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 宁 全 集 LIENING QUANJI 第 十 七 卷 1908年3月—1909年2月
列 宁 全 集 LIENING QUANJI 第 十 七 卷 1908年3月—1909年2月
目 录 前言 ……………………………………………………… Ⅰ- Ⅺ 1908年 走上直路(3月19日〔4月1日〕) …………………………… 1-5 论俄国革命的“本性”(3月26日〔4月8日〕)……………… 6-10 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4月3日〔16日〕以前) ………… 11-19 沿着老路走去!(4月16日〔29日〕)……………………… 20-27 立宪民主党人同十月党人是否结成了联盟? (4月16日〔29 日〕)……………………………………… 28-29 谈谈对俄国革命的估计(4月)…………………………… 30-42 第二代立宪民主党人(5月10日〔23日〕)………………… 43-47 19 世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6月18日〔7月1日〕)……… 48-120 论目前瓦解的几个特征(7月2日〔15日〕) …………… 121-130 社会民主党在俄国革命中的土地纲领 (7月5日〔18日〕)自拟简介 …………………………… 131-154 世界政治中的易燃物(7月23日〔8月5日〕) ………… 155-163 编辑部的话(7月23日〔8月5日〕) …………………… 164-165 好战的军国主义和社会民主党反军国主义的策略 (7月23日〔8月5日〕) ……………………………… 166-176 1
目 录 前言 ……………………………………………………… Ⅰ- Ⅺ 1908年 走上直路(3月19日〔4月1日〕) …………………………… 1-5 论俄国革命的“本性”(3月26日〔4月8日〕)……………… 6-10 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4月3日〔16日〕以前) ………… 11-19 沿着老路走去!(4月16日〔29日〕)……………………… 20-27 立宪民主党人同十月党人是否结成了联盟? (4月16日〔29 日〕)……………………………………… 28-29 谈谈对俄国革命的估计(4月)…………………………… 30-42 第二代立宪民主党人(5月10日〔23日〕)………………… 43-47 19 世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6月18日〔7月1日〕)……… 48-120 论目前瓦解的几个特征(7月2日〔15日〕) …………… 121-130 社会民主党在俄国革命中的土地纲领 (7月5日〔18日〕)自拟简介 …………………………… 131-154 世界政治中的易燃物(7月23日〔8月5日〕) ………… 155-163 编辑部的话(7月23日〔8月5日〕) …………………… 164-165 好战的军国主义和社会民主党反军国主义的策略 (7月23日〔8月5日〕) ……………………………… 166-176 1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文献(8月) …… 177-180 1.关于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的声明(8月12日〔25日〕)…… 177 2.关于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事件的决定草案 (8月13日〔26日〕)………………………………………… 178 3.关于国外中央局机构的决定草案(8月13日〔26日〕)………… 179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9月11日〔24日〕) … 181-188 英国和德国工人的和平示威(10月3日〔16日〕以前) … 189-191 学生运动和目前政治形势(10月3日〔16日〕)………… 192-198 巴尔干和波斯的事变(10月16日〔29 日〕) …………… 199-209 社会党国际局会议(10月16日〔29日〕) ……………… 210-224 彼·马斯洛夫歇斯底里大发作(10月16日〔29日〕) … 225-234 对彼·马斯洛夫的《答复》的几点意见(10—11月)…… 235-246 对目前时局的估计(11月1日〔14日〕)………………… 247-259 普列汉诺夫一伙人怎样维护修正主义 (11月13日〔26日〕) ………………………………… 260-265 关于两封来信(11月13日〔26日〕) …………………… 266-282 第三届杜马关于土地问题的讨论(12月1日〔14日〕) …… 283-297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全国代表会议文献(12月) …… 298-311 1.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议草案 (1908年12月23日〔1909年1月5日〕)……………………… 298 2.给组织问题委员会的指示(1908年12月24日 〔1909年1月6日〕) ……………………………………… 302 3.对关于组织问题的发言的说明(1908年12月24日 〔1909年1月6日〕) ……………………………………… 303 4.关于决议表决程序的建议(1908年12月24日 〔1909年1月6日〕) ……………………………………… 304 2 列 宁 全 集 第 十 七 卷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文献(8月) …… 177-180 1.关于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的声明(8月12日〔25日〕)…… 177 2.关于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事件的决定草案 (8月13日〔26日〕)………………………………………… 178 3.关于国外中央局机构的决定草案(8月13日〔26日〕)………… 179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9月11日〔24日〕) … 181-188 英国和德国工人的和平示威(10月3日〔16日〕以前) … 189-191 学生运动和目前政治形势(10月3日〔16日〕)………… 192-198 巴尔干和波斯的事变(10月16日〔29 日〕) …………… 199-209 社会党国际局会议(10月16日〔29日〕) ……………… 210-224 彼·马斯洛夫歇斯底里大发作(10月16日〔29日〕) … 225-234 对彼·马斯洛夫的《答复》的几点意见(10—11月)…… 235-246 对目前时局的估计(11月1日〔14日〕)………………… 247-259 普列汉诺夫一伙人怎样维护修正主义 (11月13日〔26日〕) ………………………………… 260-265 关于两封来信(11月13日〔26日〕) …………………… 266-282 第三届杜马关于土地问题的讨论(12月1日〔14日〕) …… 283-297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全国代表会议文献(12月) …… 298-311 1.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议草案 (1908年12月23日〔1909年1月5日〕)……………………… 298 2.给组织问题委员会的指示(1908年12月24日 〔1909年1月6日〕) ……………………………………… 302 3.对关于组织问题的发言的说明(1908年12月24日 〔1909年1月6日〕) ……………………………………… 303 4.关于决议表决程序的建议(1908年12月24日 〔1909年1月6日〕) ……………………………………… 304 2 列 宁 全 集 第 十 七 卷
5.《关于社会民主党杜马党团》决议草案中有关预算表决 部分的两种方案(1908年12月26日〔1909年1月8日〕)……… 305 第一种方案 ………………………………………… 305 第二种方案 ………………………………………… 305 6.对《关于社会民主党杜马党团》决议草案的补充 (1908年12月26日〔1909年1月8日〕)……………………… 307 7.布尔什维克的声明(1908年12月26日〔1909年1月8日〕)…… 308 8.关于公布代表会议决定的决议草案(1908年12月26日 〔1909年1月8日〕) ……………………………………… 309 9.有关事实的说明(1908年12月26日(1909年1月8日〕)……… 310 10.对孟什维克关于取消中央委员会的草案的声明 (1908年12月26日〔1909年1月8日〕) …………………… 311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讲演提纲(1908年或1909 年)……… 312-313 1909年 社会革命党人怎样总结革命,革命又怎样给社会 革命党人作了总结(1月7日〔20日〕) ……………… 314-328 走上大路(1月28日〔2月10日〕) ……………………… 329-339 关于《论迫切问题》一文(2月12日〔25日〕)…………… 340-343 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斗争目标(3月9日和 21日〔3月22日和4月3日〕)………………………… 344-363 致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执行委员会(不早于3月23日 〔4月5日〕)…………………………………………… 364-366 面目全非的布尔什维主义(4月4日〔17日〕) ………… 367-379 资产阶级的“向左转”和无产阶级的任务 (4月8日〔21日〕) …………………………………… 380-387 目 录 3
5.《关于社会民主党杜马党团》决议草案中有关预算表决 部分的两种方案(1908年12月26日〔1909年1月8日〕)……… 305 第一种方案 ………………………………………… 305 第二种方案 ………………………………………… 305 6.对《关于社会民主党杜马党团》决议草案的补充 (1908年12月26日〔1909年1月8日〕)……………………… 307 7.布尔什维克的声明(1908年12月26日〔1909年1月8日〕)…… 308 8.关于公布代表会议决定的决议草案(1908年12月26日 〔1909年1月8日〕) ……………………………………… 309 9.有关事实的说明(1908年12月26日(1909年1月8日〕)……… 310 10.对孟什维克关于取消中央委员会的草案的声明 (1908年12月26日〔1909年1月8日〕) …………………… 311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讲演提纲(1908年或1909 年)……… 312-313 1909年 社会革命党人怎样总结革命,革命又怎样给社会 革命党人作了总结(1月7日〔20日〕) ……………… 314-328 走上大路(1月28日〔2月10日〕) ……………………… 329-339 关于《论迫切问题》一文(2月12日〔25日〕)…………… 340-343 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斗争目标(3月9日和 21日〔3月22日和4月3日〕)………………………… 344-363 致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执行委员会(不早于3月23日 〔4月5日〕)…………………………………………… 364-366 面目全非的布尔什维主义(4月4日〔17日〕) ………… 367-379 资产阶级的“向左转”和无产阶级的任务 (4月8日〔21日〕) …………………………………… 380-387 目 录 3
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5月13日〔26日〕 ………… 388-401 各阶级和各政党对宗教和教会的态度 (6月4日〔17日〕) …………………………………… 402-410 附 录 对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提出的 关于召开全国党代表会议的决议草案的修改 (1908年8月11日〔24日〕) ………………………………… 411 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关于组织 问题的发言提纲(1908年12月24日〔1909年1月6日〕) … 412-413 《俄国的目前形势》报告的要点(1909年1月28日 (2月10日〕以前) …………………………………………… 414 注释 …………………………………………………… 415-475 年表 …………………………………………………… 476-502 插 图 1908年7月23日(8月5日)载有列宁《世界政治中的易燃物》一文(社 论)的《无产者报》第33号第1版 …………………………… 157 1908年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的手稿 第1页 ……………………………………………………… 183 1936年瞿秋白译鲁迅编的《海上述林》上卷的封面和里封及该卷 所载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的首页 …… 186-187 1909年1月28日(2月10日)载有列宁《走上大路》一文的 《社会民主党人报》第2号第1版 …………………………… 331 4 列 宁 全 集 第 十 七 卷
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5月13日〔26日〕 ………… 388-401 各阶级和各政党对宗教和教会的态度 (6月4日〔17日〕) …………………………………… 402-410 附 录 对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提出的 关于召开全国党代表会议的决议草案的修改 (1908年8月11日〔24日〕) ………………………………… 411 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关于组织 问题的发言提纲(1908年12月24日〔1909年1月6日〕) … 412-413 《俄国的目前形势》报告的要点(1909年1月28日 (2月10日〕以前) …………………………………………… 414 注释 …………………………………………………… 415-475 年表 …………………………………………………… 476-502 插 图 1908年7月23日(8月5日)载有列宁《世界政治中的易燃物》一文(社 论)的《无产者报》第33号第1版 …………………………… 157 1908年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的手稿 第1页 ……………………………………………………… 183 1936年瞿秋白译鲁迅编的《海上述林》上卷的封面和里封及该卷 所载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的首页 …… 186-187 1909年1月28日(2月10日)载有列宁《走上大路》一文的 《社会民主党人报》第2号第1版 …………………………… 331 4 列 宁 全 集 第 十 七 卷
1909年5月8日(21日)列宁作《宗教和工人阶级政党》报告的 海报 ………………………………………………………… 399 目 录 5
1909年5月8日(21日)列宁作《宗教和工人阶级政党》报告的 海报 ………………………………………………………… 399 目 录 5
前 言 本卷收载列宁1908年3月至1909 年6月即俄国第一次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后的反动时期的一个阶段的著作。本卷和上一 卷同属一个历史时期,本卷的内容是上一卷的内容的继续。 本卷一开头的《走上直路》一文以及此后的《对目前时局的估 计》、《走上大路》、《资产阶级的“向左转”和无产阶级的任务》等文, 分析了俄国国内的形势、阶级关系和阶级力量对比以及沙皇政府 的新政策。列宁指出,第二届杜马的被解散和1907年的六三政变 是俄国革命史上的转折点,是俄国革命发展中的一个特定时期或 曲折时期的开端。斯托雷平体制是旧的半宗法的、半农奴制的沙皇 制度解体过程中的一个新阶段,是沙皇制度在向资产阶级君主制 转变的道路上又迈了一步。俄国的专制制度虽然早已成为财阀的 专制制度,但它却是在受了俄国第一次革命的打击以后才成为资 产阶级的专制制度的;它早就在扶植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早就用金 钱为自己打通了进入“上层”的门径,对立法和管理施加了影响,取 得了同贵族平起平坐的地位。专制制度不得不为资产阶级的某些 阶层建立代表机关,不得不在这些阶层与农奴主之间保持平衡,在 杜马中组织这些阶层的联盟,不得不抛弃对农民宗法思想的一切 希望,而在新生的富农中找寻支柱来反对农村的群众。列宁根据对 形势的分析得出结论说:专制政府在六三政变后所执行的政策只 Ⅰ
前 言 本卷收载列宁1908年3月至1909 年6月即俄国第一次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后的反动时期的一个阶段的著作。本卷和上一 卷同属一个历史时期,本卷的内容是上一卷的内容的继续。 本卷一开头的《走上直路》一文以及此后的《对目前时局的估 计》、《走上大路》、《资产阶级的“向左转”和无产阶级的任务》等文, 分析了俄国国内的形势、阶级关系和阶级力量对比以及沙皇政府 的新政策。列宁指出,第二届杜马的被解散和1907年的六三政变 是俄国革命史上的转折点,是俄国革命发展中的一个特定时期或 曲折时期的开端。斯托雷平体制是旧的半宗法的、半农奴制的沙皇 制度解体过程中的一个新阶段,是沙皇制度在向资产阶级君主制 转变的道路上又迈了一步。俄国的专制制度虽然早已成为财阀的 专制制度,但它却是在受了俄国第一次革命的打击以后才成为资 产阶级的专制制度的;它早就在扶植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早就用金 钱为自己打通了进入“上层”的门径,对立法和管理施加了影响,取 得了同贵族平起平坐的地位。专制制度不得不为资产阶级的某些 阶层建立代表机关,不得不在这些阶层与农奴主之间保持平衡,在 杜马中组织这些阶层的联盟,不得不抛弃对农民宗法思想的一切 希望,而在新生的富农中找寻支柱来反对农村的群众。列宁根据对 形势的分析得出结论说:专制政府在六三政变后所执行的政策只 Ⅰ
能使黑帮专制政府和地主阶级的统治同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 展的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俄国的革命阶级虽然在第一个战 役中遭到失败,但革命形势仍然存在,革命危机正在通过新的形式 和其他道路再行到来,尽管有时比希望的要迟缓得多。 上述这些文献也论述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的危机以及布 尔什维克的策略,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斗争任务。革命的失败引起的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危机不仅是组织上的,而且是思想上的和政 治上的。六三政变后,所有的革命组织,包括社会民主党的组织在 内,都大大衰落和削弱了,总的情况是动摇,涣散和瓦解。列宁指 出,在解放运动沉寂、反动势力猖獗、民主派阵营内出现叛变和消 沉的现象、社会民主党的组织发生危机和一部分已经解体的时期, 首先要总结俄国革命第一个战役的基本教训。他认为:在新的形势 下,俄国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并没有改变,但完成这一任务的方法要 有所改变;不是立即向专制制度发动公开进攻,而是要在教育和组 织群众方面、在使群众做好这种进攻的准备方面进行耐心细致的 工作,首先把对觉悟的无产阶级群众进行长期的教育、组织和团结 的工作提到日程上来;要特别强调,必须把秘密工作和合法工作结 合起来,必须利用各种合法的机会,首先是利用杜马讲坛。孟什维 克竟然提出如下怀疑:要不要保留原来的社会民主党,要不要继续 它的事业,要不要再转入地下。他们认为无论如何要合法化,为此 不惜放弃党的纲领、策略和组织。列宁针对孟什维克的取消主义 说,建立坚强的社会民主党秘密组说,使之拥有比过去数量更多、 种类更多的合法和半合法地传播影响的工具这一点至关重要。列 宁还批判了孟什维克对俄国革命的性质和动力的错误看法。孟什 维克说,既然俄国的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那么,在资产阶级没有 Ⅱ 列 宁 全 集 第 十 七 卷
能使黑帮专制政府和地主阶级的统治同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 展的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俄国的革命阶级虽然在第一个战 役中遭到失败,但革命形势仍然存在,革命危机正在通过新的形式 和其他道路再行到来,尽管有时比希望的要迟缓得多。 上述这些文献也论述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部的危机以及布 尔什维克的策略,提出了无产阶级的斗争任务。革命的失败引起的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危机不仅是组织上的,而且是思想上的和政 治上的。六三政变后,所有的革命组织,包括社会民主党的组织在 内,都大大衰落和削弱了,总的情况是动摇,涣散和瓦解。列宁指 出,在解放运动沉寂、反动势力猖獗、民主派阵营内出现叛变和消 沉的现象、社会民主党的组织发生危机和一部分已经解体的时期, 首先要总结俄国革命第一个战役的基本教训。他认为:在新的形势 下,俄国社会民主党的任务并没有改变,但完成这一任务的方法要 有所改变;不是立即向专制制度发动公开进攻,而是要在教育和组 织群众方面、在使群众做好这种进攻的准备方面进行耐心细致的 工作,首先把对觉悟的无产阶级群众进行长期的教育、组织和团结 的工作提到日程上来;要特别强调,必须把秘密工作和合法工作结 合起来,必须利用各种合法的机会,首先是利用杜马讲坛。孟什维 克竟然提出如下怀疑:要不要保留原来的社会民主党,要不要继续 它的事业,要不要再转入地下。他们认为无论如何要合法化,为此 不惜放弃党的纲领、策略和组织。列宁针对孟什维克的取消主义 说,建立坚强的社会民主党秘密组说,使之拥有比过去数量更多、 种类更多的合法和半合法地传播影响的工具这一点至关重要。列 宁还批判了孟什维克对俄国革命的性质和动力的错误看法。孟什 维克说,既然俄国的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那么,在资产阶级没有 Ⅱ 列 宁 全 集 第 十 七 卷
成为这个革命的动力时,革命就不能完成,而资产阶级正在成为这 种动力。孟什维克仍然要维护无产阶级支持资产阶级自由派的策 略,反对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起领导作用的策略。列宁说, 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不容置辩地证明了俄国资产阶级的极端动 摇性和反革命性,证明俄国无产阶级能够成为胜利的革命的领袖。 本卷中的《论俄国革命的“本性”》、《谈谈对俄国革命的估计》、 (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斗争目标》等文献从俄国革命的特点谈 到了农民问题。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以往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同, 不可能是资产阶级对封建贵族或专制君主的胜利。在俄国,农民占 大多数,受半农奴制的大地产的残酷压迫,而无产阶级已经组成社 会主义政党,这就使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特殊性。这一特殊性 并不排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却决定了下述两点:俄国资产阶级 是反革命的;俄国无产阶级必须同农民联盟,才能在革命中取得胜 利。无产阶级同农民联盟,就是对农民进行领导。无产阶级只有执 行革命先锋队的绝对独立自主的政策,才能使农民同自由派断绝 关系,在斗争中接受无产阶级的领导。只有建立起无产阶级和农民 的革命民主专政,才能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并使这一革 命有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 在本卷中,关于土地问题的著作占很大分量。本卷中的《19世 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是列宁为《格拉纳特百科词典》写的一个词 条,它通俗地概括地阐述了俄国的土地问题。这一著作可说是收载 于上一卷的列宁关于土地问题的重要著作《社会民主党在1905— 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的姊妹篇,它所使用的统 计数字和表格也都来自后者以及另一列宁名著(俄国资本主义的 发展》(见本版第3卷)。而《社会民主党在俄国革命中的土地纲 前 言 Ⅲ
成为这个革命的动力时,革命就不能完成,而资产阶级正在成为这 种动力。孟什维克仍然要维护无产阶级支持资产阶级自由派的策 略,反对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起领导作用的策略。列宁说, 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不容置辩地证明了俄国资产阶级的极端动 摇性和反革命性,证明俄国无产阶级能够成为胜利的革命的领袖。 本卷中的《论俄国革命的“本性”》、《谈谈对俄国革命的估计》、 (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斗争目标》等文献从俄国革命的特点谈 到了农民问题。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以往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同, 不可能是资产阶级对封建贵族或专制君主的胜利。在俄国,农民占 大多数,受半农奴制的大地产的残酷压迫,而无产阶级已经组成社 会主义政党,这就使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特殊性。这一特殊性 并不排斥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却决定了下述两点:俄国资产阶级 是反革命的;俄国无产阶级必须同农民联盟,才能在革命中取得胜 利。无产阶级同农民联盟,就是对农民进行领导。无产阶级只有执 行革命先锋队的绝对独立自主的政策,才能使农民同自由派断绝 关系,在斗争中接受无产阶级的领导。只有建立起无产阶级和农民 的革命民主专政,才能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并使这一革 命有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 在本卷中,关于土地问题的著作占很大分量。本卷中的《19世 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是列宁为《格拉纳特百科词典》写的一个词 条,它通俗地概括地阐述了俄国的土地问题。这一著作可说是收载 于上一卷的列宁关于土地问题的重要著作《社会民主党在1905— 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的姊妹篇,它所使用的统 计数字和表格也都来自后者以及另一列宁名著(俄国资本主义的 发展》(见本版第3卷)。而《社会民主党在俄国革命中的土地纲 前 言 Ⅲ
领》则是列宁自己对《俄国社会民主党在1905—1907年俄国第一 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一书所拟的简介,是为了让波兰社会民主党 人了解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在土地问题上的意见分歧而写的。此 外,本卷所载《沿着老路走去!》、《编辑部的话》、《彼·马斯洛夫歇 斯底里大发作》、《对彼·马斯洛夫的〈答复〉的几点意见》、《普列汉 诺夫一伙人怎样维护修正主义》、《第三届杜马关于土地问题的讨 论》等都是关于土地问题的著作。 上述著作进一步揭示了斯托雷平土地改革的实质。斯托雷平 土地改革说明俄国专制政府在土地政策上的巨大改变:由支持和 巩固旧的村社变为用警察手段加速破坏和掠夺村社,培植富农。这 一改变的经济内容就是在农民土地关系方面实行自由主义的即资 产阶级性质的政策。列宁在《对目前时局的估计》中把这一政策称 为“农业波拿巴主义”。对此,列宁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波拿巴主义 是君主制在丧失了旧有的宗法制或封建制的牢靠支柱以后所采取 的顺风转舵的手段,这样的君主制不得不竭力维持平衡以防跌倒, 卖弄风骚以便统治,实行收买已便讨好,同社会渣滓、同公开的小 偷和骗子称兄道弟以便不单单靠刺刀维持统治。”(见本卷第249 页)列宁认为,由于俄国的村社已经在向资本主义发展,这就使专 制政府能以向村社内部经常在产生的农村资产阶级讨好,否则,黑 帮地主和十月党资产阶级所支持的斯托雷平的农业波拿巴主义是 不能维持下去的。列宁指出,在俄国还远远没有建立起资本主义的 土地制度,就是实现了斯托雷平的农业发展道路,资产阶级革命也 还可能发生,甚至必然会发生。 列宁在上述这些著作中论证了俄国当时农村经济的特征。资 本主义在俄国农业中的发展是异常缓慢的,农奴制还一直保存着, Ⅳ 列 宁 全 集 第 十 七 卷
领》则是列宁自己对《俄国社会民主党在1905—1907年俄国第一 次革命中的土地纲领》一书所拟的简介,是为了让波兰社会民主党 人了解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在土地问题上的意见分歧而写的。此 外,本卷所载《沿着老路走去!》、《编辑部的话》、《彼·马斯洛夫歇 斯底里大发作》、《对彼·马斯洛夫的〈答复〉的几点意见》、《普列汉 诺夫一伙人怎样维护修正主义》、《第三届杜马关于土地问题的讨 论》等都是关于土地问题的著作。 上述著作进一步揭示了斯托雷平土地改革的实质。斯托雷平 土地改革说明俄国专制政府在土地政策上的巨大改变:由支持和 巩固旧的村社变为用警察手段加速破坏和掠夺村社,培植富农。这 一改变的经济内容就是在农民土地关系方面实行自由主义的即资 产阶级性质的政策。列宁在《对目前时局的估计》中把这一政策称 为“农业波拿巴主义”。对此,列宁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波拿巴主义 是君主制在丧失了旧有的宗法制或封建制的牢靠支柱以后所采取 的顺风转舵的手段,这样的君主制不得不竭力维持平衡以防跌倒, 卖弄风骚以便统治,实行收买已便讨好,同社会渣滓、同公开的小 偷和骗子称兄道弟以便不单单靠刺刀维持统治。”(见本卷第249 页)列宁认为,由于俄国的村社已经在向资本主义发展,这就使专 制政府能以向村社内部经常在产生的农村资产阶级讨好,否则,黑 帮地主和十月党资产阶级所支持的斯托雷平的农业波拿巴主义是 不能维持下去的。列宁指出,在俄国还远远没有建立起资本主义的 土地制度,就是实现了斯托雷平的农业发展道路,资产阶级革命也 还可能发生,甚至必然会发生。 列宁在上述这些著作中论证了俄国当时农村经济的特征。资 本主义在俄国农业中的发展是异常缓慢的,农奴制还一直保存着, Ⅳ 列 宁 全 集 第 十 七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