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论 组织与组织行为 (一)组织的意义 对组织的定义、看法因人而异。为方便计,必须在对有关观点广泛讨 论的基础上,就一些共性的内容,如组织的基本涵义、组织和环境的关系、组 织的演变、组织与管理等问题达成共识,作为进一步探讨的基点 1、含义 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不同学派对组织的定义见仁见智。但一般说来,任何一个组织的存在都必 须具备三个条件 1)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组织是由人构成的,同时组织活动也需要一定的 物质资源。因此组织既是物质结构,又是社会结构。组织活动的资源配置是通 过人来完成的,正是人群形成了组织,没有人群便没有组织。 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任何组织都有其基本的使命和目标,企业是 为了生产产品、提供服务满足顾客需要,教育机构是为了培养人才,医院的存 在是为病人提供健康服务的,等等。组织的使命和目标说明了组织存在的理由 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组织的存在是由于有自身的使命 和,目标。这些使命和目标是社会所必需而单个人又不能完成的。为了完成自 己的目标,组织必须开展实际的业务活动(统称作业工作)。组织是直接通过作 业活动来完成组织目标的,而作业活动的展开又离不开相应的人力资源(员工) 物力资源(原材料和机器设备)、财力资源(资金)和信息资源(各种数据和情 报)等的运用作为条件,否则作业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为了保证作业活动 基本过程的顺利、有效进行,还需要开展另一方面的活动-管理。因此,组 织中的活动便由此实现其基本的专业化分工一作业和管理两大类。 2、组织和环境 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特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存在于 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一定影响作用的外部事物和现象就构成通常所说的组织 环境。 环境包括了人、财、物、气候、市场、技术、文化、政策、法律等自然、 技术、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要素,不同组织对这些要素的依赖程度各不 相同。 组织和环境相互作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组织依靠环境 获得赖以生存的资源和发展机遇,组织的产岀、服务为环境所接受的程度是限 制组织活动的边界条件。组织活动的效率受制于环境条件的优劣。因此,组织 活动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许多组织失败的原因在于不能适应环境 组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组织和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其他组织和 个人的相互作用,这些其他组织和个人构成了组织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和环境 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实际上是通过和它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交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概论 一、组织与组织行为 (一)组织的意义 对组织的定义、看法因人而异。为方便计,必须在对有关观点广泛讨 论的基础上,就一些共性的内容,如组织的基本涵义、组织和环境的关系、组 织的演变、组织与管理等问题达成共识,作为进一步探讨的基点。 1、含义: 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性安排。 不同学派对组织的定义见仁见智。但一般说来,任何一个组织的存在都必 须具备三个条件: 1)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组织是由人构成的,同时组织活动也需要一定的 物质资源。因此组织既是物质结构,又是社会结构。组织活动的资源配置是通 过人来完成的,正是人群形成了组织,没有人群便没有组织。 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任何组织都有其基本的使命和目标,企业是 为了生产产品、提供服务满足顾客需要,教育机构是为了培养人才,医院的存 在是为病人提供健康服务的,等等。组织的使命和目标说明了组织存在的理由。 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组织的存在是由于有自身的使命 和,目标。这些使命和目标是社会所必需而单个人又不能完成的。为了完成自 己的目标,组织必须开展实际的业务活动(统称作业工作)。组织是直接通过作 业活动来完成组织目标的,而作业活动的展开又离不开相应的人力资源(员工)、 物力资源(原材料和机器设备)、财力资源(资金)和信息资源(各种数据和情 报)等的运用作为条件,否则作业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为了保证作业活动 基本过程的顺利、有效进行,还需要开展另一方面的活动------管理。因此,组 织中的活动便由此实现其基本的专业化分工------作业和管理两大类。 2、组织和环境 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特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存在于 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一定影响作用的外部事物和现象就构成通常所说的组织 环境。 环境包括了人、财、物、气候、市场、技术、文化、政策、法律等自然、 技术、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要素,不同组织对这些要素的依赖程度各不 相同。 组织和环境相互作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组织依靠环境 获得赖以生存的资源和发展机遇,组织的产出、服务为环境所接受的程度是限 制组织活动的边界条件。组织活动的效率受制于环境条件的优劣。因此,组织 活动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许多组织失败的原因在于不能适应环境。 组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组织和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其他组织和 个人的相互作用,这些其他组织和个人构成了组织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和环境 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实际上是通过和它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交
换而实现的,组织适应环境的需要,本质上也是要满足其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组织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必须有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准确地感知 环境变化,同时要始终保持结构的灵活性 当然,组织也会影响环境,组织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增强人们认识和改造 世界的能力,组织活动的结果必然会对环境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组织要为优 化社会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尽其“社会责任”。成功的组织会对社会产生示范效 应,组织失败的教训也会增进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但是,在一般的意义上,组 织对环境都不可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都必须以对环境的适应为前提。 3、组织的演变 结构和过程、存在和演变是组织的两种形态。静态地看,组织的存在表现 为在某些特定目标下形成的职位、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式结构,它一经形成, 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动态地看,组织结构形成后,必然展开活动以完成组织 目标,同时要为适应环境变化而调整,提髙组织的效能,这种运作、变革。发 展的过程即为组织的演变过程。因此组织既是一种维持结构,又是一种创造结 构,并使结构发挥作用的过程。 4、组织和管理 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 组织、激励、领导和控制,以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如前所述,组织活动 可分为基本的两大类:直接导致组织目标完成的作业活动和确保作业活动有效 进行的管理活动。二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1)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组织成员之间的协调是组织存在并正常运行的 前提,也是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管理是任何组织都 不可或缺的 2)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管理是任何组织不可缺少的,但 决不是独立存在的。管理不能成为自己的目标,不能为管理而进行管理,管理 的终极目的只是保证作业活动的有效进行,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3)管理工作的效果通过组织效率和组织效能来衡量。 4)组织的发展演变是管理思想发展、管理技术提高的源泉。管理思想的 发展、管理技术方法的进步,使组织的管理成本降低。历史上重大的管理思想 和技术突破都是组织的发展演变引起的。离开组织,管理就成为无本之木、无 源之水。因此,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与管理理论是无法截然分开的,两者相辅相 成 (二)组织行为 今天,组织活动影响我们的生活如此之深,以至于任何一个人已不能脱离 组织而独立存在。组织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和认识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现代 社会中的组织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将组织作为对象对组织行为进行 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组织内部结构和演变的规律性,研究组织活动中个体、 群体行为的各种因素及相互关系,对于保证人类社会活动的有序进行,增进组
换而实现的,组织适应环境的需要,本质上也是要满足其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组织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必须有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准确地感知 环境变化,同时要始终保持结构的灵活性。 当然,组织也会影响环境,组织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增强人们认识和改造 世界的能力,组织活动的结果必然会对环境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组织要为优 化社会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尽其“社会责任”。成功的组织会对社会产生示范效 应,组织失败的教训也会增进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但是,在一般的意义上,组 织对环境都不可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都必须以对环境的适应为前提。 3、组织的演变 结构和过程、存在和演变是组织的两种形态。静态地看,组织的存在表现 为在某些特定目标下形成的职位、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式结构,它一经形成, 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动态地看,组织结构形成后,必然展开活动以完成组织 目标,同时要为适应环境变化而调整,提高组织的效能,这种运作、变革。发 展的过程即为组织的演变过程。因此组织既是一种维持结构,又是一种创造结 构,并使结构发挥作用的过程。 4、组织和管理 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 组织、激励、领导和控制,以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如前所述,组织活动 可分为基本的两大类:直接导致组织目标完成的作业活动和确保作业活动有效 进行的管理活动。二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1)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组织成员之间的协调是组织存在并正常运行的 前提,也是管理的基本内容之一。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管理是任何组织都 不可或缺的。 2)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管理是任何组织不可缺少的,但 决不是独立存在的。管理不能成为自己的目标,不能为管理而进行管理,管理 的终极目的只是保证作业活动的有效进行,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3)管理工作的效果通过组织效率和组织效能来衡量。 4)组织的发展演变是管理思想发展、管理技术提高的源泉。管理思想的 发展、管理技术方法的进步,使组织的管理成本降低。历史上重大的管理思想 和技术突破都是组织的发展演变引起的。离开组织,管理就成为无本之木、无 源之水。因此,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与管理理论是无法截然分开的,两者相辅相 成。 (二)组织行为 今天,组织活动影响我们的生活如此之深,以至于任何一个人已不能脱离 组织而独立存在。组织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和认识正在发生重大的变革,现代 社会中的组织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将组织作为对象对组织行为进行 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组织内部结构和演变的规律性,研究组织活动中个体、 群体行为的各种因素及相互关系,对于保证人类社会活动的有序进行,增进组
织活动的有效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福利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正是组织行 为学产生的必然所在。 由于组织活动的复杂性,因而对组织行为分析和研究也有不同的角度,呈 现出多层面的特点。 在第一个分析层次上,我们可以把组织看成追求组织目标而工作的个人的 集合。在第二个分析层次上,可以把重点放在组织成员在小组、群体和车间工 作中的相互影响上。最后,我们可以把组织视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组织行为。每 个层面都表现出独特的观念并产生了对组织本质和功能自身的见解。 1、个体。探讨组织行为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单个组织成员的角度出 发。这种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方法把重点放在心理学的发展理论和解释的规律上, 这些发展理论和解释是关于个体行为以及他们对不同的组织政策、实践和过程 的反应。在这种研究方法中,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有关人性、需要、动机和激励 等方面的理论是用来说明单个组织成员的行为和绩效的。对诸如价值观、知觉 态度、个性、意志和情感这些因素也予以考虑,并对他们在工作中的个体行为 与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 2、群体。如果要完成组织目标,组织成员就必须在工作中合作并协调他们 的活动。人们在一起工作的常规方式是小组、部门、委员会这些组织形式。因 此,在组织行为学中,一个可选择的富有成效的方法是分析工作群体的功能。 组织行为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把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应用于研究组 织中的群体。在群体这个层次上分析所得的见解不同于研究个人单独工作所产 生的见解。 3.组织。组织行为学也把整个组织作为研究对象,而不仅是把重点放在 组织中的个体和群体上。这种宏观方法是把重点放在社会学规律的理论和概念 上。研究者力求理解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如何影响组织效率和气氛,如何影响 有效沟通和信息传递,认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认识组织变革和 发展的规律,从而尽可能提高组织的有效性,改进组织气氛。 在上述组织行为研究的三个基本分析单元——个人、群体、组织中,前两 个单元—组织中个人行为和群体行为的研究构成组织行为学的微观理论,对 组织的研究构成组织行为学的宏观理论。从不同角度对组织行为的研究并不互 相矛盾。反之,它们互相补充。为全面、充分理解影响组织本质、组织效率的 因素,需要我们综合每个方面所获得的知识 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 (一)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这是任何一位初学者都要面对的问题。由于组织行为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其内涵和外延都处在发展变化中,因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就众说纷法,莫衷 是 1、美国学者威廉·迪尔认为:“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研究工作 组织中个人、团体和组织的行为问题
织活动的有效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福利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正是组织行 为学产生的必然所在。 由于组织活动的复杂性,因而对组织行为分析和研究也有不同的角度,呈 现出多层面的特点。 在第一个分析层次上,我们可以把组织看成追求组织目标而工作的个人的 集合。在第二个分析层次上,可以把重点放在组织成员在小组、群体和车间工 作中的相互影响上。最后,我们可以把组织视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组织行为。每 个层面都表现出独特的观念并产生了对组织本质和功能自身的见解。 1、个体。探讨组织行为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单个组织成员的角度出 发。这种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方法把重点放在心理学的发展理论和解释的规律上, 这些发展理论和解释是关于个体行为以及他们对不同的组织政策、实践和过程 的反应。在这种研究方法中,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有关人性、需要、动机和激励 等方面的理论是用来说明单个组织成员的行为和绩效的。对诸如价值观、知觉、 态度、个性、意志和情感这些因素也予以考虑,并对他们在工作中的个体行为 与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 2、群体。如果要完成组织目标,组织成员就必须在工作中合作并协调他们 的活动。人们在一起工作的常规方式是小组、部门、委员会这些组织形式。因 此,在组织行为学中,一个可选择的富有成效的方法是分析工作群体的功能。 组织行为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把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应用于研究组 织中的群体。在群体这个层次上分析所得的见解不同于研究个人单独工作所产 生的见解。 3.组织。组织行为学也把整个组织作为研究对象,而不仅是把重点放在 组织中的个体和群体上。这种宏观方法是把重点放在社会学规律的理论和概念 上。研究者力求理解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如何影响组织效率和气氛,如何影响 有效沟通和信息传递,认识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认识组织变革和 发展的规律,从而尽可能提高组织的有效性,改进组织气氛。 在上述组织行为研究的三个基本分析单元——个人、群体、组织中,前两 个单元——组织中个人行为和群体行为的研究构成组织行为学的微观理论,对 组织的研究构成组织行为学的宏观理论。从不同角度对组织行为的研究并不互 相矛盾。反之,它们互相补充。为全面、充分理解影响组织本质、组织效率的 因素,需要我们综合每个方面所获得的知识。 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 (一)什么是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Behavior)? 这是任何一位初学者都要面对的问题。由于组织行为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其内涵和外延都处在发展变化中,因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就众说纷法,莫衷 一是。 1、美国学者威廉·迪尔认为:“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研究工作 组织中个人、团体和组织的行为问题
2、美国学者安德鲁J杜布林(A.J. Dubrin)在他的著作《组织行为学原 理》中写到:“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以成员个人 群体、整个组织及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作研究对象的一门科 学 在他的另一著作《组织行为学基础一应用的前景》中,他又推崇加拿大学 者乔凯利( Jee Keily)的定义:组织行为学的定义是对组织的性质进行系统的 研究:组织是怎样产生、成长和发展的,它怎样对各个成员。对组成这些组织 的群体、对其他组织以及更大些的机构发生作用。 3、美国管理学家罗宾斯( S P. Robbins)认为: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 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 组织的有效性。(《组织行为学(第七版),第9页,孙健敏等译,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1997年》) 4、本书将组织行为学定义为: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 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这个定义有三层含义: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组织行为学既研究 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又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的规律性。人的行为与心理密不 可分,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内在依据,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因此,必须 把两者作为统一体进行研究。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这就说 明组织行为学并不是研究一切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而是只研究一定组织 范围内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研究这种种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不仅是研究单个人的心理和行为,而且还要研究聚集在一起的人的心理和行为 因此又可分为: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以及整个组织的心理与行为。 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 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特别 是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变消极行为为积极行为,以取得最佳的工作绩效。 (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是组织演变、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1、管理学产生前的组织行为学思想 1)亚当·斯密( Adam Smith):《国富论》劳动分工(工作专门化) 2)查尔斯巴比奇( Charles babbage):《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 3)罗伯特欧文( Robert owen):工厂制度贬低了工人的利益 2、古典理论时代(19001930年代中期) 3、行为学派时代 )人事办公室的诞生: 1900年, BF Goodrich公司成立了雇用事务部;1902年,国家现金注册公 司(NCRC)建立了第一个职能全面的劳动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工资管理、处
2、美国学者安德鲁·J·杜布林(A.J.Dubrin)在他的著作《组织行为学原 理》中写到:“组织行为学是系统研究组织环境中所有成员的行为,以成员个人、 群体、整个组织及其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行为作研究对象的一门科 学。” 在他的另一著作《组织行为学基础一应用的前景》中,他又推崇加拿大学 者乔·凯利(Jee Keily)的定义:“组织行为学的定义是对组织的性质进行系统的 研究:组织是怎样产生、成长和发展的,它怎样对各个成员。对组成这些组织 的群体、对其他组织以及更大些的机构发生作用。” 3、美国管理学家罗宾斯(S.P.Robbins)认为: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 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 组织的有效性。(《组织行为学(第七版),第 9 页,孙健敏等译,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 1997 年》) 4、本书将组织行为学定义为: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 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这个定义有三层含义: 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组织行为学既研究 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又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的规律性。人的行为与心理密不 可分,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内在依据,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因此,必须 把两者作为统一体进行研究。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这就说 明组织行为学并不是研究一切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而是只研究一定组织 范围内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研究这种种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不仅是研究单个人的心理和行为,而且还要研究聚集在一起的人的心理和行为。 因此又可分为: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以及整个组织的心理与行为。 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 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特别 是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变消极行为为积极行为,以取得最佳的工作绩效。 (二)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是组织演变、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1、管理学产生前的组织行为学思想: 1)亚当·斯密(Adam Smith):《国富论》劳动分工(工作专门化) 2)查尔斯·巴比奇(Charles Babage):《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 3)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工厂制度贬低了工人的利益 2 、古典理论时代(1900—1930 年代中期) 3、行为学派时代 1)人事办公室的诞生: 1900 年,B.F.Goodrich 公司成立了雇用事务部;1902 年,国家现金注册公 司(NCRC)建立了第一个职能全面的劳动部门其主要职责是:工资管理、处
理矛盾、改善雇佣和工作环境、改进卫生条件、保管记录、促进工人发展等。 2)闵斯特伯格( Huga Munsterberg)与工业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与产业效率》( Psychology and Industrial Efficiency) 3)劳动法案 1935年美国通过了《瓦格纳法案》(《劳动法案》)。 4)人际关系理论 1949年,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 Behavior Science) 4、人力资源学派 1)克里斯阿吉里斯( Chris argyris)的观点:1957年6月,阿吉里斯将《个 性与组织》中节选的短文在《管理科学季刊》第二卷中发表,这篇名为《个性 与组织:互相协调的几个问题》的文章集中体现了阿吉里斯影响最为深远的“不 成熟—成熟”理论 2)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Douglas m Mc gregor)的观点 他在1957年11月号的美国《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企业的人性方面》 文,提出了有名的“X理论一Y理论”,该文1960年以书的形式出版。 5、权变学派—组织行为学的形成:60—70年代的权变管理理论,标志 管理心理学发展成为组织行为学。关于权变学派后面将详细分析。 6、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1)组织文化的兴起《Z理论》 2)组织再造 3)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 系统思维 自我超越 改善心智模式 建立共同目标愿景 团队学习 4)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完善 在西方国家,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 1、20世纪初期(二十年代之前)起步阶段 表现为:1)心理技术学,劳动心理学与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兴起。2)各种 心理测试手段的运用。3)研究内容属于个体取向,侧重于人与机器关系与工作 效率问题。 2、组织行为学的确立和形成阶段(20世纪20 年代) 表现为1)霍桑试验(即19271932年美国学者霍桑所进行的 照明试验、福利试验、群体试验、谈话试验)的成功进展。2)梅约( E Mayo) 人际关系理论的发表,为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3)组织行为学研 究由个体取向转向群体取向。 3、组织行为学的大发展阶段(20世纪30-50年代)
理矛盾、改善雇佣和工作环境、改进卫生条件、保管记录、促进工人发展等。 2)闵斯特伯格(Huga Mǔnsterberg)与工业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与产业效率》(Psychology and Industrial Efficiency) 3)劳动法案 1935 年美国通过了《瓦格纳法案》(《劳动法案》)。 4)人际关系理论 1949 年,芝加哥大学 ,“行为科学”(Behavior Science ) 4、人力资源学派 1)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的观点:1957 年 6 月,阿吉里斯将《个 性与组织》中节选的短文在《管理科学季刊》第二卷中发表,这篇名为《个性 与组织:互相协调的几个问题》的文章集中体现了阿吉里斯影响最为深远的“不 成熟—成熟”理论。 2)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 Mc Gregor)的观点: 他在 1957 年 11 月号的美国《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企业的人性方面》 一文,提出了有名的“X 理论一 Y 理论”,该文 1960 年以书的形式出版。 5、权变学派——组织行为学的形成:60—70 年代的权变管理理论,标志 管理心理学发展成为组织行为学。关于权变学派后面将详细分析。 6、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1)组织文化的兴起 《Z 理论》 2)组织再造 3)学习型组织 《第五项修炼》 系统思维 自我超越 改善心智模式 建立共同目标愿景 团队学习 4)组织行为学理论的完善 在西方国家,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 1、20世纪初期(二十年代之前)起步阶段 表现为: 1)心理技术学,劳动心理学与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兴起。2)各种 心理测试手段的运用。3)研究内容属于个体取向,侧重于人与机器关系与工作 效率问题。 2、组织行为学的确立和形成阶段(20世纪20-30年代) 表现为 1)霍桑试验(即1927 1932年美国学者霍桑所进行的 照明试验、福利试验、群体试验、谈话试验)的成功进展。2)梅约(E Mayo) 人际关系理论的发表,为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3)组织行为学研 究由个体取向转向群体取向。 3、组织行为学的大发展阶段(20世纪30-50年代)
表现为1)勒温( K Lewin)提出的群体动力理论 2)马斯洛( Maslow)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 3)莫雷诺( Moreno)提出的社会测量理论等 4)组织行为学理论框架日趋完善,研究方向转群体取向 4、组织行为学成熟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后) 表现为:1)组织行为学研究更趋于综合性、全面性和系统性。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重视组织行为学的应用,美、日 俄等各具特色。 3)研究方向上更重视体制和战略取向。 组织行为学的技能 美国密歇根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约翰威根将组织行为学技能分为五个等 级,即本本型、本本与情景组合型、能力型、熟练型和专家型。 1、本本型即就是新手,是指只会按照基本的规则和办事程序做事。 2、本本与情景组合型是指在实践中将基本规则与管理现实结合起来,灵活 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 3、能力型是指人们灵活地运用基本的规则去适应和处理遇到的各种新情 况。 4、熟练型是指人们可以本地觉察问题和凭直觉对同类的问题作出反应,仅 仅在不寻常的问题出现时,才有意识地去深思熟虑如何解决问题 5、专家型是指人们能凭直觉对各种各样情况下的问题作出处理,而很少需 要有意识地去深入思考。 四、组织行为学的学习研究方法: 对组织行为的研究通常是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的有机结合。 1、观察法:运用感官器官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 优点: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效果直观 缺点:往往缺乏深刻性和准确性。 2、访谈调査法:运用口头的信息沟通方式(个别访谈、调查会),传递与 交流,分析人的心理与行为 优点:双向沟通,加强感情交流,增加相互了解。 缺点:无法完全避免主观因素,暗示,诱导所形成的信息失真。 3、问卷法:运用标准的问卷量表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分析与调査。问卷 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五等分法等,如图所示: 优点:应用范围广,可以对较大规模的人的心理、行为、态度进行分析与 调查,并能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将定性问题定量化。 缺点:问卷设计要力求标准与科学,同时需要被调查者的积极配合,避免 随意性 4、试验法和心理测试法:运用标准的测验量表,以及必要的试验设备,创 造必要的条件,在实验室或现场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测试与分析
表现为 1)勒温(K Lewin)提出的群体动力理论。 2)马斯洛(Maslow)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 3)莫雷诺(Moreno)提出的社会测量理论等。 4)组织行为学理论框架日趋完善,研究方向转群体取向。 4、组织行为学成熟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后) 表现为:1)组织行为学研究更趋于综合性、全面性和系统性。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重视组织行为学的应用,美、日、 俄等各具特色。 3)研究方向上更重视体制和战略取向。 三、组织行为学的技能 美国密歇根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约翰威根将组织行为学技能分为五个等 级,即本本型、本本与情景组合型、能力型、熟练型和专家型。 1、本本型即就是新手,是指只会按照基本的规则和办事程序做事。 2、本本与情景组合型是指在实践中将基本规则与管理现实结合起来,灵活 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理论。 3、能力型是指人们灵活地运用基本的规则去适应和处理遇到的各种新情 况。 4、熟练型是指人们可以本地觉察问题和凭直觉对同类的问题作出反应,仅 仅在不寻常的问题出现时,才有意识地去深思熟虑如何解决问题。 5、专家型是指人们能凭直觉对各种各样情况下的问题作出处理,而很少需 要有意识地去深入思考。 四、组织行为学的学习研究方法: 对组织行为的研究通常是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的有机结合。 1、观察法:运用感官器官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 优点: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效果直观。 缺点:往往缺乏深刻性和准确性。 2、访谈调查法:运用口头的信息沟通方式(个别访谈、调查会),传递与 交流,分析人的心理与行为。 优点:双向沟通,加强感情交流,增加相互了解。 缺点:无法完全避免主观因素,暗示,诱导所形成的信息失真。 3、问卷法:运用标准的问卷量表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分析与调查。问卷 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五等分法等,如图所示: 优点:应用范围广,可以对较大规模的人的心理、 行为、态度进行分析与 调查,并能运用数据 分析方法将定性问题定量化。 缺点:问卷设计要力求标准与科学,同时需要被调查者的积极配合,避免 随意性。 4、试验法和心理测试法:运用标准的测验量表,以及必要的试验设备,创 造必要的条件,在实验室或现场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测试与分析
优点:方法科学,严谨,有一定的准确性 缺点:复杂,繁琐,难以大面积推广 5、个案分析法:运用个案调査、综合分析、案例研究等手段,对人们的 心理与行为作出全面分析与评估 优点:对人的行为研究比较全面系统 缺点: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与精力。 模型法:同其他学科的硏究方法一样,组织行为学也可以通过建立模型 的方法来反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同物理模型不同,组织行为学的模型往往是 动态的,描述型和抽象性的模型。 如 勒温所提出的一般行为模式: B=f(P,E)B(行为)P(内部力场)E(外部力场) 就是一个典型的组织行为动态模型。 四、学习的意义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第一节关于人的理论 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人性的认识 (一)儒家思想 人性问题,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问题 1、孔子的观点: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只是指出,“性相近 也,习相远也。”孔子一贯主张“忠恕”之道,“忠”为尽己为人之谓;“恕”为推 己及人,将心比心之谓。 “仁”是孔子思想,或者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仁”的主要内容是“爱人”。 孔子的“爱人”体现在:首先,爱人不仅是爱亲,即血缘的亲子之爱,而且是超 越了爱亲范围,具有“泛爱”的性质。另外,正因为爱人不仅是爱亲,所以孔子 还要求行“仁德于天下。孔子把“恭、宽、信、敏、惠”纳入了“仁”的德目,体 现了爱人的具体要求 第二,从爱人的原则出发,孔子提出了“忠恕之道”。所谓“忠”,并不限于 忠君,还含有真心诚意待人的意思。所谓“恕”,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企图通过忠恕之道,实行爱人原则,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 互宽容。第三,孔子所讲的爱人,并不是不讲原则、不论是非的“乡愿”。他反 对做一个不问是非善恶,只讲一团和气的好好先生。只有真正怀仁的人,才能 做到“能好人、能恶人”。 孟子的观点:孟子提出了人性具有善端的“性善说”,孟子认为,恻隐之 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尺度,没有这四心就 不是人。他认为“寻善”不是向外部觅找,而是反身而诚,内省的修养便成为成 人的重要环节。“四心”只要扩而充之,就可以成为仁、义、礼、智四德。 孔子的理想人格是以仁爱为本的,而孟子则开始将其展开为仁、义、礼、 智等具体规定,其中更具特色的是关于“仁”、“义”统一的理论,在阐述“仁”、“义
优点:方法科学,严谨,有一定的准确性。 缺点:复杂,繁琐,难以大面积推广。 5、个案分析法:运用个案调查、综合分析、案例研究 等手段,对人们的 心理与行为作出全面分析与评估。 优点:对人的行为研究比较全面系统。 缺点: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与精力。 6、模型法:同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一样,组织行为学也可以通过建立模型 的方法来反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同物理模型不同,组织行为学的模型往往是 动态的,描述型和抽象性的模型。 如: 勒温所提出的一般行为模式: B=f(P,E) B(行为) P(内部力场) E(外部力场) 就是一个典型的组织行为动态模型。 四、学习的意义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第一节 关于人的理论 一、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人性的认识 (一)儒家思想 人性问题,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问题。 1、孔子的观点:孔子没有直接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只是指出,“性相近 也,习相远也。” 孔子一贯主张“忠恕”之道,“忠”为尽己为人之谓;“恕”为推 己及人,将心比心之谓。 “仁”是孔子思想,或者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仁”的主要内容是“爱人”。 孔子的“爱人”体现在:首先,爱人不仅是爱亲,即血缘的亲子之爱,而且是超 越了爱亲范围,具有“泛爱”的性质。另外,正因为爱人不仅是爱亲,所以孔子 还要求行“仁”德于天下。孔子把“恭、宽、信、敏、惠”纳入了“仁”的德目,体 现了爱人的具体要求。 第二,从爱人的原则出发,孔子提出了“忠恕之道”。所谓“忠”,并不限于 忠君,还含有真心诚意待人的意思。所谓“恕”,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企图通过忠恕之道,实行爱人原则,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 互宽容。第三,孔子所讲的爱人,并不是不讲原则、不论是非的“乡愿”。他反 对做一个不问是非善恶,只讲一团和气的好好先生。只有真正怀仁的人,才能 做到“能好人、能恶人”。 2、孟子的观点:孟子提出了人性具有善端的“性善说”,孟子认为,恻隐之 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尺度,没有这“四心”就 不是人。他认为“寻善”不是向外部觅找,而是反身而诚,内省的修养便成为成 人的重要环节。“四心”只要扩而充之,就可以成为仁、义、礼、智四德。 孔子的理想人格是以仁爱为本的,而孟子则开始将其展开为仁、义、礼、 智等具体规定,其中更具特色的是关于“仁”、“义”统一的理论,在阐述“仁”、“义
相互关系的过程中,表述了他的理想人格。在孟子看来,心存仁德,行由义路, 是高尚其志的行为,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居仁由义”是对孔子“仁爱”思想的 发展,“仁”是“爱人”之心,是人心须居而忽失的为善的根本,孟子以“义”来规 定“爱人”的界限。 3、荀子的观点:荀子则以“性恶论”为出发点,提出了“制礼义以分之”、“注 错习俗,积善成圣”的成长之道。显然,荀子与孟子不同,他较注重的是“修习” 过程,强调习俗环境和习行,这是他对孔子“习相远”的发展。与孔孟一致的是, 荀子认为“涂之人可以为禹”的关键在于善于学习,积善成圣。 荀子在阐述理想人格的过程中,与孔孟相异的地方是开始将人格的内 在品性与法的观念联系起来,开始注意到理想人格的现实基础。 (二)道家的思想 老子的观点:老子的人性论主要特点是人性自然,人性无善恶之规定 人性没有先天的道德属性。人性随着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或善或恶,都是叛逆 了人的自然本性,是人的自然本性的异化。正是在这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上,他 提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从而返朴归真的成长之道。“上 德若谷”的品质,表现在待人接物上就会采取“无弃”的态度;表现在恩怨问题上, 老子主张“报怨以德”;表现在荣辱观上,便是“宠辱不惊 2、庄子的观点:庄子推崇人类的自然本性,是对儒墨提倡的仁义道德的 否定。战国之时,儒家学说一般为列国统治者所采用,仁义也成了当时人们 种普遍追求。不满于社会现实的庄子,自然把批判的矛头首先指向“仁义”,认 为仁义破坏了素朴的人性,仁义是虚伪、争夺以及种种社会弊端的根源。庄子 倡导人性回归自然纯朴,反对压制人性的等级专制社会,这其中就蕴含着人道 主义思想。 (三)法家的思想 韩非以法家冷峻的眼光,对人性问题进行了审视,揭示出人性的自为自利 的天性。“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韩非提出的安利恶害的 人性是有其思想源头的。首先是对管子、商鞅等法家人物思想的继承;其次是 吸取了荀子人性理论的观点。 二、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思想 (一)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 (1)人有高度自我、自尊及求得生存的欲望: (2)人是有智慧、有感情的动物; (3)人受先天的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影响; (4)人的欲望并不完全相同,同一欲望也有强弱之差别; (5)人可能受到某种激励而要求上进,努力去实现某一目标(理想),甚 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可能因为受到某种刺激而感到内心的空虚、情绪的 不安、甚至感到人生毫无意义。 这里所说的人性,主要是侧重从自然属性方面表现论述的。他们认为,人
相互关系的过程中,表述了他的理想人格。在孟子看来,心存仁德,行由义路, 是高尚其志的行为,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居仁由义”是对孔子“仁爱”思想的 发展,“仁”是“爱人”之心,是人心须居而忽失的为善的根本,孟子以“义”来规 定“爱人”的界限。 3、荀子的观点:荀子则以“性恶论”为出发点,提出了“制礼义以分之” 、“注 错习俗,积善成圣”的成长之道。显然,荀子与孟子不同,他较注重的是“修习” 过程,强调习俗环境和习行,这是他对孔子“习相远”的发展。与孔孟一致的是, 荀子认为“涂之人可以为禹”的关键在于善于学习,积善成圣。 荀子在阐述理想人格的过程中,与孔孟相异的地方是开始将人格的内 在品性与法的观念联系起来,开始注意到理想人格的现实基础。 (二)道家的思想 1、老子的观点:老子的人性论主要特点是人性自然,人性无善恶之规定, 人性没有先天的道德属性。人性随着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或善或恶,都是叛逆 了人的自然本性,是人的自然本性的异化。正是在这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上,他 提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从而返朴归真的成长之道。 “上 德若谷”的品质,表现在待人接物上就会采取“无弃”的态度;表现在恩怨问题上, 老子主张“报怨以德” ;表现在荣辱观上,便是“宠辱不惊”。 2、庄子的观点: 庄子推崇人类的自然本性,是对儒墨提倡的仁义道德的 否定。战国之时,儒家学说一般为列国统治者所采用,仁义也成了当时人们一 种普遍追求。不满于社会现实的庄子,自然把批判的矛头首先指向“仁义”,认 为仁义破坏了素朴的人性,仁义是虚伪、争夺以及种种社会弊端的根源。庄子 倡导人性回归自然纯朴,反对压制人性的等级专制社会,这其中就蕴含着人道 主义思想。 (三)法家的思想 韩非以法家冷峻的眼光,对人性问题进行了审视,揭示出人性的自为自利 的天性。“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 韩非提出的安利恶害的 人性是有其思想源头的。首先是对管子、商鞅等法家人物思想的继承;其次是 吸取了荀子人性理论的观点。 二、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思想 (一)西方管理心理学的人性观 (1)人有高度自我、自尊及求得生存的欲望; (2)人是有智慧、有感情的动物; (3)人受先天的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影响; (4)人的欲望并不完全相同,同一欲望也有强弱之差别; (5)人可能受到某种激励而要求上进,努力去实现某一目标(理想),甚 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可能因为受到某种刺激而感到内心的空虚、情绪的 不安、甚至感到人生毫无意义。 这里所说的人性,主要是侧重从自然属性方面表现论述的。他们认为,人
有人的尊严,人有人的“自我”。这种自我的重要特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尊敬。 任何一种外界不良影响都可能或多或少伤害一个人的自尊心。一旦自尊心受到 伤害时,就有可能进行反抗。这种反抗的行为,即使不表现出来,也可能埋藏 在心底里,其结果可能形成情绪不安,工作消极,感到自卑或不合群,甚至导 致有害的行为,这是我们管理干部应 特别注意的 (一)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称该假设 为ⅹ理论,泰勒制是“经济人”假设的典型代表。 (二)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是梅奥等人依据霍桑实验的结果提出来的。这一假设认 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 要的因素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假设是行为科学和人力资源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提出来 的。这一假设认为,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 要人得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会产生最大的满足感 (四)复杂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来的。认为人是复杂的、 多变的,不能用以往的人性假设,如经济人、社会人等将所有的人归 为一类。复杂人的假设和超Y理论”共同构成权变学派的理论基础。 (二)对人性的假设: 1、ⅹ理论 Ⅹ理论最核心的观点就是要证明人是经济人,对工人的管理可以用强 制的和惩罚的方法。其基本观点如下: 1)一般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 2)多数人缺乏进取心、责任心,不愿对人和事负责。 3)一般人干的工作都是为了物质和安全的需要,人工作是为了钱。 4)人具有欺软怕硬、畏惧强者的弱点, 2、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产生的时间是介于X理论和Y理论之间。其核心的观点是把 人视为社会人、承认人在金钱、物质的需求外,还有社会、精神、人性方面的 需求。 行为科学包括三个基础学科: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研究个体 的行为;社会学研究群体的社会行为;人类学是研究人的发展的科学。行为科 学是一个学科群,行为科学是运用自然科学分析和观察的方法,研究在一定的 物质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把行为科学用在各组织的管理上,就构成 组织行为学
有人的尊严,人有人的“自我”。这种自我的重要特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尊敬。 任何一种外界不良影响都可能或多或少伤害一个人的自尊心。一旦自尊心受到 伤害时,就有可能进行反抗。这种反抗的行为,即使不表现出来,也可能埋藏 在心底里,其结果可能形成情绪不安,工作消极,感到自卑或不合群,甚至导 致有害的行为,这是我们管理干部应 特别注意的。 (一)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称该假设 为 X 理论,泰勒制是“经济人”假设的典型代表。 (二)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是梅奥等人依据霍桑实验的结果提出来的。这一假设认 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 要的因素。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假设是行为科学和人力资源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提出来 的。这一假设认为,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 要人得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会产生最大的满足感。 (四)复杂人假设 “复杂人”假设是 60 年代末、70 年代初提出来的。认为人是复杂的、 多变的,不能用以往的人性假设,如经济人、社会人等将所有的人归 为一类。复杂人的假设和“超 Y 理论”共同构成权变学派的理论基础。 (二)对人性的假设: 1、x 理论 X 理论最核心的观点就是要证明人是经济人,对工人的管理可以用强 制的和惩罚的方法。其基本观点如下: 1)一般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 2)多数人缺乏进取心、责任心,不愿对人和事负责。 3)一般人干的工作都是为了物质和安全的需要,人工作是为了钱。 4)人具有欺软怕硬、畏惧强者的弱点。 2、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产生的时间是介于 X 理论和 Y 理论之间。其核心的观点是把 人视为社会人、承认人在金钱、物质的需求外,还有社会、精神、人性方面的 需求。 行为科学包括三个基础学科: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研究个体 的行为;社会学研究群体的社会行为;人类学是研究人的发展的科学。行为科 学是一个学科群,行为科学是运用自然科学分析和观察的方法,研究在一定的 物质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把行为科学用在各组织的管理上,就构成 组织行为学
行为科学理论对人性的认识是 (1)认为人的行为动机不只是追求金钱,而是人的全部社会需求; (2)由于技术的发展与工作合理化的结果,使工作本身失去了乐趣和意义 因此,人们从工作上的社会关系去寻求乐趣和意义; (3)工人对同事之间的社会影响力,要比组织所给予的经济报酬,更加重 视 (4)工人的工作效率,随着上级能满足他们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改变。 3、Y理论 Y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该理论于1943年由马斯洛首次提出,该 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是“自我实现人”,其主要论点如下: 1)人的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2)人具有自我指导、自我控制的愿望 3)人具有独创性,每个个人的思维都有其独特的合理性 4)人愿意工作,人愿意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人是愿意负责的,愿意对 工作、对他人负责任。 4、超Y理论 (1)人不但复杂,而且变动很大 (2)人的需求与他所处的组织环境有关系,在不同的组织环境与时间、地 点会有不同的需求; (3)人是否愿意为组织目标作出贡献,决定于他自身需求状况以及他与组 织之间的相互关系; (4)人可以依自己的需求、能力,而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作出不同的反映, 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人、任何时代的万能管理方法 5、Z理论 其核心理论是“人是整体的统一”,人是“亲善人”,其基本观点如下: 1)人能够相互信任。 2)人具有微妙性。微妙性表眀人既可能沟通成相互理解,又可能难以沟通 而使问题陷入僵局。微妙性还表明人自身存在许多矛盾,这些矛盾既给管理者 以开发他们潜力的可能,也给管理者陷入一筹莫展的可能,但所有这些矛盾又 和谐地统一于人的整体中。 3)人与人有亲密性,人可能会爱他人,并为他人和团体作出牺牲。 (三)人性管理论的两重性 管理心理学提出“人性管理”的论点,其理论依据有两个: 1、Y理论。根据Y理论,认为工作人员都有以下的通性: (1)有可能被激发的“向上心”; (2)有可能遭受伤害的“自尊 (3)有可能蒙受毁损的情绪 (4)有企图实现的“希望
行为科学理论对人性的认识是: (1)认为人的行为动机不只是追求金钱,而是人的全部社会需求; (2)由于技术的发展与工作合理化的结果,使工作本身失去了乐趣和意义, 因此,人们从工作上的社会关系去寻求乐趣和意义; (3)工人对同事之间的社会影响力,要比组织所给予的经济报酬,更加重 视; (4)工人的工作效率,随着上级能满足他们社会需求的程度而改变。 3、Y 理论 Y 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该理论于 1943 年由马斯洛首次提出,该 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是“自我实现人”,其主要论点如下: 1)人的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2)人具有自我指导、自我控制的愿望。 3)人具有独创性,每个个人的思维都有其独特的合理性。 4)人愿意工作,人愿意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人是愿意负责的,愿意对 工作、对他人负责任。 4、超 Y 理论 (1)人不但复杂,而且变动很大; (2)人的需求与他所处的组织环境有关系,在不同的组织环境与时间、地 点会有不同的需求; (3)人是否愿意为组织目标作出贡献,决定于他自身需求状况以及他与组 织之间的相互关系; (4)人可以依自己的需求、能力,而对不同的管理方式作出不同的反映, 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人、任何时代的万能管理方法。 5、Z 理论 其核心理论是“人是整体的统一”,人是“亲善人”,其基本观点如下: 1)人能够相互信任。 2)人具有微妙性。微妙性表明人既可能沟通成相互理解,又可能难以沟通 而使问题陷入僵局。微妙性还表明人自身存在许多矛盾,这些矛盾既给管理者 以开发他们潜力的可能,也给管理者陷入一筹莫展的可能,但所有这些矛盾又 和谐地统一于人的整体中。 3)人与人有亲密性,人可能会爱他人,并为他人和团体作出牺牲。 (三)人性管理论的两重性 管理心理学提出“人性管理”的论点,其理论依据有两个: 1、Y 理论。根据 Y 理论,认为工作人员都有以下的通性: (1)有可能被激发的“向上心”; (2)有可能遭受伤害的“自尊心”; (3)有可能蒙受毁损的“情绪”; (4)有企图实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