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大辞典 主编刘复之 第一辑
人权大辞典 第一册 主编刘复之 副主编李源潮陈为典 徐建
人 权 大 辞 典 第 一 册 主 编 刘 复 之 副 主 编 李 源 潮 陈 为 典 徐 建 一
主编刘复之 副主编李源潮陈为典徐建 编委(按姓氏笔画为序) 刘奋之刘复之刘海年朱国亮陈为典 陈其炬李源潮郑志晓苗作斌柳晓明 徐建一富学哲葛洪泽筱筠 编写人(按姓氏笔画为序) 马文莉马景坤王尚新王金华王轮轩 王爱立白景明刘奋之刘复之刘海年 刘晓迅毕为江礼华朱国亮李爽 李文阁李忞如李泽锐李源潮张琼 张文彬陈获陈为典陈怀鹏陈建宏 陈其炬邵汉德杨柏榕苗苏菲苗作斌 郑志晓郑德昌柳晓明夏军夏道虎 郭军丽徐建一黄海龙董秀芝童建明 富学哲葛洪泽程晓霞筱筠戴玉忠 编审人司马志纯戴老红王军风张琼许光耀
主 编 刘 复 之 副 主 编 李 源 潮 陈 为 典 徐 建 一 编 委 ( 按 姓 氏 笔 画 为 序 ) 刘 奋 之 刘 复 之 刘 海 年 朱 国 亮 陈 为 典 陈 其 炬 李 源 潮 郑 志 晓 苗 作 斌 柳 晓 明 徐 建 一 富 学 哲 葛 洪 泽 筱 筠 编 写 人 ( 按 姓 氏 笔 画 为 序 ) 马 文 莉 马 景 坤 王 尚 新 王 金 华 王 轮 轩 王 爱 立 白 景 明 刘 奋 之 刘 复 之 刘 海 年 刘 晓 迅 毕 为 江 礼 华 朱 国 亮 李 爽 李 文 阁 李 忞 如 李 泽 锐 李 源 潮 张 琼 张 文 彬 陈 获 陈 为 典 陈 怀 鹏 陈 建 宏 陈 其 炬 邵 汉 德 杨 柏 榕 苗 苏 菲 苗 作 斌 郑 志 晓 郑 德 昌 柳 晓 明 夏 军 夏 道 虎 郭 军 丽 徐 建 一 黄 海 龙 董 秀 芝 童 建 明 富 学 哲 葛 洪 泽 程 晓 霞 筱 筠 戴 玉 忠 编 审 人 司 马 志 纯 戴 老 红 王 军 风 张 琼 许 光 耀
序言1 序言 享有充分人权,是人类长期追求的共同理想,维护和实 现人权,是全世界人民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人权问题,不 仅内涵丰富,涉及面广,而且纷繁复杂,影响力大。在当今 囯际社会中,人权问题既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也 是各界人士颇有争议的一个热门话题。 人权问题之所以备受世人青睐,是因为它牵涉到人类每一个 成员所享受或有权享受的各种权利,是与所有的人利害与共、 休戚相关的。人权的根本问题,是人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 生存权和发展权,也就是人能否真正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利。人 类对自己命运的掌握又是同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紧 密相联的,这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作为 人权理论或人权学科,它几乎同所有社会科学,诸如哲学、伦 理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及国际法学 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人权理论既是与许多学科密 切相联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又是涵盖诸多学科的一门综合性 很强的学科。同时,当代人权又同联合国通过的大量人权国 际公约、宣言、议定书等国际人权文书和许多区域性和国家 制定的有关文献密切相关的,这是人权问题的一种特殊形式
序 言 享 有 充 分 人 权 , 是 人 类 长 期 追 求 的 共 同 理 想 , 维 护 和 实 现 人 权 , 是 全 世 界 人 民 为 之 奋 斗 的 崇 高 目 标 。 人 权 问 题 , 不 仅 内 涵 丰 富 , 涉 及 面 广 , 而 且 纷 繁 复 杂 , 影 响 力 大 。 在 当 今 国 际 社 会 中 , 人 权 问 题 既 是 人 们 普 遍 关 注 的 一 个 重 大 问 题 , 也 是 各 界 人 士 颇 有 争 议 的 一 个 热 门 话 题 。 人 权 问 题 之 所 以 备 受 世 人 青 睐 , 是 因 为 它 牵 涉 到 人 类 每 一 个 成 员 所 享 受 或 有 权 享 受 的 各 种 权 利 , 是 与 所 有 的 人 利 害 与 共 、 休 戚 相 关 的 。 人 权 的 根 本 问 题 , 是 人 在 自 然 界 和 人 类 社 会 的 生 存 权 和 发 展 权 , 也 就 是 人 能 否 真 正 掌 握 自 己 命 运 的 权 利 。 人 类 对 自 己 命 运 的 掌 握 又 是 同 人 类 自 身 的 生 存 、 发 展 和 完 善 紧 密 相 联 的 , 这 包 括 政 治 、 经 济 、 文 化 、 教 育 等 诸 方 面 。 作 为 人 权 理 论 或 人 权 学 科 , 它 几 乎 同 所 有 社 会 科 学 , 诸 如 哲 学 、 伦 理 学 、 历 史 学 、 政 治 学 、 法 学 、 社 会 学 、 经 济 学 及 国 际 法 学 等 等 有 着 密 切 的 关 系 。 可 以 说 , 人 权 理 论 既 是 与 许 多 学 科 密 切 相 联 的 一 门 边 缘 性 学 科 , 又 是 涵 盖 诸 多 学 科 的 一 门 综 合 性 很 强 的 学 科 。 同 时 , 当 代 人 权 又 同 联 合 国 通 过 的 大 量 人 权 国 际 公 约 、 宣 言 、 议 定 书 等 国 际 人 权 文 书 和 许 多 区 域 性 和 国 家 制 定 的 有 关 文 献 密 切 相 关 的 , 这 是 人 权 问 题 的 一 种 特 殊 形 式 。 序 言 1
2序言 构成当代人权的一系列理论、观点、规范、原则,有许多内 容正是体现于这些人权文书或有关文献之中。人权问题堪称 是一门头绪纷繁、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新兴学科,因而人 们了解它、掌握它的难度也就增加了。 对于人权内涵的方方面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人 们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但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例如, 关于人权标准的问题、关于人权和国家主权的关系问题、关 于人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关于保护人权的责任 问题、关于人权和国家间的关系问题、关于各项人权之间的 关系问题、关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问题、关于个人人权和集 体人权的关系问题、关于民族自决权问题、关于生存权问题、 关于发展权问题、关于国际人权领域中工作重点问题、关于 加强人权领域的国际合作问题、关于人权的国际监督干预机 制问题等等一系列人权的理论与实际问题,不同性质的国家 不同政治见解的人们和不同学术观点的流派,各有各的主张, 各有各的说法,有交流与切磋,也有对话与交锋,其中有些 争论还是相当对立和激烈的,这些都增加了人权问题的复杂 不仅如此,当代人权问题又具有极大的尖锐性。本来,人权 状况的发展程度不能不受到各国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 条件的制约,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社 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的状况有着巨大差异,因而对 人权的实施各不相同,对人权的认识往往也并不一致。这种 差异性是天然合理的,也是完全符合国际法的准则的。联合 国大会所通过的《关于各国内政不容干涉及其独立与主权之
构 成 当 代 人 权 的 一 系 列 理 论 、 观 点 、 规 范 、 原 则 , 有 许 多 内 容 正 是 体 现 于 这 些 人 权 文 书 或 有 关 文 献 之 中 。 人 权 问 题 堪 称 是 一 门 头 绪 纷 繁 、 内 涵 丰 富 、 外 延 宽 广 的 新 兴 学 科 , 因 而 人 们 了 解 它 、 掌 握 它 的 难 度 也 就 增 加 了 。 对 于 人 权 内 涵 的 方 方 面 面 , 随 着 时 代 的 变 迁 和 社 会 的 进 步 , 人 们 的 认 识 也 在 不 断 深 化 , 但 还 存 在 着 许 多 不 同 的 看 法 , 例 如 , 关 于 人 权 标 准 的 问 题 、 关 于 人 权 和 国 家 主 权 的 关 系 问 题 、 关 于 人 权 的 普 遍 性 和 特 殊 性 的 关 系 问 题 、 关 于 保 护 人 权 的 责 任 问 题 、 关 于 人 权 和 国 家 间 的 关 系 问 题 、 关 于 各 项 人 权 之 间 的 关 系 问 题 、 关 于 权 利 和 义 务 的 关 系 问 题 、 关 于 个 人 人 权 和 集 体 人 权 的 关 系 问 题 、 关 于 民 族 自 决 权 问 题 、 关 于 生 存 权 问 题 、 关 于 发 展 权 问 题 、 关 于 国 际 人 权 领 域 中 工 作 重 点 问 题 、 关 于 加 强 人 权 领 域 的 国 际 合 作 问 题 、 关 于 人 权 的 国 际 监 督 干 预 机 制 问 题 等 等 一 系 列 人 权 的 理 论 与 实 际 问 题 , 不 同 性 质 的 国 家 、 不 同 政 治 见 解 的 人 们 和 不 同 学 术 观 点 的 流 派 , 各 有 各 的 主 张 , 各 有 各 的 说 法 , 有 交 流 与 切 磋 , 也 有 对 话 与 交 锋 , 其 中 有 些 争 论 还 是 相 当 对 立 和 激 烈 的 , 这 些 都 增 加 了 人 权 问 题 的 复 杂 性 。 不 仅 如 此 , 当 代 人 权 问 题 又 具 有 极 大 的 尖 锐 性 。 本 来 , 人 权 状 况 的 发 展 程 度 不 能 不 受 到 各 国 历 史 、 社 会 、 经 济 、 文 化 等 条 件 的 制 约 , 是 一 个 历 史 发 展 过 程 。 由 于 各 国 的 历 史 背 景 、 社 会 制 度 、 文 化 传 统 、 经 济 发 展 的 状 况 有 着 巨 大 差 异 , 因 而 对 人 权 的 实 施 各 不 相 同 , 对 人 权 的 认 识 往 往 也 并 不 一 致 。 这 种 差 异 性 是 天 然 合 理 的 , 也 是 完 全 符 合 国 际 法 的 准 则 的 。 联 合 国 大 会 所 通 过 的 《 关 于 各 国 内 政 不 容 干 涉 及 其 独 立 与 主 权 之 2 序 言
序言3 保护宣言》强调:“各国均有不受任何国家任何方式之干涉, 自择其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制度之不可褫夺权利。”联合 国大会所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之友好关系及 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又再次重申:“每一国均有权利自 由选择并发展其政治、社会、经济及文化制度。”特别需要指 出的是,联合国在其通过的《不容干涉和干预别国内政宣 言》中还专门对人权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各国有义务避免利 用和歪曲人权问题,以此作为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或在其他 囯家或国家集团内部或彼此之间制造猜疑和混乱之手段。”但 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有些国家和某些势力,却反其道而行之。 他们把人权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实行有选择的双重标 准,利用人权问题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模式,在人权问 题上展开意识形态论战,搞集团政治,等等;他们在加紧推 行“人权外交”的同时,竭力鼓吹“人权无国界”、“人权高 于主权”、“主权过时论”、“新主权概念”,主张国际社会应拥 有“合法的人权和人道主义干预权”,并加紧筹划国际人权干 预机制。其实质都是借“人权”之名,行干涉别国内政之实。 这是在冷战结束后的新形势下,“炮舰外交”、“金元外交”、 实力外交”的变种,是新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表现,是 新干涉主义的抬头,也是人权囯际活动中许多不正常现象产 生的根源。因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人权 攻势”的严峻挑战,肩负着维护人权、捍卫主权、反对霸权 的重任。而要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需要从诸多方面作出努 力,下功夫大力加强人权理论的建设,是其中必不可少的 个重要环节
保 护 宣 言 》 强 调 : “ 各 国 均 有 不 受 任 何 国 家 任 何 方 式 之 干 涉 , 自 择 其 政 治 、 经 济 、 社 会 及 文 化 制 度 之 不 可 褫 夺 权 利 。 ” 联 合 国 大 会 所 通 过 的 《 关 于 各 国 依 联 合 国 宪 章 建 立 之 友 好 关 系 及 合 作 之 国 际 法 原 则 之 宣 言 》 又 再 次 重 申 : “ 每 一 国 均 有 权 利 自 由 选 择 并 发 展 其 政 治 、 社 会 、 经 济 及 文 化 制 度 。 ” 特 别 需 要 指 出 的 是 , 联 合 国 在 其 通 过 的 《 不 容 干 涉 和 干 预 别 国 内 政 宣 言 》 中 还 专 门 对 人 权 问 题 作 出 明 确 规 定 : “ 各 国 有 义 务 避 免 利 用 和 歪 曲 人 权 问 题 , 以 此 作 为 对 其 他 国 家 施 加 压 力 或 在 其 他 国 家 或 国 家 集 团 内 部 或 彼 此 之 间 制 造 猜 疑 和 混 乱 之 手 段 。 ” 但 是 , 当 代 国 际 社 会 中 有 些 国 家 和 某 些 势 力 , 却 反 其 道 而 行 之 。 他 们 把 人 权 问 题 政 治 化 、 意 识 形 态 化 , 实 行 有 选 择 的 双 重 标 准 , 利 用 人 权 问 题 推 行 自 己 的 价 值 观 和 政 治 模 式 , 在 人 权 问 题 上 展 开 意 识 形 态 论 战 , 搞 集 团 政 治 , 等 等 ; 他 们 在 加 紧 推 行 “ 人 权 外 交 ” 的 同 时 , 竭 力 鼓 吹 “ 人 权 无 国 界 ” 、 “ 人 权 高 于 主 权 ” 、 “ 主 权 过 时 论 ” 、 “ 新 主 权 概 念 ” , 主 张 国 际 社 会 应 拥 有 “ 合 法 的 人 权 和 人 道 主 义 干 预 权 ” , 并 加 紧 筹 划 国 际 人 权 干 预 机 制 。 其 实 质 都 是 借 “ 人 权 ” 之 名 , 行 干 涉 别 国 内 政 之 实 。 这 是 在 冷 战 结 束 后 的 新 形 势 下 , “ 炮 舰 外 交 ” 、 “ 金 元 外 交 ” 、 “ 实 力 外 交 ” 的 变 种 , 是 新 的 霸 权 主 义 、 强 权 政 治 的 表 现 , 是 新 干 涉 主 义 的 抬 头 , 也 是 人 权 国 际 活 动 中 许 多 不 正 常 现 象 产 生 的 根 源 。 因 此 , 我 国 和 广 大 发 展 中 国 家 , 都 面 临 着 “ 人 权 攻 势 ” 的 严 峻 挑 战 , 肩 负 着 维 护 人 权 、 捍 卫 主 权 、 反 对 霸 权 的 重 任 。 而 要 完 成 这 样 艰 巨 的 任 务 , 需 要 从 诸 多 方 面 作 出 努 力 , 下 功 夫 大 力 加 强 人 权 理 论 的 建 设 , 是 其 中 必 不 可 少 的 一 个 重 要 环 节 。 序 言 3
4序言 凡此种种,都使我们深深感到进一步地开展和加深对人权理 论的探讨和研究,加强人权理论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增强人 权的意识和观念,是时代的要求,实践的需要。为此,除了 应该陆续推出一系列人权问题的专门著作之外,集中一定人 力编辑出版一本关于人权问题的辞书,为有关的专业人员和 广大读者提供一本学习和研究人权问题的实用工具书,也是 十分必要的。这就是编纂和出版《人权大辞典》的宗旨和目 的。当然,要编写一部有分量的综合性的人权大辞典是一次 十分艰巨的任务。据我们了解,在世界上这类辞典也很少。我 们的工作仅是一个初步的尝试。限于我们的水平和其他条件, 本辞典难免会存在不少缺点和错误,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写这本辞典只是抛砖引玉,要更加深入开展人权理论的研 究,不断提高我们人权理论的水平,还有待于有志之士的共 同努力。 刘复之 1993.8.20
凡 此 种 种 , 都 使 我 们 深 深 感 到 进 一 步 地 开 展 和 加 深 对 人 权 理 论 的 探 讨 和 研 究 , 加 强 人 权 理 论 知 识 的 普 及 和 教 育 , 增 强 人 权 的 意 识 和 观 念 , 是 时 代 的 要 求 , 实 践 的 需 要 。 为 此 , 除 了 应 该 陆 续 推 出 一 系 列 人 权 问 题 的 专 门 著 作 之 外 , 集 中 一 定 人 力 编 辑 出 版 一 本 关 于 人 权 问 题 的 辞 书 , 为 有 关 的 专 业 人 员 和 广 大 读 者 提 供 一 本 学 习 和 研 究 人 权 问 题 的 实 用 工 具 书 , 也 是 十 分 必 要 的 。 这 就 是 编 纂 和 出 版 《 人 权 大 辞 典 》 的 宗 旨 和 目 的 。 当 然 , 要 编 写 一 部 有 分 量 的 综 合 性 的 人 权 大 辞 典 是 一 次 十 分 艰 巨 的 任 务 。 据 我 们 了 解 , 在 世 界 上 这 类 辞 典 也 很 少 。 我 们 的 工 作 仅 是 一 个 初 步 的 尝 试 。 限 于 我 们 的 水 平 和 其 他 条 件 , 本 辞 典 难 免 会 存 在 不 少 缺 点 和 错 误 , 欢 迎 广 大 读 者 批 评 指 正 。 编 写 这 本 辞 典 只 是 抛 砖 引 玉 , 要 更 加 深 入 开 展 人 权 理 论 的 研 究 , 不 断 提 高 我 们 人 权 理 论 的 水 平 , 还 有 待 于 有 志 之 士 的 共 同 努 力 。 刘 复 之 1 9 9 3 . 8 . 2 0 . 4 序 言
目录5 目录 序言 凡例 分类辞目表 正文 12450 附录 中国的人权状况 2452 中国改造罪犯的状况… 2517 西藏的主权归宿与人权状况…………… 国际联盟盟约 大西洋宪章 2609 联合国宣言… …………………………2611 联合国宪章……… 世界人权宣言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260 关于各国内政不容干涉及其独立与主权之保护宣言 美国独立宣言 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2690
目 录 序 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凡 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分 类 辞 目 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正 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2 4 5 0 附 录 : 中 国 的 人 权 状 况 … … … … … … … … … … … … … … … … … … 2 4 5 2 中 国 改 造 罪 犯 的 状 况 … … … … … … … … … … … … … … … … 2 5 1 7 西 藏 的 主 权 归 宿 与 人 权 状 况 … … … … … … … … … … … … … 2 5 4 1 国 际 联 盟 盟 约 … … … … … … … … … … … … … … … … … … … 2 5 9 7 大 西 洋 宪 章 … … … … … … … … … … … … … … … … … … … … 2 6 0 9 联 合 国 宣 言 … … … … … … … … … … … … … … … … … … … … 2 6 1 1 联 合 国 宪 章 … … … … … … … … … … … … … … … … … … … … 2 6 1 3 世 界 人 权 宣 言 … … … … … … … … … … … … … … … … … … … 2 6 4 2 经 济 、 社 会 、 文 化 权 利 国 际 公 约 … … … … … … … … … … … 2 6 4 8 公 民 权 利 和 政 治 权 利 国 际 公 约 … … … … … … … … … … … … 2 6 6 0 关 于 各 国 内 政 不 容 干 涉 及 其 独 立 与 主 权 之 保 护 宣 言 … … … 2 6 8 1 美 国 独 立 宣 言 … … … … … … … … … … … … … … … … … … … 2 6 8 4 法 国 人 权 和 公 民 权 宣 言 … … … … … … … … … … … … … … … 2 6 9 0 目 录 5
6凡例 凡例 本辞典共分12类,共收辞目2482条。 、本辞典设有分类辞目表和笔画查辞表,便于读者查 阅。其中分类辞目表置前,每一类辞目又按笔画顺序排列,同 笔画辞条按字数排列,由少至多。笔画查辞表附后。 三、计量单位和历史纪年,一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 计量单位和公元纪年,数字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四、涉及法律辞目,有关宪法、民法等基本大法的原则 上分在民主权利类,较为具体的辞目分在人权的司法保护类, 有关国际法律辞目大都分在国际人权类。有关各类的基本法 律文献在各类分别设有辞
凡 例 一 、 本 辞 典 共 分 1 2 类 , 共 收 辞 目 2 4 8 2 条 。 二 、 本 辞 典 设 有 分 类 辞 目 表 和 笔 画 查 辞 表 , 便 于 读 者 查 阅 。 其 中 分 类 辞 目 表 置 前 , 每 一 类 辞 目 又 按 笔 画 顺 序 排 列 , 同 笔 画 辞 条 按 字 数 排 列 , 由 少 至 多 。 笔 画 查 辞 表 附 后 。 三 、 计 量 单 位 和 历 史 纪 年 , 一 律 采 用 国 际 上 通 用 的 标 准 计 量 单 位 和 公 元 纪 年 , 数 字 以 阿 拉 伯 数 字 表 示 。 四 、 涉 及 法 律 辞 目 , 有 关 宪 法 、 民 法 等 基 本 大 法 的 原 则 上 分 在 民 主 权 利 类 , 较 为 具 体 的 辞 目 分 在 人 权 的 司 法 保 护 类 , 有 关 国 际 法 律 辞 目 大 都 分 在 国 际 人 权 类 。 有 关 各 类 的 基 本 法 律 文 献 在 各 类 分 别 设 有 辞 目 。 6 凡 例
分类辞目表7 分类辞目表 公民民主权利 党制… 国两制 人权()… 人民民主 人民代表 人民团体 人民内部矛盾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调解委员会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 人民来信来访接待室(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分 类 辞 目 表 公 民 民 主 权 利 一 画 一 党 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一 国 两 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二 画 人 权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人 民 民 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人 民 代 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人 民 团 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人 民 内 部 矛 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人 民 民 主 专 政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人 民 调 解 委 员 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制 度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人 民 来 信 来 访 接 待 室 ( 站 ) … … … … … … … … … … … … … … … … 1 5 人 民 代 表 大 会 制 度 的 建 立 与 发 展 … … … … … … … … … … … … … … 1 5 分 类 辞 目 表 7