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加斯诺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 z军 1919年在长沙
埃德加· 斯诺
埃德加·斯诺( Edgar Snow) 美国新闻记者、作家,生于美国密苏 里州坎萨斯城一个出版印刷业主之家 就读于密苏里大学新闻系。斯诺于 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 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 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 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 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 个采访苏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 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 《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 1941年,他对皖南事变作了如实的报 导,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打击,被迫 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 次来华访问,同毛泽东、周恩来会面。 1972年2月病逝。后来,他的骨灰的 部分安葬在北京大学
埃德加·斯诺 (Edgar·Snow) 美国新闻记者、作家,生于美国密苏 里州坎萨斯城一个出版印刷业主之家, 就读于密苏里大学新闻系。斯诺于 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 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 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 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 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 个采访苏区的西方记者。抗日战争爆 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 《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 1941年,他对皖南事变作了如实的报 导,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打击,被迫 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三 次来华访问,同毛泽东、周恩来会面。 1972年2月病逝。后来,他的骨灰的 一部分安葬在北京大学
1936年6月,斯诺在宋庆龄的安排下,他从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 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 记者。他首先到了当时陕甘宁边区的临时首府保安(今志丹县),和毛泽 东同志长谈,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然后长途跋涉, 到边区各地采访。最后于当年11月回到北平。他在北平为英美报刊写了 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导,然后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 国》,该书于1937年10月首先由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这是第一本由西 方人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著作。后来,一些留在上海租界内的抗日 救亡人士,把该书翻译成中文,为了便于掩护,中译本用了《西行漫记》 的书名
1936年6月,斯诺在宋庆龄的安排下,他从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 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 记者。他首先到了当时陕甘宁边区的临时首府保安(今志丹县),和毛泽 东同志长谈,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然后长途跋涉, 到边区各地采访。最后于当年11月回到北平。他在北平为英美报刊写了 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导,然后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 国》,该书于1937年10月首先由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这是第一本由西 方人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著作。后来,一些留在上海租界内的抗日 救亡人士,把该书翻译成中文,为了便于掩护,中译本用了《西行漫记》 的书名
如果说我确曾写过 些对中国有益的东西 那仅仅是因为我倾听了中 国人民诉说他们切身的情 况。这就是真理所在。我 尽量如实地、坦率地把我 所听到的唱了出来。我相 信。我同中国人交谈。就 像谈家常一样。我同中国 人一样都属于同一个家 埃德加·斯诺夫庭—人类大家庭。 埃德加·斯诺
“ 如果说我确曾写过 一些对中国有益的东西, 那仅仅是因为我倾听了中 国人民诉说他们切身的情 况。这就是真理所在。我 尽量如实地、坦率地把我 所听到的写了出来。我相 信,我同中国人交谈,就 像谈家常一样,我同中国 人一样都属于同一个家 庭——人类大家庭。” ——埃德加·斯诺 埃德加·斯诺夫 妇
毛泽东简介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 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 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 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 者和领导人,诗人,书 法家。 字润之,笔名子任。 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 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 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 世
毛泽东简介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 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 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 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 者和领导人,诗人,书 法家。 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 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 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 世
毛泽东故居——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上屋场
毛泽东故居——湖南湘潭县韶山冲上屋场
攒(zan)积分歧(q) 慷慨( kang kai)间(ian)接 今恫吓( dong he)÷懒情(duo) 耸(s6ng)听把柄(bing) 怒不可遏(e)衙(ya)门 施舍(she)*沮(吖)丧
❖攒(zǎn)积 ❖慷慨(kāng kǎi) ❖恫吓(dòng hè) ❖耸(sǒng)听 ❖怒不可遏(è) ❖施舍(shě) ❖分歧(qí) ❖间(jiàn)接 ❖懒惰(duò) ❖把柄(bǐng) ❖衙(yá)门 ❖沮(jǔ)丧
克勤克俭既能勤劳又能节俭。克,能 慷慨 大方,不吝啬。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指摘 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恫吓 吓唬 晓谕 明白的告诉,告知。 耸听 使听的人吃惊 怒不可遏怒气冲冲,难以抑制。遏,阻止
◼ 克勤克俭 ◼ 慷慨 ◼ 引经据典 ◼ 指摘 ◼ 恫吓 ◼ 晓谕 ◼ 耸听 ◼ 怒不可遏 既能勤劳又能节俭。克,能。 大方,不吝啬。 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吓唬 明白的告诉,告知。 使听的人吃惊。 怒气冲冲,难以抑制。遏,阻止
梳理文章结构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 第一部分:(1-3)简介毛泽东的家庭情况。 第二部分:(4-21)叙述毛泽东少年时代的经历。 (-)(4-8)8岁-13岁的经历 (二)(9-19)13岁-16岁的经历 (三)(20-21)16岁的经历
梳理文章结构: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 第一部分:(1-3)简介毛泽东的家庭情况。 第二部分:(4-21)叙述毛泽东少年时代的经历。 (一)(4-8)8岁-13岁的经历 (二)(9-19)13岁-16岁的经历 (三)(20-21)16岁的经历
☆文章第一部分交代了哪些内容? 毛泽东的出生时间、出生地点、 父母情况和当时的家境
文章第一部分交代了哪些内容? 毛泽东的出生时间、出生地点、 父母情况和当时的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