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 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灯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因为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变化,意味着政府政策方针和发 展理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 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 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目前,中国GDP总量已位 居世界第二,总体物质财富比较丰富,贫困人口只占极少数。在这种情况下,社 会的主要矛盾就不再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供求矛 盾,而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需求满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在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过去,社会首先要保证人们能够获得基本数量的物质财 富和精神财富。在总体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今天,人们不再满足于消费的数量,而 是更加注重消费的品质。面对这一变化,如果企业还是满足于单纯的数量扩张或 规模经济,而不是注重产品的品质,就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因 此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满足老百姓 的高品质需求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更髙阶段。广义的精神文明 不仅包括文明礼仪,也包括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各方 面的追求,当下人们除了满足吃喝玩乐,还希望更多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更加 看重社会安全和环境保护,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为此,除了继续发展生 力,还需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中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先努力发展经济, 才能为建设民主和法治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相反在经济水平低下时贸然进 行改革就可能遭遇东欧式的失败。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是主要目标,因此 关键是快速发展生产力,做大经济蛋糕。而当经济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如何公 平地分配蛋糕日益成为一个主要问题。当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这带来了 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既然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那么新时代的工作重心就 是努力实现平衡式发展。例如,通过收入入调节政策减少收入差距,通过精准扶 贫减少贫富差距。过去中央推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在一定程度 上减少了地区发展差距。若能做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成就不亚于从一个生产 力水平落后的国家变成经济大国 (摘编自聂辉华《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四个维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大论断,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 的最要依据。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而做出 的科学论断。 C.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品质,实际上是应对供给侧转变做 出的正确选择
河南省中原名校(即豫南九校)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灯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因为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变化,意味着政府政策方针和发 展理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 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 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目前,中国 GDP 总量已位 居世界第二,总体物质财富比较丰富,贫困人口只占极少数。在这种情况下,社 会的主要矛盾就不再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供求矛 盾,而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需求满足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在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过去,社会首先要保证人们能够获得基本数量的物质财 富和精神财富。在总体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今天,人们不再满足于消费的数量,而 是更加注重消费的品质。面对这一变化,如果企业还是满足于单纯的数量扩张或 规模经济,而不是注重产品的品质,就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因 此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满足老百姓 的高品质需求。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更高阶段。广义的精神文明, 不仅包括文明礼仪,也包括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各方 面的追求,当下人们除了满足吃喝玩乐,还希望更多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更加 看重社会安全和环境保护,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为此,除了继续发展生产 力,还需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中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先努力发展经济, 才能为建设民主和法治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相反在经济水平低下时贸然进 行改革就可能遭遇东欧式的失败。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是主要目标,因此 关键是快速发展生产力,做大经济蛋糕。而当经济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如何公 平地分配蛋糕日益成为一个主要问题。当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这带来了 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既然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那么新时代的工作重心就 是努力实现平衡式发展。例如,通过收入入调节政策减少收入差距,通过精准扶 贫减少贫富差距。过去中央推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在一定程度 上减少了地区发展差距。若能做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成就不亚于从一个生产 力水平落后的国家变成经济大国。 (摘编自聂辉华《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四个维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大论断,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 的最要依据。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而做出 的科学论断。 C. 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品质,实际上是应对供给侧转变做 出的正确选择
D.既要做大做强经济蛋糕,又要分好经济蛋糕,实现平衡式发展,这是新时代 的工作重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辨析了改革初与当下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即从供求矛盾到需求不平 衡的矛盾。 B.第四段将美好生活需要区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 有机联系。 C.文章例举了减少贫富和地区差距的一些做法,指出这如同让中国摆脱贫困 样意义重大。 D.文章从需求不平衡、追求品质、整体发展、公平分配等四个维度解读社会主 要矛盾变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姓已不满足于吃得饱,更希望吃得好,这启示企业生产应从追求数量转向 追求品质。 B.如果解决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就会得到 充分满足。 C.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之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才可能 取得成功。 D.重新定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对社会发展变迁的把握,但终归是对人民向 往的回应。 【答案】1.A 3.B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强加因果, 由原文不能得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 依据,且据常识可知,即使是也绝非唯一的依据。C项,张冠李戴,应是应对“需 求侧”转变做出的正确选择。D项,以偏概全,选项中“这”指“既要……也 要 两个方面,由原文第五段可知,分好经济蛋糕,“努力实现平衡式发展 才是新时代的工作重心。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以偏概全、混淆 范围,强加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错误 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 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原文第 五段确实例举了减少贫富和地区差距的一些做法,但效果只是“一定程度上” 的,尚不能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不能将其成就归于“不亚于从一个 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国家变成经济大国”,即“如同让中国摆脱贫困一样”意义重 大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査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如 果……就……”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在总体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今天,人们不 再满足于消费的数量,而是更加注重消费的品质。面对这一变化,如果企业还是 满足于单纯的数量扩张或规模经济,而不是注重产品的品质,就无法满足人民群 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D. 既要做大做强经济蛋糕,又要分好经济蛋糕,实现平衡式发展,这是新时代 的工作重心。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二段辨析了改革初与当下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即从供求矛盾到需求不平 衡的矛盾。 B. 第四段将美好生活需要区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 有机联系。 C. 文章例举了减少贫富和地区差距的一些做法,指出这如同让中国摆脱贫困一 样意义重大。 D. 文章从需求不平衡、追求品质、整体发展、公平分配等四个维度解读社会主 要矛盾变化。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百姓已不满足于吃得饱,更希望吃得好,这启示企业生产应从追求数量转向 追求品质。 B. 如果解决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就会得到 充分满足。 C. 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之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才可能 取得成功。 D. 重新定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对社会发展变迁的把握,但终归是对人民向 往的回应。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 项,强加因果, 由原文不能得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 依据,且据常识可知,即使是也绝非唯一的依据。C 项,张冠李戴,应是应对“需 求侧”转变做出的正确选择。D 项,以偏概全,选项中“这”指“既要……也 要……”两个方面,由原文第五段可知,分好经济蛋糕,“努力实现平衡式发展” 才是新时代的工作重心。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以偏概全、混淆 范围,强加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错误 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 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 项,原文第 五段确实例举了减少贫富和地区差距的一些做法,但效果只是“一定程度上” 的,尚不能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不能将其成就归于“不亚于从一个 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国家变成经济大国”,即“如同让中国摆脱贫困一样”意义重 大。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 项,“如 果……就……”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在总体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今天,人们不 再满足于消费的数量,而是更加注重消费的品质。面对这一变化,如果企业还是 满足于单纯的数量扩张或规模经济,而不是注重产品的品质,就无法满足人民群 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毕淑敏 (1)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 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2)我混在人群中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 树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啊。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 得如树般伟岸。在树小的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 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就算是小树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 种各样实用的物件。长的好好的树,花纹美丽木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 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在这一点上,树是 不如人的 (3)树比人活得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树并不以此 傲人,爷爷种下的树,照样以硕硕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他人的后代 4)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伤人的。即使如前几天报上所载一些村民在树下 避雨,遭了雷击致死,那元凶也不是树,而是闪电,树也是受害者。人却是绝对 伤树的,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就是明证,人成了树的天敌 (5)树比人坚忍。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树却裸身生长着,不需要炉火或是空 调的保护。树会帮助人的,在饥馑的时候,人可以扒树的皮来充饥 (6)很多书籍记载过这棵古树,若是在树群里评选名人的话,这棵古树是一定 名列前茅了。很多诗人词人咏颂过这棵古树,如果树把那些词句当作叶子一般披 挂起来,一定不堪重负。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 (⑦)树的寿命是如此长久,在我们死后很多年,这棵古树还会枝叶繁茂地生长 着。一想到这一点,无边的嫉妒就转成深深的自卑。作为一个人活不了那么久远, 伤感让我低下头来,于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只有 细长的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 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漂浮了。 (8)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这样一棵神圣的树底下,一定该俯首称臣必恭必 敬了吧?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这棵不知 名的小草,毫无疑问是非常渺小的。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树很可能 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就体量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而成的大 军。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没有一个 人是为了探望小草。 (9)既然我作为一个人,都在古树面前自惭形秽了,小草你怎能不顶礼膜拜? 我这样想着,就蹲下来看着小草。在这样一棵历史久远声名卓著的古树旁边为邻, 你岂不要羞愧死了? (10)小草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 尽,它就像弹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还是在弯 曲之后怡然挺立。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 安然。 (11)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 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 毕淑敏 (1)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 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2)我混在人群中直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 树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啊。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 得如树般伟岸。在树小的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 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就算是小树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 种各样实用的物件。长的好好的树,花纹美丽木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 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在这一点上,树是 不如人的。 (3)树比人活得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树并不以此 傲人,爷爷种下的树,照样以硕硕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他人的后代。 (4)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伤人的。即使如前几天报上所载一些村民在树下 避雨,遭了雷击致死,那元凶也不是树,而是闪电,树也是受害者。人却是绝对 伤树的,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就是明证,人成了树的天敌。 (5)树比人坚忍。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树却裸身生长着,不需要炉火或是空 调的保护。树会帮助人的,在饥馑的时候,人可以扒树的皮来充饥。 (6)很多书籍记载过这棵古树,若是在树群里评选名人的话,这棵古树是一定 名列前茅了。很多诗人词人咏颂过这棵古树,如果树把那些词句当作叶子一般披 挂起来,一定不堪重负。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 (7)树的寿命是如此长久,在我们死后很多年,这棵古树还会枝叶繁茂地生长 着。一想到这一点,无边的嫉妒就转成深深的自卑。作为一个人活不了那么久远, 伤感让我低下头来,于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只有 细长的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 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漂浮了。 (8)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这样一棵神圣的树底下,一定该俯首称臣必恭必 敬了吧?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这棵不知 名的小草,毫无疑问是非常渺小的。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树很可能 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就体量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而成的大 军。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没有一个 人是为了探望小草。 (9)既然我作为一个人,都在古树面前自惭形秽了,小草你怎能不顶礼膜拜? 我这样想着,就蹲下来看着小草。在这样一棵历史久远声名卓著的古树旁边为邻, 你岂不要羞愧死了? (10)小草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一 尽,它就像弹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还是在弯 曲之后怡然挺立。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 安然。 (11)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 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A.在伟岸的大树面前,小草是柔弱的,但它却能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人不论 身处怎样的环境,都应自尊自信地生活。 B.本文用“漂浮”的“绿纱”喻从树叶缝隙透过草叶脉络落到地上的阳光,写 出了小草叶片的单薄、透明。 C.“我”是文本的线索,通过“我”的观察与感受,将“树”与“小草”有机 联系在一起,有力地表达了主题。 D.和人类相比,树具有伟岸、坚忍、活得长久、绝对不伤人的特点,人类作为 万物灵长,应当自惭形秽。 5.文章所写对象是小草,却用了大量篇幅写树,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章 简要分析 6.作者说“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又 说“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为什 么作者会感到“失望”“悲哀”?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4.D 5.以大树衬托(或对比)小草。用大树的生命悠久衬托(或 对比)小草的生命短暂,用大树的声名远播衬托(或对比)小草的平凡渺小,用 大树的庄严伟岸衬托(或对比)小草的柔软弱小,以此突出小草的坦然与自信、 乐观与坚强。 6.因小草没有如预想中的谦卑而失望;因人在小草面前的软弱和无能而感到 “悲哀”。作用:欲扬先抑,用自身的心理感受反衬小草的坦然与自信、乐观与 坚强,引出对小草的赞美,突出“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的主旨。 【解析】 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 正确的一项”,这是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首先要明 确题干的要求,是“正确”还是“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本题中 D项,“人类…应当自惭形秽”曲解文意。本文的主要对象是“小草”,作者 用自身的心理感受来反衬小草的坦然与自信、乐观与坚强,引出对小草的赞美, 突出“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的主旨。A项,是分析文中小草的形象,正确 B项,是分析文中的修辞以及语言的表现力,正确。C项,从结构的角度分析“我” 的作用,正确。 5.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所写对象是小草,却用了大量篇幅写树,这样 写有什么用意”,这是考查散文中次要材料的作用。本文的主体对象是“小草” 除此之外还有“大树”和“我”,这两者都是“小草”的陪衬。首先找出描写小 草的文字,明确小草的形象特点,如“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只有细长的 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这棵不知名的 小草,毫无疑问是非常渺小的”“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小草昂 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一尽,它就像弹 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根据这些内容,可以知道小草平凡渺小、柔 软弱小且生命短暂的,但小草坦然而自信,乐观而坚强;再找出写大树的文字, 如“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 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树的寿命是 如此长久”,可以知道大树是伟岸的,是声名远播的,是寿命长久的:还可以找 到把大树和小草放到一处进行比较的内容,“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 树很可能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就体量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 而成的大军。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
A. 在伟岸的大树面前,小草是柔弱的,但它却能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人不论 身处怎样的环境,都应自尊自信地生活。 B. 本文用“漂浮”的“绿纱”喻从树叶缝隙透过草叶脉络落到地上的阳光,写 出了小草叶片的单薄、透明。 C. “我”是文本的线索,通过“我”的观察与感受,将“树”与“小草”有机 联系在一起,有力地表达了主题。 D. 和人类相比,树具有伟岸、坚忍、活得长久、绝对不伤人的特点,人类作为 万物灵长,应当自惭形秽。 5. 文章所写对象是小草,却用了大量篇幅写树,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章 简要分析。 6. 作者说“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又 说“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为什 么作者会感到“失望”“悲哀”?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4. D 5. 以大树衬托(或对比)小草。用大树的生命悠久衬托(或 对比)小草的生命短暂,用大树的声名远播衬托(或对比)小草的平凡渺小,用 大树的庄严伟岸衬托(或对比)小草的柔软弱小,以此突出小草的坦然与自信、 乐观与坚强。 6. 因小草没有如预想中的谦卑而失望;因人在小草面前的软弱和无能而感到 “悲哀”。作用:欲扬先抑,用自身的心理感受反衬小草的坦然与自信、乐观与 坚强,引出对小草的赞美,突出“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的主旨。 【解析】 4.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 正确的一项”,这是一道综合题,既有内容的考查,也有技巧的考查。首先要明 确题干的要求,是“正确”还是“错误”,是“一项”还是“两项”。本题中, D 项,“人类……应当自惭形秽”曲解文意。本文的主要对象是“小草”,作者 用自身的心理感受来反衬小草的坦然与自信、乐观与坚强,引出对小草的赞美, 突出“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的主旨。A 项,是分析文中小草的形象,正确; B 项,是分析文中的修辞以及语言的表现力,正确。C 项,从结构的角度分析“我” 的作用,正确。 5.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所写对象是小草,却用了大量篇幅写树,这样 写有什么用意”,这是考查散文中次要材料的作用。本文的主体对象是“小草”, 除此之外还有“大树”和“我”,这两者都是“小草”的陪衬。首先找出描写小 草的文字,明确小草的形象特点,如 “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只有细长的 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这棵不知名的 小草,毫无疑问是非常渺小的”“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小草昂 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一尽,它就像弹 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根据这些内容,可以知道小草平凡渺小、柔 软弱小且生命短暂的,但小草坦然而自信,乐观而坚强;再找出写大树的文字, 如“一棵古老的树。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 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树的寿命是 如此长久”,可以知道大树是伟岸的,是声名远播的,是寿命长久的;还可以找 到把大树和小草放到一处进行比较的内容,“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 树很可能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就体量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 而成的大军。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
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探望小草”,根据这些内容可以知道,文中的大树是小草的陪 衬,以大树来衬托小草。 点睛:散文中的材料可以分为主体材料和次要材料,主体材料主要是展示文本的 中心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次要材料主要是作为主体材料的陪衬,一同来凸显文 本的主旨。这类题目一般从三个方面来思考:文章的结构形式、主体形象、内容 主旨(包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如下:结构上:主要是起到勾连上下文的线 索作用,能够把众多的材料组织贯穿在一起,使文章更紧凑;形象上,对主体形 象起到衬托或反衬作用;内容上,对内容的充实作用;情感主旨上,作者寄托情 感的载体,作者借这一物象表达了一种特定的情感。有时也起到点明或深化文章 主旨的作用。比如本题中,“文章所写对象是小草,却用了大量篇幅写树”,题 干就指明了答题的方向,即次要材料对主体材料的作用,找出描写大树和小草的 文字,分析二者的特点,再分析这些特点之间的关系即可 6.试题分析:题干问“作者说‘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 后以失望告终’,又说‘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 小草却安然’,为什么作者会感到“失望’‘悲哀’?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本 题包含两个问题,一是根据文本内容分析“失望”“悲哀”的原因;二是作用 对于第一问,应回归文本,找到题干中的引文,结合前后语境答题,“我竭力想 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从句中来看,“我”的“失 望”是因为我没有从小草身上发现低眉顺眼的谦卑,与我的预想不符;“我悲哀 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我”拼命地想 让小草低头,但最终失败,人在小草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作者因此而感到悲哀。 第二个问题,这两句话主要出现在文本的最后,作者用自己的心理感受来凸显小 草的形象,表达对小草的赞美,凸显出“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的主旨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 2017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倾向付费领域分布 倾向领专业资文学书教育文时事新健康心其他资 闻 份额6.30%21.7%15.60%13.50%9.10%3.80%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0月13日 材料二 今年6月,《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正版的应用程序每天只能免费查两个字, 超出限定再行查询需要支付40元使用费,自去年以来,多家互联网内容平台和 自媒体,纷纷推出了知识付费产品,一时间语音问答、会员订阅、直播课程等知 识服务爆红.是谁在为这些付费内容买单?记者调查发现,年轻人在享有丰富物 质生活的同时,对文化消费的支出也越来越大,正成为付费阅读中越来越具话语 权的群体 用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并非天然形成,这部分归功于政府近年来加强网络版权保 护的力度,尤其是连续多年的“网剑行动”有效打击了网络侵权盗版行为。与互 联网商北靠吸引流量、构建庞大生态系统变现的模式相比,知识付费因其投入成 本低、产北链条短、变现直接而备受个体创业者欢迎,也契合了当下国内的创新 创业热潮
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探望小草”,根据这些内容可以知道,文中的大树是小草的陪 衬,以大树来衬托小草。 点睛:散文中的材料可以分为主体材料和次要材料,主体材料主要是展示文本的 中心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次要材料主要是作为主体材料的陪衬,一同来凸显文 本的主旨。这类题目一般从三个方面来思考:文章的结构形式、主体形象、内容 主旨(包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具体如下:结构上:主要是起到勾连上下文的线 索作用,能够把众多的材料组织贯穿在一起,使文章更紧凑;形象上,对主体形 象起到衬托或反衬作用;内容上,对内容的充实作用;情感主旨上,作者寄托情 感的载体,作者借这一物象表达了一种特定的情感。有时也起到点明或深化文章 主旨的作用。比如本题中,“文章所写对象是小草,却用了大量篇幅写树”,题 干就指明了答题的方向,即次要材料对主体材料的作用,找出描写大树和小草的 文字,分析二者的特点,再分析这些特点之间的关系即可。 6. 试题分析:题干问“作者说‘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 后以失望告终’,又说‘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 小草却安然’,为什么作者会感到‘失望’‘悲哀’?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本 题包含两个问题,一是根据文本内容分析“失望”“悲哀”的原因;二是作用。 对于第一问,应回归文本,找到题干中的引文,结合前后语境答题,“我竭力想 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从句中来看,“我”的“失 望”是因为我没有从小草身上发现低眉顺眼的谦卑,与我的预想不符;“我悲哀 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我”拼命地想 让小草低头,但最终失败,人在小草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作者因此而感到悲哀。 第二个问题,这两句话主要出现在文本的最后,作者用自己的心理感受来凸显小 草的形象,表达对小草的赞美,凸显出“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的主旨。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 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倾向付费领域分布 倾向领 域 专业资 料 文学书 籍 教育文 章 时事新 闻 健康心 理 其他资 源 份额 36.30% 21.7% 15.60% 13.50% 9.10% 3.80%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 年丨 0 月 13 日 材料二 : 今年 6 月,《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正版的应用程序每天只能免费查两个字, 超出限定再行查询需要支付 40 元使用费,自去年以来,多家互联网内容平台和 自媒体,纷纷推出了知识付费产品,一时间语音问答、会员订阅、直播课程等知 识服务爆红.是谁在为这些付费内容买单?记者调查发现,年轻人在享有丰富物 质生活的同时,对文化消费的支出也越来越大,正成为付费阅读中越来越具话语 权的群体。 用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并非天然形成,这部分归功于政府近年来加强网络版权保 护的力度,尤其是连续多年的“网剑行动”有效打击了网络侵权盗版行为。与互 联网商北靠吸引流量、构建庞大生态系统变现的模式相比,知识付费因其投入成 本低、产北链条短、变现直接而备受个体创业者欢迎,也契合了当下国内的创新 创业热潮
摘编自:《中国江苏网》2017年11月23曰 材料三: 但问题不在于解答是否令人满意,而是这种方式容易让人养成依赖性一一只要我 点点鼠标、花点儿小钱,所有我寻求的答案立即一目了然。我得到了答案,却失 去了存疑、寻找、分析、判断、论证的过程。换句话说,我在没有思考的情况下 就拿到了答案,痛快倒是痛快,但我怀疑长此以往自己会不会上瘾 用户之所以愿意付费阅读,除了要获取某些急需的知识、技能或经验外,更多的 是希望通过学习有所成长,但知识付费碎片化的解答方式显然难以满足这种需 求。知道了某些问题的答案会让你看起来很聪明,但那只是因为你记住了答案, 与你的实际思考能力无关。下次碰到问题,你照样一筹莫展。知识多和思考能力 强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3日 材料四: 为知识付费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有人担心为知识付费会造成网络用户间因经 济因素而不平等,其实,互联网对知识的普及化程度一直在加深,我们获取各类 信息也更加容易。但是,信息的数量不等于知识的精度和深度,为知识付费所对 应的信息服务主要是后者 网络提供知识的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糢式以信息全面广博为特征,另一种模式 则追求信息的深刻新颖。前者多采用免费服务,信息上传和分享者并不求经济回 报。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无法满足于普及型的信息提供,如果想知道的东西 在百度、谷歌上能轻松査到,知识精英也就不存在了。对那些渴望得到更精准 更前沿信息的人来说,有针对性地付费获取知识,无疑是最佳选择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6年07月27日 7.下列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侧重于用户需求角度,分析2017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的倾向领域的份 额比例,能对我国内容付费发展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B.材料二通过《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的例子引出内容付费的发展盛况,对 其快速发展原因的分析,揭示了其在我国的广阔前景 C.材料三侧重于分析内容付费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是作者个人的冷静思考,但 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这必将在客观上限制其发展。 材料四侧重于网络对知识付费提供内容的分析,并对人们的担忧的内容进行 了解释,指出这种消费形式对于部分人是最好的选择。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专业资料和文学书籍两类的用户倾向占到将近六成,表明我園内容付费的消 费者是专业研究人员和文学的爱好者 B.年轻人在对文化的消费中是具有话语权的群体,这与他们享有丰富的物质生 活和对于内容付费的支出有很大关系。 C.与互联网商业的模式不同,知识付费契合了国内创新产业热潮,具有投入成 本低、产业链条短、变现直接等特点 D.付费阅读提供的碎片化解答方式,难以满足消费者通过学习有所成长的需求, 答案知识和思考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E.以信息全面广博为模式的知识在网络上是免费的,而以追求信息的深刻新颖 为模式的知识必须付费后才能得到
摘编自:《中国江苏网》2017 年 11 月 23 曰 材料三: 但问题不在于解答是否令人满意,而是这种方式容易让人养成依赖性——只要我 点点鼠标、花点儿小钱,所有我寻求的答案立即一目了然。我得到了答案,却失 去了存疑、寻找、分析、判断、论证的过程。换句话说,我在没有思考的情况下 就拿到了答案,痛快倒是痛快,但我怀疑长此以往自己会不会上瘾。 用户之所以愿意付费阅读,除了要获取某些急需的知识、技能或经验外,更多的 是希望通过学习有所成长,但知识付费碎片化的解答方式显然难以满足这种需 求。知道了某些问题的答案会让你看起来很聪明,但那只是因为你记住了答案, 与你的实际思考能力无关。下次碰到问题,你照样一筹莫展。知识多和思考能力 强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 年 11 月 23 曰 材料四: 为知识付费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有人担心为知识付费会造成网络用户间因经 济因素而不平等,其实,互联网对知识的普及化程度一直在加深,我们获取各类 信息也更加容易。但是,信息的数量不等于知识的精度和深度,为知识付费所对 应的信息服务主要是后者。 网络提供知识的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糢式以信息全面广博为特征,另一种模式 则追求信息的深刻新颖。前者多采用免费服务,信息上传和分享者并不求经济回 报。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无法满足于普及型的信息提供,如果想知道的东西 在百度、谷歌上能轻松查到,知识精英也就不存在了。对那些渴望得到更精准、 更前沿信息的人来说,有针对性地付费获取知识,无疑是最佳选择。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6 年 07 月 27 日 7. 下列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侧重于用户需求角度,分析 2017 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的倾向领域的份 额比例,能对我国内容付费发展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B. 材料二通过《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的例子引出内容付费的发展盛况,对 其快速发展原因的分析,揭示了其在我国的广阔前景。 C. 材料三侧重于分析内容付费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是作者个人的冷静思考,但 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这必将在客观上限制其发展。 D. 材料四侧重于网络对知识付费提供内容的分析,并对人们的担忧的内容进行 了解释,指出这种消费形式对于部分人是最好的选择。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 专业资料和文学书籍两类的用户倾向占到将近六成,表明我園内容付费的消 费者是专业研究人员和文学的爱好者。 B. 年轻人在对文化的消费中是具有话语权的群体,这与他们享有丰富的物质生 活和对于内容付费的支出有很大关系。 C. 与互联网商业的模式不同,知识付费契合了国内创新产业热潮,具有投入成 本低、产业链条短、变现直接等特点。 D. 付费阅读提供的碎片化解答方式,难以满足消费者通过学习有所成长的需求, 答案知识和思考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E. 以信息全面广博为模式的知识在网络上是免费的,而以追求信息的深刻新颖 为模式的知识必须付费后才能得到
9.对于促进“内容付费,,的快速良性发展,你有怎样的建议?请结合文本分 析概括 【答案】7.C 8. BD 9.①国家层面要加大网络版权保护力度,鼓励相关商家合理发展。 ②商家层面要针对市场需求,努力提供更广泛、更优质、更具性价比的优质服务 ③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要更加理性,不能盲目消费,养成思考的习惯,注重能力 的提高。 【解析】 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C项“这必将在客观 上限制其发展”没有依据,无中生有。尽管它存在作者所说的不足之处,但是人 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消除其消极影响 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A项中“表明我国 内容付费的消费者是专业研究人员和文学的爱好者”说法错误,这类人可能占的 比例较高,但还有其它身份的人群。B项中“与互联网商业的模式不同,知识付 费契合了国内创新产业热潮”不正确,原文中只是说二者变现方式的差别,并不 是说互联网商业模式不符合国内创新产业热潮。E项中“以信息全面广博为模式 的知识在网络上是免费的”说法错误,原文中“多采用免费服务” 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立 足文本,提出对于促进“内容付费”的快速良性发展的建议,用文中的事例进行 说明。如可以从国家层面、商家层面、消费者等方面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然 后在材料中找到相关的依据。如从文本材料一、二、四来看,商家要想发展,只 有让消费者愿意消费,并且从消费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即更全面的内容、更 优质的答案、更合理的价格 点睛: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 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 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如本题从文本材料三来看,作为消费者个人来讲,需 要从内容付费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是也要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促进自身 的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时,字宗易,任丘人。时举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正德中,历 侍读、右谕德。世宗嗣位,为讲官,寻迁侍读学士。嘉靖三年,擢礼部右侍郎 俄以忧归。服除,为户部右侍郎。复改礼部,寻代方献夫为尚书。帝既定尊亲礼, 慨然有狭小前人之志,欲裁定旧章,成一朝制作。张孚敬、夏言用事,咸好更张 所建诸典礼,咸他人发端,而时傅会成之。或廷议不合,率具两端,待帝自择, 终未尝显争。以故帝爱其恭顺。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 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十年七月,四 郊成,加太子太保。雷震午门,彗星见东井,时请敕臣工修省,令言官指陈利害 兴革。帝以建言乃科道专责,寝不行。其秋,桂萼卒,命时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 机务。时张孚敬已罢,翟銮独相。时后入,以宫保官尊,反居銮上。两人皆谦逊 无龃龉。帝御无逸殿,召时坐讲《无逸篇》,銮讲《豳风·七月》诗,武定侯郭 勋及九卿翰林俱入侍。讲毕,帝退御豳风亭赐宴。自是,数召见,谘谋政务。十 年,孚敬复入,銮以忧去,献夫致仕。时随孚敬后,拱手唯诺而已,以故孚敬
9. 对于促进“内容付费,,的快速良性发展,你有怎样的建议?请结合文本分 析概括。 【答案】7. C 8. BD 9. ①国家层面要加大网络版权保护力度,鼓励相关商家合理发展。 ②商家层面要针对市场需求,努力提供更广泛、更优质、更具性价比的优质服务; ③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要更加理性,不能盲目消费,养成思考的习惯,注重能力 的提高。 【解析】 7.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C 项“这必将在客观 上限制其发展”没有依据,无中生有。尽管它存在作者所说的不足之处,但是人 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消除其消极影响。 8.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A 项中“表明我国 内容付费的消费者是专业研究人员和文学的爱好者”说法错误,这类人可能占的 比例较高,但还有其它身份的人群。B 项中“与互联网商业的模式不同,知识付 费契合了国内创新产业热潮”不正确,原文中只是说二者变现方式的差别,并不 是说互联网商业模式不符合国内创新产业热潮。E 项中“以信息全面广博为模式 的知识在网络上是免费的”说法错误,原文中“多采用免费服务”。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首先立 足文本,提出对于促进“内容付费”的快速良性发展的建议,用文中的事例进行 说明。如可以从国家层面、商家层面、消费者等方面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然 后在材料中找到相关的依据。如从文本材料一、二、四来看,商家要想发展,只 有让消费者愿意消费,并且从消费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即更全面的内容、更 优质的答案、更合理的价格。 点睛: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 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 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如本题从文本材料三来看,作为消费者个人来讲,需 要从内容付费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是也要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促进自身 的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时,字宗易,任丘人。时举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正德中,历 侍读、右谕德。世宗嗣位,为讲官,寻迁侍读学士。嘉靖三年,擢礼部右侍郎。 俄以忧归。服除,为户部右侍郎。复改礼部,寻代方献夫为尚书。帝既定尊亲礼, 慨然有狭小前人之志,欲裁定旧章,成一朝制作。张孚敬、夏言用事,咸好更张。 所建诸典礼,咸他人发端,而时傅会成之。或廷议不合,率具两端,待帝自择, 终未尝显争。以故帝爱其恭顺。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 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十年七月,四 郊成,加太子太保。雷震午门,彗星见东井,时请敕臣工修省,令言官指陈利害 兴革。帝以建言乃科道专责,寝不行。其秋,桂萼卒,命时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 机务。时张孚敬已罢,翟銮独相。时后入,以宫保官尊,反居銮上。两人皆谦逊, 无龃龉。帝御无逸殿,召时坐讲《无逸篇》,銮讲《豳风•七月》诗,武定侯郭 勋及九卿翰林俱入侍。讲毕,帝退御豳风亭赐宴。自是,数召见,谘谋政务。十 二年,孚敬复入,銮以忧去,献夫致仕。时随孚敬后,拱手唯诺而已,以故孚敬
安之。孚敬谢政,费宏再入,未几卒,时遂独相。时素宽平,至是益镇以安静。 帝亦恒召对便殿,接膝咨询。时虽无大匡救,而议论恒本忠厚,廷论咸以时为贤 屡加少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会夏言入辅,时不与抗,每事 推让言,言亦安之。帝待时不如孚敬、言,然少责辱,始终不替。孚敬、言亦不 敢望也。十七年十二月卒官,赠太傅,谥文康 (选自《明史→卷一百九十三》,有删改)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 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B.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 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C.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 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D.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 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因皇帝只一个年号,故常以年号称皇帝,弘治、正德、世宗、嘉靖等都 是年号。 B.服除的意思是守丧期满、去掉孝服,而服丧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戴孝对死者 表示哀悼。 C.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地位逐渐升髙,明代亦称殿阁大学士、内 阁首辅等 D.赠指赐给死者的官爵或荣誉称号,跟“谥”连用,符合“生曰封,死曰赠” 的说法。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时颇有才学。他考中进士后,历任编修、侍读学士,礼部右侍郎等职,多 次升迁官职。 B.李时顾全大局。他在朝中帮助别人完成遗留事务,尊重论者的意见,为臣的 态度恭敬和顺。 C.李时学识渊博。他兼任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并为皇帝讲解《无逸篇》, 受到皇帝的礼遇。 D.李时很有声望。他任少傅、太子太师等职务时,声望超过张孚敬、夏言,嬴 得大臣们的尊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廷议不合,率具两端,待帝自择,终未尝显争。 (2)时虽无大匡救,而议论恒本忠厚,廷论咸以时为贤 【答案】10.D 11.A 12.D 13.(1)有时大臣们的讨论意见不一,李时都摆出两方的观点,等待世宗自己 来加以选择,始终不曾有明显的争议 (2)李时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补救,但是议论总是以忠厚为根本,朝中大臣也都 认为他是个贤明人 【解析】《明史·卷一百九十三》,作者:张廷玉,朝代:清 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査断句能力。断句要依据前后文的句意与基本的语法结构。 在整个文句中,涉及三个主语:四方、帝、李时。因此,理清三个主语之间的关
安之。孚敬谢政,费宏再入,未几卒,时遂独相。时素宽平,至是益镇以安静。 帝亦恒召对便殿,接膝咨询。时虽无大匡救,而议论恒本忠厚,廷论咸以时为贤。 屡加少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会夏言入辅,时不与抗,每事 推让言,言亦安之。帝待时不如孚敬、言,然少责辱,始终不替。孚敬、言亦不 敢望也。十七年十二月卒官,赠太傅,谥文康。 (选自《明史•卷一百九十三》,有删改)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 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B. 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 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C. 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 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D. 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 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清因皇帝只一个年号,故常以年号称皇帝,弘治、正德、世宗、嘉靖等都 是年号。 B. 服除的意思是守丧期满、去掉孝服,而服丧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戴孝对死者 表示哀悼。 C. 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地位逐渐升高,明代亦称殿阁大学士、内 阁首辅等。 D. 赠指赐给死者的官爵或荣誉称号,跟“谥”连用,符合“生曰封,死曰赠” 的说法。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时颇有才学。他考中进士后,历任编修、侍读学士,礼部右侍郎等职,多 次升迁官职。 B. 李时顾全大局。他在朝中帮助别人完成遗留事务,尊重论者的意见,为臣的 态度恭敬和顺。 C. 李时学识渊博。他兼任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并为皇帝讲解《无逸篇》, 受到皇帝的礼遇。 D. 李时很有声望。他任少傅、太子太师等职务时,声望超过张孚敬、夏言,赢 得大臣们的尊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廷议不合,率具两端,待帝自择,终未尝显争。 (2)时虽无大匡救,而议论恒本忠厚,廷论咸以时为贤。 【答案】10. D 11. A 12. D 13. (1)有时大臣们的讨论意见不一,李时都摆出两方的观点,等待世宗自己 来加以选择,始终不曾有明显的争议。 (2)李时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补救,但是议论总是以忠厚为根本,朝中大臣也都 认为他是个贤明人。 【解析】《明史•卷一百九十三》,作者:张廷玉,朝代:清。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断句能力。断句要依据前后文的句意与基本的语法结构。 在整个文句中,涉及三个主语:四方、帝、李时。因此,理清三个主语之间的关
系,才能判断其行为、动作之间的关系。根据句子开头没有画线的文字,得知当 时有祥瑞从全国各地即“四方”送到了皇帝那里,“帝”才有了一些谦让的行为 和动作。但是,“李时”作为位髙权重而又备受皇帝器重的大臣,就坚持请皇帝 接受,所以“时必再请”,断句应当是: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因此, 排除A、B两项。再看下面的动作,“帝”更加信任“李时”,要对他进行赏赐, 物品即“银章”,这跟句尾也可以照应,所以断句为: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 曰“忠敏安慎”。这里要克服老师教导的“逢曰必断”的思维定式,可见此处有 定难度,这样可以排除C项。 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世宗”为帝王 庙号,并非帝王年号。 12.试题分析:本题考査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从全 文中李时的仕途轨迹着眼,描述了他一生的官位升迁情况。B项,从李时做官履 行职责和为官的品格等情况着眼。C项,对原文中李时的学识等情况进行概括。 D项,说明了李时在朝中的评价,来自于原文本身事实的概括,说法错误。“帝 待时不如孚敬、言,然少责辱,始终不替,孚敬、言亦不敢望也”,并不是指“任 少傅、太子太师等职务时”,原文未提到声望的比较,只说了一种情况:世宗对 待李时不如孚敬、夏言那么宠信,然而也很少指责、欺辱他,对他的信任始终没 有减少,这是孚敬、夏言也无法相比的。 1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1)“或”译为有时,“具 译为都,“择”译为选择。(2)“匡救”译为补救,“恒本”译为以……为根 本,“咸”译为都、全 参考译文: 李时,字宗易,河北任丘人。李时本人考中弘治十五年进士,改选庶吉士,授 职编修。正德年间,做过侍读、右谕德。世宗即位后,充任讲官,不久升为侍读 学士。嘉靖三年升为礼部右侍郎,不久因守丧回家。脱下丧服后,出任户部右侍 郎。后来又改任礼部右侍郎,不久就取代方献夫当上了尚书。世宗确定尊崇父母 的“大礼”以后,意气慷慨,产生了藐视古人的意思,想要裁定古代的典籍,完 成本朝制礼作乐的事业。张孚敬、夏言掌权时,都喜欢改这改那。世宗一朝所制 定的各种典礼,都是别人开的头,而由李时牵强附会地完成的。有时大臣们的讨 论意见不一,李时都摆出两方的观点,等待世宗自己来加以选择,始终不曾有明 显的争议。所以世宗喜欢他为人的恭敬、和顺。各地送上什么吉祥之物来,李时 都上书请求进行祝贺。世宗如果谦让,李时一定会再一次请求,所以世宗更认为 李时忠心,赐给他的银章上刻“忠敏安慎”四个字,让他密封上书谈论军国大事。 时间长了,他把银章搞丢了,赶忙上书求罪,世宗又赐给他一枚。十年七月,京 城四郊的祭坛建成,李时被加官太子太保。雷电震坏了午门,彗星出现在东边的 井宿,李时上书请敕令大臣们修身反省,并传令谏官上书陈述政治上存在的问题 和改革措施。世宗认为提这些建议应该是给事中、御史的专门职责,搁置他的建 议未予实施。这年秋天,桂萼死了,世宗任命李时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内阁参与机 要大事。当时张孚敬己被免除职务,翟銮一个人为辅臣。李时在他后面进来,因 为宫保官位尊贵一些,位置反而在他上边。好在两个人都不自大,在一起倒也没 矛盾。世宗到无逸殿,召李时进来坐着讲解《无逸篇》,翟銮讲解《豳风·七月》 诗,武定侯郭勋及九卿、翰林都进来奉陪。讲完之后,世宗退回到豳风亭赐他们 桌酒宴。从此以后,几次召他,向他询问政事。十二年,孚敬又一次返回到内 阁里来,翟銮回家守丧去了,献夫退休了。李时跟随在孚敬后边,只能是拱手说
系,才能判断其行为、动作之间的关系。根据句子开头没有画线的文字,得知当 时有祥瑞从全国各地即“四方”送到了皇帝那里,“帝”才有了一些谦让的行为 和动作。但是,“李时”作为位高权重而又备受皇帝器重的大臣,就坚持请皇帝 接受,所以“时必再请”,断句应当是: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因此, 排除 A、B 两项。再看下面的动作,“帝”更加信任“李时”,要对他进行赏赐, 物品即“银章”,这跟句尾也可以照应,所以断句为: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 曰“忠敏安慎”。这里要克服老师教导的“逢曰必断”的思维定式,可见此处有 一定难度,这样可以排除 C 项。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 项,“世宗”为帝王 庙号,并非帝王年号。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 项,从全 文中李时的仕途轨迹着眼,描述了他一生的官位升迁情况。B 项,从李时做官履 行职责和为官的品格等情况着眼。C 项,对原文中李时的学识等情况进行概括。 D 项,说明了李时在朝中的评价,来自于原文本身事实的概括,说法错误。“帝 待时不如孚敬、言,然少责辱,始终不替,孚敬、言亦不敢望也”,并不是指“任 少傅、太子太师等职务时”,原文未提到声望的比较,只说了一种情况:世宗对 待李时不如孚敬、夏言那么宠信,然而也很少指责、欺辱他,对他的信任始终没 有减少,这是孚敬、夏言也无法相比的。 1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1)“或”译为有时,“具” 译为都,“择”译为选择。(2)“匡救”译为补救,“恒本”译为以……为根 本,“咸”译为都、全。 参考译文: 李时,字宗易,河北任丘人。李时本人考中弘 治十五年进士,改选庶吉士,授 职编修。正德年间,做过侍读、右谕德。世宗即位后,充任讲官,不久升为侍读 学士。嘉靖三年升为礼部右侍郎,不久因守丧回家。脱下丧服后,出任户部右侍 郎。后来又改任礼部右侍郎,不久就取代方献夫当上了尚书。世宗确定尊崇父母 的“大礼”以后,意气慷慨,产生了藐视古人的意思,想要裁定古代的典籍,完 成本朝制礼作乐的事业。张孚敬、夏言掌权时,都喜欢改这改那。世宗一朝所制 定的各种典礼,都是别人开的头,而由李时牵强附会地完成的。有时大臣们的讨 论意见不一,李时都摆出两方的观点,等待世宗自己来加以选择,始终不曾有明 显的争议。所以世宗喜欢他为人的恭敬、和顺。各地送上什么吉祥之物来,李时 都上书请求进行祝贺。世宗如果谦让,李时一定会再一次请求,所以世宗更认为 李时忠心,赐给他的银章上刻“忠敏安慎”四个字,让他密封上书谈论军国大事。 时间长了,他把银章搞丢了,赶忙上书求罪,世宗又赐给他一枚。十年七月,京 城四郊的祭坛建成,李时被加官太子太保。雷电震坏了午门,彗星出现在东边的 井宿,李时上书请敕令大臣们修身反省,并传令谏官上书陈述政治上存在的问题 和改革措施。世宗认为提这些建议应该是给事中、御史的专门职责,搁置他的建 议未予实施。这年秋天,桂萼死了,世宗任命李时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内阁参与机 要大事。当时张孚敬已被免除职务,翟銮一个人为辅臣。李时在他后面进来,因 为宫保官位尊贵一些,位置反而在他上边。好在两个人都不自大,在一起倒也没 矛盾。世宗到无逸殿,召李时进来坐着讲解《无逸篇》,翟銮讲解《豳风•七月》 诗,武定侯郭勋及九卿、翰林都进来奉陪。讲完之后,世宗退回到豳风亭赐他们 一桌酒宴。从此以后,几次召他,向他询问政事。十二年,孚敬又一次返回到内 阁里来,翟銮回家守丧去了,献夫退休了。李时跟随在孚敬后边,只能是拱手说
好好”就是了,因此孚敬还容得下他。张孚敬退休后,费宏又一次入阁,不久 就死了,李时于是独自一个做辅臣。他平时对人就宽厚、和易,到现在越发以清 静主持大局。世宗也经常传他到便殿里谈话,亲切地向他咨询政事。李时虽然没 有什么大的补救,但是议论总是以忠厚为根本,朝中大臣也都认为他是个好人 李时前后被加官为少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当时夏言入阁 李时不与他对抗,事事都推让给夏言做主,夏言也能容得下他。世宗对待李时不 如张孚敬、夏言那么宠信,然而也很少指责、欺辱他,对他的信任始终没有减少 这是张孚敬、夏言也无法相比的。嘉靖十七年十二月,李时还在位时死掉了,赠 太傅,谥文康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寺见牡丹 刘子翚 倦游曾向洛阳城,几见芳菲照眼新。 载酒屡穿卿相圃,傍花时值绮罗人。 十年客路惊华发,回首中原隔战尘。 今日寻芳意萧索,山房数朵弄残春 【注】刘子翚(hui)(1101~1147),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南宋诗人。 14.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出了牡丹花开时的耀眼夺目,“新”突出了诗人在倦游中看到牡丹的 新奇惊艳之感。 B.颔联写牡丹养在公卿家,赏牡丹的也是富家人,“穿”“傍”二字也暗示出 诗人对牡丹的喜爱。 C.颈联表现了诗人年华逝去之愁和难以再回中原之恨,而中原战乱正是诗人漂 泊的原因。 D.尾联的“意萧索”是说诗人暮春到山寺寻牡丹,却只看到几朵残花,因此感 到意兴阑珊。 E.前两联叙写了诗人在洛阳载酒傍花的经历,表明他出身富贵,为人得意率性, 放纵奢华。 15.这首诗作者主要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DE 15.①虚实结合(想象、联想也可):前三联虚写回想 过去十年由喜到悲的人生经历,后一联实写眼前所见的暮春时节山寺的牡丹,虚 实结合来表现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②对比(反衬也可):通过前两联写自己 十年前游历洛阳在富贵人家见到牡丹的喜爱之情与后两联写现在年老漂泊、在山 寺见到牡丹感到失落的对比,更突出诗人现在的处境和伤感之情。 【解析】 14.试题分析:D项,分析片面,根据原文,“意萧索”的原因除了只看到残花 外,还有诗人对白己、对牡丹命运的感伤。E项,理解错误,说诗人“得意率性, 放纵奢华”不当,前两联表现的是诗人对牡丹的喜爱。 1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结合诗歌情感分析艺术手法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 辨析手法然后分析情感。如此题分析“虚实相生”的手法。通过诗中的词语 “曾”“回首”可见诗歌的前三联是回忆属于“虚写”,最后一联“山房”等景 物,应是“实写”,由此可知是“虚实相生”,结合“意萧索”可知是一种失落 感,整理即可得到答案
“好好”就是了,因此孚敬还容得下他。张孚敬退休后,费宏又一次入阁,不久 就死了,李时于是独自一个做辅臣。他平时对人就宽厚、和易,到现在越发以清 静主持大局。世宗也经常传他到便殿里谈话,亲切地向他咨询政事。李时虽然没 有什么大的补救,但是议论总是以忠厚为根本,朝中大臣也都认为他是个好人。 李时前后被加官为少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当时夏言入阁, 李时不与他对抗,事事都推让给夏言做主,夏言也能容得下他。世宗对待李时不 如张孚敬、夏言那么宠信,然而也很少指责、欺辱他,对他的信任始终没有减少, 这是张孚敬、夏言也无法相比的。嘉靖十七年十二月,李时还在位时死掉了,赠 太傅,谥文康。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寺见牡丹 刘子翚 倦游曾向洛阳城,几见芳菲照眼新。 载酒屡穿卿相圃,傍花时值绮罗人。 十年客路惊华发,回首中原隔战尘。 今日寻芳意萧索,山房数朵弄残春。 【注】刘子翚(huī)(1101~1147),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南宋诗人。 14. 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写出了牡丹花开时的耀眼夺目,“新”突出了诗人在倦游中看到牡丹的 新奇惊艳之感。 B. 颔联写牡丹养在公卿家,赏牡丹的也是富家人,“穿”“傍”二字也暗示出 诗人对牡丹的喜爱。 C. 颈联表现了诗人年华逝去之愁和难以再回中原之恨,而中原战乱正是诗人漂 泊的原因。 D. 尾联的“意萧索”是说诗人暮春到山寺寻牡丹,却只看到几朵残花,因此感 到意兴阑珊。 E. 前两联叙写了诗人在洛阳载酒傍花的经历,表明他出身富贵,为人得意率性, 放纵奢华。 15. 这首诗作者主要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DE 15. ①虚实结合(想象、联想也可):前三联虚写回想 过去十年由喜到悲的人生经历,后一联实写眼前所见的暮春时节山寺的牡丹,虚 实结合来表现诗人内心的失落和无奈。②对比(反衬也可):通过前两联写自己 十年前游历洛阳在富贵人家见到牡丹的喜爱之情与后两联写现在年老漂泊、在山 寺见到牡丹感到失落的对比,更突出诗人现在的处境和伤感之情。 【解析】 14. 试题分析:D 项,分析片面,根据原文,“意萧索”的原因除了只看到残花 外,还有诗人对白己、对牡丹命运的感伤。E 项,理解错误,说诗人“得意率性, 放纵奢华”不当,前两联表现的是诗人对牡丹的喜爱。 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结合诗歌情感分析艺术手法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 辨析手法然后分析情感。如此题分析“虚实相生”的手法。通过诗中的词语 “曾”“回首”可见诗歌的前三联是回忆属于“虚写”,最后一联“山房”等景 物,应是“实写”,由此可知是“虚实相生”,结合“意萧索”可知是一种失落 感,整理即可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