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普通中学20152016学年度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中测试201511 密 试卷共三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卷的1-20题全部在 机读卡上填涂,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纸和机读卡一并交回。 题号 四五六七总分 0|封分数 第一卷(共50分) 、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曲(q)折踱(d0)步(cha)时蓊蓊(wng)郁郁 装 B.慰藉(讧)窈(ydo)窕缔(d)造横槊(shu)赋诗 C.石罅(xia)恫吓(xid)栖(qI)息爾(11)酒临江 D.素(w6n)乱虔(qidn)敬袅娜(nu6)东施效(pn)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枯躁穿穿流不息庸容自在B.诀窍确凿利益攸关返朴归 真 C.侮辱涅槃聚精汇神兵慌马乱D.凫水吞噬无稽之谈天翻地 复 线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 前最后的情景。 ②在休斯敦火箭队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今后,本人在任 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③书的封面设计于书籍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同时必须结合书的内容特点和读者对象 进行构思。 A.时间效劳从属 B.瞬间效力从属 C瞬间效劳归属 D.时间效力归属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北京市朝阳区普通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 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期中测试 2015.11 试卷共三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一卷的 1—20 题全部在 机读卡上填涂,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纸和机读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共 50 分) 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曲.(qǔ)折 踱.(dù)步 霎.(chà)时 蓊蓊..(wěng)郁郁 B. 慰藉.(jí) 窈.(yáo)窕 缔.(dì)造 横槊.(shuò)赋诗 C. 石罅.(xià) 恫吓.(xià) 栖.(qī)息 酾.(lì)酒临江 D. 紊.(wěn)乱 虔.(qián)敬 袅娜.(nuó) 东施效颦.(pín) 2、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 枯躁 戳穿 穿流不息 庸容自在 B. 诀窍 确凿 利益攸关 返朴归 真 C. 侮辱 涅槃 聚精汇神 兵慌马乱 D. 凫水 吞噬 无稽之谈 天翻地 复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 前最后____的情景。 ②在休斯敦火箭队____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今后,本人在任 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③书的封面设计____于书籍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同时必须结合书的内容特点和读者对象 进行构思。 A. 时间 效劳 从属 B. 瞬间 效力 从属 C. 瞬间 效劳 归属 D. 时间 效力 归属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装 订 线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分数
A.古人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人类将在2012年遣受灭顶之灾的各种“预言”都是没有根据的无稽之谈。 C本刊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拳登。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惊叹不已。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 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B.近年来,我国专利中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 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C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 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D.由20多个国家的生物学家参与的“生命百科全书”研究项目,计划将世界上180万种已 知物种的所有信息编集成册。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随着上海世博会园区临时场馆的开工,生态、环保、节能的设计思想已经在世博园区 内得以初步体现。 。人们有理由相信环保 理念能够在上海世博会上结出美丽的果实。 ①对上海而言,“环保”已不仅局限在世博园区,它更是整个城市共同奋斗的目标 ②通过有效的手段,对各种资源的使用进行控制,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 ③作为首个开工的永久场馆,世博中心也秉承着“绿色、节能、环保”的设计宗旨 ④为了减少拆除后的建筑垃圾,临时场馆所使用的建筑材料都能够回收并再次利用 ⑤目前上海正致力于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优良的城市形象迎接2010年世博会 A.②⑧①④⑤B.④③②①⑤C.④③⑤②① D.②⊙④①⑤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写景状物的手法至唐代化出山水游记一体,柳宗元以其《永州八记》等作品被后人视为 游记之祖。 B.20世纪30年代前后,中国话剧走向成熟,话剧界进步知识分子创作和演出了一系列联系 社会现实、关心国计民生和民族命运的作品,曹禺的“生命三部曲”一一《雷雨》《日出》 《原野》尤为引人注目 C孙犁以散文笔法写小说,追求作品的诗情画意,被称为“诗体小说”,《荷花淀》是孙犁
A. 古人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 B. 人类将在 2012 年遭受灭顶之灾的各种“预言”都是没有根据的无稽之谈 ....。 C. 本刊洗心革面 ....,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 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 ....,使在场的专家惊叹不已。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 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B. 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 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C. 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 10%的速 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D. 由 20 多个国家的生物学家参与的“生命百科全书”研究项目,计划将世界上 180 万种已 知物种的所有信息编纂成册。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随着上海世博会园区临时场馆的开工,生态、环保、节能的设计思想已经在世博园区 内得以初步体现。 。 。 。 。 。人们有理由相信环保 理念能够在上海世博会上结出美丽的果实。 ①对上海而言,“环保”已不仅局限在世博园区,它更是整个城市共同奋斗的目标 ②通过有效的手段,对各种资源的使用进行控制,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 ③作为首个开工的永久场馆,世博中心也秉承着“绿色、节能、环保”的设计宗旨 ④为了减少拆除后的建筑垃圾,临时场馆所使用的建筑材料都能够回收并再次利用 ⑤目前上海正致力于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以优良的城市形象迎接 2010 年世博会 A.②③①④⑤ B.④③②①⑤ C.④③⑤②① D.②③④①⑤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写景状物的手法至唐代化出山水游记一体,柳宗元以其《永州八记》等作品被后人视为 游记之祖。 B. 20 世纪 30 年代前后,中国话剧走向成熟,话剧界进步知识分子创作和演出了一系列联系 社会现实、关心国计民生和民族命运的作品,曹禺的“生命三部曲”——《雷雨》《日出》 《原野》尤为引人注目。 C. 孙犁以散文笔法写小说,追求作品的诗情画意,被称为“诗体小说”,《荷花淀》是孙犁
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孙犁为代表的河北作家群也被称为“荷花淀派”作家群。 D.《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作品之一,表现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 事。莎士比亚悲剧作品还包括《俄狄浦斯王》《麦克白》《奥赛罗》。 密 8、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 吝惜。 一一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B.我们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一一夸张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C.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的荷花箭 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装 一一形象的比喻,抗击外敌何止是战士们的使命,爱国军民万众一心才是铜墙铁壁。 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一用比喻手法表现小船在清风明月之下行驶如飞,令人身临其境。 、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席子?也不知道。 B.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话剧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龙须沟》(老舍,1950)《关汉卿》(田汉, 1958)、《蔡文姬》(郭沫若,1959)…等。 C三姑娘这时已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 线般 D.小说《边城》人物性格单纯:翠翠的纯真专一、二老傩送的热情正直、老船工的慈爱善 良、团总顺顺的宽厚大度——边城的风物人情无不透露着真善淳朴。 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越国以邮远 B.击空明兮溯流光 C.共其乏困 D.侣鱼虾而友麋鹿 1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无能为也已 C.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 D.渐行渐豁,斗见天光 12、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有泉穴南壁下 而今安在哉?
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孙犁为代表的河北作家群也被称为“荷花淀派”作家群。 D.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作品之一,表现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 事。莎士比亚悲剧作品还包括《俄狄浦斯王》《麦克白》《奥赛罗》。 8、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 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B. 我们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夸张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C. 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的荷花箭 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形象的比喻,抗击外敌何止是战士们的使命,爱国军民万众一心才是铜墙铁壁。 D.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用比喻手法表现小船在清风明月之下行驶如飞,令人身临其境。 9、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席子?也不知道。 B.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话剧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龙须沟》(老舍,1950)、《关汉卿》(田汉, 1958)、《蔡文姬》(郭沫若,1959)……等。 C. 三姑娘这时已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 般。 D. 小说《边城》人物性格单纯:翠翠的纯真专一、二老傩送的热情正直、老船工的慈爱善 良、团总顺顺的宽厚大度——边城的风物人情无不透露着真善淳朴。 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 越国以鄙远. B. 击空明..兮溯流光 C. 共其乏困.. D. 侣.鱼虾而友麋鹿 1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 无能为也已 C. 深不逾尺,而澄澈可鉴 D. 渐行渐豁,斗见天光 12、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有泉穴南壁下 B. 而今安在哉? 密 封 装 订 线 班级: 姓名: 学号:
C.而又何羡乎? D.何厌之有? 13、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其状如鸡而下,有文采 行李之往来 C周以缭垣,约以危栏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C.不知东方之既白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东至山麓 又东注于若耶之溪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以其无礼于晋 C.吾其还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D.挟飞仙以邀游 敢以烦执享 二、阅读《烛之武退秦师》片段,回答16~20题(每题2分,共10分) 夜绝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 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圆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成之,乃还。 16、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送下来)而出 B.越国以鄙(偏僻)远 C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 D.阙(使……缺,损害)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17、“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以为得之矣
C. 而又何羡乎? D. 何厌之有? 13、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其状如鸡而下,有文采 B. 行李之往来 C. 周以缭垣,约以危栏 D.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C. 不知东方之.既白 D.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东.至山麓 又东.注于若耶之溪 B.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以其无礼于.晋 C. 吾其.还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D. 挟飞仙以.遨游 敢以.烦执事 二、阅读《烛之武退秦师》片段,回答 16~20 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 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6、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夜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送下来)而出 B. 越国以鄙.(偏僻)远 C. 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 D. 阙.(使……缺,损害)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17、“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 以为..得之矣 班级: 姓名: 学号:
18、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君知其难也 A.共其乏困 又欲肆其西封C.吾其还也D.失其所与 密 19、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B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C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封 D.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20、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装 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 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拒守 D.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作法, 实不足取。 三、按原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题目见答题纸 第二卷(共50分) 四、阅读下面文段,回答26~28题(每题3分,共9分) 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的本义只是指纺织上的 线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 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做 “经”,而古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 简书之”,所以称做“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经”,简长 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了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 《公羊传》《谷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即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 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 从社会规定的格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论语》 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
18、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君知其难也 A. 共其乏困 B. 又欲肆其西封 C. 吾其还也 D. 失其所与 19、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B.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C.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D.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 20、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 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 C. 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拒守。 D. 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作法, 实不足取。 三、按原文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题目见答题纸 第二卷(共 50 分) 四、阅读下面文段,回答 26~28 题(每题 3 分,共 9 分) 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的本义只是指纺织上的 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 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做 “经”,而古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 简书之”,所以称做“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经”,简长 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了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 《公羊传》《谷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即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 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 从社会规定的格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论语》 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 密 封 装 订 线
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方发表的文书和“经” 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的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 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 密 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 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 《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 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 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盦易于理解, 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成宜 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 装旅”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有学间,这也算是 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 (摘编自王学泰《经典是这样链成的一一编辑、流传小史》 26、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庄重不 庄重的。 B.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同样 的道理。 线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之“经 没有关系。 D.古文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所 以称作“经” 2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为“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 B.《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 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 D.《急就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质朴易懂,修养意味较浓 2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方发表的文书和“经”, 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的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 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 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 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 《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 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 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 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 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 旅。”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有学问,这也算是 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 (摘编自王学泰《经典是这样铸成的——编辑、流传小史》) 26、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庄重不 庄重的。 B. 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同样 的道理。 C. 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之“经” 没有关系。 D. 古文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所 以称作“经”。 2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为“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 B.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 C. 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 D. 《急就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质朴易懂,修养意味较浓。 2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装 订 线
A.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有最受重视的文献都 叫作“经”。 B.《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作经书也 是一个原因。 C.《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人 性化”了 D.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教育 的教科书 五、阅读下面文段,回答29~34题(共22分) 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黄°,默然不问,晏子谏曰:“【昔吾先君桓公出游赌饥者与之食 睹疾者与之财】,使令不劳力,籍敛不费民。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吾乡乎? 今君游于寒途,据四十里之氓,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相 望,而君不问,失君道矣。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骄泰奢侈,上无以亲下。上下交离 君臣无亲,此三代之所以衰也。今君行之,婴惧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公曰:“然! 为上而忘下,厚籍敛而忘民,吾罪大矣”于是敛死黄,发粟于民,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 期年。公三月不出游。 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 进。晏子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然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 公曰:“以属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致之狱。”公 曰:“可。”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普马 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 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 释之!勿伤吾仁也。” 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晏子闻之,谏。公曰:“亦细物也,特以与左 右为笑耳。”晏子曰:“君过矣,夫厚籍敛不以反民,充货财而笑左右,傲细民之忧,而 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且夫孤老冻馁,而死狗有祭;鳏寡不恤,而死狗有棺。行辟若 此,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怨聚于百姓,而权轻于诸侯,而乃以为 细物,君其图之。”公曰:“善。”趣庖治狗;以会朝属 [注]①黉(z1):腐尸。 2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有最受重视的文献都 叫作“经”。 B. 《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作经书也 是一个原因。 C. 《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人 性化”了。 D. 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教育 的教科书。 五、阅读下面文段,回答 29~34 题(共 22 分) 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胔①,默然不问,晏子谏曰:“【昔吾先君桓公出游赌饥者与之食 睹疾者与之财】,使令不劳力,籍敛不费民。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吾乡乎?’ 今君游于寒途,据四十里之氓,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 望,而君不问,失君道矣。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骄泰奢侈,上无以亲下。上下交离, 君臣无亲,此三代之所以衰也。今君行之,婴惧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公曰:“然! 为上而忘下,厚籍敛而忘民,吾罪大矣!”于是敛死胔,发粟于民,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 ... 期年..。公三月不出游。 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 进。晏子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矍然曰:“从寡人始。”遂不支解。 公曰:“以属.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致之狱。”公 曰:“可。”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又杀公之所最善马, 当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汝杀公马, 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汝当死罪三也。今以属狱。”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 释之!勿伤吾仁也。” 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晏子闻之,谏。公曰:“亦细物也,特.以与左 右为笑耳。”晏子曰:“君过矣,夫厚籍敛不以反民,充货财而笑左右,傲细民之忧,而崇 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且夫孤老冻馁,而死狗有祭;鳏寡不恤,而死狗有棺。行辟若 此,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侯闻之,必轻吾国,怨聚于百姓,而权轻于诸侯,而乃以为 细物,君其图之。”公曰:“善。”趣庖治狗;以会朝属。 [注]①胔(zì):腐尸。 2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吾乡乎?说:高兴 B.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 服:服从 C公曰:“以属狱。” 属:交付 密 D.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为笑耳 特:只是 3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齐景公“荒唐行径”和“苛虐百姓”的一组是(2分) 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黄,默然不问 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 B.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 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 封c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夫厚籍敛不以反民 D.趣庖治狗,以会朝属 财屈国竭,下无以亲上 3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齐景公滇视百姓疾苦,只顾自己取乐之时,晏子指出“上下交高,君臣无亲”是国家 装衰败的原因。 B.齐景公所爱之马暴死,欲杀养马之人。晏子以自己特有的劝谏方式阻止了这种行为。 C.齐景公能听从晏子的劝谏,也还算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君主。 D.文章通过三个典型事例,表现了晏子的贤能有德、刚正不屈、机智幽默 32、用斜线(/)给第一段中“【】”的句子断句。 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2分) 33、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线⑩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愣,死訾相望。(3分) ②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3分) 34、联系本文和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劝谏艺术”的看法。150~200字。(8分) 六、阅读下面文章,回答35~39题(共19分) 戴套袖的孙犁先生 铁凝 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我的家庭鼓励了我这妄想。父亲为我开列了 个很长的书目,并四处奔走想办法从已经关闭的市级图书馆借出那些禁读的书。在父亲喜 欢的作家中,就有孙犁先生。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他的朋友、 《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 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徐光耀老师又问:你读过《铁木
A. 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吾乡乎? 说:高兴 B. 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 服:服从 C. 公曰:“以属.狱。” 属:交付 D. 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为笑耳 特:只是 30、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齐景公“荒唐行径”和“苛虐百姓”的一组是(2 分) A. 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胔,默然不问 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 B. 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 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 C. 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 夫厚籍敛不以反民 D. 趣庖治狗,以会朝属 财屈国竭,下无以亲上 3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在齐景公漠视百姓疾苦,只顾自己取乐之时,晏子指出“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是国家 衰败的原因。 B. 齐景公所爱之马暴死,欲杀养马之人。晏子以自己特有的劝谏方式阻止了这种行为。 C. 齐景公能听从晏子的劝谏,也还算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君主。 D. 文章通过三个典型事例,表现了晏子的贤能有德、刚正不屈、机智幽默。 32、用斜线(/)给第一段中“【】”的句子断句。 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2 分) 33、翻译文中的画线句子。 ①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周役,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望。(3 分) ②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3 分) 34、联系本文和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你对“劝谏艺术”的看法。150~200 字。(8 分) 六、阅读下面文章,回答 35~39 题(共 19 分) 戴套袖的孙犁先生① 铁凝 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我的家庭鼓励了我这妄想。父亲为我开列了一 个很长的书目,并四处奔走想办法从已经关闭的市级图书馆借出那些禁读的书。在父亲喜 欢的作家中,就有孙犁先生。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他的朋友、 《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 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徐光耀老师又问:你读过《铁木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装 订 线
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那年我十六岁。现在想来,以那样的年龄说出这样 番话,实在有点不知深浅。但能够说明的,是孙犁先生的作品在我心中的位置 1979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做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 密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 面谈出版的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 我带了信,在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 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 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 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 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 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 惜的。” 装 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 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 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 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 近感。这是我与孙犁先生的第一次见面。 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 字,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 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 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 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 线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 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 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 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祆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 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状态,是不能被称做衰 老的 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粒,也没糊窗缝,他坐在 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 坐。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 聊着天,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 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宜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收到他这样 的回信,他说:“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
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那年我十六岁。现在想来,以那样的年龄说出这样 一番话,实在有点不知深浅。但能够说明的,是孙犁先生的作品在我心中的位置。 1979 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做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 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 面谈出版的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 我带了信,在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 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 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 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 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 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 惜的。” 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 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 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 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 近感。这是我与孙犁先生的第一次见面。 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 字,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 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 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 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 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 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 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 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 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状态,是不能被称做衰 老的。 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粒,也没糊窗缝,他坐在 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 坐。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 聊着天,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 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收到他这样 的回信,他说:“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装 订 线
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熟把纸相蹋了… 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 见过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 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我 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衣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 人生的质朴和美丽。 (摘自《散文选刊》2008年第5期) 注释:①孙犁,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他禁高的文品、人品, 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35、在“我”与孙犁的三次见面中,分别写了孙犁的哪些事情?请概括同答。(3分) 36、“我”为什么要把《灶火的故事》寄给孙犁先生?请分点概述。(4分) 37、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1)下面句中的“终于”,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3分) 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 (2)下面句中的“深”,表现出孙犁先生什么样的心理?(3分) 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 38、本文多次描述孙率先生戴着套袖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它表现了孙犁先生怎样的 品质?(4分) 39、下面不属于孙犁作品的一项是(2分) A.《芦花荡》B.《荷花淀》C.《铁木前传》D.《哦,香雪》 第三卷(50分)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弘一法师李叔同和夏丐尊先生有一段对话,很发人深省。望着弘一法师简朴的生活, 每餐只有一碗米饭,一道素菜、一杯白开水,夏丐尊先生百感交集 “一碗腌萝卜,你不觉得太咸吗?” 咸有咸的滋味。”弘一法师平静地说。 “不喝茶叶,一杯白开水就不嫌太淡了吗?” 淡有淡的味道。” 后来,夏丐尊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写道:在弘一法师的世界里,百衲衣、破卷席、 旧毛巾一样好;青菜、萝卜、白开水同样好。戚也好,淡也成,样样都好。能在琐屑的日 常生活中咀嚼出它的全部滋味,能以欢愉的心情观照出人生的本来面目。这种自在的心境
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 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 见过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 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我 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衣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 人生的质朴和美丽。 (摘自《散文选刊》2008 年第 5 期) 注释:①孙犁,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他崇高的文品、人品, 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35、在“我”与孙犁的三次见面中,分别写了孙犁的哪些事情?请概括同答。(3 分) 36、“我”为什么要把《灶火的故事》寄给孙犁先生?请分点概述。(4 分) 37、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6 分) ⑴下面句中的“终于”,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3 分) 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 ⑵下面句中的“深恐”,表现出孙犁先生什么样的心理?(3 分) 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 38、本文多次描述孙犁先生戴着套袖的细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它表现了孙犁先生怎样的 品质? (4 分) 39、下面不属于孙犁作品的一项是(2 分) A.《芦花荡》 B.《荷花淀》 C.《铁木前传》 D.《哦,香雪》 第三卷(50 分)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弘一法师李叔同和夏丏尊先生有一段对话,很发人深省。望着弘一法师简朴的生活, 每餐只有一碗米饭,一道素菜、一杯白开水,夏丏尊先生百感交集: “一碗腌萝卜,你不觉得太咸吗?” “咸有咸的滋味。”弘一法师平静地说。 “不喝茶叶,一杯白开水就不嫌太淡了吗?” “淡有淡的味道。” 后来,夏丏尊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写道:在弘一法师的世界里,百衲衣、破卷席、 旧毛巾一样好;青菜、萝卜、白开水同样好。咸也好,淡也成,样样都好。能在琐屑的日 常生活中咀嚼出它的全部滋味,能以欢愉的心情观照出人生的本来面目。这种自在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