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保护学实验大纲 (草业科学专业四年制本科) 一、目的和任务 草地保护学实验是在开设《草地保护学》理论部分教学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配套的实验课程,是验证《草地保护学》理 论与技术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对主要并、虫、鼠的形态与为害症状的观察,使学生在学握草地保护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的基础上,增强感性认识,巩固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基本操作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对课堂讲授草地病、虫、鼠的内容予以验证。以《草地保护学实验指导书》的各实验内容、作法提要为指 导,注意观察病、虫、鼠的为害状,认真观察病、虫、鼠形态,独立完成实验作业。掌握草地昆虫学、病理学和啮齿动物学的常规 实验技能。 三、实验的类别、类型及学时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类别 实验类型 实验学时 实验要求 牧草病害的症状观察 专业基础 验证 2 必修 专性寄生性病原真菌形态观察 专业基础 验证 必修 3 非专性寄生性病原真菌形态观察 专业基础 综合性 2 必修 4 昆虫的外部形态观察 专业基础 验证 1 必修 5 昆虫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专业基础 设计性 1 必修 6 昆虫的分类 专业基础 验证 2 必修 7 草地主要害虫识别 专业基础 验证 必修 8 啮齿动物的头骨识别与测量 专业基础 演示 2 必修 9 啮齿动物的外部形态、外形测量、解剂及生殖 系统观察 专业基础 演示 2 必修 10 啮齿动物分类 专业基础 演示 必修 合计 =SUM(ABOVE) 18 四、实验内容与教学要求 实验一、牧草病害症状的观察 主要内容 观察常见的植物传染性病害病原物类型、病状类型。 教学要求 列表对10~15种典型病害的病状、病征进行描述。 牧草病害症状的观察 学生姓名: 专业 级 班 组 实验时间: 年 月日 标本 病害名称(附拉丁学名) 病状 病征
编号 1 2 3 实验二、专性寄生性病原真菌形态观察 主要内容 通过学生大量浏览玻片标本、亲自动手对提供的牧草腊叶标本或新鲜病害标本、材料进行刮、拔、挑制片在显 微镜下观察病原的形态特征,识别和鉴定霜霉菌目、锈菌目、白粉菌日和黑粉菌日等专性寄生菌。 教学要求 1.识别和鉴定霜霉菌目、锈菌目、白粉菌目和黑粉菌目等专性寄生菌。 2.绘制出2一4个具有典型性的病原形态图、并注明形态度各个部位的名称。 实验三、非专性寄生性病原真菌形态观察(综合性实验) 主要内容 通过学生大量浏览玻片标本、亲自动手对提供的牧草腊叶标本或新鲜病害标本、材料进行分离培养,获得纯培 养:或者直接在病斑上挑取:或者通过保湿病组织将营养体或繁殖体在显微镜下进行病菌形态学特征观察。 教学要求 1.掌握牧草病理学工作和病害诊断、鉴定的基本技能。 2.掌握植物病原真菌分离和培养的基本方法。 3。识别和鉴定常见的草类植物非专性寄生菌,如镰刀菌属、茎点霉属、弯孢属和链格孢属等。 4.绘制出24个具有典型性的病原形态图、并注明形态度各个部位的名称。 实验四、昆虫的外部形态观察 主要内容昆虫体躯的外骨骼、分段现象;昆虫的头、胸、腹外部构造及附肢;气门及听器;蛛形纲的特征。 教学要求掌握昆虫体躯的结构特征,区分昆虫纲与其他节肢动物特征。 实验五、昆虫的生物学特性观察(设计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饲养观察昆虫生物学特性的基本方法: 2,了解环境条件(温度等)对昆虫的影响 3.掌握实验数据的基本统计方法 4,掌握昆虫主要变态类型的基本特征: 5.掌握昆虫卵、幼虫、蛹、成虫等各虫态的基本特征: 6.掌握昆虫的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卵生、胎生、孵化、化蛹、羽化、虫龄、龄期、成虫寿命雌雄二型、多型现象等概念。 二、实验任务与要求 1,由学生根据实验大纲自主选题,教师只进行辅导
2.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摆写出实验方案,经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后由学生实施。 3.学生一般3一5人为一组协作完成,但必须每人完成一篇实验报告 4.饲养结束后,必须将观察到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总结分析,重点是昆虫的变态类型、生殖方式、虫态历期、成虫寿命、繁殖 力、雌雄二型、多型现象等。实验报告以文字和数据表格形式完成。 三、实验内容提要 (一)实验内容 1.不全变态类昆虫:蚜虫类(首蓿蚜、豌豆蚜、苜蓿斑蚜、麦蚜等),蝽类,蓟马类等。 2.全变态类昆虫:草地螟、粘虫、大蜡螟、黄粉虫、瓢虫类等。 每组学生在不全变态类昆虫和全变态类昆虫中各选一种昆虫。 四、实验报告的格式 实验报告分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及实验结果,存在问题等部分。 五、实验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 实验评价分实验方案和方法、实验结果,实验报告三方面,满分100分,结果以5级计分,90一100为优秀,80一89为良好,70 一79为中等,60一69为及格,59以下为不及格。具体指标如下表: 昆虫的生物学特性观察实验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分值 实验方案和方法 实验方案设计合理,方法正确 36—40 实验方案设计基本合理,方法基本正确 28-35 (满分40) 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难以实现实验目的 27以下 实验结果完整,达到预期目标 27-30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基本完整,完成预期目标的80%以上 24-26 (满分30) 实验结果不完整,完成预期目标的60一80% 18—23 实验结果差,完成预期目标的60%以下 17以下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完整,分析方法科学,数据统计正确 27-30 实验报告完整,分析方法基本科学,数据统计基本正确 21-26 (满分30) 实验报告不完整,分析方法较差,数据统计不正确 20以下 六、实验实施的条件(所需场地、设备、实验耗材等) 实验室,人工气候箱、广口瓶、培养皿、养虫笼、人工饲料、海绵、纱布、棉花等。 实验六、昆虫的分类 主要内容直翅目代表昆虫标本观察:半翅目代表昆虫标本观察;同翅目代表昆虫标本观察:缨翅目蓟马科玻片标本观察、 鳞翅目代表昆虫标本观察:鞘翅日代表昆虫标本观察:膜翅目代表昆虫标本观察:双翅目代表昆虫标本观察:脉翅目代表昆虫标本 观察。 教学要求 学握以上九个目的形态特征。 实验七、草地害虫主要科的识别
主要内容直翅目蟋蟀科、蝼蛄科、菱蝗科、蝗科标本观察;半翅目盲蝽科昆虫标本观察:同翅目叶蝉科、飞虱科、蚜科、 蚧科标本观察:缨翅日蓟马科、纹蓟马科、皮蓟马科玻片标本观察。鳞翅日粉蝶科、灰蝶科、凤蝶科、蛱蝶科、夜蛾科、螟蛾科、 毒蛾科、尺蛾科、灯娥科标本观察;鞘翅目拟步甲科、芫菁科、叩头虫科、金龟科、象甲科、豆象科、叶甲科标本观察:膜翅目叶 蜂标本观察;双翅目瘿蚊科、大蚊科、潜蝇科、花蝇科标本观察。 教学要求掌握以上八个目代表科的形态特征。 实验八、啮齿动物的头骨识别与测量 主要内容观察啮齿动物头骨结构、齿列,并进行测量。 教学要求对照标本观察啮齿动物头骨结构、齿列,并通过具体的测量熟悉有关术语和概念,达到全面认识啮齿动物的目 的,为能独立从事啮齿动物的鉴定和有关研究打好基础。 实验九、啮齿动物的外部形态、外形测量、解剖及生殖系统观察 主要内容捕捉啮齿动物并解剖、做头骨标本,边做边测量,必要时借助解剖镜或扩大镜对照图解提示,从整体到局部, 逐器官、逐骨块地仔细辨认,通过多次反复,熟悉各结构单位的名称和位置结构关系。 教学要求 对照标本观察啮齿动物的各形态部外、排泄生殖系统各器官的基本形态与结构,并通过具体的测量熟悉有关术 语和概念,达到全面认识啮齿动物的日的,为能独立从事啮齿动物的鉴定和有关研究打好基础。 实验十、啮齿动物分类 主要内容熟悉有关啮齿动物分类的术语,籍啮齿动物检索表查5-10种啮齿动物标本,确定所属的科、属,并确定是哪种啮齿 动物。 教学要求 本实验期望通过熟悉啮齿动物各类群的具体代表,并运用啮齿动物检索表查出科、属、种的名称,达到学握啮 齿动物分类方法的目的。 五、实验报告与实验成绩 学生按照本实验课程设计印制的实验报告册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和填写实验报告,指导教师根据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实验报告的规 范性客观评阅实验报告并给出成绩。 实验的总评成绩由2部分组成,包括实验报告成绩和实验操作成绩,即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和实验考试中辨识标本 的准确和熟练程度,对学生的各个实验给出操作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和实验操作成绩分别占实验总评成绩的30%和70%。 六、本课程采用的教材 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编.草地保护学实验指导.甘肃农业大学印刷.2007 2.龙瑞军,姚拓主编。草坪科学实习试验指导.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3.杨安峰大鼠的解剖和组织.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七、主要教学参考书 1,汪世泽.昆虫研究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2.荣秀兰.普通昆虫学实验指导.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冯光翰主编.草原保护学(草地昆虫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4.薛福祥主编。草原保护学(牧草病理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5.刘荣堂主编.草原保护学(草原啮齿动物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6,方中达.植物研究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7.杨安峰.大鼠的解剖和组织.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8.肖方.野生动植物标本制作.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