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电容式及差分电容式MEMS传感器检测系统 作者:郭斌陈士清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研究所传感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 海200333) 时间:2008-03-13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摘要:传感器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四大支柱之一,传感器和计算机结合形成的智能 系统大大的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在传感器家族中,根据电容的物理特性制作 的传感器占有重要地位。电容传感器是很好的状态传感器,可提高电容检测,尤 其是微小电容检测的精度,是目前测控技术的热点。本文重点介绍一套微小电容 差分高精度检测电路,该套电路可测物体的运动加速度,加速度计的分辨率可达 2-18。 关键词:电容式传感器;MEMS;信号调理;检测电路 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容式传感器分单电容式和差分电容式二种。如图1所示。 (a)单电容传感器 (b)差分电容传感器 图1单电容式和差分电容式传感器 图1(a)为两平行板组成的电容器,图1(b)为两平行板中间插入极板组成的 差分电容传感。对图1(a)而言,当忽略电容器的边界效应时:
单电容式及差分电容式 MEMS 传感器检测系统 作者:郭斌 陈士清 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研究所 传感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 海 200333) 时间:2008-03-13 来源: 电子产品世界 摘要:传感器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四大支柱之一,传感器和计算机结合形成的智能 系统大大的拓展了人类生活的空间。在传感器家族中,根据电容的物理特性制作 的传感器占有重要地位。电容传感器是很好的状态传感器,可提高电容检测,尤 其是微小电容检测的精度,是目前测控技术的热点。本文重点介绍一套微小电容 差分高精度检测电路,该套电路可测物体的运动加速度,加速度计的分辨率可达 2 -18。 关键词:电容式传感器;MEMS;信号调理;检测电路 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电容式传感器分单电容式和差分电容式二种。如图 1 所示。 (a) 单电容传感器 (b) 差分电容传感器 图 1 单电容式和差分电容式传感器 图 1(a)为两平行板组成的电容器,图 1(b)为两平行板中间插入极板组成的 差分电容传感。对图 1(a)而言,当忽略电容器的边界效应时:
CEEoA 电容器的电容量为: 式中A为电容器的极板面积,d为极板的距离,er、e0为介电常数。 电容传感器中的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的C-d特性如图2所示。 Co do 图2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的C-d特性曲线图 单电容传感器的一个极板固定,称为静极板,另一极板与被测物体连接为动 极板。差分电容传感器的上下极板均固定,称为静极板,中间极板为动极板。当 被测物体移动时动极板跟随移动,就改变了极板间的电容量C,可知C-d特性 C-EA 是一条曲线: do
电容器的电容量为: 式中 A 为电容器的极板面积,d 为极板的距离,er、e0 为介电常数。 电容传感器中的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的 C-d 特性如图 2 所示。 图 2 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的 C-d 特性曲线图 单电容传感器的一个极板固定,称为静极板,另一极板与被测物体连接为动 极板。差分电容传感器的上下极板均固定,称为静极板,中间极板为动极板。当 被测物体移动时动极板跟随移动,就改变了极板间的电容量 C,可知 C-d 特性 是一条曲线:
当d0减小△d时,且△d<d0 C+△C- E04 1 d。-△d -Co1-Ad/do (1) 由(1)式可得: 尝尝 (2) ACAd 当△d/d0<<1时,得到进似的线性关系C。d,: 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 K=△C/C≈1 △ddo (3) △C△d,,△d 1+ c。dd 如果考虑到(2)式中的线性项和非线性项: 电容传感器的相对非线性误差: △d/d)H ×100%=Ad/d×100% △d/d (4) 从(3)式可以看出,要提高灵敏度,应减小电容起始间隙d0,但d0的减 小受到电容器击穿电压的限制,不仅加工精度要求高,电容传感器的相对非线性 误差增加
当 d0 减小Δd 时,且Δd< d0 (1) 由(1)式可得: ( 2 ) 当Δd/d0<<1 时,得到进似的线性关系 ; 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 (3) 如果考虑到(2)式中的线性项和非线性项: ; 电容传感器的相对非线性误差: (4) 从(3)式可以看出,要提高灵敏度,应减小电容起始间隙 d0 ,但 d0 的减 小受到电容器击穿电压的限制,不仅加工精度要求高,电容传感器的相对非线性 误差增加
为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K,提高精度、减小非线性误差&,电容传感器大都 采用差动式结构。在差分电容传感器中,当动极板的移动距离为△d时,电容C1 的间隙d1变为d0-△d,电容C2的间隙d2变为d0+△d。 △C=2M 当△d/d0≤1时,得到进似的线性关系C。d,: K= 2AC/C≈2 △d 差动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 do 差动电容传感器的相对非线性误差: ad/d。) ×100%=(△d/d)×100% (△d/d) (5) 可见,电容传感器采用差动方式之后,灵敏度提高了一倍,相对非线性误差 减小了一个数量级。与此同时,差动电容传感器突出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减小环境 影响所造成的误差。 就MEMS单电容式和差分电容式传感器而言,单电容式传感器在 50Hz~20KHz范围内频响线性度好,将来可做成微麦克风代替柱节式压力传感 器,用在手机里。差分电容传感器在0Hz-1KHz范围内频响线性度好,目前己 广泛应用在低频地震波检测上。 单电容传感器调理电路 传统的电容检测方法有电荷转移法和脉宽调制法,电荷转移法常用于单电容 检测,脉宽调制法常用于差分电容检测。图3是方波发生器电路,产生的方波 1 f= 频率 2R,Cx in(Rs/Rs) 。如果Rf为常数,则f是Cx(X)函数,可根据测定f 占空比,计算出CX(X)的值。实际上,图3电路仅可测量静态电容,对于测量
为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 K,提高精度、减小非线性误差&,电容传感器大都 采用差动式结构。在差分电容传感器中,当动极板的移动距离为Δd 时,电容 C1 的间隙 d1 变为 d0-Δd,电容 C2 的间隙 d2 变为 d0+Δd。 当Δd/d0≤1 时,得到进似的线性关系 ; 差动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 ; 差动电容传感器的相对非线性误差: (5) 可见,电容传感器采用差动方式之后,灵敏度提高了一倍,相对非线性误差 减小了一个数量级。与此同时,差动电容传感器突出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减小环境 影响所造成的误差。 就 MEMS 单电容式和差分电容式传感器而言,单电容式传感器在 50Hz~20KHz 范围内频响线性度好,将来可做成微麦克风代替柱节式压力传感 器,用在手机里。差分电容传感器在 0Hz-1KHz 范围内频响线性度好,目前已 广泛应用在低频地震波检测上。 单电容传感器调理电路 传统的电容检测方法有电荷转移法和脉宽调制法,电荷转移法常用于单电容 检测,脉宽调制法常用于差分电容检测。图 3 是方波发生器电路,产生的方波 频率 。如果 Rf 为常数,则 f 是 Cx(x)函数,可根据测定 f 占空比,计算出 Cx(x)的值。实际上,图 3 电路仅可测量静态电容,对于测量
动态电容,必须对电路进行改进,对C×的电荷转移过程进行保护。改进的方 法是用电容性有源网络在电路中来代替C×,如图4所示。U3是电荷转移放大 器,是网络的中心:U2是跟随器:U4是保持器,电路静态谐振频率以 38KHz~40KHz为好。 Rf +15 Rs OP37 £方波 15v 2 R4 图3方波发生器电路 C1 Cx 被转换的电容 Cx U(s AD79 -AD797 5 U1(s) 4.07m 图4由RC和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电容性有源网络 11 用有网络代替CX,可构成电容一频率转换器: Cx C-aQ2 Cx式中
动态电容,必须对电路进行改进, 对 Cx 的电荷转移过程进行保护。改进的方 法是用电容性有源网络在电路中来代替 Cx,如图 4 所示。U3 是电荷转移放大 器,是网络的中心;U2 是跟随器;U4 是保持器,电路静态谐振频率以 38KHz~40KHz 为好。 图 3 方波发生器电路 图 4 由 RC 和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电容性有源网络 用有网络代替 Cx,可构成电容—频率转换器: 式中
电容一频率转换器输出频率: 1 f-2RCmL+2R6/R可2RCC21+(2R6R5可 式中Rf、C1、C2、R5、R6为常数。 该电路静态谐振频率一般以38KHz~40KHz为好。 差分电容传感器调理电路 目前流行的MEMS器件加速度计,其传感器原理一般基于差动电容。加速 度计主要由质量弹性元件、位移测量系统及信号调理电路构成,可以根据测量 DC得到物体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 无加速度 有加速度 横梁 中间极板 CS1 CS2 CS1=CS2 CS1 图5MEMS电容式振动加速度传感器 如图5所示,中间极板(即横梁的伸出部分)与二个固定的外极板组成差动电 容CS1和CS2。没有加速度时,CS1=CS2;产生加速度时,横梁的移动改变 了中间极板和固定的外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引起电容变化,CS1≠CS2。通过
电容—频率转换器输出频率: ; 式中 Rf 、C1、C2、R5、R6 为常数。 该电路静态谐振频率一般以 38KHz~40KHz 为好。 差分电容传感器调理电路 目前流行的 MEMS 器件加速度计,其传感器原理一般基于差动电容。加速 度计主要由质量弹性元件、位移测量系统及信号调理电路构成,可以根据测量 DC 得到物体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 图 5 MEMS 电容式振动加速度传感器 如图 5 所示,中间极板(即横梁的伸出部分)与二个固定的外极板组成差动电 容 CS1 和 CS2。没有加速度时,CS1=CS2;产生加速度时,横梁的移动改变 了中间极板和固定的外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引起电容变化,CS1≠CS2。通过
测量电路,将电容的变化在外加交流电压的激励下转化为电学量,能够测得该物 体相应的瞬时速度或瞬时加速度值。 同相驱动器 CON2- 电压调整器 AGC闭环反馈控制回路 差分电容传感器 反相驱动器 双平衡解调器→ 跟随器输出 移相器 图6交直流激励差分电容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调理电路方框图 图7交直流激励的差分电容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的调理电路 具体电路如图7所示:U0(MAX038)信号发生器芯片产生1MHz的正弦交 流信号:U1(AD797)运算放大器组成反相比例放大器,U2(AD797)运算放大 器组成同相比例放大器。1MHz的交流信号经U1、U2后,变为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相位相差180°的二个交流激励信号,用来激励差分电容传感器: U4(AD745]R)是高输入阻抗电荷转移放大器。U4是调理电路的中心,在外加 激励信号的作用下,传感器振动引起的电荷转移成电压信号的变化。R12、R13
测量电路,将电容的变化在外加交流电压的激励下转化为电学量,能够测得该物 体相应的瞬时速度或瞬时加速度值。 图 6 交直流激励差分电容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调理电路方框图 图 7 交直流激励的差分电容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的调理电路 具体电路如图 7 所示:U0(MAX038)信号发生器芯片产生 1MHz 的正弦交 流信号;U1(AD797)运算放大器组成反相比例放大器,U2(AD797)运算放大 器组成同相比例放大器。1MHz 的交流信号经 U1、U2 后,变为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相位相差 180 o的二个交流激励信号,用来激励差分电容传感器; U4(AD745JR)是高输入阻抗电荷转移放大器。U4 是调理电路的中心,在外加 激励信号的作用下,传感器振动引起的电荷转移成电压信号的变化。R12、R13
R14采用T型连结,目的是提升电路阻抗和电路系统放大倍数。U6(AD797) 运算放大器是将C11、R16组成的高通滤波器去除低频干扰后的电压信号经适 当放大,为下一步同步解调作好准备:U3(AD797)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移相电路, 其作用是使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同步:U5同步解调器,采用ADI公司生产的平 衡解调器AD630,经U5同步解调出的电压信号就是反应振动加速度大小的信 号;U9(OP137)运算放大器组成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滤除信号中高频噪音成 份;U10(OP177)运算放大器组成跟随器,信号经调整后跟随输出。 U7(OP137)运算放大器组成反馈AGC回路,将振动加速度信号的输出信 号反馈回源极,使动极板产生和加速度方向相反的静电力,目的是增加加速度计 的灵敏度和带宽。该套加速度计的分辨率为218。 激励信号采用正弦交流信号而不用方波信号,是因为方波信号为离散信号没 有连续性,解调时易产生尖峰脉冲杂波,杂波不易滤除,并且贯穿整个电路,影 响测量分辨率。 参考文献: 1.刘学涛,微机械贯性传感器检测平台的设计与应用,电子应用技术,2002,10 2.陈蜀勇,基于PLL的信号发生器的实现,微计算机信息,2004,11 3.吴道悌,非电量电检测技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MEMS简介 MEMS(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即微电子机械系统)是指集微 型传感器、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接口电路、通信和电源于一体的微 型机电系统。概括起来,MEMS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微型化、智能化、多功 能、高集成度和适于大批量生产。 MEMS技术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微型化、集成化来探索具有新原理、新 功能的元件和系统。MEMS技术是一种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性研究领域,几 乎涉及到自然及工程科学的所有领域,如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物理学、化学
R14 采用 T 型连结,目的是提升电路阻抗和电路系统放大倍数。U6(AD797) 运算放大器是 将 C11、R16 组成的高通滤波器去除低频干扰后的电压信号经适 当放大,为下一步同步解调作好准备;U3(AD797)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移相电路, 其作用是使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同步;U5 同步解调器,采用 ADI 公司生产的平 衡解调器 AD630,经 U5 同步解调出的电压信号就是反应振动加速度大小的信 号;U9(OP137)运算放大器组成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滤除信号中高频噪音成 份;U10(OP177)运算放大器组成 跟随器,信号经调整后跟随输出。 U7(OP137)运算放大器组成反馈 AGC 回路,将振动加速度信号的输出信 号反馈回源极,使动极板产生和加速度方向相反的静电力,目的是增加加速度计 的灵敏度和带宽。该套加速度计的分辨率为 2 -18。 激励信号采用正弦交流信号而不用方波信号,是因为方波信号为离散信号没 有连续性,解调时易产生尖峰脉冲杂波,杂波不易滤除,并且贯穿整个电路,影 响测量分辨率。 参考文献: 1. 刘学涛,微机械贯性传感器检测平台的设计与应用,电子应用技术,2002,10 2. 陈蜀勇,基于 PLL 的信号发生器的实现,微计算机信息,2004,11 3. 吴道悌,‘非电量电检测技术’,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MEMS 简介 MEMS(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即微电子机械系统)是指集微 型传感器、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接口电路、通信和电源于一体的微 型机电系统。概括起来,MEMS 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微型化、智能化、多功 能、高集成度和适于大批量生产。 MEMS 技术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微型化、集成化来探索具有新原理、新 功能的元件和系统。MEMS 技术是一种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性研究领域,几 乎涉及到自然及工程科学的所有领域,如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物理学、化学
生物医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其研究内容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基本方 面: 1.理论基础: 在当前MEMS所能达到的尺度下,宏观世界基本的物理规律仍然起作用, 但由于尺寸缩小带来的影响(Scaling Effects),许多物理现象与宏观世界有 很大区别,因此许多原来的理论基础都会发生变化,如力的尺寸效应、微结构的 表面效应、微观摩擦机理等,因此有必要对微动力学、微流体力学、微热力学、 微摩擦学、微光学和微结构学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一方面的研究虽然受到重视, 但难度较大,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学者进行基础研究。 2.技术基础: MEMS的技术基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与仿真技术:(2) 材料与加工技术(3)封装与装配技术;(4)测量与测试技术:(5)集成与系 统技术等。 3.应用研究: 人们不仅要开发各种制造MEMS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如何将MEMS技术与 航空航天、信息通信、生物化学、医疗、自动控制、消费电子以及兵器等应用领 域相结合,制作出符合各领域要求的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微结构等MEMS器件 与系统
生物医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其研究内容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基本方 面: 1.理论基础: 在当前 MEMS 所能达到的尺度下,宏观世界基本的物理规律仍然起作用, 但由于尺寸缩小带来的影响(Scaling Effects),许多物理现象与宏观世界有 很大区别,因此许多原来的理论基础都会发生变化,如力的尺寸效应、微结构的 表面效应、微观摩擦机理等,因此有必要对微动力学、微流体力学、微热力学、 微摩擦学、微光学和微结构学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一方面的研究虽然受到重视, 但难度较大,往往需要多学科的学者进行基础研究。 2.技术基础: MEMS 的技术基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与仿真技术;(2) 材料与加工技术(3)封装与装配技术;(4)测量与测试技术;(5)集成与系 统技术等。 3.应用研究: 人们不仅要开发各种制造 MEMS 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如何将 MEMS 技术与 航空航天、信息通信、生物化学、医疗、自动控制、消费电子以及兵器等应用领 域相结合,制作出符合各领域要求的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微结构等 MEMS 器件 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