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共十四章)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42,文件大小:174.5KB,团购合买
1 概念: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 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于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 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2 研究主要方面: 1) 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 经济建设事业空间公布的合理化 3) 认识环境与区域的文化关系,使其合理发展 4) 研究政治军事方面的知识.巩固国防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一章绪论(3学时) 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学时) 一人文地理学的性质* 1概念: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 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于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 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2研究主要方面: 1)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经济建设事业空间公布的合理化 3)认识环境与区域的文化关系,使其合理发展 4)研究政治军事方面的知识巩固国防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核心:人地关系 李旭旦、吴传钧、张文奎等先生都有论述 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第二节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学时) 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于地 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各种地理志等 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 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 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二、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 2.近代一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重视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1 第一章 绪 论(3 学时) 第一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 学时) 一 人文地理学的性质* 1 概念: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事象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差别,并预测其发展和变化规 律的科学,它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着重于地表人类.活动或人与环境所形成的各种文化 现象的分布与变化。 2 研究主要方面: 1) 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 经济建设事业空间公布的合理化 3) 认识环境与区域的文化关系,使其合理发展 4) 研究政治军事方面的知识.巩固国防 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核心:人地关系 李旭旦、吴传钧、张文奎等先生都有论述。 三、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第二节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 学时) 一、 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于地 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各种地理志等。 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 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 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二、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 古代 :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 2. 近代—19 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重视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学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 文化地理学的鼻祖: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 哈特向的区域观点:《地理学的性质》是代表作。 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在美国,战后区域学派占据了上风:50—-60年代,数量革命对地理学产生了巨大 的冲击,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70年代后,出现了人本主义的倾向,行为地理学等 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前苏联,50年代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离的二元论观点。60年代以后建立起 “统一地理学”的概念。70年代后经济地理学逐渐扩展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实际上已 接近人文地理学的内容。近年来出现了经济化、社会化、计量化和生态化等趋势。在出 现人口、资源、旅游、文化和民族等概念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建设地理学和工程地理学 等应用性强的学科。 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建立: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的理论开始得到重视和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心理学方法和行为地理学的研究 在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人文化的倾向愈益明显:应用得到了加强 3.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前许多地理学老前辈都进行过相应的人文地理学研究 1949——1978年,受前苏联的影响,以经济地理学取代人文地理学; 1978年以来: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和迅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人文地理学大发展的 阶段,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发展迅速,乡村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 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薄弱学科也得到了发展,有专门论著出版。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学时) 传统方法 1、充分掌握和分析研究资料 2、利用和编制地图 3、进行人文地理的野外考察工作

2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学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 文化地理学的鼻祖: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 哈特向的区域观点:《地理学的性质》是代表作。 三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在美国,战后区域学派占据了上风;50——60 年代,数量革命对地理学产生了巨大 的冲击,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70 年代后,出现了人本主义的倾向,行为地理学等 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前苏联,50 年代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离的二元论观点。60 年代以后建立起 “统一地理学”的概念。70 年代后经济地理学逐渐扩展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实际上已 接近人文地理学的内容。近年来出现了经济化、社会化、计量化和生态化等趋势。在出 现人口、资源、旅游、文化和民族等概念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建设地理学和工程地理学 等应用性强的学科。 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建立: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的理论开始得到重视和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心理学方法和行为地理学的研究; 在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人文化的倾向愈益明显;应用得到了加强。 3.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前许多地理学老前辈都进行过相应的人文地理学研究; 1949——1978 年,受前苏联的影响,以经济地理学取代人文地理学; 1978 年以来:人文地理学的复兴和迅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人文地理学大发展的 阶段,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发展迅速,乡村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 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薄弱学科也得到了发展,有专门论著出版。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 学时) 一 传统方法 1、充分掌握和分析研究资料 2、利用和编制地图 3、进行人文地理的野外考察工作

二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利用 1、计量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 2、遥感技术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3、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利用 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 1、新三论的基本概念: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 2、研究的方法论 经验主义方法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 人本主义方法论 结构主义方法论 上述方法论中,一是注重区域和空间的概念并结合实证进行研究,二是注重人地关 系的传统研究内容,即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着 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征,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 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学(3学时) 第一节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0.5学时) 文化概念 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指广义的文化概念。 我国《周易》中对文化的概念即有阐述:以文化教是中国传统的对“文化”的定义。 西方到了19世纪文化才被赋予具有影响人的行为的社会属性 泰勒对文化的定义 克罗伯和克鲁克洪对文化的定义 文化结构* 关于文化结构,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的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物质文化、制度文 化和精神文化。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第一,物质文化的物质性。 第二,物质文化的基础性

3 二 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利用 1、计量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 2、遥感技术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3、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利用 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 1、新三论的基本概念: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 2、研究的方法论 经验主义方法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 人本主义方法论 结构主义方法论。 上述方法论中,一是注重区域和空间的概念并结合实证进行研究,二是注重人地关 系的传统研究内容,即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着 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和人文特征,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与地理环境 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向。 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学(3 学时) 第一节 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0.5 学时) 一 文化概念 人文地理学中的“文化”指广义的文化概念。 我国《周易》中对文化的概念即有阐述:以文化教是中国传统的对“文化”的定义。 西方到了 19 世纪文化才被赋予具有影响人的行为的社会属性。 泰勒对文化的定义; 克罗伯和克鲁克洪对文化的定义。 二 文化结构* 关于文化结构,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化的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物质文化、制度文 化和精神文化。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第一,物质文化的物质性。 第二,物质文化的基础性

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制度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制 度文化往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独立性就很强,非但不能随物质文化而变化,反而制 约着物质文化的发展。 3、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误解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这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 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第二节文化的形成与特点(05学时) 人类的出现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1、生物适应 2、文化适应 二从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比较看文化的特点 1、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 2、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不同之处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15学时)* 人文的空间现象二—文化区 依据美国著名文化地理学家乔丹的分类,大部分人文地理学都认可的文化区可分为 1、形式文化区 2、功能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一一文化的扩散 1、扩展扩散: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2、迁移扩散 三文化生态学一—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 几种主要的人地关系论点: 1、环境决定论 2、可能论 3、适应论 4、生态论 5、环境感知

4 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制度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制 度文化往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独立性就很强,非但不能随物质文化而变化,反而制 约着物质文化的发展。 3、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误解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这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程 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第二节 文化的形成与特点(0.5 学时) 一 人类的出现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1、生物适应 2、文化适应 二 从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比较看文化的特点 1、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相同之处 2、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不同之处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1.5 学时)* 一 人文的空间现象 —— 文化区 依据美国著名文化地理学家乔丹的分类,大部分人文地理学都认可的文化区可分为: 1、形式文化区 2、功能文化区 3、乡土文化区 二 文化的时间现象 —— 文化的扩散 1、扩展扩散: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2、迁移扩散 三 文化生态学 ——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核心观点:文化的发展与生物一样离不开其所在的环境。 几种主要的人地关系论点: 1、环境决定论 2、可能论 3、适应论 4、生态论 5、环境感知

6、文化决定论 7、和谐论 对几种人地关系论点的重新审视。重点讲解环境决定论和可能论两种观点的特 点及其现实意义。 四文化整合一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五文化景观 第四节其它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05学时) 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二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四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 第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4学时) 第一节人口分布(2学时)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 间上的表现形式。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 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 为人口算术密度。 测量人口密度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前述的人口算术密度(亦称粗密度)。此外 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人口分布与自然、资源、经济分布的空间关系,又提出了人口土地密 度、人口资源密度、人口经济密度等指标。 法国地理学家还提出了比较密度的概念。比较密度指单位面积农田土地上的平均人 口数 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世界人口的88.5%集中在北半球,并且主要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区域。从 海岸线向内地约200km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一半(而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30%)。海 拔500m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57%,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80%

5 6、文化决定论 7、和谐论 对几种人地关系论点的重新审视。重点讲解环境决定论和可能论两种观点的特 点及其现实意义。 四 文化整合 — 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五 文化景观 第四节 其它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0.5 学时) 一 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二 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 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四 文化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图式 第三章 人口分布与迁移(4 学时) 第一节 人口分布(2 学时)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 间上的表现形式。 一 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 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 为人口算术密度。 测量人口密度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前述的人口算术密度(亦称粗密度)。此外, 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人口分布与自然、资源、经济分布的空间关系,又提出了人口土地密 度、人口资源密度、人口经济密度等指标。 法国地理学家还提出了比较密度的概念。比较密度指单位面积农田土地上的平均人 口数。 二 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世界人口的 88.5%集中在北半球,并且主要集中在北纬 20°~60°之间的区域。从 海岸线向内地约 200km 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一半(而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 30%)。海 拔 500m 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其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 57%,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 80%;

而占陆地面积43%的高原地区(海拔500m以上),仅居住着世界人口的20% 世界人口分布还表现出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 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是南亚:第三个是欧 洲:第四个为北美洲东部(特别是美国东北部)。这四个人类大陆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 积的14%,但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2/3以上。 三中国人口分布一胡焕庸线 我国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之一),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 文中对此进行了最早的论述,提出了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的我国 人口地理分界线。我国人口分布的第二个特点是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 越稀疏。我国人口分布的第三个特点是人口的低地指向性,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 四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因素 人类周围自然因素的总和即为自然环境,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空间,也是人 类创造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源泉。自然环境仍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赖以进行的基础 可以说,自然因素始终是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气候。2.地形。3.土壤。4.水体。5.矿产资源。 (二)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1.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2.经济发展水平。3.经济活动方式。4.交通输条件 (三)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第二节人口移动(2学时) 概述 (一)概念 对人口迁移( population migration)一词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一般是指人们出于某 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但这样的定义无法涵盖通勤、季 节工、旅游者、游牧民族等暂时性或不定期的人口移动。故许多学者倾向于采用内涵更 为广泛的人口移动( population movement)概念 (二)重要性 人口移动是社会经济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也是区域人口动态发展的最重要 因素,这一点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人口移动的形式、动机多种多样。 (三)人口移动的历史回顾

6 而占陆地面积 43%的高原地区(海拔 500m 以上),仅居住着世界人口的 20%。 世界人口分布还表现出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和平原指向。 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是南亚;第三个是欧 洲;第四个为北美洲东部(特别是美国东北部)。这四个人类大陆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 积的 14%,但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 2/3 以上。 三 中国人口分布 — 胡焕庸线* 我国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之一),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 文中对此进行了最早的论述,提出了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的我国 人口地理分界线。我国人口分布的第二个特点是人口明显地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 越稀疏。我国人口分布的第三个特点是人口的低地指向性,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 四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因素 人类周围自然因素的总和即为自然环境,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空间,也是人 类创造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源泉。自然环境仍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赖以进行的基础。 可以说,自然因素始终是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气候。2.地形。3.土壤。4.水体。5.矿产资源。 (二)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及其分布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1.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2.经济发展水平。3.经济活动方式。4.交通输条件。 (三)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第二节 人口移动(2 学时) 一 概述 (一)概念 对人口迁移(population migration)一词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一般是指人们出于某 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但这样的定义无法涵盖通勤、季 节工、旅游者、游牧民族等暂时性或不定期的人口移动。故许多学者倾向于采用内涵更 为广泛的人口移动(population movement)概念。 (二)重要性 人口移动是社会经济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也是区域人口动态发展的最重要 因素,这一点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人口移动的形式、动机多种多样。 (三)人口移动的历史回顾

到近现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新大陆的发现、产业革命以及交通运输工具和技 术的进步,人口移动的规模迅速扩大,逐步奠定了当今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人口迁移的形式 (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有史以来,不仅人口迁移的规模在扩大,而且迁移的距离也在扩大 1.国际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 为1年)的迁移活动。一般又有永久性和非永久性迁移之分。 2.国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是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 的移居现象。其形式有三种,即地区间迁移、城乡间迁移和城市间迁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组织协调能力的增强,世界上国内人口迁移的计划性和 组织性在加强。 3.人口迁移的主要空间取向。英国人口统计学家拉文斯坦,提出了他的7条迁移法 则(包括几个空间取向)。 (二)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 1.居住历史分析。居住历史分析可以看作是对个人随时间变化的迁移行为的研究 它记录了个人或一群人在其一生或两地间迁移时间内的居住地点 2.随机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与居住史分析并行的是日益增多的地理 学家,他们更多地涉足用更综合性和预测性的方法研究时间和迁移。随机方法主要关注 在特定的随机概率框架内,整个区域内的迁移流随时间的变化。 三人口迁移的机制 人口迁移和流动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 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一种反应。 尽管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 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金钱。 政治因素也能引起大规模移民。国际战争或国内战争也能引起迁移潮流。社会秩序 的变革和文化因素也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大规模的人 口迁移和流动。 第四章人口与发展(4学时) 第一节人口增长过程(1学时) 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据估算,一万年前地球上疏散地分布着一千万原始人类。其人口发展特征包括: 7

7 到近现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新大陆的发现、产业革命以及交通运输工具和技 术的进步,人口移动的规模迅速扩大,逐步奠定了当今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二 人口迁移的形式 (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 有史以来,不仅人口迁移的规模在扩大,而且迁移的距离也在扩大。 1.国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 为 1 年)的迁移活动。一般又有永久性和非永久性迁移之分。 2.国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是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 的移居现象。其形式有三种,即地区间迁移、城乡间迁移和城市间迁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组织协调能力的增强,世界上国内人口迁移的计划性和 组织性在加强。 3.人口迁移的主要空间取向。英国人口统计学家拉文斯坦,提出了他的 7 条迁移法 则(包括几个空间取向)。 (二)人口迁移的时间形式 1.居住历史分析。居住历史分析可以看作是对个人随时间变化的迁移行为的研究。 它记录了个人或一群人在其一生或两地间迁移时间内的居住地点。 2.随机方法。在 20 世纪 60 年代和 70 年代,与居住史分析并行的是日益增多的地理 学家,他们更多地涉足用更综合性和预测性的方法研究时间和迁移。随机方法主要关注 在特定的随机概率框架内,整个区域内的迁移流随时间的变化。 三 人口迁移的机制 人口迁移和流动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 经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因素的一种反应。 尽管影响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即寻找可以 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挣更多的金钱。 政治因素也能引起大规模移民。国际战争或国内战争也能引起迁移潮流。社会秩序 的变革和文化因素也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大规模的人 口迁移和流动。 第四章 人口与发展(4 学时) 第一节 人口增长过程(1 学时) 一 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据估算,一万年前地球上疏散地分布着一千万原始人类。其人口发展特征包括:一

是极低的人口密度。二是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最后两个特征是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二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万多年以前,地球上出现了农业。在此后的几千年内,农牧业基本上取代了采集 和狩猎,成为人类主要的生产方式,使世界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亚洲西南部、亚洲东南部以及美洲中部的农业均为独立演 化的观点得到认可 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它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 自从人类跨入农业社会之后,人口总量是比以前大幅度地增长了,但也并非是一直 如此。 直至工业革命,农业社会的人口都呈现出如下特征:即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 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状态, 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三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就像农业革命对人口增长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样,工业革命也对人口产生了类似的空 间和生态上的作用。 (一)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 高死亡率是前工业社会世界人口特征之一。但自18世纪中叶,死亡率就开始持续下 降,这种下降的趋势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死亡率的下降最早是从欧洲各国开始的,并由 此引发了欧洲各国的人口变化。 (二)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 在工业化早期的一个短时期内,欧洲一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曾一度上升,从19世纪 后半期开始,出生率就逐渐下降了 进入20世纪后,出生率仍持续下降的原因,在于计划生育及控制生育的有效性,妇 女晋升机会增多,以及在一些离婚率高的国家人们对传统家庭体系稳定性的怀疑等。 (三)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15世纪,世界人口增长已经开始加速。据统计,世界人口在15、 16、17、18世纪分别增长了28.2%、11.9%、47.5%和80.6%。可以看出,从18世纪后半 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 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 四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世界人口每增长一个10亿,所用时间在逐渐缩短。 世界人口的第1个10亿用了近100万年的时间。从19世纪初至1930年的100余年 时间里,世界人口实现了第2个10亿的增长过程。本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开始

8 是极低的人口密度。二是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最后两个特征是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二 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一万多年以前,地球上出现了农业。在此后的几千年内,农牧业基本上取代了采集 和狩猎,成为人类主要的生产方式,使世界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亚洲西南部、亚洲东南部以及美洲中部的农业均为独立演 化的观点得到认可。 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它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 自从人类跨入农业社会之后,人口总量是比以前大幅度地增长了,但也并非是一直 如此。 直至工业革命,农业社会的人口都呈现出如下特征:即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 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状态, 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三 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就像农业革命对人口增长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样,工业革命也对人口产生了类似的空 间和生态上的作用。 (一)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 高死亡率是前工业社会世界人口特征之一。但自 18 世纪中叶,死亡率就开始持续下 降,这种下降的趋势一直延续到 19 世纪。死亡率的下降最早是从欧洲各国开始的,并由 此引发了欧洲各国的人口变化。 (二)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 在工业化早期的一个短时期内,欧洲一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曾一度上升,从 19 世纪 后半期开始,出生率就逐渐下降了。 进入 20 世纪后,出生率仍持续下降的原因,在于计划生育及控制生育的有效性,妇 女晋升机会增多,以及在一些离婚率高的国家人们对传统家庭体系稳定性的怀疑等。 (三)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 15 世纪,世界人口增长已经开始加速。据统计,世界人口在 15、 16、17、18 世纪分别增长了 28.2%、11.9%、47.5%和 80.6%。可以看出,从 18 世纪后半 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 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 四 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世界人口每增长一个 10 亿,所用时间在逐渐缩短。 世界人口的第 1 个 10 亿用了近 100 万年的时间。从 19 世纪初至 1930 年的 100 余年 时间里,世界人口实现了第 2 个 10 亿的增长过程。本世纪 30 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开始

了加速增长,到1960年已发展到30亿。从1960年到1975年,世界人口由30亿发展到 40亿。 世界人口的第4个10亿过程只用了15年。从1987年至1999年,世界人口用了12 年便突破了60亿大关。 第二节人口转变模式(1学时)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 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人口转变模式旨在 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 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一)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简述 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与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 2.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3.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 二)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分析 1.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 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 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无疑给其人口转变设置了障碍。 根据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的高低差别,也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除了极端类型之 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使出生率持续下降,它们的转变历程可能 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转变模式。 三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一)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及人口转变模式 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具有许多独特性,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依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状况,可将中国人的转变模式划分为6 个阶段 加速增长阶段。2.负增长阶段。3.高速增长阶段。4.减速增长阶段。5.波动增长 阶段。6.持续增长阶段。 二)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探讨 死亡率维持极低水平而出生率却居高不下的成因 2.第四阶段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的成因。3.第五阶段人口波动增长的成因

9 了加速增长,到 1960 年已发展到 30 亿。从 1960 年到 1975 年,世界人口由 30 亿发展到 40 亿。 世界人口的第 4 个 10 亿过程只用了 15 年。从 1987 年至 1999 年,世界人口用了 12 年便突破了 60 亿大关。 第二节 人口转变模式(1 学时)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 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过渡。人口转变模式旨在 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 一 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一)发达国家人口转变模式简述 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与诺特斯坦的“人口转变”理论。 2.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3.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 (二)促使人口转变的因素分析 1.经济的发展及其引发发的生活方式、生育观念和妇女地位等的进步和提高。 2.政府对节育的态度和相关的人口政策。 二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无疑给其人口转变设置了障碍。 根据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的高低差别,也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除了极端类型之 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人口控制政策,使出生率持续下降,它们的转变历程可能 代表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转变模式。 三 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 (一)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及人口转变模式 中国的人口转变模式具有许多独特性,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依据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状况,可将中国人的转变模式划分为 6 个阶段。 1.加速增长阶段。2.负增长阶段。3.高速增长阶段。4.减速增长阶段。5.波动增长 阶段。6.持续增长阶段。 (二)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探讨 1.死亡率维持极低水平而出生率却居高不下的成因。 2.第四阶段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的成因。3.第五阶段人口波动增长的成因

第三节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1学时) 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 (1)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2)淡水资源与人口增长。(3)森林资源与人口增长。(4) 矿产资源与人口增长 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 (一)人口构成及其分类 人口构成,又称人口结构,指的是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根据人口过程的特点和运动方式,人口构成可分为自然构成和社会经济构成两大类。 (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 1.人口性别构成及其影响。2.人口年龄构成及其影响。3.人口文化构成及其影响。 三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 (一)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达的欧美国家和人口出现明显老龄化趋势的国家 (二)抑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展中国家应对人口过快增长的措施 第四节人口与发展(1学时) 人口因素的两重性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地表现出其两重性特征,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 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 二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 大量的研究成果及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人口对发展确有影响作用,而且在特定条 件下人口的作用会更为突出。 三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 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扶养 的最多人口数量。而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工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 想人口数量

10 第三节 人口增长的动力机制(1 学时) 一 自然环境与人口增长 (1)土地资源与人口增长。(2)淡水资源与人口增长。(3)森林资源与人口增长。(4) 矿产资源与人口增长。 二 人口构成与人口增长 (一)人口构成及其分类 人口构成,又称人口结构,指的是人口系统内部不同属性之间的比例关系。 根据人口过程的特点和运动方式,人口构成可分为自然构成和社会经济构成两大类。 (二)人口构成与人口发展 1.人口性别构成及其影响。2.人口年龄构成及其影响。3.人口文化构成及其影响。 三 人口政策与人口增长 (一)鼓励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达的欧美国家和人口出现明显老龄化趋势的国家 (二)抑制人口增长的人口政策:发展中国家应对人口过快增长的措施 第四节 人口与发展(1 学时) 一 人口因素的两重性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地表现出其两重性特征,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 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 二 人口增长对发展的影响 大量的研究成果及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人口对发展确有影响作用,而且在特定条 件下人口的作用会更为突出。 三 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 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扶养 的最多人口数量。而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工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 想人口数量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42页,可试读14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