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基本的O接口(22学时) ②知识概述② 第一节接口技术(4学时) 第五节并行接口(2学时) 第二节中断系统(6学时) 第六节串行接口(4学时) 第三节DMA系统(4学时) 第七节微机接口芯片组介绍 第四节计数定时器(2学时) 退出
第八章 基本的I/O接口(22学时) 第二节 中断系统(6学时) 退 出 第一节 接口技术(4学时) ☺ 知 识 概 述 ☺ 第三节 DMA系统(4学时) 第四节 计数/定时器(2学时) 第五节 并行接口(2学时) 第六节 串行接口(4学时) 第七节 微机接口芯片组介绍
第八章 接口:CPU与外设间的中间电路。接口的分类如 下图所示: 基本接口:8259,8237,8254 接口分类 通用接口:8255,8251 专用接口:键盘接口,显示器接口 诗算样接 退出
第八章 接口:CPU与外设间的中间电路。接口的分类如 下图所示: 接口分类 基本接口:8259,8237,8254 通用接口:8255,8251 专用接口:键盘接口,显示器接口 退 出
第一节接口技术(4学时) 接口设计涉及到两个基本问题: 是CPU如何寻址O设备,实现多个O设备的识别; 二是CPU如何与○设备连接,进行数据、状态和控制 信号的交换 诗接以 退出
第一节 接口技术(4学时) 接口设计涉及到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CPU如何寻址I/O设备,实现多个I/O设备的识别; 二是CPU如何与I/O设备连接,进行数据、状态和控制 信号的交换。 退 出
8.1.1接口技术的基本概念 、ⅣO接口的主要功能 1.O设备选择功能; 2.对输入/输出数据进行缓冲、隔离和锁存; 3.对信号的形式和数据的格式进行变换; 4.与CPU和O设备进行联络; 退出
8.1.1 接口技术的基本概念 一、I/O接口的主要功能 1. I/O设备选择功能; 2. 对输入/输出数据进行缓冲、隔离和锁存; 3. 对信号的形式和数据的格式进行变换; 4. 与CPU和I/O设备进行联络; 退 出
二、O接口的典型结构 内部结构 图8.1为O接口的典型结构 1)端口:接口电路中的寄存器 2)接口中一般设有数据口、状态口、控制口 3)对于数据口,在∥O设备输入时,保存1O设备输入的数据 在∥O设备输出时,保存向JO设备输出的数据。有些数据 寄存器同时支持输入/输出,那是因为其内部具有输入和 输出两个寄存器,但共用一个端口地址,随读写控制的不 同分别访问其中的输入或输出奇存器 4)通过数据总线,CPU从状态口中读取当前的状态,,也 可向控制口写入命令,以控制ⅣO设备的工作 退出
8.1.1 二、I/O接口的典型结构 1.内部结构 图8.1为I/O接口的典型结构。 1)端口:接口电路中的寄存器。 2)接口中一般设有数据口、状态口、控制口。 3)对于数据口,在I/O设备输入时,保存I/O设备输入的数据; 在I/O设备输出时,保存向I/O设备输出的数据。有些数据 寄存器同时支持输入/输出,那是因为其内部具有输入和 输出两个寄存器,但共用—个端口地址,随读写控制的不 同分别访问其中的输入或输出奇存器。 4)通过数据总线,CPU从状态口中读取当前的状态,,也 可向控制口写入命令,以控制I/O设备的工作。 退 出
2.外部特性 接口引脚根据其连接的对象又分为面向cPU一侧的信 号和面向外设一侧的信号。对于面向CPU一侧的信号, 般都引出了数据线、地址线和控制线。 因为O接口是连接CPU系统和外设的桥梁,所以对 其外部特性的掌握是实现o接口物理连接的基础,是接 口是技术的一个重点。 3.接口的可编程性 1)“可编程”的:是指接口芯片的功能和工作方式可通过 程序设定 2)初始化程序:对接口芯片功能和工作方式等的定义,是 通过向一些寄存器写入相应的信息来完成的,这样的写入 程序一般称为接口芯片的初始化程序 3)对可编程寄存器的掌握是学习接口技术的另一个重点 那洪卖 退出
8.1.1 2. 外部特性 接口引脚根据其连接的对象又分为面向CPU一侧的信 号和面向外设一侧的信号。对于面向CPU一侧的信号,一 般都引出了数据线、地址线和控制线。 因为I/O接口是连接CPU系统和外设的桥梁,所以对 其外部特性的掌握是实现I/O接口物理连接的基础,是接 口是技术的一个重点。 3. 接口的可编程性 1)“可编程”的:是指接口芯片的功能和工作方式可通过 程序 设定。 2)初始化程序:对接口芯片功能和工作方式等的定义,是 通过向一些寄存器写入相应的信息来完成的,这样的写入 程序一般称为接口芯片的初始化程序。 3)对可编程寄存器的掌握是学习接口技术的另一个重点。 退 出
O接口的编址方法 1.WO接口的统一编址 统一编址方式也称为存储器映象O寻址方式。即每 个端口占一个存储单元地址 1)这种编址方法的优点是: (1)不需要专门的O指令; (2)端口寻址方式也就是内存的寻址方式,有利于MO程序 的设计。 2)缺点是: (1)O端口占用一部分存储器的地址空间; (2)在程序中不容易区分哪些指令是访问存储器、哪些指 令是访问外设,所以程序不易阅读 退出
8.1.1 三、I/O接口的编址方法 1. I/O接口的统一编址 统一编址方式也称为存储器映象I/O寻址方式。即每一 个端口占一个存储单元地址。 1)这种编址方法的优点是: (1)不需要专门的I/O指令; (2)端口寻址方式也就是内存的寻址方式,有利于I/O程序 的设计。 2)缺点是: ( 1)I/O端口占用一部分存储器的地址空间; ( 2)在程序中不容易区分哪些指令是访问存储器、哪些指 令是访问外设,所以程序不易阅读。 退 出
2.WO接口的独立编址 独立编址方式,就是将存储器和MO端口建立两个完 全独立的地址空间。CPU使用专门的控制信号来区分是对 存储器访问还是对O端口进行访问。这些控制信号的产 生,是由指令来控制。 1)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1)由于使用了专门的○指令,所以程序清晰易读; (2)又因为O接口的地址空间独立且一般小于存储器的存 空间,所以其不占用存储器的存储空间,且地址译码电 器葙对简单。 2)其缺点是 (1)访问端口的指令没有访问存储器的指令丰富。 (2)CPU需设置专门的控制信号,区分存储器与端口访问 退出
8.1.1 2. I/O接口的独立编址 独立编址方式,就是将存储器和I/O端口建立两个完 全独立的地址空间。CPU使用专门的控制信号来区分是对 存储器访问还是对I/O端口进行访问。这些控制信号的产 生,是由指令来控制。 1)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1)由于使用了专门的I/O指令,所以程序清晰易读; (2)又因为I/O接口的地址空间独立且—般小于存储器的存 储空间,所以其不占用存储器的存储空间,且地址译码电 路相对简单。 2)其缺点是: (1)访问端口的指令没有访问存储器的指令丰富。 (2) CPU需设置专门的控制信号,区分存储器与端口访问。 退 出
8.1.2输入腧输出传送方式 程序方式 指用输入、输出指令,来控制信息传送的方式。 1.无条件输入输出 CPU与外设交换信息时,如果输入输出的时刻,都可以保证外 设总是处于“准备好”状态,则可以直接利用输入输出指令进行信息 的输入/输出操作。其硬件实现原理图如82所示。 假设,地址译码器的译码为380H,我们可用指令: MOV DX. 380H N AL DX 把外设的数据输入到AL寄存器 同样,我们可用指令 MOVDX. 380H OUT DX.AL 把AL的值输出外设。 退出
8.1.2 输入/输出传送方式 一、程序方式 指用输入、输出指令,来控制信息传送的方式。 1. 无条件输入/输出 CPU与外设交换信息时,如果输入/输出的时刻,都可以保证外 设总是处于“准备好”状态,则可以直接利用输入/输出指令进行信息 的输入/输出操作。其硬件实现原理图如8.2所示。 假设,地址译码器的译码为380H,我们可用指令: MOV DX,380H IN AL,DX 把外设的数据输入到AL寄存器。 同样,我们可用指令: MOV DX,380H OUT DX,AL 把AL的值输出外设。 退 出
2.条件输入输出方式 输入/输出操作的程序流程如图83所示 图84、8.5分别给出了实现条件输入输出方式的硬件 原理图。 例如,假设从某输入设备上输入一组数据送缓冲区,接口 电路如图8.4,若缓冲区已满则输出一组信息“ BOFFER OVERFLOW,然后结束。设该设备的数据端口为382H, 状态端口为383H。 见程序 当CPU需对多个设备进行输入/输出时,就出现了所 的优先级问题,即究竟先为哪个设备服务。一般来讲 在这种情况下都是采用轮流查询的方式来解决,如图86 所示 诗算样接 退出
8.1.2 2. 条件输入/输出方式 输入/输出操作的程序流程如图8.3所示。 图8.4、8.5分别给出了实现条件输入/输出方式的硬件 原理图。 例如,假设从某输入设备上输入一组数据送缓冲区,接口 电路如图8.4,若缓冲区已满则输出一组信息“BOFFER OVERFLOW”,然后结束。设该设备的数据端口为382H, 状态端口为383H 见程序 当CPU需对多个设备进行输入/输出时,就出现了所 谓的优先级问题,即究竟先为哪个设备服务。一般来讲, 在这种情况下都是采用轮流查询的方式来解决,如图8.6 所示。 退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