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 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认识论
认识论 克认识论总论 “认识论”概念 思主义哲学 基本思路 认识的本质 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实践)一要素关系 实践基础 实践观 认识的发展 认识的真理性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认识论 认识论总论 ◼ “认识论”概念 ◼ 基本思路 ➢ 认识的本质 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实践)-要素关系 -实践基础 ➢ 实践观 ➢ 认识的发展 ➢ 认识的真理性
认识论 克一、科学的实践观 恩■实践的含义、特性、形式及构成要素 王■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义 哲 认识的来源 学2认识发展的动力 3.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认识的目的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认识论 一、科学的实践观 ◼ 实践的含义、特性、形式及构成要素 ◼ 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1. 认识的来源 2. 认识发展的动力 3.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4. 认识的目的
认识论 克一、认识的本质 马 思■认识的构成要素 王 了解主体与客体的含义、特性、形式 义 哲 1、主体 学 主体是人—人是什么? 人是自然一社会一思维的统一体 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思维属性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认识论 二、认识的本质 ◼ 认识的构成要素 ——了解主体与客体的含义、特性、形式 1、主体 ——主体是人——人是什么? 人是自然-社会-思维的统一体 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思维属性
认识论 克一、认识的本质 马 思■认识的构成要素 王 了解主体与客体的含义、特性、形式 义 哲 2、客体 学 世界是客体—满足什么条件 客观性一对象性一社会历史性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认识论 二、认识的本质 ◼ 认识的构成要素 ——了解主体与客体的含义、特性、形式 2、客体 ——世界是客体——满足什么条件? 客观性-对象性-社会历史性
认识论 克一、认识的本质 思、■认识的构成要素 王 客体的三种形式 义 哲 1、自然客体 学2、社会客体 3、思维客体 人是何种客体?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认识论 二、认识的本质 ◼ 认识的构成要素 ——客体的三种形式 1、自然客体 2、社会客体 3、思维客体 ——人是何种客体?
认识论 克一、认识的本质 恩■主客体之间的辨证关系 王1.主体反映客体的认识关系 义 否2.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关系 学 (包含价值关系)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认识论 二、认识的本质 ◼ 主客体之间的辨证关系 1. 主体反映客体的认识关系 2. 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关系 (包含价值关系)
认识论 克一、认识的本质 马 思■认识的本质 王 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义 哲 2.能动的、辨证的(辨证的反映论 学 以实践为基础的反映论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反映 2、如何理解认识过程中的“选择”与“建 构”?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认识论 二、认识的本质 ◼ 认识的本质 1. 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2. 能动的、辨证的(辨证的反映论) 3. 以实践为基础的反映论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反映”? 2、如何理解认识过程中的“选择”与“建 构”?
认识论 马 克 三、认识的发展 恩■从实践到认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 王思维)—认识世界,形成理论 义1.感性认识(性质、直观形式、特点) 哲 学 2.理性认识(性质、抽象形式、特点) 3.两者的辩证关系 4.防止经验论和唯理论 或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认识论 三、认识的发展 ◼ 从实践到认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 思维)——认识世界,形成理论 1. 感性认识(性质、直观形式、特点) 2. 理性认识(性质、抽象形式、特点) 3. 两者的辩证关系 4. 防止经验论和唯理论 或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认识论 马 克 三、认识的发展 恩■从认识到实践(从抽象的思维再到实 王践)—改造世界,实现理论 义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 哲 学 A.理性认识的要求 B实践本身的要求 C第二次飞跃的意义更重大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认识论 三、认识的发展 ◼ 从认识到实践(从抽象的思维再到实 践)——改造世界,实现理论 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 A.理性认识的要求 B.实践本身的要求 C.第二次飞跃的意义更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