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1/21/20215:27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1/21/2021 5:27 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1 第九章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概述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缺氧条件下依靠厌氧微生物降解有 机物。 厌氧生物处理常用来处理有机污泥和高浓度有机废水, 近年来也开始用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 1/21/20215:27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1/21/2021 5:27 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2 ❖ 概述 ◼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缺氧条件下依靠厌氧微生物降解有 机物。 ◼ 厌氧生物处理常用来处理有机污泥和高浓度有机废水, 近年来也开始用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
优点 ■应用范围广,高、低浓度有机废水均可处理 有机负荷高,一般为5-10 KgCOD/m3d 污泥产量低且沉降性能好,仅为好氧法的1/6-1/10 ■动力消耗低,一般为活性污泥法的1/10,且可产生沼 ■对营养要求低 水温的适应范围广 1/21/20215:27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1/21/2021 5:27 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3 ❖ 优点 ◼ 应用范围广,高、低浓度有机废水均可处理 ◼ 有机负荷高,一般为5-10KgCOD/m3·d ◼ 污泥产量低且沉降性能好,仅为好氧法的1/6-1/10 ◼ 动力消耗低,一般为活性污泥法的1/10,且可产生沼 气 ◼ 对营养要求低 ◼ 水温的适应范围广
缺点 ■代谢不完全,出水COD较高 有臭气产生 需要较高的温度 处理设备启动时间长 1/21/20215:27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1/21/2021 5:27 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4 ❖ 缺 点 ◼ 代谢不完全,出水COD较高 ◼ 有臭气产生 ◼ 需要较高的温度 ◼ 处理设备启动时间长
基本原理 30年代出现二阶段理论,即酸性阶段和碱性阶段; 1967年提出四阶段理论即水解阶段、酸化阶段、乙酸 化阶段和甲烷化阶段。 1/21/20215:27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1/21/2021 5:27 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5 30年代出现二阶段理论,即酸性阶段和碱性阶段; 1967年提出四阶段理论即水解阶段、酸化阶段、乙酸 化阶段和甲烷化阶段。 一 基本原理
◆四阶段理论 水解阶段:有机物被胞外酶水解成小分子溶解性物质。 ■酸化阶段:发酵性细菌将有机物转化成有机酸、醇、 醛等 ■乙酸化阶段:在产氢产乙酸菌作用下,有机酸分解成 乙酸、H2、CO2 ■甲烷化阶段:产甲烷菌利用乙酸或H2/CO2产生甲烷。 1/21/20215:27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1/21/2021 5:27 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6 ❖ 四阶段理论 ◼ 水解阶段:有机物被胞外酶水解成小分子溶解性物质。 ◼ 酸化阶段:发酵性细菌将有机物转化成有机酸、醇、 醛等。 ◼ 乙酸化阶段:在产氢产乙酸菌作用下,有机酸分解成 乙酸、H2、CO2。 ◼ 甲烷化阶段:产甲烷菌利用乙酸或H2 /CO2产生甲烷
◆影响因素 1温度 低温发酵:10~30°C n中温发酵:30~40°C 高温发酵:50~60°C 一般采用中温发酵 1/21/20215:27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7
1/21/2021 5:27 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7 ❖ 影响因素 1 温度 ◼ 低温发酵:10~30℃ ◼ 中温发酵:30~40℃ ◼ 高温发酵:50~60℃ 一般采用中温发酵
2pH值 适宜pH值范围:68~72 3混合程度 4营养物比例 BOD÷:N:P=200:5:1 5有毒物质 1/21/20215:27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1/21/2021 5:27 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8 2 pH值 适宜pH值范围: 6.8~7.2 3 混合程度 4 营养物比例 BOD5 :N:P=200:5:1 5 有毒物质
二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法 1化粪池 用于处理来自厕所的粪便污水。 一般分为二室 一室:污水分为三层:浮渣、水流和污泥层; 室:经沉淀后,污水进入二室进一步处理。 ■污水停留时间短(12-2⊕h),温度较低且混合程度差, 处理效果不好,仅将生活污水中的粪便等悬浮物截留并消 化 1/21/20215:27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1/21/2021 5:27 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9 1 化粪池 ◼ 用于处理来自厕所的粪便污水。 ◼ 一般分为二室。 一室:污水分为三层:浮渣、水流和污泥层; 二室:经沉淀后,污水进入二室进一步处理。 ◼ 污水停留时间短(12-24h),温度较低且混合程度差, 处理效果不好,仅将生活污水中的粪便等悬浮物截留并消 化。 二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法
化粪池 1/21/20215:27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1/21/2021 5:27 AM 水污染控制工程 10 化粪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