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系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囗B卷囗c卷 课程名称: 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 课程代码 ENV11000201 开课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系 考试形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他 姓名:武学诚学号:16307110250专业:生物技 声明:我已知悉学校对于考试纪律的严肃规定,将秉持诚实守信宗旨,严守考试纪律, 不作弊,不剽窃:若有违反学校考试纪律的行为,自愿接受学校严肃处理。 试学减 学生(签名) 2018年6月24日 题号 5 总分 得分 (以下为试卷正文或课程论文题目) 任选以下一个选题(或其他课程相关选题),写一篇论文,字数2000以上,具 体论文题目学生拟定。 选题1:中外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特征与发展比较 选题2:园林绿地在改善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选题3: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一一以XX为例: 选题4:绿地规划与海绵城市。 1/7
1 / 7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系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B 卷 C 卷 课程名称: 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 课程代码: ENVI110002.01 开课院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系 考试形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他 姓名: 武学诚 学号: 16307110250 专业: 生物技术 声明:我已知悉学校对于考试纪律的严肃规定,将秉持诚实守信宗旨,严守考试纪律, 不作弊,不剽窃;若有违反学校考试纪律的行为,自愿接受学校严肃处理。 学生(签名): 2018 年 6 月 24 日 题号 1 2 3 4 5 6 7 8 总分 得分 (以下为试卷正文或课程论文题目) 任选以下一个选题(或其他课程相关选题),写一篇论文,字数 2000 以上,具 体论文题目学生拟定。 选题 1:中外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特征与发展比较; 选题 2:园林绿地在改善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选题 3: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以 XX 为例; 选题 4:绿地规划与海绵城市
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分析 一、摘要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城市生态系统大部分是 根据人的意志建造而成的,这往往对生态学原理的考虑不够周到,因此与自然生 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有许多不稳定的因素。而合理的、符合生态学原理的 城市绿地规划能够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绿地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调节气候,防灾减灾的功效,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 生态学原理出发,分析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改善环境稳定性 An analysis on the function of green areas in improving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Urban green are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urban ecosystems Compare to the natural ecosystems, urban ecosystems have many unstable factors for the reason that human may neglect some ecological principles when designing the cities. An ecological-friendly city with proper green areas can be much more stable in its ecological qualities for green areas can clean the air, adjust the climate, prevent disasters and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how the green area improve the ecological qualities of a city based on ecological principles. Keywords: Urban green area Ecosystem Improve Environment Stable. 2/7
2 / 7 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分析 一、摘要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城市生态系统大部分是 根据人的意志建造而成的,这往往对生态学原理的考虑不够周到,因此与自然生 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有许多不稳定的因素。而合理的、符合生态学原理的 城市绿地规划能够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绿地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调节气候,防灾减灾的功效,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 生态学原理出发,分析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绿地 生态系统 改善 环境 稳定性 An analysis on the function of green areas in improving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Urban green are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urban ecosystems. Compare to the natural ecosystems, urban ecosystems have many unstable factors for the reason that human may neglect some ecological principles when designing the cities. An ecological-friendly city with proper green areas can be much more stable in its ecological qualities for green areas can clean the air, adjust the climate, prevent disasters and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how the green area improve the ecological qualities of a city based on ecological principles. Keywords: Urban green area Ecosystem Improve Environment Stable
、正文 1.绿地规划中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的重要性 广义地说,生态学可定义为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 系的一门科学。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城市中,为了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势必 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城市中居民与环境的关系。规划建造城市绿地便是其中 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是对人与环境的关系进行改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 的生态学原理便必须体现在绿地规划中。生态学中十分重要的两个环节是物质流 动和能量循环,生态系统中的每一种生物成分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都在这两 个环节中有自身相应的位置,发挥着自身作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大自然 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稳态机制,具有较高的抵抗外环境干 扰的抵抗力稳定性,和受损自愈修复的恢复力稳定性。而城市生态系统由于人工 设计的成分占比很大,相对自然生态系统而言便是十分脆弱,因此将绿地规划建 设与生态学原理更有机地结合以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恢复力两大稳定性。 城市绿地规划主要是在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中构建植物以及低营养级的动 物群落。首先,需要对这些群落的时间、空间分布进行科学配置,实现城市局域 的小范围能量流动以及物质微循环,维持局部区域的碳氧平衡。其次,绿色植物 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能够对城市局部的微气候进行调节,缓解热岛效应,某些 特定的植物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合理的植 物群落还可以体现其艺术价值,让人们在紧张的城市生活中得以欣赏美景,放松 心情。 城市绿地的设计主要应用了生态学的平衡原理(能量输出与输入平等,物质 循环速度合理)、协调共生原理(不同物种间的互利共生)、物种多样性原理(多 物种的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以及生态位原理(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定的生态位, 发挥特定作用)。这些重要的原理都是从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这一基本法则出发 而得到的。城市绿地在设计的时候也应从它的预期功能出发,回推其应该具备的 结构,在设计时也应综合运用水体、水生植物、乔木、灌木、草坪、花卉、绿篱、 攀缘植物,使得整个绿地多样化,有层次。此外,绿地与已有环境的要素也应形 成呼应(如与周边道路、水体、建筑合为一体等),将“协调共生”最大化,使
3 / 7 二、正文 1.绿地规划中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的重要性 广义地说,生态学可定义为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 系的一门科学。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城市中,为了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势必 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城市中居民与环境的关系。规划建造城市绿地便是其中 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是对人与环境的关系进行改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 的生态学原理便必须体现在绿地规划中。生态学中十分重要的两个环节是物质流 动和能量循环,生态系统中的每一种生物成分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都在这两 个环节中有自身相应的位置,发挥着自身作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大自然 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稳态机制,具有较高的抵抗外环境干 扰的抵抗力稳定性,和受损自愈修复的恢复力稳定性。而城市生态系统由于人工 设计的成分占比很大,相对自然生态系统而言便是十分脆弱,因此将绿地规划建 设与生态学原理更有机地结合以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恢复力两大稳定性。 城市绿地规划主要是在城市的钢筋水泥森林中构建植物以及低营养级的动 物群落。首先,需要对这些群落的时间、空间分布进行科学配置,实现城市局域 的小范围能量流动以及物质微循环,维持局部区域的碳氧平衡。其次,绿色植物 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能够对城市局部的微气候进行调节,缓解热岛效应,某些 特定的植物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合理的植 物群落还可以体现其艺术价值,让人们在紧张的城市生活中得以欣赏美景,放松 心情。 城市绿地的设计主要应用了生态学的平衡原理(能量输出与输入平等,物质 循环速度合理)、协调共生原理(不同物种间的互利共生)、物种多样性原理(多 物种的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以及生态位原理(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定的生态位, 发挥特定作用)。这些重要的原理都是从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这一基本法则出发 而得到的。城市绿地在设计的时候也应从它的预期功能出发,回推其应该具备的 结构,在设计时也应综合运用水体、水生植物、乔木、灌木、草坪、花卉、绿篱、 攀缘植物,使得整个绿地多样化,有层次。此外,绿地与已有环境的要素也应形 成呼应(如与周边道路、水体、建筑合为一体等),将“协调共生”最大化,使
得绿地与城市局部功能区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只有将这四大生态学原理充分运用到绿地规划以及建设中一不单是某一块 绿地的规划,而是整个城市中所有绿地的规划,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使 得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大化,给城市居民一个最优、最适宜的生活与工作空 2.城市绿地对环境的净化作用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工业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业的 飞跃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大量污水未经充分处理便排入水体,粉尘,硫、 氮、碳的氧化物、臭氧等污染物质排入空气中。这使得许多城市的环境日趋恶化。 另外,固体废物的堆积,噪声污染、光污染也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构成了威胁 而规划建设生态型、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园林绿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环境污染 绿色植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具有消费者所不具有的光合作用与蒸腾 作用。植物的这些特点使得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了重要的生态功能。其中 缓和环境污染,净化周边环境便是一个重要作用。 城市绿地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体。19世纪有许多植 物学家以及生态学家对植物与工业废气、烟雾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污染物会 对植物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特性带来影响,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部分植物对污 染物质有着净化能力。许多常绿树(如山楂树)能够吸收二氧化硫。不同树种对 于污染物的吸收能力不同。一般来说,落叶树强于常绿树强于针叶树。日本科学 家发现,落叶树吸附硫的氧化物能力最强,而针叶树较弱。对于污染物氟化氢, 也是落叶树的吸收能力最强。进一步研究显示,对污染物吸收能力的强弱实际上 与树木叶片的结构相关性很强,表皮上气孔密度在一定范围内的树种对污染物有 着最髙的吸附能力而又不至于被污染物影响生理活动致死。这些硏究都证明了绿 地对空气的净化作用,可以用于指导绿地中不同植物成分的种植比例及位置。 绿地不仅能吸附有害气体,也能吸附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污染物如粉尘。我 国的一项研究显示,绿地树木可以使灰尘减少20%-60%不等。吸附灰尘的能力同 样与叶片结构有关,叶表面具有沟状,密集脊状突起的,或者叶表面有特殊分泌 物的树种,能够通过滞留、附着和粘附三种方式吸收灰尘
4 / 7 得绿地与城市局部功能区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只有将这四大生态学原理充分运用到绿地规划以及建设中—不单是某一块 绿地的规划,而是整个城市中所有绿地的规划,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使 得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大化,给城市居民一个最优、最适宜的生活与工作空 间。 2.城市绿地对环境的净化作用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工业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业的 飞跃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大量污水未经充分处理便排入水体,粉尘,硫、 氮、碳的氧化物、臭氧等污染物质排入空气中。这使得许多城市的环境日趋恶化。 另外,固体废物的堆积,噪声污染、光污染也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构成了威胁。 而规划建设生态型、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园林绿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环境污染。 绿色植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具有消费者所不具有的光合作用与蒸腾 作用。植物的这些特点使得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具有了重要的生态功能。其中 缓和环境污染,净化周边环境便是一个重要作用。 城市绿地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体。19 世纪有许多植 物学家以及生态学家对植物与工业废气、烟雾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污染物会 对植物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特性带来影响,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部分植物对污 染物质有着净化能力。许多常绿树(如山楂树)能够吸收二氧化硫。不同树种对 于污染物的吸收能力不同。一般来说,落叶树强于常绿树强于针叶树。日本科学 家发现,落叶树吸附硫的氧化物能力最强,而针叶树较弱。对于污染物氟化氢, 也是落叶树的吸收能力最强。进一步研究显示,对污染物吸收能力的强弱实际上 与树木叶片的结构相关性很强,表皮上气孔密度在一定范围内的树种对污染物有 着最高的吸附能力而又不至于被污染物影响生理活动致死。这些研究都证明了绿 地对空气的净化作用,可以用于指导绿地中不同植物成分的种植比例及位置。 绿地不仅能吸附有害气体,也能吸附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污染物如粉尘。我 国的一项研究显示,绿地树木可以使灰尘减少 20%-60%不等。吸附灰尘的能力同 样与叶片结构有关,叶表面具有沟状,密集脊状突起的,或者叶表面有特殊分泌 物的树种,能够通过滞留、附着和粘附三种方式吸收灰尘
此外,绿地系统还能够隔声降噪。20世纪7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了常绿阔 叶林的降噪效果。较为浓密的人工林带对声波有显著的吸收作用,噪声完全穿过 一段40米宽,高6-7米的林带后,约可以降低10-20分贝。仅一条宽10米的绿 化带也可以使得噪声降低20%左右。 由此可见,城市绿地对于环境净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常生活中,随处 可见的行道树可以吸收汽车尾气,降低扬尘,公园给人以清新空气与荫蔽。这些 “生物过滤器”给城市里人们的健康送去了一份绿色保障。这利用了生态系统的 抵抗力稳定性原理,利用绿地系统抵抗城市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以及不利因素, 发挥了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自愈能力。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发挥物种 多样性原理,混合种植不同种类的绿色植物,以对不同种类的污染物都有一定的 净化能力。 3.城市绿地对城市局域气候的改善作用 城市绿地具有稳定,持续的生态环境效益,不单体现在净化环境上,还能 体现在改善局域气候上。绿地中髙大树木具有茂密的树冠,能够提供荫蔽。绿色 植物强大的液面蒸腾作用还能不断地向周边空气中输送水蒸气,可以明显降低周 边温度,提升湿度。据测算,一块小型绿地能够影响周边方圆500米范围内的微 气候,在气温27摄氏度以上的天气,草坪的温度会比裸露地面低6-7度,绿地 的相对湿度比非绿地地区高10%-20%,这些数据有力证明了绿地改善局域气候的 作用。 相对于乡村而言,城市如同一个既干燥又炎热的大火球。城市的这种热岛效 应常常让居民苦不堪言。而绿地能够吸收太阳辐射,吸收辐射的能量又会被用于 蒸腾散失和光合作用,这就将热能大部分转化为了化学能,使得环境中的热量大 大减少。据测算,1公顷的绿地1天可以从周围环境中吸收8万千焦的热量,这 就相当于接近200台普通家用空调的制冷作用。在城市的摩天大楼之间,绿地的 存在可以形成一些相对低温的地带,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将摩天大楼聚集的大 热岛切割为效应并不那么显著的小热岛,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体验。 较为大片的园林绿地还可以形成局部微风,使人感到凉爽。在建筑聚集的地 方,热空气上升,而其周边的绿地气温相对较低,冷气下沉,这种温差以及对流 5/7
5 / 7 此外,绿地系统还能够隔声降噪。20 世纪 70 年代,研究人员发现了常绿阔 叶林的降噪效果。较为浓密的人工林带对声波有显著的吸收作用,噪声完全穿过 一段 40 米宽,高 6-7 米的林带后,约可以降低 10-20 分贝。仅一条宽 10 米的绿 化带也可以使得噪声降低 20%左右。 由此可见,城市绿地对于环境净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日常生活中,随处 可见的行道树可以吸收汽车尾气,降低扬尘,公园给人以清新空气与荫蔽。这些 “生物过滤器”给城市里人们的健康送去了一份绿色保障。这利用了生态系统的 抵抗力稳定性原理,利用绿地系统抵抗城市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以及不利因素, 发挥了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自愈能力。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发挥物种 多样性原理,混合种植不同种类的绿色植物,以对不同种类的污染物都有一定的 净化能力。 3.城市绿地对城市局域气候的改善作用 城市绿地具有稳定,持续的生态环境效益,不单体现在净化环境上,还能 体现在改善局域气候上。绿地中高大树木具有茂密的树冠,能够提供荫蔽。绿色 植物强大的液面蒸腾作用还能不断地向周边空气中输送水蒸气,可以明显降低周 边温度,提升湿度。据测算,一块小型绿地能够影响周边方圆 500 米范围内的微 气候,在气温 27 摄氏度以上的天气,草坪的温度会比裸露地面低 6-7 度,绿地 的相对湿度比非绿地地区高 10%-20%,这些数据有力证明了绿地改善局域气候的 作用。 相对于乡村而言,城市如同一个既干燥又炎热的大火球。城市的这种热岛效 应常常让居民苦不堪言。而绿地能够吸收太阳辐射,吸收辐射的能量又会被用于 蒸腾散失和光合作用,这就将热能大部分转化为了化学能,使得环境中的热量大 大减少。据测算,1 公顷的绿地 1 天可以从周围环境中吸收 8 万千焦的热量,这 就相当于接近 200 台普通家用空调的制冷作用。在城市的摩天大楼之间,绿地的 存在可以形成一些相对低温的地带,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将摩天大楼聚集的大 热岛切割为效应并不那么显著的小热岛,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体验。 较为大片的园林绿地还可以形成局部微风,使人感到凉爽。在建筑聚集的地 方,热空气上升,而其周边的绿地气温相对较低,冷气下沉,这种温差以及对流
就会形成空气流动,产生局部微风。因此,绿地在城市的无风天气中,还有促进 空气流动,小幅度降温,并使得大气污染物尽快扩散的作用 (图1,绿地形成局部微风示意图) 这个功能主要利用了生态学的“协调共生”原理,在调节气候的过程中,绿 地系统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自身有较高的新陈代谢速率,不仅利于自身的物质 积累,化学能的增加,同时也给城市带去了凉爽与荫蔽 4.城市绿地对极端天气及灾害的防护作用 城市绿地可以作为城市中的一块缓冲地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极端天气带来 的危害。森林具有防风沙,保持水土的作用,而城市绿地系统就相当于一片小型 森林。在暴雨天气下,城市内涝极易发生,而绿地能够吸收一部分水分,截留雨 水,减弱雨水对地面的直接冲击,并引导水流的流向,减少地表径流,从而降低 内涝的危害。如果能够将绿地和城市沟渠、排水系统相结合,便能够有效防止城 市内涝,这也是国家建设“海绵城市”的目标之一。城市中的绿地也对强风,沙 尘暴有一定的阻滞作用。同时,城市绿地还能够涵养城市水源,构建城中湿地, 在必要的的时候成为居民躲避地震和火灾的场所。绿地的存在增大了整个城市生 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结语 城市绿地的规划与建设对于城市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要使人们 能在城市中安居乐业,必须构建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花园城市”。而运用生态 学原理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就是创建“花园城市”的必经之路。成体系,成规 模的城市绿地在吸收污染物,调节气候,防灾减灾中都有显著作用。而随着科技 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可以尝试采用现代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将生 6/7
6 / 7 就会形成空气流动,产生局部微风。因此,绿地在城市的无风天气中,还有促进 空气流动,小幅度降温,并使得大气污染物尽快扩散的作用。 (图 1,绿地形成局部微风示意图) 这个功能主要利用了生态学的“协调共生”原理,在调节气候的过程中,绿 地系统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自身有较高的新陈代谢速率,不仅利于自身的物质 积累,化学能的增加,同时也给城市带去了凉爽与荫蔽。 4.城市绿地对极端天气及灾害的防护作用 城市绿地可以作为城市中的一块缓冲地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极端天气带来 的危害。森林具有防风沙,保持水土的作用,而城市绿地系统就相当于一片小型 森林。在暴雨天气下,城市内涝极易发生,而绿地能够吸收一部分水分,截留雨 水,减弱雨水对地面的直接冲击,并引导水流的流向,减少地表径流,从而降低 内涝的危害。如果能够将绿地和城市沟渠、排水系统相结合,便能够有效防止城 市内涝,这也是国家建设“海绵城市”的目标之一。城市中的绿地也对强风,沙 尘暴有一定的阻滞作用。同时,城市绿地还能够涵养城市水源,构建城中湿地, 在必要的的时候成为居民躲避地震和火灾的场所。绿地的存在增大了整个城市生 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三、结语 城市绿地的规划与建设对于城市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要使人们 能在城市中安居乐业,必须构建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花园城市”。而运用生态 学原理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就是创建“花园城市”的必经之路。成体系,成规 模的城市绿地在吸收污染物,调节气候,防灾减灾中都有显著作用。而随着科技 的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可以尝试采用现代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将生
态学原理与计算机模拟融入到绿地设计与规划中,从更宏观、更整体的角度来进 行规划,使各区域的绿地能够联动,将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最大化。 四、参考文献 1城市园林绿化的环境改善效应与园林绿地建设葛晓梅《现代园艺》2014年 第3期 2城市绿地生态效应研究蔺银鼎《中国园林》2003年第11期 3生态园林规划与城市环境的关系论卢秋生《价值工程》2010年第24期 4植物生态学原理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牛萌《山西农业科学》2009 年第37期 5城市绿地区域潜在多发自然灾害对防灾规划的影响潘剑彬、李树华、丁奇 《城市绿地系统》2015年第1期 6.园林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杨银波《价值工程》2010年第4期 7.城市绿地系统的空气净化效应研究邹晓东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年6月 8.上海浦东新区绿地系统研究一分布格局、生态系统特征及服务功能殷杉上 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7月 9园林绿地设计中应讲究生态效益郑春玉《福建热作科技》2003年第1期 10杨凌国家农业示范器绿地系统景观生态分析及规划郭玮、张硕新《城市绿 地系统》2007年第10期 11.基于生态需求的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设计方法及应用乔青、高吉喜、韩永伟 崔书红《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9期 12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及其环境效应一以宜昌市中心城区为例周志翔、邵天 唐万鹏、王鹏程、刘学全、徐永荣《生态学报》2004年第2期 13城市规划建设的绿地功能应用研究新思路王进、陈爽、姚士谋《地理与 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第6期 7/7
7 / 7 态学原理与计算机模拟融入到绿地设计与规划中,从更宏观、更整体的角度来进 行规划,使各区域的绿地能够联动,将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最大化。 四、参考文献 1.城市园林绿化的环境改善效应与园林绿地建设 葛晓梅 《现代园艺》2014 年 第 3 期 2.城市绿地生态效应研究 蔺银鼎 《中国园林》2003 年第 11 期 3.生态园林规划与城市环境的关系论 卢秋生 《价值工程》2010 年第 24 期 4.植物生态学原理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 牛萌 《山西农业科学》2009 年第 37 期 5.城市绿地区域潜在多发自然灾害对防灾规划的影响 潘剑彬、李树华、丁奇 《城市绿地系统》2015 年第 1 期 6.园林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作用 杨银波 《价值工程》2010 年第 4 期 7.城市绿地系统的空气净化效应研究 邹晓东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年 6 月 8.上海浦东新区绿地系统研究—分布格局、生态系统特征及服务功能 殷杉 上 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1 年 7 月 9.园林绿地设计中应讲究生态效益 郑春玉 《福建热作科技》2003 年第 1 期 10.杨凌国家农业示范器绿地系统景观生态分析及规划 郭玮、张硕新 《城市绿 地系统》2007 年第 10 期 11.基于生态需求的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设计方法及应用 乔青、高吉喜、韩永伟、 崔书红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 年第 9 期 12.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及其环境效应—以宜昌市中心城区为例 周志翔、邵天一、 唐万鹏、王鹏程、刘学全、徐永荣 《生态学报》2004 年第 2 期 13.城市规划建设的绿地功能应用研究新思路 王进、陈爽、姚士谋 《地理与 地理信息科学》2004 年第 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