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论述文专题 、【新课标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 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 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 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 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 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 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 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 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 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 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 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 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 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 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 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 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 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 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 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 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 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 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 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2017 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论述文专题 一、【新课标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 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 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 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 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 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 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 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 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 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 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 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 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 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 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 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 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 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 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 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 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 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 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 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答案】 1.D 2.C 3.B 二、【新课标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 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 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 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 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 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 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 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 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 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 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 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 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 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 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 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 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 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 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 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 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 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 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 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 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 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 系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答案】 1.D 2.C 3.B 二、【新课标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 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 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 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 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 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 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 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 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 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 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 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 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 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 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 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 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 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 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 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 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 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 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 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 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 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 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 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 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 【答案】 三、【新课标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 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 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 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 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 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 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 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 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 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 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 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 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 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 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 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 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 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 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 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 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 ”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 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 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 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 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 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 放。 【答案】 1、A 2.A 3.B 三、【新课标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 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 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 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 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 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 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 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 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 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 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 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 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 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 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 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 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 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 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 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 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 “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 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 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 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 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 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 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 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 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 的 【答案】 1.C2.C 3.B 【解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解答论述类文本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大意,然后是归 纳要点,明辨关系,最后提炼整合,明确中心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概括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把握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整体解读,筛选出 文中直接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一般的可以抓住论述文的标题、起始段落的 中心句、开启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起始句,收束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收束句、全 文总结性段落的总括学.科.网句,等等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四、【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 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 额很快告罄。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 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 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 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 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 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 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 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 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 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 的。 【答案】 1.C 2.C 3.B 【解析】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试题分析:解答论述类文本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大意,然后是归 纳要点,明辨关系,最后提炼整合,明确中心。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分析概括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3.试题分析:把握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首先要对文本进行整体解读,筛选出 文中直接表明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一般的可以抓住论述文的标题、起始段落的 中心句、开启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起始句,收束几个重点主体段落的收束句、全 文总结性段落的总括学.科.网句,等等。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四、【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8 题。 材料一 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两个精品展,一个是南昌汉代海昏侯考古成果展,一个是纪 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展览甫一开始,便引来热切关注,预约名 额很快告罄。文物曾“乏人问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如今竟备受大众青 睐。这反映了大众对文物价值的渴求,也提醒我们,要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
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 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 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一一无论是 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 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髙8.1 厘米,厚只有0.3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 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徽羽……那些走向博物 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 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 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0世纪初,德国 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 耐火涂料,用熔点达1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 国人奥斯汀在云南保山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 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 (取材于杨雪梅、黄洋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学科+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前因为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览观者寥寥 B.要合理利用文物,发掘其内涵,发挥其作用 C.文物热反映大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 D.奥斯汀从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中得到了启发 2.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甫一开始:“甫”读作p意思是“刚刚” B.告罄:“罄”读作qing 意思是“尽” C.乏人问津:“津”读作jn意思是“路” D.憨态可掬:“掬”读作j意思是“令人喜爱” 【答案】 1.A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将字音字义渗透到现代文阅读中考查是北京卷近几年的常见题型 般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 方言误读七类。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正确使用 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材料二 文物与大众亲密接触才能实现其价值,可是与海量文物库藏相比,目前展出的文 物只是九牛一毛。由于展出空间有限、担心损毁等原因,很多文物都“藏在深闺 人未识”。感谢数字技术,打破了层层壁垒,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使 之在线上“活”起来。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在 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数字技术不断将今人的创造融入传统文物,使之获
其文化内涵,让沉睡的古老文物“活”起来,发挥它们在公众知史爱国、鉴物审 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等方面的作用。 文物是人类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故事的讲述者。一件件 出土文物,一个个考古故事,足以让每个观展者沉浸在千年历史之中——无论是 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玉器细细观察的老人,还是那些被罕见金饼“亮瞎眼”的年 轻人。很难想象,三千多年前的工匠,如何将一块玉石切割成型,又琢磨成高 8.1 厘米,厚只有 0.3 厘米、憨态可掬的对尾鹦鹉。那一套套大气而不失华丽的西 汉编钟,虽静默无声,却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古老的宫商角徽羽……那些走向博物 馆的热切步伐,让我们看到了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人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 求,更看到了现代人对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追问。 精美的文物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不仅代表了当时高超的技艺水平,而且 有助于现代技术发展。古代不少青铜器都是用失蜡法制造的。20 世纪初,德国 人曾用失蜡法铸造工业用齿轮;1929 年,又对失蜡法进行改造,以硅酸乙酯为 耐火涂料,用熔点达 1500℃的铬钨钴合金制成假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 国人奥斯汀在云南保山见到用失蜡法铸成的青铜器,大受启发,铸成了喷气发动 机叶片和涡轮盘。之后,失蜡法技艺发展成为现代精密铸造技术。 (取材于杨雪梅、黄洋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学科+网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前因为精品不多,所以文物展览观者寥寥 B.要合理利用文物,发掘其内涵,发挥其作用 C.文物热反映大众对“精品文化”消费的需求 D.奥斯汀从失蜡法铸造的青铜器中得到了启发 2.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甫一开始:“甫”读作 pǔ 意思是“刚刚” B.告罄:“罄”读作 qìng 意思是“尽” C.乏人问津:“津”读作 jīn 意思是“路” D.憨态可掬:“掬”读作 jū 意思是“令人喜爱” 【答案】 1.A 2.B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试题分析:将字音字义渗透到现代文阅读中考查是北京卷近几年的常见题型。 一般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 方言误读七类。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正确使用 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材料二 文物与大众亲密接触才能实现其价值,可是与海量文物库藏相比,目前展出的文 物只是九牛一毛。由于展出空间有限、担心损毁等原因,很多文物都“藏在深闺 人未识”。感谢数字技术,打破了层层壁垒,盘活了很多被“雪藏”的文物,使 之在线上“活”起来。大众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到以前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在 尊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数字技术不断将今人的创造融入传统文物,使之获
得了新生。文物不再仅仅是摆在展柜里的静态展品,而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 泼的方式走近大众,真正“活”了起来 动漫技术在文物的文化创意中越来越受重视。三星堆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 究院合作推出了数字动漫《神树的传说》,以新近发掘的海昏侯墓为素材的动画 作品《海昏魔镜》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借助动漫,专业的学术介绍变成了幽 默的旁白和“萌萌哒”的漫画,“高冷”的文物也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实现了 学术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其实,早在1981年,我国已有让文物“活” 起来的动画作品一一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的故事创作 了《九色鹿》。无数人通过这部动画片知道了莫高窟,看到了敦煌壁画。学*科 网 移动应用程序(APP)以新鲜时尚的方式提供给观众审美与求知、娱乐与鉴赏的 多元文化体验。过去,由于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能 够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机会十分有限。故宫博物院推出的《韩熙载夜宴图》APP弥 补了这一缺憾,让观众随时随地可以欣赏这幅传世经典的精妙之处,在鲜活的文 化体验中感受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此APP独创了三层立体赏析模式 总览层、鉴赏层和体验层,使这幅“数字画卷”可远观、可近赏,全方位向 观众解读画作中的每个细节。点开APP,琵琶声起,拨动江南寂静的月色,观众 仿佛随着画家顾闳中一起,走进韩府。画卷中的墨痕笔意、人物的衣纹表情都纤 毫毕现。轻轻触动屏幕,指尖所至之处,似有烛光追随;移动“烛光”,人物 用品的名称、典故一一呈现,如同“秉烛夜读”,在静夜里与千古佳作“对 话”…忽然之间,画中人“活”了起来,乐伎轻扫琵琶,舞伎翩翩起舞,画与 真实的界限瞬间模糊起来,观众沉浸在画卷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 虚拟现实技术(ⅥR)借助计算机图形系统、传感器技术等生成三维环境,创造出 种崭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带来沉浸感觉。以前,游 客只能在兵马俑坑外观看,有了R技术,戴上特制的眼镜,你会发现自己置身 坑内,变身成了一个兵马俑,低头就能看到自己的身体一一残破却依然威严。抬 起抬头来,你会发现博物馆的穹顶慢慢向两边散开,建筑逐渐退去,转化成荒野, 风沙弥漫,你的身体同时下沉,身处地表起伏的俑坑之中,周围是千军万马… (取材于胡克非、张英等的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数字技术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让大众了解到更多文物 B.增强了文物的学术性价值 C.增强文物欣赏的趣味性 D.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文物 4.根据材料二,下列成语中最能准确表达VR技术带给人的体验的一项是(3分) A.身不由己B.感同身受C.设身处地D.身临其境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 如果用诗句来描述这一现象,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A.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B.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答案】
得了新生。文物不再仅仅是摆在展柜里的静态展品,而以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 泼的方式走近大众,真正“活”了起来。 动漫技术在文物的文化创意中越来越受重视。三星堆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 究院合作推出了数字动漫《神树的传说》,以新近发掘的海昏侯墓为素材的动画 作品《海昏魔镜》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借助动漫,专业的学术介绍变成了幽 默的旁白和“萌萌哒”的漫画,“高冷”的文物也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实现了 学术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其实,早在 1981 年,我国已有让文物“活” 起来的动画作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的故事创作 了《九色鹿》。无数人通过这部动画片知道了莫高窟,看到了敦煌壁画。学*科 网 移动应用程序(APP)以新鲜时尚的方式提供给观众审美与求知、娱乐与鉴赏的 多元文化体验。过去,由于保存和展出的特殊要求,五代的《韩熙载夜宴图》能 够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机会十分有限。故宫博物院推出的《韩熙载夜宴图》APP 弥 补了这一缺憾,让观众随时随地可以欣赏这幅传世经典的精妙之处,在鲜活的文 化体验中感受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此 APP 独创了三层立体赏析模式 ——总览层、鉴赏层和体验层,使这幅“数字画卷”可远观、可近赏,全方位向 观众解读画作中的每个细节。点开 APP,琵琶声起,拨动江南寂静的月色,观众 仿佛随着画家顾闳中一起,走进韩府。画卷中的墨痕笔意、人物的衣纹表情都纤 毫毕现。轻轻触动屏幕,指尖所至之处,似有烛光追随;移动“烛光”,人物、 用品的名称、典故一一呈现,如同“秉烛夜读”,在静夜里与千古佳作“对 话”……忽然之间,画中人“活”了起来,乐伎轻扫琵琶,舞伎翩翩起舞,画与 真实的界限瞬间模糊起来,观众沉浸在画卷创造的艺术氛围之中。 虚拟现实技术(VR)借助计算机图形系统、传感器技术等生成三维环境,创造出 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状态,通过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带来沉浸感觉。以前,游 客只能在兵马俑坑外观看,有了 VR 技术,戴上特制的眼镜,你会发现自己置身 坑内,变身成了一个兵马俑,低头就能看到自己的身体——残破却依然威严。抬 起抬头来,你会发现博物馆的穹顶慢慢向两边散开,建筑逐渐退去,转化成荒野, 风沙弥漫,你的身体同时下沉,身处地表起伏的俑坑之中,周围是千军万马…… (取材于胡克非、张英等的相关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数字技术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让大众了解到更多文物 B.增强了文物的学术性价值 C.增强文物欣赏的趣味性 D.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文物 4.根据材料二,下列成语中最能准确表达 VR 技术带给人的体验的一项是(3 分) A.身不由己 B.感同身受 C.设身处地 D.身临其境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在却走近了大众。 如果用诗句来描述这一现象,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2 分) A.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B.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答案】 3.B
5.D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试题分析:本题既考査对文段的理解能力,又考査正确使用及辨析近义成语 的能力,这种将语知渗透在现代文阅读中考查的方式是北京卷常见的题型。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试题分析:本题既考査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又考査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解 答时首先要从原文出发,理解题干所说的“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 在却走近了大众”的含义,然后分析所给诗句的含义,仔细对比,找出答案。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 运用E。 材料三 有的博物馆认为保护好文物不出事情是头等大事,将文物封闭在库房,秘不示人, 觉得这样才可以确保万无一失。其实不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些文物 同样如此。2010年浙江省博物馆利用馆藏的“彩凤鸣岐”和“来凰”,举办了 唐代雷琴演奏会。古琴属于漆器,很难保存。这两把古琴之所以能历经千年保存 下来还能使用,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有人使用它。古琴在安装上琴弦以后,才能保 持力学上的平衡,不至于散架。 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起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敦煌石窟集珍贵性 脆弱性于一身,历经千年的莫高窟艺术品,每一件都像岌岌可危的病人,游客的 参观成为莫高窟最大的隐患。2003年,莫髙窟全年游客接待量为30多万人次 2014年已增长到81万人次。根据测算,莫髙窟一天的游客接待量极限在3000 人次左右,而黄金周的日接待量曾超过2万人次,莫髙窟不堪重负。实验监测数 据显示,40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5倍, 空气相对湿度上升10%,空气温度升髙4℃,这都有可能侵蚀壁画,加速其老化 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千百年后人们何以 领略莫高窟的神韵? 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如何化解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敦煌数字化工程,犹如一缕 明媚的科技之光,照进古老的莫高窟。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 化,艺术体验搬到洞窟外面,游客先通过数字化体验艺术“做足功课”,再进个 别洞窟实际体验。这种模式既能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在洞窟内 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对莫高窟的破坏。中心建成后,游客停留时间由2小时缩短 至70分钟左右,莫髙窟最髙日接待游客量因此可提高到6000人次。 (取材于黄洋、祝越、周龙等的相关文章) 6.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文物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将文物“深藏闺中”不是最好的保护方法 B.实际上有些文物使用起来反而有利于保存 C.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会加速壁画的老化 D.彩塑和壁画的退化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敦煌“数字化展示中心”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减少了莫高窟的游客接待量 B.改变了洞窟的游览模式
4.D 5.D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4.试题分析:本题既考查对文段的理解能力,又考查正确使用及辨析近义成语 的能力,这种将语知渗透在现代文阅读中考查的方式是北京卷常见的题型。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5.试题分析:本题既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又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解 答时首先要从原文出发,理解题干所说的“文物原来只为少数专家学者所识,现 在却走近了大众”的含义,然后分析所给诗句的含义,仔细对比,找出答案。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 运用 E。 材料三 有的博物馆认为保护好文物不出事情是头等大事,将文物封闭在库房,秘不示人, 觉得这样才可以确保万无一失。其实不然,“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些文物 同样如此。2010 年浙江省博物馆利用馆藏的“彩凤鸣岐”和“来凰”,举办了 唐代雷琴演奏会。古琴属于漆器,很难保存。这两把古琴之所以能历经千年保存 下来还能使用,是因为历朝历代都有人使用它。古琴在安装上琴弦以后,才能保 持力学上的平衡,不至于散架。 数字技术使文物在线上“活”起来,更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敦煌石窟集珍贵性、 脆弱性于一身,历经千年的莫高窟艺术品,每一件都像岌岌可危的病人,游客的 参观成为莫高窟最大的隐患。2003 年,莫高窟全年游客接待量为 30 多万人次, 2014 年已增长到 81 万人次。根据测算,莫高窟一天的游客接待量极限在 3000 人次左右,而黄金周的日接待量曾超过 2 万人次,莫高窟不堪重负。实验监测数 据显示,40 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5 倍, 空气相对湿度上升 10%,空气温度升高 4℃,这都有可能侵蚀壁画,加速其老化。 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彩塑和壁画正在缓慢退化,千百年后人们何以 领略莫高窟的神韵? 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如何化解保护和利用的矛盾?敦煌数字化工程,犹如一缕 明媚的科技之光,照进古老的莫高窟。有了数字化展示中心,游览模式发生了变 化,艺术体验搬到洞窟外面,游客先通过数字化体验艺术“做足功课”,再进个 别洞窟实际体验。这种模式既能满足游客看真品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在洞窟内 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对莫高窟的破坏。中心建成后,游客停留时间由 2 小时缩短 至 70 分钟左右,莫高窟最高日接待游客量因此可提高到 6000 人次。 (取材于黄洋、祝越、周龙等的相关文章) 6.根据材料三,下列关于文物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将文物“深藏闺中”不是最好的保护方法 B.实际上有些文物使用起来反而有利于保存 C.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会加速壁画的老化 D.彩塑和壁画的退化也有自然因素的作用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敦煌“数字化展示中心”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减少了莫高窟的游客接待量 B.改变了洞窟的游览模式
C.缩短了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 D.减少了游览对莫高窟的破坏 8.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让文物“活”起来的含义与作用。(6分) 【答案】 6.C 8.含义:要点一: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内涵 要点二:把文物拿出来,在展厅或线上展示出来,有些可以用起来 要点三:借助数字技术,让文物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 作用:要点一:发挥文物在公共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 等方面的作用。 要点二:使更多文物得以展示,使文物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并理解。 要点三:有利于一些文物的保存与保护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试题分析题考査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从高考来看,此类题目选 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偶然、必然有意混淆 已然、未然有意混淆;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因果颠倒;误划类别;无中生有; 偷换概念。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试题分析:本题既考査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又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 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理解概念时要对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一定要将它 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在把握文章内 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概念的含义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五、【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 某种办法加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 候和气候的变化。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 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 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学科&网恒久性和周期循环 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 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 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 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界现 行历法最为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 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 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 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 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所谓“夏 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 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C.缩短了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 D.减少了游览对莫高窟的破坏 8.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让文物“活”起来的含义与作用。(6 分) 【答案】 6.C 7.A 8.含义:要点一: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掘其内涵。 要点二:把文物拿出来,在展厅或线上展示出来,有些可以用起来。 要点三:借助数字技术,让文物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 作用:要点一:发挥文物在公共知史爱国、鉴物审美,以及技艺传承、文化养心 等方面的作用。 要点二:使更多文物得以展示,使文物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并理解。 要点三:有利于一些文物的保存与保护。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7.试题分析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从高考来看,此类题目选 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偶然、必然有意混淆; 已然、未然有意混淆;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因果颠倒;误划类别;无中生有; 偷换概念。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8.试题分析:本题既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又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 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理解概念时要对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一定要将它 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在把握文章内 容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概念的含义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五、【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 某种办法加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 候和气候的变化。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 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 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学科&网恒久性和周期循环 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 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 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 11 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 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 13 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界现 行历法最为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 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 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 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 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所谓“夏 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 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 阳合历而确定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 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 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 将一年365天平分为24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 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度。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 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各个节 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我们的先人发明节 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了,而且相 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 觉出发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 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 交错使用、互为补充,形成了协调并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多元 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国人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5.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B.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 照物,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为确立的, 是我们民俗传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 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6.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 度的实施靠各国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 历或阳历、太阴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 的名称,这种情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 使用,构成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7.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 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定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 据太阳历,有的依据太阴历。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 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 旋转的周期性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 阳合历而确定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 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 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 将一年 365 天平分为 24 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 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度。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 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各个节 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我们的先人发明节 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了,而且相 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 觉出发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 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 交错使用、互为补充,形成了协调并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多元 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国人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5.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B.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 照物,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为确立的, 是我们民俗传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 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6.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 度的实施靠各国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 历或阳历、太阴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 的名称,这种情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 使用,构成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7.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 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定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 据太阳历,有的依据太阴历。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 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 旋转的周期性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答案】 5.A 6.C 7.D 【解析】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试题分析:本题既考查理解概念的能力,又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 力,是天津卷的常考题型。论述类文章中重要的社科概念含有特定的属性,隐含 信息比较丰富,必须准确把握。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试题分析:本题以推断题的形式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是 天津卷的常考题型。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有范围缩小或扩大、轻重范围失当、混 淆已然未然、强加因果、因果倒置、以偏概全等。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六、【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社会传播过程中至少要求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 结成传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 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 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 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 的传播行为称为A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或面部表情 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 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 否接受对方发出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学 科&网加工。我们将这些行动称为B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 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 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 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做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式 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A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A 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B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 流,电能沿电线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 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就很快做出 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 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哪里着火了?”外 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达 时,如果接受这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 储存的形象;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原 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 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 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况的感觉就会突变, 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答案】 5.A 6.C 7.D 【解析】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6.试题分析:本题既考查理解概念的能力,又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 力,是天津卷的常考题型。论述类文章中重要的社科概念含有特定的属性,隐含 信息比较丰富,必须准确把握。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7.试题分析:本题以推断题的形式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是 天津卷的常考题型。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有范围缩小或扩大、轻重范围失当、混 淆已然未然、强加因果、因果倒置、以偏概全等。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六、【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 社会传播过程中至少要求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 结成传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 的角色也不同。比如,追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 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 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 的传播行为称为 A 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手势或面部表情 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这些符号都 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 否接受对方发出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学 科&网加工。我们将这些行动称为 B 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 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可能是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 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 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做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式 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 A 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 A 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 B 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 流,电能沿电线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 乎自动;例如,一听见汽车喇叭声,一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就很快做出 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 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哪里着火了?”外 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达 时,如果接受这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加工的根据是他 储存的形象;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正原 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 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 况也时有发生。比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况的感觉就会突变, 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