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题 1、公共产品:是指公众都能享受的社会产品。它具有两个 特点:消费的非排立性和非竞争性。前者是指这一产品的消 费过程中无法排除不支付价格人的消费,后者是指这一产品 的消费过程中增加其他人消费不会削弱现有消费者的消费水 平,即边际消费成本为零。 2、消费者剩余:所谓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 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差额。 3、帕累托原则:“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无效”、“帕累托 改进”等三种状态。“帕累托最优”是指经济已不可能通过改 变资源配置,在其他人的效用(至少一人)不下降的情况下, 使任何别人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如资源配置留有改进余地, 且改进时不影响其他人的效用,那么这种资源配置处于“帕 累托无效”状态,把这种资源的重新配置称为“帕累托改进”。 4、市场失灵:由于自由市场经济对资源的配置产生了不少 副作用,如导致失业、垄断、生产的外部效应,公共产品生 产的不足与无效率等等。这些通称市场失灵,还有社会收入 与财富分配不公平。公共产品搭便车,消费者无知,市场调 整过程付代价,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等。市场失灵本身表明
1 一、概念题 1、公共产品:是指公众都能享受的社会产品。它具有两个 特点:消费的非排立性和非竞争性。前者是指这一产品的消 费过程中无法排除不支付价格人的消费,后者是指这一产品 的消费过程中增加其他人消费不会削弱现有消费者的消费水 平,即边际消费成本为零。 2、消费者剩余:所谓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 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差额。 3、帕累托原则:“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无效”、“帕累托 改进”等三种状态。“帕累托最优”是指经济已不可能通过改 变资源配置,在其他人的效用(至少一人)不下降的情况下, 使任何别人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如资源配置留有改进余地, 且改进时不影响其他人的效用,那么这种资源配置处于“帕 累托无效”状态,把这种资源的重新配置称为“帕累托改进”。 4、市场失灵:由于自由市场经济对资源的配置产生了不少 副作用,如导致失业、垄断、生产的外部效应,公共产品生 产的不足与无效率等等。这些通称市场失灵,还有社会收入 与财富分配不公平。公共产品搭便车,消费者无知,市场调 整过程付代价,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等。市场失灵本身表明
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经济制度。 5、科斯定理:科斯认为外部效应从根本上说是产权界定不 够明确或界定不当引起的,所以只需要界定并保护产权,而 随后产生的市场交易中任何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同样的资 源配置的结果,达到帕累托最优,这就是科斯定理,这个定 理在实践中是有漏洞的。 6、相机抉择:就是由政府官员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采取不 同的政策手段,以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它的实施权在政府, 实际上是政府官员拥有“相机抉择”权。 7、财政挤出效应:与耗尽性支出有关的一个问题就是所谓 “财政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对引起私人支 出减少的影响。挤出效应的存在会削弱,甚至完全抵消财政 支出增加对刺激总需求的作用。 8、耗尽性支出:是指政府对经常性的商品和劳务的购买与 资本品和劳务的购买。由于这类支出中所用的资源排除了私 人部门运用它们的可能性,所以被称为耗尽性支出。 9、转移性支出:是指对于养老全、补贴、公债利息、失业 救济金等的政府转移支付。这些公共支出并不反映公共部门 占用社会经济资源的要求,相反,转移只是在社会不同个人
2 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经济制度。 5、科斯定理:科斯认为外部效应从根本上说是产权界定不 够明确或界定不当引起的,所以只需要界定并保护产权,而 随后产生的市场交易中任何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同样的资 源配置的结果,达到帕累托最优,这就是科斯定理,这个定 理在实践中是有漏洞的。 6、相机抉择:就是由政府官员根据不同的经济形势采取不 同的政策手段,以达到预定的政策目标,它的实施权在政府, 实际上是政府官员拥有“相机抉择”权。 7、财政挤出效应:与耗尽性支出有关的一个问题就是所谓 “财政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对引起私人支 出减少的影响。挤出效应的存在会削弱,甚至完全抵消财政 支出增加对刺激总需求的作用。 8、耗尽性支出:是指政府对经常性的商品和劳务的购买与 资本品和劳务的购买。由于这类支出中所用的资源排除了私 人部门运用它们的可能性,所以被称为耗尽性支出。 9、转移性支出:是指对于养老全、补贴、公债利息、失业 救济金等的政府转移支付。这些公共支出并不反映公共部门 占用社会经济资源的要求,相反,转移只是在社会不同个人
之间进行资源的再分配 10、影子价格:所谓影子价格就是针对无价可循或有价不 当的商品和劳务所规定的较为合理的替代价格。理想的“影 子价格”应为不存在市场失灵时的帕累托效率的均衡价格。 影子价格并不总是高于实际价格,合理调整后的影子价格也 是可以接近于实际价格的。 11、效用弹性: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呈递 减趋势的。要根据收入与效用増加的不同水平来确定税员。 如果收入增加高于效用增加,弹性小于1的可以采用累进税: 如果收入增加低于效用增加,效用弹性大于1的可以采用累 退税;如果收入增加等于效用增加,弹性等于1的则采用比 例税。 12、拉费曲线:是指美国一位经济学家提出的基本观点, 即政府税率越高,试图设计的税收规模越大,而实际所得到 税收反而越少,因为过高的税率会挫伤人们的工作与投资积 极性,引起效率损失,造成资源浪费
3 之间进行资源的再分配。 10、影子价格:所谓影子价格就是针对无价可循或有价不 当的商品和劳务所规定的较为合理的替代价格。理想的“影 子价格”应为不存在市场失灵时的帕累托效率的均衡价格。 影子价格并不总是高于实际价格,合理调整后的影子价格也 是可以接近于实际价格的。 11、效用弹性: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呈递 减趋势的。要根据收入与效用增加的不同水平来确定税员。 如果收入增加高于效用增加,弹性小于 1 的可以采用累进税; 如果收入增加低于效用增加,效用弹性大于 1 的可以采用累 退税;如果收入增加等于效用增加,弹性等于 1 的则采用比 例税。 12、拉费曲线:是指美国一位经济学家提出的基本观点, 即政府税率越高,试图设计的税收规模越大,而实际所得到 税收反而越少,因为过高的税率会挫伤人们的工作与投资积 极性,引起效率损失,造成资源浪费
二、问答题: 1、不同产品性质的行为主体及其理由 答:(1)从公共经济学原理来公,社会产品可分为公共产 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三类。 (2)公共产品的行为主体是公共部门,一般是指政府部门; 私人产品的行为主体是私人部门,一般是指家庭和私人企业;准公共产品的行为主体是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兼易有 (3)公共产品因其具有消费上的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的特 点,故应由政府的公共部门来提供,否则市场机制在公共产 品的提供上是要失灵的;私人产品因是有所有权上的排它性 和消费上的竞争性,故它是能赢利产品,一般应由私人部门 来生产;准公共产品要么只有非排它性而没有非竞争性,或 者只有非竞争性而没有排它性。故准公共产品的生产使用, 一般以市场为配置基础国家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包括经济
4 二、问答题: 1、不同产品性质的行为主体及其理由: 答:(1)从公共经济学原理来公,社会产品可分为公共产 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三类。 (2)公共产品的行为主体是公共部门,一般是指政府部门; 私人产品的行为主体是私人部门,一般是指家庭和私人企业;准公共产品的行为主体是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兼易有 之。 (3)公共产品因其具有消费上的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的特 点,故应由政府的公共部门来提供,否则市场机制在公共产 品的提供上是要失灵的;私人产品因是有所有权上的排它性 和消费上的竞争性,故它是能赢利产品,一般应由私人部门 来生产;准公共产品要么只有非排它性而没有非竞争性,或 者只有非竞争性而没有排它性。故准公共产品的生产使用, 一般以市场为配置基础国家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包括经济
上的补贴等。 2、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 答:(1)洛伦斯曲线是用来反映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 配平均程度)的曲线。如果把社会上的人口分为十个等级, 十个等级各占人口的10%,按他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 大小就可在坐标中勾划出这一曲线。 (2)用图表示 OY为对有线,表明这个社会收 入分配绝对平均,每10%人口拥有 社会收入10%的财富,此曲线即为 洛伦斯曲线,距OY线愈接近,证 明收入分配愈平等;距OPY线愈接 近,说明收入分配愈不平等。 (3)基尼系数,根据洛伦斯曲线可以计算出反映收入分配 平等程度的指标,这一指标为基尼系数,如上图,把实际收 入线与绝对平均线之间的面积用A来表示,把实际收入线与 绝对不平均线之间的面积用B来表示,则基尼系数=A(A+B)。 (4)实际上基尼系数总是大于0而小于1,基尼系数越小, 收入分阻越平均;基尼系薮越大,收入分阻越不平均
5 上的补贴等。 2、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 答:(1)洛伦斯曲线是用来反映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 配平均程度)的曲线。如果把社会上的人口分为十个等级, 十个等级各占人口的 10%,按他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 大小就可在坐标中勾划出这一曲线。 (2)用图表示 OY 为对有线,表明这个社会收 入分配绝对平均,每 10%人口拥有 社会收入 10%的财富,此曲线即为 洛伦斯曲线,距 OY 线愈接近,证 明收入分配愈平等;距 OPY 线愈接 近,说明收入分配愈不平等。 (3)基尼系数,根据洛伦斯曲线可以计算出反映收入分配 平等程度的指标,这一指标为基尼系数,如上图,把实际收 入线与绝对平均线之间的面积用 A 来表示,把实际收入线与 绝对不平均线之间的面积用B来表示,则基尼系数=A/(A+B)。 (4)实际上基尼系数总是大于 0 而小于 1,基尼系数越小, 收入分阻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阻越不平均。 收 入 O 人口 P
3、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及其纠正 答:(1)公共资源是指社会资源中没有明确界定产权归属 或归社会公众共同所有而非私人所有的资源,其特征是:这 种资源是稀缺的;这种资源的使用是不受限制的。 (2)公共资源过度使用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 件下,市场失灵的表现之一。具体体现在对公共资源的使用, 每增加一个使用单位其所产生的边际社会收量低于所有使用 单位的平均收益,致使社会效率造成损失。 (3)要纠正过度使用的公共资源,就要导入混合经济与混 合经济体制,也就是说国家要借助于宏观调控,宏观 经济政策和政府组建的公共部门对市场进行管理,以适应不 同层次生产力的需求,缓冲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促进 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经济含义 答:(1)所谓边际成本是指生产过程中每增加一个单位的 产量所要支付的生产成本;所谓边际收益,是指每增加一个 单位的产量所获得的生产收益。 (2)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一般是指生产厂家处在投入 与收益之间的最佳状态,是指投资者最佳的投资区间
6 3、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及其纠正。 答:(1)公共资源是指社会资源中没有明确界定产权归属 或归社会公众共同所有而非私人所有的资源,其特征是:这 种资源是稀缺的;这种资源的使用是不受限制的。 (2)公共资源过度使用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 件下,市场失灵的表现之一。具体体现在对公共资源的使用, 每增加一个使用单位其所产生的边际社会收量低于所有使用 单位的平均收益,致使社会效率造成损失。 (3)要纠正过度使用的公共资源,就要导入混合经济与混 合经济体制,也就是说国家要借助于宏观调控,宏观 经济政策和政府组建的公共部门对市场进行管理,以适应不 同层次生产力的需求,缓冲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促进 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4、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经济含义: 答:(1)所谓边际成本是指生产过程中每增加一个单位的 产量所要支付的生产成本;所谓边际收益,是指每增加一个 单位的产量所获得的生产收益。 (2)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一般是指生产厂家处在投入 与收益之间的最佳状态,是指投资者最佳的投资区间
(3)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并不是静态的,而是一种平 衡的动态关系,当边际效益高于边际成本时,说明增加投资 可继续获利;而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效益时,继续增加投资 成本的增加幅度就会高于收益的增加幅度。 5、投票悖论及其求解。 答:(1)所谓投票悖论,就是指在西方政治民主条件下, 根据多数人投票规划来选择,其结果恰恰不符合多数人的利 益和要求,并出现投票结果的循环。其主要原因,是中位投 票人处于非理性状态,选择不具有传递性,这就是阿罗的投 票悖论。 (2)如何解决投票悖论,作为个人来讲要在这样的选择中 获胜,一般不首先选择自己的最优顺序,而是联合一个合作 对象,将其中某一选择顺序给否定掉,然后来达到自己的选 择目的。 (3)其求解的具体方式是:A.调整投票结构。即从双峰 偏好调整到单峰偏好,要求中位投票人有个倾向性的选择; B.把确定议程(或投票程序)作为选择规划的重点;C.选用 互惠这种合法与不合法的交易行为,相互帮助,互相支持, 最终达到目的;D.利用编好强度的不同进行选择
7 (3)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并不是静态的,而是一种平 衡的动态关系,当边际效益高于边际成本时,说明增加投资 可继续获利;而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效益时,继续增加投资, 成本的增加幅度就会高于收益的增加幅度。 5、投票悖论及其求解。 答:(1)所谓投票悖论,就是指在西方政治民主条件下, 根据多数人投票规划来选择,其结果恰恰不符合多数人的利 益和要求,并出现投票结果的循环。其主要原因,是中位投 票人处于非理性状态,选择不具有传递性,这就是阿罗的投 票悖论。 (2)如何解决投票悖论,作为个人来讲要在这样的选择中 获胜,一般不首先选择自己的最优顺序,而是联合一个合作 对象,将其中某一选择顺序给否定掉,然后来达到自己的选 择目的。 (3)其求解的具体方式是:A. 调整投票结构。即从双峰 偏好调整到单峰偏好,要求中位投票人有个倾向性的选择; B. 把确定议程(或投票程序)作为选择规划的重点;C. 选用 互惠这种合法与不合法的交易行为,相互帮助,互相支持, 最终达到目的;D. 利用编好强度的不同进行选择
6、选民的投票选择行为的决定 答:选民的投票行为属单个主体行为,它取决于 (1)高收益原则。对选民来说,他们总希望自己喜欢的人 当选,以便所期待的高收益及自己所希望的政策的政策得到 实施。 (2)低费用原则。即投票行为为本身有关的费用以及为决 定参加投票而收集信息所需的费用要低,否则选民在“合理 的无知”状态下,会直接随意投票或弃权。 (3)享受原则。即通过义务投票使自己得到享受,包括心 理上的满足感;为政治体制尽忠的满足感;给予自己最喜欢 的政策以支持的满足感;得到自己能力应验时的满足感等。 (4)受特殊利益集团影响的原则。选民一般比较热忱于投 有政党依托的候选人的票。 (5)收益超过费用的原则。选民是否投票,往往会考虑投 票行为给他带来的收量期望值能否超过投票费用。当然,选 民的选择若都从自己的最大利益出发,那么就有可能造成社 会整体利益的损失。 有效污染是否有合理性,请作出评价。 答:用公共经济学原理来说,有效污染有其合理性,因为:
8 6、选民的投票选择行为的决定 答:选民的投票行为属单个主体行为,它取决于: (1)高收益原则。对选民来说,他们总希望自己喜欢的人 当选,以便所期待的高收益及自己所希望的政策的政策得到 实施。 (2)低费用原则。即投票行为为本身有关的费用以及为决 定参加投票而收集信息所需的费用要低,否则选民在“合理 的无知”状态下,会直接随意投票或弃权。 (3)享受原则。即通过义务投票使自己得到享受,包括心 理上的满足感;为政治体制尽忠的满足感;给予自己最喜欢 的政策以支持的满足感;得到自己能力应验时的满足感等。 (4)受特殊利益集团影响的原则。选民一般比较热忱于投 有政党依托的候选人的票。 (5)收益超过费用的原则。选民是否投票,往往会考虑投 票行为给他带来的收量期望值能否超过投票费用。当然,选 民的选择若都从自己的最大利益出发,那么就有可能造成社 会整体利益的损失。 7、有效污染是否有合理性,请作出评价。 答:用公共经济学原理来说,有效污染有其合理性,因为:
(1)污染实质上是成本的外部化,也就是某种产品的生产 或消费会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以外的社会或是遭受损失,或是 无法为此得到补偿。 (2)通常情况下,要想达到没有污染的状况,将会有非常 昂贵的成本支出,这种支出最终会给社会效率造成损害 (3)如果污染不加控制,污染本身也会提高厂商的成本 最终同样会给社会效率造成损害 (4)厂商和社会都会花一定的成本来减少污染,所谓有效 污染,就是社会排污边际成本和边际私人损害的最佳结合点, 在这一点上污染的净社会成本达到最少。 8、现代税收制度中公平原则的基本体现 答:现代税收制度中的公平原则一般是指:一、税收要与 获得的福利水平相适应,即谁得到的福利水平高,谁交纳的 税就应该多;二、税收要与获得的收入水平相适应,即谁的 收入水平高,承受能力强谁就应多交税。 (2)为取得公平的基本一致,人们认为,一般有四种基本 体现。一是根据消费水平征税,消费数量越大,享受福利越 高,表明他的纳税能力越强,越该多交税,但这样做会抑制 消费。二是根据财产多少进行征税,富人纳税多不是因为他
9 (1)污染实质上是成本的外部化,也就是某种产品的生产 或消费会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以外的社会或是遭受损失,或是 无法为此得到补偿。 (2)通常情况下,要想达到没有污染的状况,将会有非常 昂贵的成本支出,这种支出最终会给社会效率造成损害。 (3)如果污染不加控制,污染本身也会提高厂商的成本, 最终同样会给社会效率造成损害。 (4)厂商和社会都会花一定的成本来减少污染,所谓有效 污染,就是社会排污边际成本和边际私人损害的最佳结合点, 在这一点上污染的净社会成本达到最少。 8、现代税收制度中公平原则的基本体现 答:现代税收制度中的公平原则一般是指:一、税收要与 获得的福利水平相适应,即谁得到的福利水平高,谁交纳的 税就应该多;二、税收要与获得的收入水平相适应,即谁的 收入水平高,承受能力强谁就应多交税。 (2)为取得公平的基本一致,人们认为,一般有四种基本 体现。一是根据消费水平征税,消费数量越大,享受福利越 高,表明他的纳税能力越强,越该多交税,但这样做会抑制 消费。二是根据财产多少进行征税,富人纳税多不是因为他
的收入高而是因为他们享受多,故应多交税。三是根据税后 的“牺牲”来感受,即通过纳税人在税前得到的满足与其税 后得到满足程度的差异不同来纳税,通俗讲,视“肉痛”程 度来收税。四是根据“效用弹性理论”来征税,即根据收入 与效用增加的不同水平来确定税费,如果收入增加高于效用 增加,则采用累进税;如果收入增加低于效用增加,则采用 累退税;如收入增加等于效用增加,则采用比例税。 、论述题: 说明增加政府转移支出对启动总需求的影响。 (1)所谓政府转移支出是指对于养老金、补贴、公债利息 失业救济等的政府转移支付。这部分公共支出并不反映公共 部门占用社会经济资源的要求,相反,转移只是在社会不同 个人之间进行资源再分配。在这种分配过程中,公共部门其 实只起了一个中介人的作用。按照公共经济学原理,从宏观 趋势分析,由于政府介入社会与经济活动,公共支出无论是 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具有上升趋势,但不同的发展阶段公共 支出增加的量是不一样的,在整个社会发展阶段,尤其是到 “群体消费”阶段,旨在进行再分配的政策性支出增加或曰 转移性公共支付的增长会大大超过别的项目的公共支出。从
10 的收入高而是因为他们享受多,故应多交税。三是根据税后 的“牺牲”来感受,即通过纳税人在税前得到的满足与其税 后得到满足程度的差异不同来纳税,通俗讲,视“肉痛”程 度来收税。四是根据“效用弹性理论”来征税,即根据收入 与效用增加的不同水平来确定税费,如果收入增加高于效用 增加,则采用累进税;如果收入增加低于效用增加,则采用 累退税;如收入增加等于效用增加,则采用比例税。 三、论述题: 说明增加政府转移支出对启动总需求的影响。 (1)所谓政府转移支出是指对于养老金、补贴、公债利息、 失业救济等的政府转移支付。这部分公共支出并不反映公共 部门占用社会经济资源的要求,相反,转移只是在社会不同 个人之间进行资源再分配。在这种分配过程中,公共部门其 实只起了一个中介人的作用。按照公共经济学原理,从宏观 趋势分析,由于政府介入社会与经济活动,公共支出无论是 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具有上升趋势,但不同的发展阶段公共 支出增加的量是不一样的,在整个社会发展阶段,尤其是到 “群体消费”阶段,旨在进行再分配的政策性支出增加或曰 转移性公共支付的增长会大大超过别的项目的公共支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