔构 b)计算模型2一一转换层上部缔构 ∠,H e △H 图D.0.2转换层上、下等效侧向刚度计算模型
2 1 1 2 e H H 图 D.0.2 转换层上、下等效侧向刚度计算模型 等效侧向刚度计算(宜接近1,非抗震2,抗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