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须知 实验课的目的要求 免疫学实验课的目的是加强和巩固对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和体 会,学习和掌握免疫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和科研工 作打下基础。为上好免疫学实验课,要求同学做到如下各点: 1.课前务必做好充分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及操作中的 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 2.在实验进程中,严格按照实验指导所列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坚 持实验的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 3.真实记录实验结果,对错误的结果要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得出 结论。实验完成后,写出实验报告及时交给老师批改。 4.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防止各种事故发生。 实验室规则 免疫学实验材料,有些是病原微生物,在实验中稍一不慎和防护上的 不善,便有发生人身感染的可能。所以要求同学认真遵守下列各点: 1.进入实验室先把个人书包放到指定地点,穿好白大衣,实验台上 只放实验指导、记录本和文具 2.实验室内必须肃静、整洁,不得高声谈笑和随便走动。 3.禁止吸烟、饮食,不能用手抚摩头面,以防感染。 4.实验中如发生割破皮肤及实验材料破损事故,应立即报告教师 进行紧急处理。皮肤破伤可用2%红汞或2%碘酒消毒。污染桌面、地面和 物品可用3%来苏儿来消毒 5.用过的有菌器材和培养物放于指定地点,经过菌液的吸管放在装
1 实 验 须 知 一.实验课的目的要求 免疫学实验课的目的是加强和巩固对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和体 会,学习和掌握免疫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和科研工 作打下基础。为上好免疫学实验课,要求同学做到如下各点: 1. 课前务必做好充分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及操作中的 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 2. 在实验进程中,严格按照实验指导所列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坚 持实验的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 3. 真实记录实验结果,对错误的结果要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得出 结论。实验完成后,写出实验报告及时交给老师批改。 4. 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防止各种事故发生。 二.实验室规则 免疫学实验材料,有些是病原微生物,在实验中稍一不慎和防护上的 不善,便有发生人身感染的可能。所以要求同学认真遵守下列各点: 1. 进入实验室先把个人书包放到指定地点,穿好白大衣,实验台上 只放实验指导、记录本和文具。 2. 实验室内必须肃静、整洁,不得高声谈笑和随便走动。 3. 禁止吸烟、饮食,不能用手抚摩头面,以防感染。 4. 实验中如发生割破皮肤及实验材料破损事故,应立即报告教师, 进行紧急处理。皮肤破伤可用 2%红汞或 2%碘酒消毒。污染桌面、地面和 物品可用 3%来苏儿来消毒。 5. 用过的有菌器材和培养物放于指定地点,经过菌液的吸管放在装
有消毒液的桶内,用过的载片,用后立即放到消毒缸内,不得弃置桌上。 6.注意节约实验药品,爱护实验器材,如有损失和破损,立即报告 教师,等候处理。 7.易燃物品(酒精、二甲苯等)不准接近火源,如遇火险,先关掉 电源,再用湿布和沙土覆盖灭火 8.实验结束。将实验台收拾整齐,擦净桌面,然后脱下白大衣反叠 好放入衣柜内,再洗手消毒后离去。 9.值日生扫好室内卫生,并检查水电、煤气等开关是否关好,防止 发生安全事故
2 有消毒液的桶内,用过的载片,用后立即放到消毒缸内,不得弃置桌上。 6. 注意节约实验药品,爱护实验器材,如有损失和破损,立即报告 教师,等候处理。 7. 易燃物品(酒精、二甲苯等)不准接近火源,如遇火险,先关掉 电源,再用湿布和沙土覆盖灭火。 8. 实验结束。将实验台收拾整齐,擦净桌面,然后脱下白大衣反叠 好放入衣柜内,再洗手消毒后离去。 9. 值日生扫好室内卫生,并检查水电、煤气等开关是否关好,防止 发生安全事故
必选实验 实验一与免疫相关的细胞形态的观察 目的要求 观察与免疫相关的几种细胞的形态,了解它们在机体免疫反应中的作 用 实验器材 显微镜 血液涂片(瑞氏染色) 结缔组织切片 方法: 油镜观察 血涂片的观察 (A)红细胞:淡红色,无核的圆形细胞,因红血球为双凹形,故边 缘部分染色较深,中心较浅,直径7-8微米 (B)颗粒白血球 嗜中性颗粒白血球:体积略大于红细胞,细胞核被染成紫色分叶状, 可分1—-5叶,核叶之间联以染色质细丝,染色质染成粉色,其中充满细小 的大小均匀的颗粒被染成紫红色。直径1012微米 嗜酸性颗粒白血球:略大于嗜中白血球,细胞核染成紫色,通常为2 叶,胞质充满嗜酸性大圆颗粒,被染成鲜红色。直径10-15微米。 嗜碱性颗粒白血球:体积略小于嗜酸性白血球,细胞质中有大小不等 被染成紫色颗粒,颗粒数目较嗜酸性白血球的颗粒少,核为1-2叶染成淡 兰色。直径10-11微米。 (C)无颗粒白血球
3 必选实验 实验一 与免疫相关的细胞形态的观察 目的要求: 观察与免疫相关的几种细胞的形态,了解它们在机体免疫反应中的作 用。 实验器材: 显微镜 血液涂片(瑞氏染色) 结缔组织切片 方法: 油镜观察 一.血涂片的观察 (A) 红细胞:淡红色,无核的圆形细胞,因红血球为双凹形,故边 缘部分染色较深,中心较浅,直径 7—8 微米。 (B) 颗粒白血球 嗜中性颗粒白血球:体积略大于红细胞,细胞核被染成紫色分叶状, 可分 1—5 叶,核叶之间联以染色质细丝,染色质染成粉色,其中充满细小 的大小均匀的颗粒被染成紫红色。直径 10—12 微米。 嗜酸性颗粒白血球:略大于嗜中白血球,细胞核染成紫色,通常为 2 叶,胞质充满嗜酸性大圆颗粒,被染成鲜红色。直径 10—15 微米。 嗜碱性颗粒白血球:体积略小于嗜酸性白血球,细胞质中有大小不等 被染成紫色颗粒,颗粒数目较嗜酸性白血球的颗粒少,核为 1—2 叶染成淡 兰色。直径 10—11 微米。 (C) 无颗粒白血球
淋巴细胞:涂片中可观察到中、小型两种。小淋巴细胞与红血球大小 相似,圆形。其中含致密的核,染成深紫色。周围仅有一薄层嗜硷性染成 淡蓝的细胞质。中淋巴细胞较大,有较宽层的细胞,核圆形。6-8微米。 单核细胞:体积最大,细胞圆形。胞质染成灰蓝色。核呈肾形或马蹄 形,染色略浅于淋巴细胞的核。直径14-20微米。 二.肥大细胞的观察(示教) 胞体较大,呈卵圆形,胞质内充满粗大均等的嗜硷性颗粒。其中含肝 素、组织胺等物质。常成群地分布于血管的周围 三.浆细胞的观察(示教) 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呈嗜硷性。核圆形,着色深,多偏 于细胞的一侧,染色质核膜呈车轮分布。正常组织浆细胞少,慢性炎症时 增多。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对免疫有重要意义。 四.巨噬细胞:又称组织细胞,细胞形态不规则。常伸出短而钝突起, 有很强的吞噬能力 附 瑞特氏染色 1.染色液配置 称取瑞特氏染料0.1克溶于60m甲醇中,过滤。贮褐色瓶中备用。(配 置时,要先将瑞特氏染料置硏钵体内边硏边滴加甲醇,使染料溶液得更好。) 2.瑞特氏染色法: 取小鼠骨动脉血,涂制玻片。干后用玻璃笔在涂处之两侧划线(限制 染液流掉)。于划线内部滴加染液3-4滴,经3-5分钟后,再滴加等量的蒸 馏水,轻轻晃动混合。经5分钟后,用蒸馏水洗净,待干后用油镜检査
4 淋巴细胞:涂片中可观察到中、小型两种。小淋巴细胞与红血球大小 相似,圆形。其中含致密的核,染成深紫色。周围仅有一薄层嗜硷性染成 淡蓝的细胞质。中淋巴细胞较大,有较宽层的细胞,核圆形。6-8 微米。 单核细胞:体积最大,细胞圆形。胞质染成灰蓝色。核呈肾形或马蹄 形,染色略浅于淋巴细胞的核。直径 14-20 微米。 二.肥大细胞的观察(示教) 胞体较大,呈卵圆形,胞质内充满粗大均等的嗜硷性颗粒。其中含肝 素、组织胺等物质。常成群地分布于血管的周围。 三.浆细胞的观察(示教) 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呈嗜硷性。核圆形,着色深,多偏 于细胞的一侧,染色质核膜呈车轮分布。正常组织浆细胞少,慢性炎症时 增多。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对免疫有重要意义。 四.巨噬细胞:又称组织细胞,细胞形态不规则。常伸出短而钝突起, 有很强的吞噬能力。 附: 瑞特氏染色: 1.染色液配置 称取瑞特氏染料 0.1 克溶于 60ml 甲醇中,过滤。贮褐色瓶中备用。(配 置时,要先将瑞特氏染料置研钵体内边研边滴加甲醇,使染料溶液得更好。) 2.瑞特氏染色法: 取小鼠骨动脉血,涂制玻片。干后用玻璃笔在涂处之两侧划线(限制 染液流掉)。于划线内部滴加染液 3-4 滴,经 3-5 分钟后,再滴加等量的蒸 馏水,轻轻晃动混合。经 5 分钟后,用蒸馏水洗净,待干后用油镜检查
实验二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混合,在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两者比例适 合,即可有沉淀物出现,叫沉淀反应( Precipitation).由于沉淀反应抗原多 系胶体溶液。沉淀物主要是由抗体蛋白所组成。 为了求得抗原与抗体的适宜比例,保证有足够的抗体,而且抗原分子 小,具有较大的反应面积,因此操作上通常是稀释抗原,不稀释抗体 沉淀反应的种类有环状沉淀、絮状沉淀、荚膜膨胀、琼脂扩散及免疫 电泳等。此外还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酶标记等测定法。 (一)环状沉淀反应 当抗原与相应抗体形成一个接触面时,如二者比例适当,接触面上可 形成一个乳白色的环状物即为阳性沉淀反应。 材料: 1.免疫血清:免疫兔抗人血清 2.抗原:人血清 3.小沉淀管、毛细吸管、橡皮头、生理盐水 方法: 1.取小沉淀管2只,以毛细吸管吸取抗人血清约0.2毫升,加入第 管,加时注意不能有气泡。 2.以毛细吸管吸取生理盐水0.2毫升加入第二管 3.用毛细吸管吸入血稀释θ2毫升加入各管,加时应注意使抗原溶 液缓缓由管壁流下,轻浮于血清面上,使成一明显界面,切勿使之相混。 4.置室温中10-20分钟,观察液面有无乳白色沉淀环,若有则为阳
5 实验二 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混合,在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两者比例适 合,即可有沉淀物出现,叫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由于沉淀反应抗原多 系胶体溶液。沉淀物主要是由抗体蛋白所组成。 为了求得抗原与抗体的适宜比例,保证有足够的抗体,而且抗原分子 小,具有较大的反应面积,因此操作上通常是稀释抗原,不稀释抗体。 沉淀反应的种类有环状沉淀、絮状沉淀、荚膜膨胀、琼脂扩散及免疫 电泳等。此外还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酶标记等测定法。 (一)环状沉淀反应 当抗原与相应抗体形成一个接触面时,如二者比例适当,接触面上可 形成一个乳白色的环状物即为阳性沉淀反应。 材料: 1. 免疫血清:免疫兔抗人血清 2. 抗原:人血清 3. 小沉淀管、毛细吸管、橡皮头、生理盐水。 方法: 1. 取小沉淀管 2 只,以毛细吸管吸取抗人血清约 0.2 毫升,加入第 一管,加时注意不能有气泡。 2. 以毛细吸管吸取生理盐水 0.2 毫升加入第二管。 3. 用毛细吸管吸入血稀释 0.2 毫升加入各管,加时应注意使抗原溶 液缓缓由管壁流下,轻浮于血清面上,使成一明显界面,切勿使之相混。 4. 置室温中 10—20 分钟,观察液面有无乳白色沉淀环,若有则为阳 性
二)琼脂扩散试验 琼脂扩散是抗原抗体在凝胶中所呈现的一种沉淀反应。 抗体在含有电解质的琼脂凝胶中相遇时,便出现可见的白色沉淀线 这种沉淀线是一组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复合物。如果凝胶中有多种不同抗原 抗体存在时,便依各自扩散速度的差异,在适当部位形成独立的沉淀线, 因此广泛地用于抗原成分的分析。琼脂扩散试验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方 式和特性分为单向免疫扩散、双向免疫扩散、免疫电泳、对流免疫电泳、 单向及双向火箭电泳试验。 (1)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材料: 1.诊断血清(抗体:抗人lgG或lgA免疫血清) 2.待检血清(抗原):人血清 3.参考血清:全国统一人血清兔疫球蛋白参考血清(批号不同,免疫 球蛋白含量不同)。 4.其它:生理盐水、琼脂粉、微量进样器、打孔器、玻璃板、湿盒等。 方法: 将适当稀释(事先滴定)的诊断血清与予溶化的2%琼脂在60℃水 浴预热数分钟后等量混合均匀制成免疫琼脂板。 2.在免疫琼脂板上按一定距离(1.2-1.5厘米)打孔,见图1 ○○○ 图1单向琼脂扩散试验抗原孔位置示意图 l5孔加参考血清,6-7孔加待检血清 6
6 (二).琼脂扩散试验 琼脂扩散是抗原抗体在凝胶中所呈现的一种沉淀反应。 抗体在含有电解质的琼脂凝胶中相遇时,便出现可见的白色沉淀线。 这种沉淀线是一组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复合物。如果凝胶中有多种不同抗原 抗体存在时,便依各自扩散速度的差异,在适当部位形成独立的沉淀线, 因此广泛地用于抗原成分的分析。琼脂扩散试验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方 式和特性分为单向免疫扩散、双向免疫扩散、免疫电泳、对流免疫电泳、 单向及双向火箭电泳试验。 (1) 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材料: 1.诊断血清(抗体:抗人 IgG 或 IgA 免疫血清) 2.待检血清(抗原):人血清 3.参考血清:全国统一人血清免疫球蛋白参考血清(批号不同,免疫 球蛋白含量不同)。 4.其它:生理盐水、琼脂粉、微量进样器、打孔器、玻璃板、湿盒等。 方法: 1.将适当稀释(事先滴定)的诊断血清与予溶化的 2%琼脂在 60℃水 浴预热数分钟后等量混合均匀制成免疫琼脂板。 2.在免疫琼脂板上按一定距离(1.2—1.5 厘米)打孔,见图 1。 图 1 单向琼脂扩散试验抗原孔位置示意图 1-5 孔加参考血清,6-7 孔加待检血清
3.向孔内滴加1:2,1:4,1:8,1:16,1:32稀释的参考血清及 l:10稀释的待检血清,每孔10微升,此时加入的抗原液面应与琼脂板 平,不得外溢。 4.已经加样的免疫琼脂板置湿盒中37℃温箱扩散24小时 5.测定各孔形成的沉淀环直径(mm),用参考血清各稀释度测定值绘出 标准曲线,再由标准曲线查出被检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2)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材料: 1.诊断血清:兔抗人血清 2.待测血清:人血清 3.阴性对照血清 4.其它:生理盐水、琼脂粉、载玻片、打孔器、微量进样器等 方法: 1.取一清洁载玻片,倾注3.5-40毫升加热熔化的1%食盐琼脂制成 琼脂板 2.凝固后,用直径3毫米打孔器,孔间距为5毫米。孔的排列方式如 图2所示 图2双向琼脂扩散原抗体孔位量示意图 3.用微量进样器于中央孔加抗体,于周围孔加各种抗原。加样时勿使 样品外溢或在边缘残存小气泡,以免影响扩散结果。 4.加样后的琼脂板收入湿盒内置37℃温箱中扩散24-48小时
7 3.向孔内滴加 1:2,1:4,1:8,1:16,1:32 稀释的参考血清及 1:10 稀释的待检血清,每孔 10 微升,此时加入的抗原液面应与琼脂板一 平,不得外溢。 4.已经加样的免疫琼脂板置湿盒中 37℃温箱扩散 24 小时。 5.测定各孔形成的沉淀环直径(mm),用参考血清各稀释度测定值绘出 标准曲线,再由标准曲线查出被检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2)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材料: 1.诊断血清:兔抗人血清 2.待测血清:人血清 3.阴性对照血清 4.其它:生理盐水、琼脂粉、载玻片、打孔器、微量进样器等。 方法: 1.取一清洁载玻片,倾注 3.5—4.0 毫升加热熔化的 1%食盐琼脂制成 琼脂板。 2.凝固后,用直径 3 毫米打孔器,孔间距为 5 毫米。孔的排列方式如 图 2 所示。 图 2 双向琼脂扩散原抗体孔位置示意图 3.用微量进样器于中央孔加抗体,于周围孔加各种抗原。加样时勿使 样品外溢或在边缘残存小气泡,以免影响扩散结果。 4.加样后的琼脂板收入湿盒内置 37℃温箱中扩散 24—48 小时
5.结果观察:若凝胶中抗原抗体是特异性的,则形成抗原一抗体复合 物,在两孔之间出现一清晰致密白色的沉淀线,为阳性反应。若在72小时 仍未出现沉淀线则为阴性反应。实验时至少要做一阳性对照。出现阳性对 照与被检样品的沉淀线发生融合,才能确定待检样品为真正阳性 6.结果分析:琼脂扩散结果受许多因素影响。 ①抗原特异性与沉淀线形状的关系:在相邻两完全相同的抗原与抗体 反应时,则可出现两单沉淀线的融合。反之,如相邻抗原完全不同时,则 出现沉淀线之交叉;两种抗原部分相同时,则出现沉淀线的部分融合。见 图3 ④) 图3双扩散试验结果示意图 L:已知抗体a、b:阳性对照 c、d、e、f:被检材料 ②抗原浓度与沉淀先导形状的关系:两相邻抗原浓度相同,形成对称 相融合的沉淀线;如果两抗原浓度不同,则沉淀线不对称,移向低浓度的 一边。见图4 图4抗原特异性与沉淀线形状的关系 a、b:抗体A、A、B:抗原 A、B完全不同A、A部分相同
8 5.结果观察:若凝胶中抗原抗体是特异性的,则形成抗原—抗体复合 物,在两孔之间出现一清晰致密白色的沉淀线,为阳性反应。若在 72 小时 仍未出现沉淀线则为阴性反应。实验时至少要做一阳性对照。出现阳性对 照与被检样品的沉淀线发生融合,才能确定待检样品为真正阳性。 6.结果分析:琼脂扩散结果受许多因素影响。 ①抗原特异性与沉淀线形状的关系:在相邻两完全相同的抗原与抗体 反应时,则可出现两单沉淀线的融合。反之,如相邻抗原完全不同时,则 出现沉淀线之交叉;两种抗原部分相同时,则出现沉淀线的部分融合。见 图 3。 图 3 双扩散试验结果示意图 A:已知抗体 a、b:阳性对照 c、d、e、f:被检材料 ②抗原浓度与沉淀先导形状的关系:两相邻抗原浓度相同,形成对称 相融合的沉淀线;如果两抗原浓度不同,则沉淀线不对称,移向低浓度的 一边。见图 4。 图 4 抗原特异性与沉淀线形状的关系 a、b:抗体 A、A’、B:抗原 A、B 完全不同 A、A’部分相同
③温度对沉淀线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度扩散快。通常反应在 0-37℃下进行。在双向扩散时,为了减少沉淀线变形并保持其清晰度,可 在37℃下形成沉淀线,然后置于室温或冰箱(4℃)中为佳。 ④琼脂浓度对沉淀线形成速度的影响:一般来说,琼脂浓度越大,沉 淀线出现越慢。 ⑤参加扩散的抗原与抗体间的距离对沉淀线形成的影响:抗原、抗体 相距越远,沉淀线形成的越慢,所以在微量玻片法时,孔间距离以 0.25-0.5cm为好,距离远影响反应速度。当然孔距过远,沉淀线的密度过 大,容易发生融合,有碍对沉淀线数目的确定。 ⑥时间对沉淀线的影响:沉淀线形成一般在1-3天出现,14-21天出现 的数目最多。玻片法可在1-2小时出现,一般观察72小时,放量过久可出 现沉淀线重合消失 (三)对流免疫电泳试验 对流免疫电泳是在琼脂扩散基础上结合电泳技术而建立的一种简便而 快速的方法。此方法能在短时间内出现结果,故可用于快速诊断,敏感性 比双向扩散技术高10-15倍。 血清蛋白在PH86条件下带负电荷,所以在电场作用下都向E极移动 但由于抗体分子在这样的PH条件下只带微弱的负电荷,而且它的分子量 又较大(为r球蛋白)。所以游动慢。更重要的是抗体分子受电渗作用影响 较大,也就是说点渗作用大于它本身的迁移率。所谓电渗作用是指在电场 中溶液对于一个固定固体的相对移动。琼脂是一种酸性物质,在碱性缓冲 液中进行电泳,它带有负电荷,而与琼脂相接触的水溶液就带正电荷,这 样的液体便向负极移动抗体分子就是随着带正电荷的液体向负极移动的 而一般的蛋白质(如血清抗原)也受电渗作用的影响,使泳动速度减慢, 但它的电泳迁移率远远大于电渗作用。这样抗原体就达到了定向对流,在 两者相遇且比例合适时便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线
9 ③温度对沉淀线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度扩散快。通常反应在 0-37℃下进行。在双向扩散时,为了减少沉淀线变形并保持其清晰度,可 在 37℃下形成沉淀线,然后置于室温或冰箱(4℃)中为佳。 ④琼脂浓度对沉淀线形成速度的影响:一般来说,琼脂浓度越大,沉 淀线出现越慢。 ⑤参加扩散的抗原与抗体间的距离对沉淀线形成的影响:抗原、抗体 相距越远,沉淀线形成的越慢,所以在微量玻片法时,孔间距离以 0.25-0.5cm 为好,距离远影响反应速度。当然孔距过远,沉淀线的密度过 大,容易发生融合,有碍对沉淀线数目的确定。 ⑥时间对沉淀线的影响:沉淀线形成一般在 1-3 天出现,14-21 天出现 的数目最多。玻片法可在 1-2 小时出现,一般观察 72 小时,放量过久可出 现沉淀线重合消失。 (三)对流免疫电泳试验 对流免疫电泳是在琼脂扩散基础上结合电泳技术而建立的一种简便而 快速的方法。此方法能在短时间内出现结果,故可用于快速诊断,敏感性 比双向扩散技术高 10-15 倍。 血清蛋白在 PH8.6 条件下带负电荷,所以在电场作用下都向 E 极移动。 但由于抗体分子在这样的 PH 条件下只带微弱的负电荷,而且它的分子量 又较大(为 r 球蛋白)。所以游动慢。更重要的是抗体分子受电渗作用影响 较大,也就是说点渗作用大于它本身的迁移率。所谓电渗作用是指在电场 中溶液对于一个固定固体的相对移动。琼脂是一种酸性物质,在碱性缓冲 液中进行电泳,它带有负电荷,而与琼脂相接触的水溶液就带正电荷,这 样的液体便向负极移动。抗体分子就是随着带正电荷的液体向负极移动的。 而一般的蛋白质(如血清抗原)也受电渗作用的影响,使泳动速度减慢, 但它的电泳迁移率远远大于电渗作用。这样抗原体就达到了定向对流,在 两者相遇且比例合适时便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线
材料 1.诊断血清:免抗人免疫血清 2.待检血清:人血清 3.阴性对照血清 4.PH86,离子强度0.05M的巴比妥缓冲液配置 巴比妥钠103克 巴比妥 1.84克 蒸馏水 1000毫升 5.缓冲琼脂板:将纯化的琼脂用PH86离子强度0025的巴比妥缓冲 液(用005M的巴比妥缓冲液稀释一倍即可)配成15%的琼脂,加入 0.01-0.02%流柳汞防腐,保存冰箱内备用。 6.电泳仪 7.其他:生理盐水、打孔器、微量进样器。 方法: 1.琼脂板的制备根据需要可选用大玻板(6厘米×9厘米)和(小玻 片)两种。大玻板约需琼脂10毫升,小玻片约需35毫升,凝固后按图打 孔,方法同琼脂扩散试验 2.加样:左侧孔内加患者血清(原血清及10倍稀释血清各占一孔), 右侧内加抗血清,每片应有阳性对照。 图5对流兔疫电泳抗原孔、抗体孔位置示意图
10 材料: 1.诊断血清:免抗人免疫血清 2.待检血清:人血清 3.阴性对照血清 4.PH8.6,离子强度 0.05M 的巴比妥缓冲液配置 巴比妥钠 10.3 克 巴比妥 1.84 克 蒸馏水 1000 毫升 5.缓冲琼脂板:将纯化的琼脂用 PH8.6 离子强度 0.025 的巴比妥缓冲 液(用 0.05M 的巴比妥缓冲液稀释一倍即可)配成 1.5%的琼脂,加入 0.01-0.02%流柳汞防腐,保存冰箱内备用。 6.电泳仪 7.其他:生理盐水、打孔器、微量进样器。 方法: 1.琼脂板的制备根据需要可选用大玻板(6 厘米×9 厘米)和(小玻 片)两种。大玻板约需琼脂 10 毫升,小玻片约需 3.5 毫升,凝固后按图打 孔,方法同琼脂扩散试验。 2.加样:左侧孔内加患者血清(原血清及 10 倍稀释血清各占一孔), 右侧内加抗血清,每片应有阳性对照。 图 5 对流免疫电泳抗原孔、抗体孔位置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