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授课人:马鞍山二中夏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感受能力和文本阅读的审美感知、发现、鉴赏的 能力 过程与方法:交流探究,品位文本意境美。 情感与态度:热爱自然,提升审美品位,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学习散文的构图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苍凉中蕴蓄生机、避实就虚 虚实相生的笔法,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3.体味郁达夫的散文情调和风格。 三、教学设想 1.本文体现了郁达夫散文“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的 特点,在学习时,主要采用文本研读的方式,通过美读、问题讨论来理解、体会。 2.文章多用诗句来渲染凸显江南冬景之美,当注意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诗句往往简洁 洗练,意象丰富,希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对诗句进行稀释还原的方式,将学习的意境 笔法在自己的写作中实践起来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如诗、如画,如魂牵的前世;似雾、似烟,似梦萦的今生:这就是江南! 从林花谢了春红,从万条垂下的绿丝绦到夏日午后的鸣蝉:从睡梦里听了一夜的雨打芭 蕉,到因了昨夜的雨疏风骤而绿肥红瘦的海棠。江南有雨,丁香般的女子撑起油纸伞:江南 有风,从三千年蒹葭的传说中飘过 1、作者笔下的冬景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有何特点?(快速浏览,寻找文眼) 2、文本有哪些段落写了江南的冬景?文本共写了几幅画面?尝试给每幅画面命名。 曝背谈天图午后郊游图寒村微雨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 二、咀嚼赏鉴,沉潜意境 午后郊游图赏析 1、所写景物: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杂色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 暖的阳光 2、景物特点:色彩浓艳亮丽,对比鲜明。 3、作者感受:和煦温暖,生机盎然 4、所用手法:工笔细描,浓墨重彩
1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授课人:马鞍山二中 夏晴)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感受能力和文本阅读的审美感知、发现、鉴赏的 能力。 过程与方法:交流探究,品位文本意境美。 情感与态度:热爱自然,提升审美品位,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学习散文的构图特征,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琢磨苍凉中蕴蓄生机、避实就虚 虚实相生的笔法,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3.体味郁达夫的散文情调和风格。 三、教学设想 1.本文体现了郁达夫散文 “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 的 特点,在学习时,主要采用文本研读的方式,通过美读、问题讨论来理解、体会。 2.文章多用诗句来渲染凸显江南冬景之美,当注意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诗句往往简洁 洗练,意象丰富,希望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对诗句进行稀释还原的方式,将学习的意境、 笔法在自己的写作中实践起来。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如诗、如画,如魂牵的前世;似雾、似烟,似梦萦的今生:这就是江南! 从林花谢了春红,从万条垂下的绿丝绦到夏日午后的鸣蝉;从睡梦里听了一夜的雨打芭 蕉,到因了昨夜的雨疏风骤而绿肥红瘦的海棠。江南有雨,丁香般的女子撑起油纸伞;江南 有风,从三千年蒹葭的传说中飘过…… 1、作者笔下的冬景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有何特点?(快速浏览,寻找文眼) 2、文本有哪些段落写了江南的冬景?文本共写了几幅画面?尝试给每幅画面命名。 曝背谈天图 午后郊游图 寒村微雨图 江南雪景图 旱冬闲步图 二、咀嚼赏鉴,沉潜意境 午后郊游图赏析 1、所写景物: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叶、雪白的乌桕籽、杂色的野草、和煦的微风、温 暖的阳光。 2、景物特点:色彩浓艳亮丽,对比鲜明。 3、作者感受:和煦温暖,生机盎然。 4、所用手法:工笔细描,浓墨重彩
本幅画面关于景物色彩对比特点的赏析比较重要,但如此“五彩的文字”,除了构图的 明朗”需要之外,还有什么更深层的意蕴呢 升华:在中国艺术中,扁舟常系太古石,绿叶多发荒率枝,在衰朽中偶有一片两片绿叶 映衬,三朵四朵微花点缀。衰朽和新生残酷地置于一体,除了突显生命的顽强和不可战胜之 外,更重要的则在于传达一种永恒的哲思。打破时间的秩序,使得亘古的永恒就在此在的鲜 活中呈现,似嫩而苍,似苍而嫩,这正是中国艺术最精微的所在。 一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 寒村微雨图赏析 本幅画面的结尾引用唐五代诗人李涉的诗《井栏砂宿遇夜可客》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如今世上半是君。 江南雪景图赏析 从古人的诗句来领略江南冬雪的美妙。 作者对江南雪有没有作实景描绘,为什么? 明确:作者对雪景没有作实景的描绘,只是引了一些诗句,在品评诗句的时候写出了雪 趣。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 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巧引前人诗句,以补散文没 有说尽的余意、尚未抒发之情愫,使文章在行文上跌宕多姿:时而使人沉浸在古典诗词点拨 的意绪中,时而又将人带进优美的画境里,取得了“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效果 结合郁达夫的创作风格来谈,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是作者审美情趣和景物特征相 融合的结果,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郁达夫主张表现自我,认为小说是作者的“自叙传 这种直接抒写性情的创作风格同样也体现在散文写作中,只是在散文里更注重表现与再现的 结合。因此,江南的冬景在郁达夫笔下,既是一种意境,也是一种情境。 总结:江南的雪不是苦雪,而是令人欣喜,让人感觉温暖的美好时光。 迁移想象,浸泡稀释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以诗歌一般的语言进行赏析: 郁达夫先生在描绘本幅画面时,并没有从正面去刻画,巧妙地化用了前人的诗句,借前 人的诗句来表现江南雪景的意境。而诗句往往简洁洗练,意象丰富,所以需要引导学生运用 想象对诗句进行稀释还原。在学生想象还原的基础上,笔者对学生的想象进行了归纳整理, 进而再现出江南雪景优美图景 从古人的诗句来领略江南冬雪的美妙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生活的悠闲,友情的深厚)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美丽的雪景,怡人的酒香)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夜深人静后的温暖) 2
2 本幅画面关于景物色彩对比特点的赏析比较重要,但如此“五彩的文字”,除了构图的 “明朗”需要之外,还有什么更深层的意蕴呢? 升华:在中国艺术中,扁舟常系太古石,绿叶多发荒率枝,在衰朽中偶有一片两片绿叶 映衬,三朵四朵微花点缀。衰朽和新生残酷地置于一体,除了突显生命的顽强和不可战胜之 外,更重要的则在于传达一种永恒的哲思。打破时间的秩序,使得亘古的永恒就在此在的鲜 活中呈现,似嫩而苍,似苍而嫩,这正是中国艺术最精微的所在。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 寒村微雨图赏析 本幅画面的结尾引用唐五代诗人李涉的诗《井栏砂宿遇夜可客》: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如今世上半是君。 江南雪景图赏析 从古人的诗句来领略江南冬雪的美妙。 作者对江南雪有没有作实景描绘,为什么? 明确:作者对雪景没有作实景的描绘,只是引了一些诗句,在品评诗句的时候写出了雪 趣。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 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巧引前人诗句,以补散文没 有说尽的余意、尚未抒发之情愫,使文章在行文上跌宕多姿:时而使人沉浸在古典诗词点拨 的意绪中,时而又将人带进优美的画境里,取得了“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效果。 结合郁达夫的创作风格来谈,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是作者审美情趣和景物特征相 融合的结果,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郁达夫主张表现自我,认为小说是作者的“自叙传”。 这种直接抒写性情的创作风格同样也体现在散文写作中,只是在散文里更注重表现与再现的 结合。因此,江南的冬景在郁达夫笔下,既是一种意境,也是一种情境。 总结:江南的雪不是苦雪,而是令人欣喜,让人感觉温暖的美好时光。 三、迁移想象,浸泡稀释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以诗歌一般的语言进行赏析: 郁达夫先生在描绘本幅画面时,并没有从正面去刻画,巧妙地化用了前人的诗句,借前 人的诗句来表现江南雪景的意境。而诗句往往简洁洗练,意象丰富,所以需要引导学生运用 想象对诗句进行稀释还原。在学生想象还原的基础上,笔者对学生的想象进行了归纳整理, 进而再现出江南雪景优美图景: 从古人的诗句来领略江南冬雪的美妙。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生活的悠闲,友情的深厚)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美丽的雪景,怡人的酒香)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夜深人静后的温暖)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雪后冬晨的惊喜) 日暮时分,瑞雪纷纷,寒意森森,佳酿既陈,炉火正旺,与老友围炉对坐,推杯换盏, 暖意融融。更深人静,瑞雪已停,月下梅花,投影于路,阵阵酒香,沁人心脾。偶尔传来几 声犬吠,乃是行人叩门投宿。清晨破晓,孩童雪中嬉戏,忽-孩童跑来,报告惊喜发现:“前 面村口,深雪之中,一枝红梅,傲雪怒放 四、知人论世,涵咏风格 结合《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文字来看郁达夫的语言特色和美学特点,领略郁式 美文。 老师:“一切景语皆情语”,但这篇文章确是写于1935年冬,1935年是个什么年代, 大家都知道,郁达夫何来的洒脱闲适呢,如何理解? 补充介绍郁达夫其人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 张资平等人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1922年7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1928 年加入太阳社,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中国作家左翼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 月发表小说《迟桂花》。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她是一个弱女子》、《薄奠》等,1945 年被日本宪兵杀害。其文清新隽永,明丽而真挚,富有神韵;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 笔随意转,舒卷自如。 恶人的世界塞尽了我的去路。”“碰壁碰壁再碰壁!愁来无路拿起笔来写写只好写 些愤世疾邪怨天骂地的牢骚放几句破坏一切打倒切的狂呓。越是这样,越是找不到出路 越找不到出路,越想破坏,越想反抗。 生于斯长于斯的地道的江南才子,在历经了十余载的异国凄凉和异乡颠沛之后,江南 女子王映霞闯入了他的生命。苦苦等待了太久,他终于获得了命运的眷顾与幸福的垂青。 1933年4月,达夫伴同他的爱人在西子湖畔,修筑了“风雨茅庐”。回到了江南 材料拓展: 郁达夫是一位轻狂的诗人。他的诗极富品味,入世近俗,古韵犹然。“曾因酒醉鞭名马
3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雪后冬晨的惊喜) 日暮时分,瑞雪纷纷,寒意森森,佳酿既陈,炉火正旺,与老友围炉对坐,推杯换盏, 暖意融融。更深人静,瑞雪已停,月下梅花,投影于路,阵阵酒香,沁人心脾。偶尔传来几 声犬吠,乃是行人叩门投宿。清晨破晓,孩童雪中嬉戏,忽一孩童跑来,报告惊喜发现:“前 面村口,深雪之中,一枝红梅,傲雪怒放!” 四、知人论世,涵咏风格 结合《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文字来看郁达夫的语言特色和美学特点,领略郁式 美文。 老师:“一切景语皆情语”,但这篇文章确是写于 1935 年冬,1935 年是个什么年代, 大家都知道,郁达夫何来的洒脱闲适呢,如何理解? 补充介绍郁达夫其人: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21 年与郭沫若、成仿吾、 张资平等人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1922 年 7 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1928 年加入太阳社,主编《大众文艺》。1930 年,中国作家左翼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 月发表小说《迟桂花》。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她是一个弱女子》、《薄奠》等, 1945 年被日本宪兵杀害。其文清新隽永,明丽而真挚,富有神韵;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 笔随意转,舒卷自如。 “恶人的世界,塞尽了我的去路。” “碰壁,碰壁,再碰壁!”“愁来无路,拿起笔来写写,只好写 些愤世疾邪,怨天骂地的牢骚,放几句破坏一切,打倒一切的狂呓。越是这样,越是找不到出路。 越找不到出路,越想破坏,越想反抗。” 生于斯长于斯的地道的江南才子,在历经了十余载的异国凄凉和异乡颠沛之后,江南 女子王映霞闯入了他的生命。苦苦等待了太久,他终于获得了命运的眷顾与幸福的垂青。 1933 年 4 月,达夫伴同他的爱人在西子湖畔,修筑了“风雨茅庐”。回到了江南。 材料拓展: 郁达夫是一位轻狂的诗人。他的诗极富品味,入世近俗,古韵犹然。“曾因酒醉鞭名马
生怕情多累美人。”这是我时常涌上脑际的一句。其中体现的豪情是郁达夫在寄情山水后得 到的,只有山水能激发这样一位作家的诗才和灵感。在名山大川游历的时候,在酒肆茶楼畅 谈的时候,在落日孤独落泪的时候,在扬子江边潜心著书的时候,在故人英年早逝的时候, 他都提起笔,诌上一首诗,饱含着忧郁的情结和幻化的哀愁…冮愁善感的他,在北京深秋 的清晨里,在天涯飘泊的轮船上,他独自伤感,独自落泪……. 曾有以郁达夫与李商隐为个案,考察“五四”作家的旧诗创作对古代作家的承继关系, 以探究异代诗人的诗性人生。一从诗艺的比较揭示干年一脉的悲剧精神。二人诗作的设色 结构、造境都呈现感伤的美学特质,不同在于郁诗以旷放排遺感伤,李诗以执着郁结感伤 二从政治态度的比较揭示文人命运无法摆脱政治的影响。二人都有政治热情不同在于李希 望跻身政治而不被接受;郁自疏于政治,却因国族危亡不得不与之产生瓜葛。三从性苦闷宣 泄方式的比较揭示人格结构的多面性。李宣泄在诗歌中,突破诗庄词艳的分工;郁宣泄在小 说中,身为"五四"先锋却恪守温柔敦厚的诗教。 迷恋于山水,但郁达夫的根本目的却在于通过爬山涉水,“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心 减淡,使人格净化”,并由此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有人说郁达夫的笔 下是铅灰色的美丽。郁达夫的散文史就是他的情绪史。 时局不是一个人能够扭转的,甚至不是一个时代能够扭转的,于那阴晦飘摇的“风雨” 中,就让我们的诗人暂且在他的“茅庐”享受一隅之安吧。作者经过了太多的展转漂泊、流 离失所,终于,走出阴霾,走出狂躁,走出苦闷,走出低迷,走到阳光下,走到和风中,走 到微雨里,走入纯净的雪野!作者充满了对江南冬日气候的深深喜爱以及由衷的感恩而达夫 对于江南冬景的情有独钟,实乃其乡土情结、文化情结、审美情结、隐逸情结及爱侣王映霞 带给他的幸福与满足所致。在杭州,他不再狂乱焦灼,不再试图突围。在这种生活里,人与 自然的关系特别的亲密,自然变成了个人性灵的延伸,那些晨霜、草根、乌桕、微雨、酒客 的喧哗、神秘的雪夜,都充满了感性的回响,所有的人、事、物,都在人们心中充分启醒 种平和和满足的感觉,进入一种天人合一的化境。(“予欲无言。一孔子”“天地有大美 而不言。一庄子”“默读的声音,只有默读者自己听得到。—张新颖”) 作者的形象,似一仁者,似一智者,亦似一隐者。在他的身上,我们会感到一种清澈 与宁静,一种明朗、豁达、恬静、悠闲、满足、和平的生命状态。这便是一个回到了江南的 作者,一个温和的作者,平静着的作者。 在作者的江南里,我们可以发现笑容,发现温度,发现色彩,发现声响,发现神韵,发 现江南骨子里的秀色!达夫的散步,是心灵的行走,达夫的散步,是美学的行走,达夫的散
4 生怕情多累美人。”这是我时常涌上脑际的一句。其中体现的豪情是郁达夫在寄情山水后得 到的,只有山水能激发这样一位作家的诗才和灵感。在名山大川游历的时候,在酒肆茶楼畅 谈的时候,在落日孤独落泪的时候,在扬子江边潜心著书的时候,在故人英年早逝的时候, 他都提起笔,诌上一首诗,饱含着忧郁的情结和幻化的哀愁……工愁善感的他,在北京深秋 的清晨里,在天涯飘泊的轮船上,他独自伤感,独自落泪…… 曾有以郁达夫与李商隐为个案,考察“五四”作家的旧诗创作对古代作家的承继关系, 以探究异代诗人的诗性人生。一从诗艺的比较揭示千年一脉的悲剧精神。二人诗作的设色、 结构、造境都呈现感伤的美学特质,不同在于郁诗以旷放排遣感伤,李诗以执着郁结感伤. 二从政治态度的比较揭示文人命运无法摆脱政治的影响。二人都有政治热情,不同在于李希 望跻身政治而不被接受;郁自疏于政治,却因国族危亡不得不与之产生瓜葛。三从性苦闷宣 泄方式的比较揭示人格结构的多面性。李宣泄在诗歌中,突破诗庄词艳的分工;郁宣泄在小 说中,身为"五四"先锋却恪守温柔敦厚的诗教。 ——迷恋于山水,但郁达夫的根本目的却在于通过爬山涉水,“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心 减淡,使人格净化”,并由此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有人说郁达夫的笔 下是铅灰色的美丽。郁达夫的散文史就是他的情绪史。 时局不是一个人能够扭转的,甚至不是一个时代能够扭转的,于那阴晦飘摇的“风雨” 中,就让我们的诗人暂且在他的“茅庐”享受一隅之安吧。作者经过了太多的展转漂泊、流 离失所,终于,走出阴霾,走出狂躁,走出苦闷,走出低迷,走到阳光下,走到和风中,走 到微雨里,走入纯净的雪野!作者充满了对江南冬日气候的深深喜爱以及由衷的感恩而达夫 对于江南冬景的情有独钟,实乃其乡土情结、文化情结、审美情结、隐逸情结及爱侣王映霞 带给他的幸福与满足所致。在杭州,他不再狂乱焦灼,不再试图突围。在这种生活里,人与 自然的关系特别的亲密,自然变成了个人性灵的延伸,那些晨霜、草根、乌桕、微雨、酒客 的喧哗、神秘的雪夜,都充满了感性的回响,所有的人、事、物,都在人们心中充分启醒一 种平和和满足的感觉,进入一种天人合一的化境。( “予欲无言。——孔子”“天地有大美 而不言。 ——庄子”“默读的声音,只有默读者自己听得到。——张新颖” ) 作者的形象,似一仁者,似一智者,亦似一隐者。在他的身上,我们会感到一种清澈 与宁静,一种明朗、豁达、恬静、悠闲、满足、和平的生命状态。这便是一个回到了江南的 作者,一个温和的作者,平静着的作者。 在作者的江南里,我们可以发现笑容,发现温度,发现色彩,发现声响,发现神韵,发 现江南骨子里的秀色!达夫的散步,是心灵的行走,达夫的散步,是美学的行走,达夫的散
步,是文化的行走,于亘古的天地间吟哦诗情词韵,于宁静的天籁中聆听最遥远最轻柔的声 音,用美好将美好复原,用浪漫将浪漫抒写。(谛听天籁)
5 步,是文化的行走,于亘古的天地间吟哦诗情词韵,于宁静的天籁中聆听最遥远最轻柔的声 音,用美好将美好复原,用浪漫将浪漫抒写。(谛听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