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 宁 全 集 LIENING QUANJI 第 十 八 卷 1908年
列 宁 全 集 LIENING QUANJI 第 十 八 卷 1908年
目 录 前言 ………………………………………………………… Ⅰ—Ⅷ 向报告人提十个问题(1908年5月15日〔28日〕以前) ………… 1—4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 (1908年2—10月) ………………………………………… 5—379 第一版序言………………………………………………………… 7 第二版序言 ……………………………………………………… 11 代绪论 某些“马克思主义者”在1908年和某些唯心 主义者在1710年是怎样驳斥唯物主义的…………… 13 第一章 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 认识论(一)…………………………………………… 33 1 感觉和感觉的复合 ………………………………………… 33 2“世界要素的发现”…………………………………………… 46 3 原则同格和“素朴实在论”…………………………………… 62 4 在人出现以前自然界是否存在? …………………………… 70 5 人是否用头脑思想? ……………………………………… 83 6 关于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唯我论 ……………………………91 第二章 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 认识论(二)……………………………………………95 1“自在之物”或维·切尔诺夫对弗·恩格斯的驳斥 ……………95 1
目 录 前言 ………………………………………………………… Ⅰ—Ⅷ 向报告人提十个问题(1908年5月15日〔28日〕以前) ………… 1—4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 (1908年2—10月) ………………………………………… 5—379 第一版序言………………………………………………………… 7 第二版序言 ……………………………………………………… 11 代绪论 某些“马克思主义者”在1908年和某些唯心 主义者在1710年是怎样驳斥唯物主义的…………… 13 第一章 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 认识论(一)…………………………………………… 33 1 感觉和感觉的复合 ………………………………………… 33 2“世界要素的发现”…………………………………………… 46 3 原则同格和“素朴实在论”…………………………………… 62 4 在人出现以前自然界是否存在? …………………………… 70 5 人是否用头脑思想? ……………………………………… 83 6 关于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唯我论 ……………………………91 第二章 经验批判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 认识论(二)……………………………………………95 1“自在之物”或维·切尔诺夫对弗·恩格斯的驳斥 ……………95 1
2 论“超越”,或弗·巴扎罗夫对恩格斯学说的“修改” ………… 105 3 路·费尔巴哈和约·狄慈根论自在之物 …………………… 117 4 有没有客观真理? ………………………………………… 122 5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或论亚·波格丹诺夫所发现的 恩格斯的折中主义 ………………………………………… 131 6 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 ……………………………………… 139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经验批判主义的 认识论(三)…………………………………………… 146 1 什么是物质?什么是经验? ……………………………… 146 2 普列汉诺夫对“经验”概念的错误理解 ……………………… 153 3 自然界中的因果性和必然性 ……………………………… 156 4“思维经济原则”和“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 173 5 空间和时间 ……………………………………………… 179 6 自由和必然 ……………………………………………… 192 第四章 作为经验批判主义的战友和继承者的哲学 唯心主义者…………………………………………… 200 1 从左边和从右边对康德主义的批判 ………………………… 200 2“经验符号论者”尤什凯维奇怎样嘲笑“经验批判主义者” 切尔诺夫 ………………………………………………… 212 3 内在论者是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战友 ……………………… 216 4 经验批判主义往哪里发展? ……………………………… 226 5 亚·波格丹诺夫的“经验一元论”…………………………… 235 6“符号论”(或象形文字论)和对赫尔姆霍茨的批判 …………… 243 7 对杜林的两种批判 ………………………………………… 250 8 约·狄慈根为什么会为反动哲学家喜欢? ………………… 255 2 列 宁 全 集 第 十 八 卷
2 论“超越”,或弗·巴扎罗夫对恩格斯学说的“修改” ………… 105 3 路·费尔巴哈和约·狄慈根论自在之物 …………………… 117 4 有没有客观真理? ………………………………………… 122 5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或论亚·波格丹诺夫所发现的 恩格斯的折中主义 ………………………………………… 131 6 认识论中的实践标准 ……………………………………… 139 第三章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经验批判主义的 认识论(三)…………………………………………… 146 1 什么是物质?什么是经验? ……………………………… 146 2 普列汉诺夫对“经验”概念的错误理解 ……………………… 153 3 自然界中的因果性和必然性 ……………………………… 156 4“思维经济原则”和“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 173 5 空间和时间 ……………………………………………… 179 6 自由和必然 ……………………………………………… 192 第四章 作为经验批判主义的战友和继承者的哲学 唯心主义者…………………………………………… 200 1 从左边和从右边对康德主义的批判 ………………………… 200 2“经验符号论者”尤什凯维奇怎样嘲笑“经验批判主义者” 切尔诺夫 ………………………………………………… 212 3 内在论者是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战友 ……………………… 216 4 经验批判主义往哪里发展? ……………………………… 226 5 亚·波格丹诺夫的“经验一元论”…………………………… 235 6“符号论”(或象形文字论)和对赫尔姆霍茨的批判 …………… 243 7 对杜林的两种批判 ………………………………………… 250 8 约·狄慈根为什么会为反动哲学家喜欢? ………………… 255 2 列 宁 全 集 第 十 八 卷
第五章 最近的自然科学革命和哲学唯心主义……………… 262 1 现代物理学的危机 ………………………………………… 264 2“物质消失了”……………………………………………… 271 3 没有物质的运动可以想象吗? …………………………… 278 4 现代物理学的两个派别和英国唯灵论 ……………………… 287 5 现代物理学的两个派别和德国唯心主义 …………………… 296 6 现代物理学的两个派别和法国信仰主义 …………………… 304 7 俄国的“一个唯心主义物理学家”…………………………… 313 8“物理学”唯心主义的实质和意义 …………………………… 316 第六章 经验批判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28 1 德国经验批判主义者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漫游 …………… 328 2 波格丹诺夫怎样修正和“发展”马克思的学说 ……………… 337 3 关于苏沃洛夫的《社会哲学的基础》………………………… 346 4 哲学上的党派和哲学上的无头脑者 ………………………… 351 5 恩斯特·海克尔和恩斯特·马赫 …………………………… 363 结论……………………………………………………………… 374 第四章第1节的补充 尼·加·车尔尼雪夫斯基 是从哪一边批判康德主义的?……………………………… 376 附 录 弗·伊·涅夫斯基的论文《辩证唯物主义和僵死 反动派的哲学》(1920年) …………………………… 381—395 注释 ……………………………………………………… 397—423 年表 ……………………………………………………… 424—435 目 录 3
第五章 最近的自然科学革命和哲学唯心主义……………… 262 1 现代物理学的危机 ………………………………………… 264 2“物质消失了”……………………………………………… 271 3 没有物质的运动可以想象吗? …………………………… 278 4 现代物理学的两个派别和英国唯灵论 ……………………… 287 5 现代物理学的两个派别和德国唯心主义 …………………… 296 6 现代物理学的两个派别和法国信仰主义 …………………… 304 7 俄国的“一个唯心主义物理学家”…………………………… 313 8“物理学”唯心主义的实质和意义 …………………………… 316 第六章 经验批判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28 1 德国经验批判主义者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漫游 …………… 328 2 波格丹诺夫怎样修正和“发展”马克思的学说 ……………… 337 3 关于苏沃洛夫的《社会哲学的基础》………………………… 346 4 哲学上的党派和哲学上的无头脑者 ………………………… 351 5 恩斯特·海克尔和恩斯特·马赫 …………………………… 363 结论……………………………………………………………… 374 第四章第1节的补充 尼·加·车尔尼雪夫斯基 是从哪一边批判康德主义的?……………………………… 376 附 录 弗·伊·涅夫斯基的论文《辩证唯物主义和僵死 反动派的哲学》(1920年) …………………………… 381—395 注释 ……………………………………………………… 397—423 年表 ……………………………………………………… 424—435 目 录 3
插 图 1908年列宁《向报告人提十个问题》手稿第1页 ……………………… 3 1909年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第1版封面 ……… 16—17 1930—1950年我国出版的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一书的部分中译本 ………………………………………… 32—33 1920年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第2版封面 ……… 32—33 4 列 宁 全 集 第 十 八 卷
插 图 1908年列宁《向报告人提十个问题》手稿第1页 ……………………… 3 1909年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第1版封面 ……… 16—17 1930—1950年我国出版的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一书的部分中译本 ………………………………………… 32—33 1920年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第2版封面 ……… 32—33 4 列 宁 全 集 第 十 八 卷
前 言 本卷刊载的是列宁在1908年2—10月所写的哲学名著《唯物 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及为批判波格丹诺夫的马赫主义观点而 写的著名提纲《向报告人提十个问题》。 1905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以后,沙皇政府在国内建 立了残酷的警察制度,疯狂地迫害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各种反动 势力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十分猖獗。面对反动派的进攻,革命的 一些“同路人”陷入悲观和动摇,甚至叛变革命。革命的失败不仅带 来了政治上的反动、背叛、动摇,也导致了思想上的倒退、混乱。这 一时期,正象列宁所说,“追求哲学唯心主义的倾向加强了;神秘主 义成了掩盖反革命情绪的外衣”(《列宁全集》第2版第39 卷第8 页)。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泛滥,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成为时髦。 资产阶级思想家鼓吹“寻神说”,他们把革命的失败归于“上帝的惩 罚”,宣称俄国人民“失去了上帝”,现在的任务是要把上帝“找回 来”。而俄国社会民主党内以阿·瓦·卢那察尔斯基、弗·亚·巴 扎罗夫为代表的一些人宣扬“造神说”,主张创立一种新的“社会主 义的宗教”。俄国知识界出现了一批经验批判主义即马赫主义的狂 热鼓吹者。他们中既有弗·维·列谢维奇、维·米·切尔诺夫这样 一些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公开敌人,也有俄国社会民主党成员尼 ·瓦连廷诺夫、帕·索·尤什凯维奇、亚·亚·波格丹诺夫、巴扎 Ⅰ
前 言 本卷刊载的是列宁在1908年2—10月所写的哲学名著《唯物 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及为批判波格丹诺夫的马赫主义观点而 写的著名提纲《向报告人提十个问题》。 1905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以后,沙皇政府在国内建 立了残酷的警察制度,疯狂地迫害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各种反动 势力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十分猖獗。面对反动派的进攻,革命的 一些“同路人”陷入悲观和动摇,甚至叛变革命。革命的失败不仅带 来了政治上的反动、背叛、动摇,也导致了思想上的倒退、混乱。这 一时期,正象列宁所说,“追求哲学唯心主义的倾向加强了;神秘主 义成了掩盖反革命情绪的外衣”(《列宁全集》第2版第39 卷第8 页)。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泛滥,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成为时髦。 资产阶级思想家鼓吹“寻神说”,他们把革命的失败归于“上帝的惩 罚”,宣称俄国人民“失去了上帝”,现在的任务是要把上帝“找回 来”。而俄国社会民主党内以阿·瓦·卢那察尔斯基、弗·亚·巴 扎罗夫为代表的一些人宣扬“造神说”,主张创立一种新的“社会主 义的宗教”。俄国知识界出现了一批经验批判主义即马赫主义的狂 热鼓吹者。他们中既有弗·维·列谢维奇、维·米·切尔诺夫这样 一些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公开敌人,也有俄国社会民主党成员尼 ·瓦连廷诺夫、帕·索·尤什凯维奇、亚·亚·波格丹诺夫、巴扎 Ⅰ
罗夫、卢那察尔斯基等。经验批判主义是由奥地利的物理学家、哲 学家恩·马赫和德国的哲学家理·阿芬那留斯创立的一种主观唯 心主义哲学,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这种哲学是实证 论的变种,它在批判地研究经验的幌子下阉割经验中包含的不依 赖于认识主体的客观内容,标榜自己是“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之上的“唯一科学的”哲学。俄国的马赫主义者把经验批判主义 奉为至宝,利用它向辩证唯物主义展开进攻。特别是波格丹诺夫等 人,他们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却企图用马赫主义来“补充”、“修 正”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们歪曲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连篇累 牍地宣扬经验批判主义的观点。俄国马赫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 修正,是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思潮在俄国的反映。伯恩施坦在哲学上 提出“回到康德那里去”,企图用新康德主义来“修正”马克思主义 哲学。考茨基和阿德勒主张用马赫主义的认识论来“补充”马克思 主义。哲学修正主义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构成了严重威胁。 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马克思主义者同马赫主义者的斗 争问题已经提出来了。”(《列宁全集》第2版第19 卷《政论家札 记》) 19 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取得了一系 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成果,先后创立了电子论,发现了X 射线、 柏克勒尔射线和放射性元素镭等等。这些新发现在物理学领域引 起了一场革命,使人类认识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这些新发 现打破了传统物理学关于物质结构和特性的旧观念,缩小了经典 物理学某些定律的适用范围,动摇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机械自 然观,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供了新的科学论据。可是唯心主义 哲学家却歪曲这些新发现的哲学意义,利用它们来宣扬唯心主义 Ⅱ 列 宁 全 集 第十八卷
罗夫、卢那察尔斯基等。经验批判主义是由奥地利的物理学家、哲 学家恩·马赫和德国的哲学家理·阿芬那留斯创立的一种主观唯 心主义哲学,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这种哲学是实证 论的变种,它在批判地研究经验的幌子下阉割经验中包含的不依 赖于认识主体的客观内容,标榜自己是“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 义之上的“唯一科学的”哲学。俄国的马赫主义者把经验批判主义 奉为至宝,利用它向辩证唯物主义展开进攻。特别是波格丹诺夫等 人,他们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却企图用马赫主义来“补充”、“修 正”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们歪曲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连篇累 牍地宣扬经验批判主义的观点。俄国马赫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 修正,是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思潮在俄国的反映。伯恩施坦在哲学上 提出“回到康德那里去”,企图用新康德主义来“修正”马克思主义 哲学。考茨基和阿德勒主张用马赫主义的认识论来“补充”马克思 主义。哲学修正主义对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构成了严重威胁。 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马克思主义者同马赫主义者的斗 争问题已经提出来了。”(《列宁全集》第2版第19 卷《政论家札 记》) 19 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取得了一系 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成果,先后创立了电子论,发现了X 射线、 柏克勒尔射线和放射性元素镭等等。这些新发现在物理学领域引 起了一场革命,使人类认识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这些新发 现打破了传统物理学关于物质结构和特性的旧观念,缩小了经典 物理学某些定律的适用范围,动摇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机械自 然观,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供了新的科学论据。可是唯心主义 哲学家却歪曲这些新发现的哲学意义,利用它们来宣扬唯心主义 Ⅱ 列 宁 全 集 第十八卷
和不可知论,攻击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某些科学家也从这些新发现 中作出唯心主义的认识论结论。他们宣扬“物质在消失”,否定客观 世界的实在性;他们夸大认识的相对性,把科学规律说成是人们为 了“方便”和“思维经济”“任意”制定的,从而否定科学规律的客观 性,否定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可知性。面对自然科学中的这些 伟大发现和唯心主义对这些发现的歪曲,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作出 新的哲学概括,必须澄清唯心主义者制造的思想混乱,捍卫和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了批判马赫主义等唯心主义哲学,揭露哲学修正主义对马 克思主义的歪曲,从哲学上总结和概括19 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 科学的新成果,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 的认识论,列宁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部重要著作。为 了写这部著作,列宁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他深入研究了马 克思、恩格斯和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为了准确地把握论敌的 观点,他阅读了大量马赫主义者及其唯心主义理论前辈的著作。为 了掌握现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第一手材料,他特地从日内瓦前往 伦敦,在英国博物馆的阅览室里埋头钻研有关新文献。《唯物主义 和经验批判主义》这部著作出色地完成了当时历史所赋予的任务。 它回击了马赫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攻,澄清了俄国社会民主党 内部的思想混乱。它在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在总结当时 革命斗争新经验和自然科学新成就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着重阐发了辩证唯物主 义认识论的一些重要原则。这部著作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 到列宁阶段的代表作之一。 前 言 Ⅲ
和不可知论,攻击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某些科学家也从这些新发现 中作出唯心主义的认识论结论。他们宣扬“物质在消失”,否定客观 世界的实在性;他们夸大认识的相对性,把科学规律说成是人们为 了“方便”和“思维经济”“任意”制定的,从而否定科学规律的客观 性,否定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可知性。面对自然科学中的这些 伟大发现和唯心主义对这些发现的歪曲,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作出 新的哲学概括,必须澄清唯心主义者制造的思想混乱,捍卫和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为了批判马赫主义等唯心主义哲学,揭露哲学修正主义对马 克思主义的歪曲,从哲学上总结和概括19 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 科学的新成果,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 的认识论,列宁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部重要著作。为 了写这部著作,列宁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他深入研究了马 克思、恩格斯和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为了准确地把握论敌的 观点,他阅读了大量马赫主义者及其唯心主义理论前辈的著作。为 了掌握现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第一手材料,他特地从日内瓦前往 伦敦,在英国博物馆的阅览室里埋头钻研有关新文献。《唯物主义 和经验批判主义》这部著作出色地完成了当时历史所赋予的任务。 它回击了马赫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攻,澄清了俄国社会民主党 内部的思想混乱。它在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在总结当时 革命斗争新经验和自然科学新成就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着重阐发了辩证唯物主 义认识论的一些重要原则。这部著作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 到列宁阶段的代表作之一。 前 言 Ⅲ
全书由《代绪论》、第一、二、三、四、五、六章和《结论》构成。列 宁在《代绪论》中考察了近代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 基本派别的斗争。通过历史考证,揭露了俄国马赫主义者用来攻击 唯物主义的论据同贝克莱攻击唯物主义的论据如出一辙;说明了 俄国马赫主义的思想渊源是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马赫主义和 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是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条基本 哲学路线斗争的继续;证明了俄国哲学修正主义者作为“最新哲 学”来标榜的马赫主义,不过是贝克莱主义的翻版。 列宁在前三章中着重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在 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丰 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第一章中,列宁从恩格斯提出的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 分析了经验批判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本前提。经验批 判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前提是:感觉是本原,是第一性的,物是 “感觉的复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前提是:物质是本原, 是第一性的,感觉、意识来源于物质,是外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 映。列宁从两种认识论的基本前提揭示出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路 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恩格斯坚持 第一条路线,即唯物主义的路线。马赫主义坚持第二条路线,即 唯心主义路线。”(本卷第35页)这样就从根本上划清了马克思主 义哲学和马赫主义的界限。在第二章中,列宁着重从哲学基本问 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这一方面来分 析和批判马赫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进一步揭示辩证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经验批判主义认识论的对立,阐明马克思主义 的认识论即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列宁在这里把辩证法运用于认 Ⅳ 列 宁 全 集 第十八卷
全书由《代绪论》、第一、二、三、四、五、六章和《结论》构成。列 宁在《代绪论》中考察了近代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 基本派别的斗争。通过历史考证,揭露了俄国马赫主义者用来攻击 唯物主义的论据同贝克莱攻击唯物主义的论据如出一辙;说明了 俄国马赫主义的思想渊源是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马赫主义和 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是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条基本 哲学路线斗争的继续;证明了俄国哲学修正主义者作为“最新哲 学”来标榜的马赫主义,不过是贝克莱主义的翻版。 列宁在前三章中着重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在 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丰 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第一章中,列宁从恩格斯提出的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 分析了经验批判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本前提。经验批 判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前提是:感觉是本原,是第一性的,物是 “感觉的复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前提是:物质是本原, 是第一性的,感觉、意识来源于物质,是外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 映。列宁从两种认识论的基本前提揭示出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路 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恩格斯坚持 第一条路线,即唯物主义的路线。马赫主义坚持第二条路线,即 唯心主义路线。”(本卷第35页)这样就从根本上划清了马克思主 义哲学和马赫主义的界限。在第二章中,列宁着重从哲学基本问 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这一方面来分 析和批判马赫主义的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进一步揭示辩证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经验批判主义认识论的对立,阐明马克思主义 的认识论即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列宁在这里把辩证法运用于认 Ⅳ 列 宁 全 集 第十八卷
识论,发挥了恩格斯的反映论思想,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认识论结 论:第一,“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 我们之外存在着的”。第二,“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决没有而且 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仅仅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 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第三,“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 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 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 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本卷第100、101页) 列宁从这些基本原则出发,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论,论述了 真理的客观性,阐明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列宁指 出,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人的认识是从相对真理向绝 对真理不断发展的过程;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之间的界限不是绝 对的,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因此,它们之间的 “这种区分正是这样‘不确定’,以便阻止科学变为恶劣的教条,变 为某种僵死的凝固不变的东西;但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 便最坚决果断地同信仰主义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本卷第137 页)。列宁还着重论述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指出实 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 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本卷第144页)列宁强调要 辩证地看待实践标准,它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实践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了它,没有任何东西能检验认识的真 理性,因此它是“确定的”。这样可以回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划清 界限。但是实践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每一具体历史阶段上的实 践不可能完全地证实或推翻人的认识,因此它是“不确定的”。这 样可以防止人的认识僵化,变成绝对。 前 言 Ⅴ
识论,发挥了恩格斯的反映论思想,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认识论结 论:第一,“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 我们之外存在着的”。第二,“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决没有而且 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仅仅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 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第三,“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 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 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 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本卷第100、101页) 列宁从这些基本原则出发,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论,论述了 真理的客观性,阐明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列宁指 出,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人的认识是从相对真理向绝 对真理不断发展的过程;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之间的界限不是绝 对的,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因此,它们之间的 “这种区分正是这样‘不确定’,以便阻止科学变为恶劣的教条,变 为某种僵死的凝固不变的东西;但同时它又是这样的‘确定’,以 便最坚决果断地同信仰主义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本卷第137 页)。列宁还着重论述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指出实 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 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本卷第144页)列宁强调要 辩证地看待实践标准,它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实践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了它,没有任何东西能检验认识的真 理性,因此它是“确定的”。这样可以回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划清 界限。但是实践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每一具体历史阶段上的实 践不可能完全地证实或推翻人的认识,因此它是“不确定的”。这 样可以防止人的认识僵化,变成绝对。 前 言 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